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霍亂時期的愛情》劇照
有些人的緣分長長久久,走到生命終點,終究不曾分離,而有些人卻只能同行短暫的一程,然後分別。因為有分別,所以有等待。在等待的日子裡,為了再見面時向對方展現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因為知道對方即將到來而欣喜不已。
我有書單,每期相約
本期主題:分別與等待
「說再見,別說永遠,再見不會是永遠。」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在恰好的時間遇上那個恰好對的人,等待也是愛的一部分。不用害怕等待的時間太長,等到了再回過頭去看看,其實在等待的日子裡,愛一直存在。
1《霍亂時期的愛情》
作 者:[哥倫比亞] 加西亞·馬爾克斯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5-6
無論何時何地,
愛情始終都是愛情,
只不過距離死亡越近,
愛就越濃鬱。
——加西亞·馬爾克斯
「
一個人能為愛等待多久?答案是51年9個月零4天。
少年佛洛倫蒂諾·阿里薩愛上了少女費爾明娜·達薩。然而當時的阿里薩一無所有,而達薩的父親卻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一個高富帥,為了拆散他們,他帶著女兒出門遠行。阿里薩與達薩就此分別。
而後,達薩嫁給了知名醫生烏爾比諾,本以為阿里薩對達薩的感情就此終結,然而,阿里薩卻開始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漫長等待,並且在這等待的時間內,他為了更接近達薩而從窮光蛋逆襲成了航運公司董事長。
終於,阿里薩等到了烏爾比諾去世,達薩成為寡婦的那一天,阿里薩拋開一切,趕到達薩面前,向她表白:「我等待這個機會,已經有51年9個月零4天了,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愛著你,從我第一眼見到你直到現在,我永遠愛你,忠貞不渝。」
」
2《漫長的婚約》
作 者:[法]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2014-7
若你欲哭無淚,嘗試著說出來;
若你欲語無言,便什麼也不要說。
有時一開口眼淚就會跟著流,
眼淚能說出你不能說的東西。
—— 塞巴斯蒂安·雅普瑞索
「
法國女孩馬蒂爾德因為小兒麻痺而落下殘疾,但與她同村的暖男孩馬內克卻絲毫不嫌棄她,作為她青梅竹馬的情人,二人早早定下了婚約。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馬內克應徵入伍,兩人由此分別,他們的婚約也變得遙遙無期。
不久,戰場上傳來了馬內克已經死亡的消息。然而,馬蒂爾德不肯相信,在她心裡,一直感應著馬內克的氣息,於是,她開始拖著行走不便的雙腿艱苦尋找。在尋找馬內克的過程中,馬蒂爾德冷靜而執著、機智而聰慧,從一個個謊言中抽絲剝繭,同時她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戰爭的恐怖。
等待的無奈、尋找的辛苦、得不到的絕望,都沒有能夠阻止馬蒂爾德的腳步。終於,7年之後,馬蒂爾德找到了馬內克,然而,此時馬內克失去了所有悲傷和甜蜜的記憶,他問馬蒂爾德:「你的腳不好嗎?」像十幾年前他們初次見面那樣。
」
3《心碎博物館》
作 者:[克羅埃西亞]奧林卡·維斯蒂卡、德拉任·格魯比希奇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18-10
愛情已逝,愛的信物猶在,
是選擇遺忘,還是悉心珍藏?
——奧林卡·維斯蒂卡
「
奧林卡·維斯蒂卡在本書前言中提出一個疑問:如果把「分手」二字輸入任何一個搜尋引擎,會找到那些自詡為專家的人提出的一系列自助療法,教人把殘留的、褪色的愛蕩滌殆盡。然而,完全抹去一段記憶,是否真的是與愛人分別的唯一出路呢?
心碎博物館的聯合創始人奧林卡·維斯蒂卡和德拉任·格魯比希奇本是一對克羅埃西亞情侶藝術家,他們在2006年分手,為了祭奠逝去的戀情他們發起了一個展覽,展示那些已經分手的人們不忍丟棄的戀人信物——心碎博物館也由此誕生。本書從這些信物中精選出200件展品,每件物品都講述了一個別具個性又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分手也許是戀情的終結,但不一定是回憶的終結,不論是甜蜜還是苦澀,只要認真愛過,屬於自己的記憶就值得被珍藏。守著這些愛的信物,並不是為了等待逝去的愛情復活,而是提醒自己感恩曾經擁有,學會從傷痛中走出來,隨時準備給愛一次全新的機會。
」
4《對你是離別,對我是等待》
作 者:渥丹
出版社: 時代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12-3
交會時各自帶走對方的一部分,
再留下一部分,從此這些痕跡
就永遠留在彼此生命的河流裡,
縱然生命終止,那些愛與記憶,
歡笑和淚水,總能化作
某條河流的某一道波光,永不止息。
—— 渥丹
「
為了在寒假期間打工賺錢,美院女學生鬱寧到嚴可銘家中做了繪畫助理。嚴可銘是有名的舞臺設計師,跟著他工作雖然很累,但鬱寧收穫不小,並且認識了陽光開朗的賀臻。在這座品位堪憂的大宅,鬱寧結識了身份性情各異的兩個男人,在那個春天和隨後而來的夏天,在接下來的很多年裡,那些日子都是鬱寧記憶裡最快活、最肆意的時刻。
然而,甜蜜的時光戛然而止。在糾葛的情感中,鬱寧被告知賀臻意外去世,但鬱寧不信。死亡並不是離別的序曲,而是等待的開始。後來,鬱寧去英國學習,無可避免地離那段她不願放棄的愛情和歲月越來越遠,終是要揮手作別。3年後,鬱寧與嚴可銘在英國重逢,原來賀臻並沒有死,因為他重病不想拖累鬱寧,才讓嚴可銘幫忙隱瞞。
然而,在等待的時光中,一切早已經悄然改變,和讀者期待的不一樣,鬱寧沒有直接去找賀臻,作者把故事的結局交給了時間,讓時間去治癒一切傷痕。
」
5《時間旅行者的妻子》
作 者: [美]奧德麗·尼芬格
出版社: 上海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1
現在天色暗了,我也倦了,
我愛你,永永遠遠。
時間沒有什麼了不起。
—— 奧德麗·尼芬格
「
本書用巧妙的構思告訴我們:最浪漫的愛情,是一個人在對另一個人的等待中慢慢變老。
克萊爾是一個生活很規律的藝術家,而他的丈夫亨利卻患上了「時間混亂症」,這讓他成為一個能夠在時間中旅行的人。他有時與童年的自己相遇,有時又與中年的自己相伴,他無法控制自己出現的時間。克萊爾只有在無法預期時間的現實中為愛等待——「我別無選擇,他就要來了,我就在這裡。」
然而,在2007年元旦,新年的鐘聲響過之後,在時間旅行的途中,亨利被一顆來自1984年的來復槍子彈擊中,死亡。克萊爾的等待卻還在繼續。終於,在2053年夏天的一個早晨,82歲的克萊爾等到了43歲的亨利。她綻放出滿臉的欣喜,步履緩慢地向他走去,他把她擁入懷中。他們的愛情超越了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