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首批4隻科創50ETF正式登陸上交所,由於跟蹤科創50指數,4隻基金本周上市後出現回落。從成交額來看,華夏科創50ETF以單周67.51億元的成交額暫列第一。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科創50ETF的跟蹤基準,科創50指數包含了科創板中的核心成分股,具有相對可觀的長期投資價值,但其波動性也高於主流市場指數,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定要求。
上市首日交投活躍
11月16日,首批科創50ETF在上交所上市。作為跟蹤目前科創板唯一指數(科創50指數)的ETF產品,首批科創50ETF首日上市受到資金追捧。開盤僅一分鐘,4隻科創板50ETF產品成交額達到5億元。
據數據顯示,截至當天收盤時,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588000)成交額高達21.19億元,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588080)成交額10.06億元,華泰柏瑞上證科創板ETF(588090)成交額9.11億元,工銀上證科創板ETF(588050)成交額5.19億元。4隻科創板50ETF產品整體成交額為45.55億元。
從上市首日4隻基金的成交量來看,華夏、工銀、易方達、華泰柏瑞的4隻科創板50ETF的成交量分別為1445萬手、356萬手、688萬手以及623萬手。
此外,首批科創50ETF當日開盤時,華夏科創50ETF漲8%,易方達科創50ETF漲4.9%,華泰柏瑞科創50ETF漲4%,工銀瑞信科創50ETF漲4.2%。而截至當日收盤時,4隻科創50ETF,僅華夏科創50ETF以1.81%漲幅超過科創50指數的0.70%,溢價1.03%,其他三隻科創50ETF基金漲幅皆為0.69%,與科創50指數當天漲幅基本相當,沒有溢折價。
截至20日收盤,本周科創50指數高開低走,全周下跌0.43%。由於跟蹤科創50指數,上述4隻基金本周上市後亦現調整。從本周漲跌幅來看,華夏科創50ETF和易方達科創50ETF均下跌0.28%,而華泰柏瑞科創ETF和工銀科創ETF則均下跌0.42%。
不過從成交額來看,華夏科創50ETF以單周67.51億元的成交額暫列第一。此外,易方達科創50ETF、華泰柏瑞科創ETF和工銀科創ETF本周成交額分別為24.20億元、17.74億元和12.10億元。
高波動性考驗風險承受能力
對於首批科創50ETF上市後的表現,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王德倫認為:「科創板是成長板塊的明星,繼續吸引投資者目光。」
王德倫認為,經歷7月份以來調整後,科創50指數靜態PE回到76倍左右,考慮今年板塊全年高雙位數的業績增長,2020年業績預期整體估值可能回落至70倍以內,類似2020年3-5月估值水平。高估值與板塊高增長匹配,性價比向常態化回歸後,科創50指數對於投資者的吸引力將有所提升。「向後看,11月巨型IPO項目暫緩登陸、科創50指數權重股解禁有序落地、科創50ETF上市,回調後的科創板配置價值逐步向好。中國正處在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經濟動能從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國家重視之下,科技成長板塊景氣全面上行。」
華泰證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師林曉明指出,「ETF是科創50指數投資的理想載體。相比其他被動投資產品,ETF具有資金流轉效率高、場內外交易結合、披露機制透明高效、申贖和交易成本低廉、監管新規利好等諸多優勢,對於交易活躍的科創板指數較為契合。目前,A股市場的4隻科創50ETF均已上市,值得投資者進一步關注。」
同時,林曉明亦認為,作為科創50ETF的跟蹤基準,科創50指數包含了科創板中的核心成分股,具有相對可觀的長期投資價值,但其波動性也高於主流市場指數,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有一定要求。
20日一位不願具名的券商分析師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類跟蹤板塊核心指數的基金,在上市早期隨著市場熱度的消退,大部分基金表現很可能會面臨一定的調整壓力。但長期來看,隨著市場對於高科技企業認同度的不斷提升,以及指數經過更新換代後自身穩定性的提高,這類基金最終大概率會迎來反彈。」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