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PM2.5持續下降 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

2021-01-08 央視新聞

5日,記者從廣東省生態環境廳了解到,廣東空氣品質中6項主要汙染物濃度連續6年達到國家考核標準,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一氧化碳。其中,PM2.5為22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25微克/立方米)。

結構減排對廣東近年來空氣品質改善的貢獻率達60%。調整產業結構,是廣東大氣治理的利器。近年來,珠三角地區不再新建煉化、煉鋼煉鐵、陶瓷等項目,並逐步實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同時,對電鍍、印染、鞣革等重汙染行業統一規劃、定點,實行「入園進區、集中治汙」。另外,科學淘汰落後產能,累計淘汰落後鋼鐵產能379.7萬噸、水泥產能4026.5萬噸等。

大氣治理成效也得益於能源結構優化。廣東嚴格控制新增煤電,並實行煤炭消費減量管理,在2019年珠三角地區規模以上工業煤炭消費量約7227萬噸標煤,相比2012年下降21.68%。同時,全省有序發展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經初步測算,2019年煤炭消費比重較2018年和2015年分別下降2.3和7.4個百分點,天然氣消費比重較2018年和2015年分別提高0.2和2.1個百分點。

廣東大氣汙染防控分為兩個階段。2013—2017年為第一階段,重點解決PM2.5達標問題。2018年至今的第二階段,逐步轉向以臭氧汙染防控為核心,實施PM2.5與臭氧協同防控。(總臺央視記者 張琦)

(編輯 趙羽祺)

