劉邦的啟示:讀懂這三點,格局放大了,事業有成了!

2021-01-10 一壺濁酒讀史書

公元前203年的一天,劉邦大帳中跟張良、陳平大眼瞪小眼、唉聲嘆氣時,突然韓信使者來了,劉邦高興地跳起來:「有救了!」

結果,等使者進來,劉邦滿心歡喜地問:「韓信帶來多少兵馬,啥時候來啊?」

信使說:「不好意思漢王,韓將軍還沒出發!」

劉邦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心想:韓信這孫子搞毛呢?老子都快死了,他還不來?這個時候,張良示意劉邦,問問情況再說。

劉邦會意了,就問信使:「韓信怎麼了?我說話不管用了?」

信使說:「大將軍說齊地剛平定,還不穩定,需要一個有威望的王鎮著,我韓信覺得自己還是有點本事的,可以替漢王守住齊地,所以,請漢王讓我做一個代理齊王,幫你鎮守一方。」

劉邦一聽,急眼了,心想:你大爺的,老子都要被項羽搞死了,你還跟個沒事人一樣想著做齊王,老子就是死了也不封你!

想到這裡,劉邦就破口大罵:「這個狗東西,還想當什麼假齊王……」

接著,陳平給眼色,張良踢他腳,劉邦才意識到不妥啊,於是迅速轉化語氣:「老子偏不封他假齊王!大丈夫做事要有擔當,老子封他做真齊王!」

於是,劉邦就派張良為代表,馬上啟程去封賞韓信,韓信心滿意足了,這才馬不停蹄地馳援劉邦,劉邦的危機得以解除。

很長時間以後,劉邦想起來這事,依然心有餘悸,差點就斷送了大好局面!幸虧張良、陳平的提醒,劉邦也一改之前小氣樣,很多人都得到了封賞,大家幹勁兒更足了。

劉邦感觸頗深地說:「沒想到,賞賜的威力這麼大!」

晚上從《劉邦傳》上讀到這段故事,我也感觸良多!

劉邦這個轉變,也最終成就了他,如果他還像以前那樣小氣吧啦的,估計大家出工不出力,楚漢爭霸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結束。

我認為,劉邦的這段故事,給了我們三個重要的啟示:

【1】人性可順不可違。人是利益驅動的動物,所以,不管你是求人幫忙也好,管理下屬也好,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千萬不要博同情、講道理。

【2】多跟別人做捆綁。你能影響多少人的利益,你就能做成多大的事。所以,多拿出來自己的資源去捆綁別人,把自己做成平臺,依靠你獲得名利的人越多,你就越容易做成大事。

【3】做人做事要有胸懷。為什麼有人做領導,非常小氣了?看起來就知道成不了大事!我認為,劉邦有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在封賞這一塊,從一個小農意識的團隊老大,成長為一個具有胸懷天下的領導者。

一個能做大事的領導者,最重要的一個標誌就是:能夠用你本身沒有的資源去聚攏更多的人。說白點,就是畫餅、分餅。有很多人光會畫,所以沒成事;有人又會畫又會分,比如馬雲、任正非,把不是自己的資源說得跟自己的沒區別,別人還願意跟著你幹,這就是做大事的特質,這就是成大事的胸懷和格局。

所以,總得來說,人有多大的胸懷,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你能影響多少人的利益,你就能做成多大的事業!

這就是劉邦的不同之處,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就大業,最關鍵的因素就在於他懂得用人,把人這件事兒搞明白了,了解人、使用人、駕馭人,成就別人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所以,我強烈推薦大家讀一讀《劉邦傳》,讀完之後,你的人生會豁然開朗,用到與人交往上,往往事半功倍。你也就掌握了升職加薪的密碼,也掌握了成事之道。

