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段(文化公園至滘心)全長16.1公裡,從已開通的文化公園站出發,途經華林寺站、陳家祠站、彩虹橋站、西村站、鵝掌坦站、同德站、上步站、聚龍站、石潭站、小坪站、石井站、亭崗站,最終到達滘心站。新建的13座車站中有換乘站4座,分別是陳家祠站(與一號線換乘)、彩虹橋站(與未來的十一號線和十三號線二期換乘)、西村站(與五號線換乘)、聚龍站(與未來的十二號線換乘)。
線路採用與八號線相同的A型車,每輛6節編組。高中峰期將按「萬勝圍至滘心」和「萬勝圍至聚龍」2:1的比例開行列車,即每開行兩趟「萬勝圍至滘心」列車就開行一趟「萬勝圍至聚龍」小交路列車;低峰期採用「萬勝圍至滘心」單一線路開行,高峰期上線35 列車,中峰期上線27列車,低峰期上線16列車。調試數據顯示,跑完八號線北延段需時約28分鐘,八號線全線單程約57分鐘。
串聯了荔灣和白雲的八號線北延段有什麼特別呢?據廣州地鐵設計院王昕介紹,以沿線周邊豐富的荔灣文化精髓作為導引,延續八號線裝修風格,牆面一體化裝配彩釉玻璃,並以一站一色呈現。
近日,有相關消息稱,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線(文化公園-滘心)或於11月26日正式開通?
有街坊貼出731路(西灣路總站環線)將於2020年11月26日開通的公告圖。
據公告,731路後續的開通時間將和8號線北延段開通時間同步實施調整。
這意味著,8號線北延段也將在同一天開通。
對此,相關人士表示,目前開通日期尚需要上級部門批覆同意。
當然,也不排除在12月28日開通的可能性,畢竟這可是良辰吉日。
1993年12月28日,當時羊城晚報的頭版上,記者激情洋溢地寫下了「這是廣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影響力最深遠的市政工程,是廣州人盼了30年的地鐵工程。」
從此,古老的廣州的建築史翻開了新一頁,構建面向新時代的國際化大都市的輪廓,把發展的目光投向更廣闊的空間!
當時1號線的規劃是東起廣州火車東站,直達廣鋼(現西朗),全長18.1公裡,設16個車站,從東到西只需36分鐘。而歷時66個月後,廣州地鐵1號線終於建成,從此,廣州有了自己的第一條地鐵線路!
16年過去了……
2009年12月28日,又是一個好日子,這天,又有好事登上羊城晚報頭版!
2009年的12月28日,繼2號線、3號線、地鐵4號線大學城專線(萬勝圍-新造段)開通運營,5號線成為了廣州地鐵第5條建成投入使用的地鐵線路。
到了2013年12月28日,好日子又來了……
2013年12月28日,歷經8年艱苦建設的廣州地鐵6號線首期通車,身披「奧特曼」塗裝的地鐵列車,第一次走進了這座廣佛交界地。
2015年12月28日,這一天不僅是廣州,對於佛山也是好日子。當天,廣佛線西朗至燕崗段開通。往返廣州和佛山間的兩地市民,不再只憑西朗一站換乘。該線路的開通,還極大便利了海珠區西部的市民出行。
2016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七號線一期、六號線二期、廣佛線二期3段地鐵新線同日開通。
當天,羊城晚報用了大篇幅的新聞報導了新線開通的盛況。新聞指出,廣州地鐵邁入了「豐收期」,線網總裡程居全國第三。
2017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四條新線同步開通。
2018年12月28日,十四號線一期和二十一號線增城廣場至鎮龍西段於當天14時起運營,廣佛線燕崗至瀝滘段自當天首班車起開始運營。
2019年12月28日,廣州地鐵8號線鳳凰新村至文化公園段、地鐵21號線鎮龍西至天河公園段和地鐵11號線天河公園至員村段將實現開通運營。
看到這裡,估計很多人想問,為什麼是12月28日?
地鐵通車選擇在12.28日,是巧合還是有特殊寓意?
對此,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實際上12月28日通車並非慣例,比如亞運會期間多條線路開通,就並非選擇在12月28日。
不過,由於多條線路的規劃開通時間是在年底,各項條件達標、通過政府部門驗收也多安排在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