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媒公布壯觀鯨魚照片:海鷗鯨口搶食
英國《衛報》最近公布了一組壯觀的鯨魚照片,這些照片是攝影師菲利普·霍爾在科德角和亞述爾群島觀鯨探險時拍攝的,他曾憑藉《海怪,還是鯨魚》獲得塞繆爾詹森獎
-
顯微鏡下的人體寄生蟲
電子顯微鏡讓我們得以看清這些生活在「人體小宇宙」中的寄生蟲。自然界有許多寄生者和宿主共生的例子。有些時候,寄生者和宿主互惠互利各取所需。而下面照片中的這些寄生蟲卻並非此類,它們可沒有考慮過宿主的需要,它們消耗我們的食物和營養,破壞人體組織,還會產生能使人患上嚴重疾病的廢物。
-
尼康公布第44屆小世界顯微攝影比賽獲獎者
尼康公司於10月22日公布了第44屆尼康小世界顯微攝影比賽的獲獎者。第一名被阿聯攝影師Yousef Al Habshi獲得,他將視角對準令人驚嘆的昆蟲藝術品研究領域。今年的獲獎作品為其捕獲到亞洲紅棕象甲蟲的複眼和周圍綠色鱗片的一部分。這種類型的甲蟲大小通常僅為不到11mm,是Al Habshi在菲律賓發現的。
-
小龍蝦寄生蟲感染圖曝光 專家提醒煮熟煮透不吃蝦頭
微信上流傳的寄生蟲蟲卵圖長江網5月3日訊(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近日,一組患者因吃小龍蝦導致寄生蟲感染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瘋傳。眼下正值「食蝦季」,專家提醒小龍蝦易攜帶寄生蟲,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
科學家顯微攝影藝術擷英—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王蕊攝 作品點評 謝震霖 誰能相信,眼前這幅「疏影暗香」怒放的梅花,其實是科學家取直徑約100nm的一維納米棒和200-400nm的納米顆粒,在放大15000倍率掃描電鏡下所呈現出「紛紅駭綠」的特殊影像。
-
顯微攝影,慧眼探花 | 謝震霖
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 劉紫薇攝 作品點評 謝震霖誰能相信,眼前這幅「疏影暗香」怒放的梅花,其實是科學家取直徑約100nm的一維納米棒和200-400nm的納米顆粒,在放大15000倍率掃描電鏡下所呈現出「紛紅駭綠」的特殊影像。
-
網友實拍蟒蛇吞鱷魚 一組X光片揭秘如何消化屍體
原標題:網友實拍蟒蛇吞鱷魚 一組X光片揭秘如何消化屍體蟒蛇大戰鱷魚,誰會勝出?據近日在網絡上頻頻轉載的一段畫面顯示,一條大蟒蛇在一片沼澤邊,一口吞下一條鱷魚,只見它張開血盆大口,慢慢將鱷魚吃進嘴裡,長長的身體也隨著鱷魚進入而變形,畫面十分驚悚。
-
英媒:"哈勃"照片展現罕見木星細節 "大紅斑"縮小變圓
參考消息網4月11日報導 英媒稱,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新拍攝的圖像中,木星被捕捉到了前所未有的細節。據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9日報導,「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張照片是從木星正對著太陽和地球的角度來觀察這顆氣態巨行星的。
-
她的照片「曖昧 鮮豔 柔軟 浪漫 熱烈」,又被好看到了!
嘿 周 六 光 臨 今天也 準備了一份好看的圖集 是來自攝影師@904h的鏡頭裡 關於 「 曖昧 鮮豔 柔軟 浪漫 」 的一切
-
微循環顯微系統
「末梢血管觀察儀、血液流速檢查儀、微循環檢測儀、顯微鏡相機、高解析度CCD輸出 」參數一覽表微循環顯微微系統(ML-98mc)顯微原理 ML-98mc微循環檢測顯微鏡(Micro-circulation microscopes)是集微循環觀察鏡,顯微視頻錄像,照片CCD輸出一體化檢測儀器。
-
...廠商恐怖新作《心魔(The Beast Inside)》公布 操控天才科學家...
繼極具恐怖驚悚的遊戲《痛苦地獄》之後,波蘭遊戲發行商PlayWay公布了他們的野心勃勃的恐怖新作《心魔(The Beast Inside)》,畫面映入眼帘就非常驚人,照片級的畫質非常逼真。
-
顯微鏡下的寄生蟲之貓蛔蟲
本系列文章除了介紹糞檢中主要寄生蟲蟲卵的詳細特徵,還介紹了一些寄生蟲成蟲和被寄生蟲嚴重侵害的動物死後檢驗的照片
-
收藏:50張精美材料顯微組織照片!
本實驗的目的是將金銀納米顆粒吸附/聚集在某一微區域內,有利於納米粒子之間形成hot spot 用於表面拉曼增強實驗。以上是通過納米印刷的方法製備的金納米粒子的點陣及柵格狀微圖案的光學圖片。(金納米粒子的平均直徑約為6納米。)
-
2009年度最佳醫學攝影獎揭曉:顯微照展示人工授精
-
科學家今天聯合公布「正式版」人類基因圖譜
中新網北京2月12日消息:被譽為繼人類登陸月球之後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人類基因圖譜」終於繪製完成,科學家今天將正式在華盛頓、倫敦、巴黎、柏林及東京等地同時公布有關資料,並在網際網路免費供人查閱。 科學家去年六月已完成人類基因圖譜草圖,並知道了九成以上鹼基對的位置信息,精確度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
地球與月球同框:美國宇航局公布一組照片,美到不可思議
美國宇航局近日曝光了一組國際空間站上太空人拍攝的2020年的地球照片。照片由美國宇航局的帳號發布,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引發網友瘋傳。這些照片從太空觀看古巴和巴哈馬群島開始,包括鳥瞰尼羅河河水泛濫,也有很酷的撒哈拉沙漠旋轉雲層的鏡頭。總共20張照片,很難說哪張最令人印象深刻,張張美到不可思議。
-
舌頭有自己的想法:寄生蟲將魚的舌頭取而代之,魚還與它友好相處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組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照片中,一種嗜血的寄生蟲蠶食了魚的舌頭,並取而代之,生活在魚的口中。本周,一位美國科學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x光照片,照片顯示一條等足類動物,也被稱為舌食蝨子的寄生蟲,寄生在一條隆頭魚的頭骨裡。
-
隱藏在居家環境中的寄生蟲,潔癖者慎入
我們的居家環境中,隱藏著數以萬計的寄生蟲和細菌,時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
可媲美第一張黑洞照片!科學家公布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慢慢發現我們生活的宇宙存在很多非常震撼的現象,就比如黑洞,愛因斯坦在相對論裡面預言這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天體,而現代科學家不僅證實黑洞真的存在,而且還拍攝到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2019年4月12日科學家在世界上公布人類歷史上拍攝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
冷凍顯微術、引力波、人體生物鐘分子機制都有什麼用?
諾貝爾獎陸續公布:題材高冷,成果實用 冷凍顯微術、引力波、人體生物鐘分子機制都有什麼用? 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 瑞典皇家科學院4日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瑞士科學家雅克·杜博歇、美國科學家約阿希姆·弗蘭克以及英國科學家理察·亨德森,以表彰他們在冷凍顯微術領域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