一本書,一杯咖啡的價格,幫助你感悟成事之道,掌握成就大業的秘訣,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真正高境界的人,是心中有格局
    當我們站在更高的山頂時,我們會更清楚什麼是最主要的,什麼是次要的,這就是格局的緣故。永遠不要低估別人的能力,更不要低估自己,當你的格局放大時,你的人生也將變得不可思議。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於人生的這盤棋局來說,我們首先需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大格局是以大視角切入人生,努力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大。
  • 一個人想事業有成,一定要做到這五點,不然你的努力全都白費
    如果一個人想事業有成想成功的話,一定要做到以下這五點,才能順利的通向成功之路,如果你做不到這五點的話,那麼你的努力將會全白費。【1】一定要拿得起放得下。就怕有些人人拿得起放不下,拿得起,放不下的人一定做不成大事,因為他不懂得人生最重要的割捨與取捨。
  • 中國對外開放40年的三點啟示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題:中國對外開放40年的三點啟示新華社記者 郝薇薇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於11月5日在上海青浦拉開帷幕。回顧這段成功歷程,有三點重要啟示。第一點啟示是「融入」。中國開放進程的開啟與中國同西方國家關係改善之間的同步並非偶然。我們打開大門,把西方的資金、技術、管理請進家門;我們也走出國門,一批批考察團、一波波留學生,把世界上關於國家治理、社會發展以及科學進步的先進理念帶回來。學習、借鑑、吸收、創新,中國以敏而好學的姿態、時不我待的心態,投入到經濟全球化的滾滾大潮,不斷邁出堅實的時代步伐。
  • 格局大的男人,在兩性方面也很有「野心」,具體體現在這三點
    讓我們一起討論一下這個問題,格局大的男人,在兩性方面也很有「野心」,具體體現在這三點。1、對另一半要求很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個成功的男人、有大格局的男人,他的思想意識也有很高的層次。這與受教育程度無關,而是豐富的人生閱歷決定的。
  • 一個人身上有這三個「跡象」,早晚可以成大器
    曾國藩在家書中用一段肺腑之言告誡諸位弟弟,能成大事者,身上都有這3個特徵,而且三者還缺一不可。一個人身上有這三個「跡象」,早晚可以成大器。下面我們來一起來看看!如果是胸懷大志,則往往可以成大事;若是毫無志向,則很難成就一番事業。
  • 功勞不亞於韓信蕭何,如果劉邦鴻門宴被殺,他就是劉邦繼承人
    除了這三名頂級功臣之外,曹參、彭越、樊噲、陳平、英布等人也是功不可沒。最讓人感到詭異的是,劉邦的豐沛集團中還有一個人,對劉邦建立大漢江山的重要性,可能不亞於韓信、蕭何,但是史書上對他的記述只有寥寥數語,仿佛故意要把此人從史書中抹去。這名特殊的功臣就是劉邦的大舅哥,呂后的大哥呂澤。
  • 劉邦一共有八子,薄姬最不受寵,為何薄姬之子最後成了漢太宗
    所謂「給我一個機會,還你一個驚喜」,歷史上抓住一次機會做出一番大事業之人不勝枚舉,但就漢朝而言,最大的驚喜可能是一個地位低微的宮女,劉邦只臨幸她一次,就生下一個兒子,更為關鍵的是,數十年之後,這個男孩還成了漢朝皇帝,開創了中國封建史上的第一個盛世!
  • 流浪地球的三點啟示
    原標題:流浪地球的三點啟示 《流浪地球》火了!筆者作為一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享受影片之餘,陷入深深思考,認為《流浪地球》或許能夠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帶來3點啟示。 啟示一,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 劉邦身邊的狐朋狗友,為何最終都成了頂級人才?真相讓人羨慕!
    翻開劉邦的歷史,有一個讓人疑惑之處,即:劉邦身邊的狐朋狗友,為何最終都成了頂級人才?蕭何是秦朝沛縣的縣吏(所謂吏,小職員也),樊噲是殺狗的屠戶,周勃是喪事上的吹鼓手,灌嬰是布販,夏侯嬰是車夫,曹參是管理監獄的小吏.......總之,劉邦身邊都是一幫小人物,或者可以說是狐朋狗友!
  • 心理學:越早讀懂這三個「人生定律」,越早識破人心!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越早讀懂這三個定律,越早讀懂人心!經濟學上面有個著名的效用——馬太效應,即:代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廣泛存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等諸多領域。簡單理解馬太效應,就是:好之更好,壞的更好;富的更富,窮的更窮。該理論是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在1968年首次提出來的!