相關焦點

  • 深圳「2019環保成績單」出爐,PM2.5值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
    深圳「2019環保成績單」出爐,PM2.5值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金羊網  作者:林園  2020-01-15 深圳近日召開了2020
  • PM2.5值首次達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李舒瑜)去年,深圳PM2.5年均濃度降至24微克/立方米,為2006年有監測數據以來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創歷史最好水平。日前,市政府關於2019年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提請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
  • 廣東空氣品質連續6年全指標達標 PM2.5首次全年達世衛組織二階段目標
    近日,廣東藍一度「刷爆」朋友圈。據省生態環境廳消息,廣東空氣品質持續改善,2020年已全面完成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空氣品質6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實現連續6年達標。其中,PM2.5為22微克/立方米,首次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25微克/立方米)。  自「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廣東大氣汙染防控經歷兩個階段。
  • 詳解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
    目前,我國的pm2.5標準值為24小時平均濃度小於75微克/立方米為達標,然而,這一數值與pm2.5國際標準相比,還相差甚遠,僅僅是達到世衛組織設定的最寬標準。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標準值為小於每立方米10微克,年均濃度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時,人患病並致死的機率將大大增加。
  • PM2.5國家標準(2012)
    2013年3月1日最新消息:PM2.5中文名確定為「細顆粒物」 近期將正式發布   世界衛生組織pm2.5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PM2.5小於10是安全值,而中國的這些地區全部高於50接近80,世衛組織為各國提出了非常嚴格的
  • pm2.5標準值是多少?pm2.5中國標準與pm2.5國際標準的區別
    連日來,霧靄重重,使越來越多的人關注pm2.5標準值。我國現行的pm2.5標準值與pm2.5國際標準有多大差距呢?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被稱作入肺顆粒物。pm2.5的危害很大,除心臟病、動脈硬化外,還會造成肺癌、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據悉,廣州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提出2020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即廣州PM2.5年均濃度要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比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標提前了5年。(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PM2.5標準向西方看齊不現實
    根據環保部《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第二次徵求意見稿,PM2.5被納入國家監測範圍,標準為「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有人質疑:世界衛生組織(下稱「世衛組織」)的標準是10微克/立方米和25微克/立方米,為什麼我國的標準設置得這麼低?
  • 廣東去年空氣優良率95.5%,連續6年PM2.5穩定達標
    PM2.5濃度首次達到世衛第二階段目標 全省空氣品質全面完成國家考核目標,「十三五」期間總體持續改善,實現連續六年全指標達標,PM2.5、SO2、NO2、PM10達到2014年全面實施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以來最好水平。
  • pm2.5的主要來源有哪些?pm2.5標準值是多少?
    三是損害人體健康,這是危害最大的,PM2.5因其能被人體吸入並粘附在呼吸道和肺葉而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由於太陽中紫外線輻射的減弱致使小兒佝僂病高發,還易使空氣中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導致傳染病增多。那麼pm2.5產生的主要來源有哪些呢?
  • 專家詳解PM2.5爭議始末:標準向西方看齊不現實
    肖翊 攝 紛紛擾擾的PM2.5風波,似乎終於有了切實的進展。2月2日,北京市首次公布PM2.5日均濃度,當日為23微克/立方米。與此同時,上海、廣東、江蘇等地也宣布將PM2.5監測工作納入日程。然而,公眾對於PM2.5的疑問並未就此消失:暫定的年均值35微克/立方米、日均值7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標準,是不是太低了?2016年將PM2.5監測推廣到全國,會不會太遲了?就此相關問題,《中國經濟周刊》專訪了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疾病負擔項目大氣汙染工作組的唯一中國專家、國家環境與健康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多年從事大氣汙染與居民健康研究的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生導師闞海東教授。
  • 新風系統可以讓室內PM2.5在個位數?
    空氣問題成為了時下熱議話題,PM2.5成為了社會熱點詞彙,大多數人都養成了每日出門前看PM2.5數值的習慣。新風系統的出現完美解決了空氣品質問題,它可以有效排除室內甲醛、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還能減少PM2.5、花粉、粉塵等顆粒物對人體的侵害,從而守護全家健康。
  • 2020年前11月PM2.5濃度達世衛第一階段目標值 藍天保
    歲末年初,生態環境部傳來好消息:2020年1-11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7.9%,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為1.1%,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O3平均濃度為1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
  • 中國PM2.5標準僅超印度 與世衛指導值存在差距
    中國環境科學院副院長柴發合透露,PM2.5世衛指導值10微克/立方米,中國標準值35微克/立方米  羊城晚報記者 楊輝 通訊員 穗環宣  中國新近頒布的PM2.5標準到底怎樣?廣州PM2.5監測數據公布後,很多時候數據顯示並不超標,但依然是灰霾天氣,為什麼?
  • 北京副市長:PM2.5達標至少需18到20年
    第二步在「十三五」期間,即2016年到2020年,主要汙染物年均濃度比2010年下降30%,其中,PM2.5濃度再下降10個微克,達到50微克/立方米。屆時北京普遍的空氣品質能達到現在密雲水庫上空的水平。
  • pm2.5是什麼?pm2.5標準是什麼?pm2.5的影響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pm2.5有一些陌生,其實它是空氣中的一種顆粒物,可以進入人體肺部,對人們的身體還是有一定的影響的,現在國內處於亞健康的人佔了很大一部分,了解一些關於pm2.5的信息還是很有好處的,下面我們就來說說pm2.5是什麼意思,pm2.5標準是什麼?  我們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pm2.5是什麼意思。
  • 嘉興南湖區PM2.5首次全域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平均濃度環境空氣品質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空氣品質最優鎮(街道)的PM2.5平均濃度為27.4微克/立方米,第11名的鎮(街道)PM2.5平均濃度為33.5微克/立方米,實現了全域達標。PM2.5濃度下降,與南湖區加強治氣「最後一公裡」管控密不可分。
  • PM2.5到底是什麼
    PM2.5進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細胞以為它是細菌,也立刻過來把它吞下。巨噬細胞吞慣了細菌,細菌是有生命的,是巨噬細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無生命的,巨噬細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下了石頭,最終被噎死,那麼我們的免疫力就下降了。不僅如此,被噎死的巨噬細胞,卻釋放出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導致細胞及組織的炎症。可見,PM2.5比細菌更致病。
  • 【PM2.5掃盲】PM2.5到底是什麼?進肺進血!
    PM2.5進入血液,血液中的巨噬細胞以為它是細菌,也立刻過來把它吞下。巨噬細胞吞慣了細菌,細菌是有生命的,是巨噬細胞的食物。可是,PM2.5是無生命的,巨噬細胞吞了它,如同老虎吞下了石頭,最終被噎死,那麼我們的免疫力就下降了。  不僅如此,被噎死的巨噬細胞,卻釋放出一種物質,這種物質可導致細胞及組織的炎症。可
  • 【德道】PM2.5到底有多危險?
    許多人或許還不清楚PM2.5的危害,那麼在這個霧霾繚繞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PM2.5到底是什麼意思?PM2.5的「PM」,是英語「particulate matter」的縮寫,意為〝細顆粒物〞。PM2.5的「2.5」,指的是2.5微米,1000微米=1毫米,2.5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直徑的1/20。所以,直徑2.5微米的細顆粒物是肉眼看不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