  • 劉邦作為一個沒文化的「流氓」,為何能駕馭比自己厲害的人?
    劉邦稱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因為根據《史記》記載,劉邦是卷帙浩繁的中華歷史上第一位沒有文化的開基帝王,也是第一位以平民身份登上最高權力寶座的「流氓皇帝」,為什麼他能化腐朽為神奇呢?他的朋友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開國功臣中,有樊噲這樣賣狗肉的,也有張良這樣出生高貴的,還有婁敬這樣趕馬車的,什麼人都有,他不拘小節,為人豪爽不看出身交朋友,這樣的人即便是現在也很少!
  • 仙翁洩天機:真正成大事的人,必有這三個特點,第三點很特別
    這就是心和心的感性,氣場與氣場的交流,頻率與頻率的對接,而頻率高的人,就可以憑藉更高的心力、願力與行力,從而影響帶動頻率低的。一個真正有影響力和創造力的人,一定是對內在的自性有過深層次的觀察和探索,我們內在靈魂的意志,遠高於我們頭腦的思想。
  • 劉邦的「狐朋狗友」當年不學無術,為何搖身一變就成了治國大才?
    雖然說劉邦團隊的人出身都不高,無論是蕭何、張良、韓信甚至曹參、周勃、夏侯嬰都是如此,但是出身低並不代表水平差,比如蕭何雖然僅僅是沛縣官吏,但是正是因為身處官府,自然也就明白政府的運作,最重要的就是蕭何這個人勤奮好學、尤其對律令很有研究,這就說明蕭何儘管身份不高,但是肚子裡真的有貨,而他出身低不能夠在官場上走得更遠,其實也與當時秦朝官員選拔制度有關係,因為秦朝實行的是軍功制。
  • 中國歷史上三個真正偉大的男人是怎麼樣的!
    有一種說法,說中國歷史上有三個真正偉大的人物,那就是劉邦、朱元璋、毛澤東。 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是真正沒有任何家底,出生社會底層,從一個老百姓最終打下了自己的天下。
  • 佛祖的一生給我們的三點啟示
    去寺廟拜佛,只要有大雄寶殿,就會有釋迦牟尼的佛像。在神聖而又莊嚴的佛像面前,人們會不自覺進行膜拜。說真的,看到別人拜佛我也拜,但對佛的生平及事跡所知太少,拜得有些盲目。為了理清心頭的霧水,特意把星雲法師著的《釋迦牟尼佛傳》通讀了一遍。讀後,還是很受觸動的。雖然對其中的一些神靈顯現的部分有些將信將疑,但總體還是很讓人相信的。下面就將給我感觸最深的三點分享如下。
  • 心理學:一個男人格局越小,就越有這三個惡習,註定一事無成
    1一個人有格局大小之分,格局大的男人對世界的認知就越廣,對事物的發展就越明白,然後就會產生正確的三觀,從而就會採取正確的行動,那麼必然就會有好的收穫,也更能夠得到他人的好感以及肯定。據生活觀察,一個人男人格局越小,就越有這三個惡習,註定將來命會不順。一,凡事不敢面對:懦弱格局小的人,在面對事情發生的時候,總想著去逃避。但凡遇到一點小挫折,心理就會產生痛苦煩惱。要知道,人在生活中,缺乏了一定的膽量,就很難生存的很好。
  • 當你事業不順時,謹記佛家這三點,你會有所收穫!
    很多時候,決定一個人事業能否成功的因素並不完全是因為你的知識有多廣,能力有多強,更多的是在乎你的思維與心態。佛教經典《入菩薩行論》是寂天菩薩的曠世巨著,書中第六品·安忍品是整部典籍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裡面記載的三段頌詞對調整我們的心態,成就我們的事業有很大的幫助。
  • 好兄弟反目成仇,劉邦最艱難時,遇到了寶藏男孩張良
    有個朋友後臺留言:劉邦的故事乏善可陳,一個小鎮中年屌絲,沒什麼本事,全靠團隊中的精英輔佐,走了狗屎運當上皇帝,你還在這羅裡吧嗦的瞎白話。寫的又臭又長,不如寫寫川普拜登,再不濟寫寫曾國藩胡雪巖,他們故事精彩多了。之前,我也這麼認為,被社會爆錘之後,才覺得劉邦能開創一個王朝,依靠的絕不是什麼幸運,更不是精英團隊強大的執行力,而是因為劉邦自己本身,就是萬中挑一的人傑。
  • 時政新聞眼丨 從三個關鍵詞,讀懂這場不一般的基層代表座談會
    這也是總書記圍繞該主題主持召開的第六場座談會。 △聯播視頻丨習近平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 哪些基層代表在座談會上發言? 座談會上,有10位基層幹部群眾代表作了發言。他們來自湖南省內的多個領域。「很榮幸再次見到總書記。」鳳凰縣菖蒲塘村幹部周祖輝的這句開場白,將時間倒回7年前。
  • 劉邦:無毒不丈夫,虎毒也食子!
    這時的他們不會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封侯拜相,成為開國建功的不世之臣。少年的劉邦被父親斥為無賴,仰慕信陵君的他曾經想去當信陵君的門客,可是恰逢信陵君去世,劉邦只好無功而返,回到沛縣的劉邦在成年後當上了泗水亭長,其實也是個裡長,但是由於劉邦非常豪氣,所以與當地官吏都十分熟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