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王晨
今年10月9日,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於新文在萊蕪市氣象局檢查指導工作時作出高度評價:「萊蕪市氣象局協調發展、科學發展的發展模式為全國基層氣象臺站樹立了榜樣,在圍繞地方經濟發展做好氣象服務,全方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績」,並指出:「在氣象文化建設方面,走出了一條新路子,值得在全國氣象部門推廣。」
這是一條怎樣的新路子?
萊蕪市氣象局的氣象文化在山東省氣象局黨組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山東省氣象局氣象文化的帶動下,如何獨闢新徑,獨當一面,切實樹立起一個典範?
這條新路子,不只是用腳丈量出來的,更是用心鋪就起來的!
萊蕪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黃希儉曾感慨:「30多名職工有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這些成績是紮實奮鬥幹出來的!」
長期以來,以氣象文化引路促進氣象事業進步,是萊蕪氣象文化建設的主題思想。他們將氣象文化融於社會精神文明中,將氣象文化融於整個氣象工作中。「用萊蕪氣象文化的建設與發展,把氣象事業引領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萊蕪市氣象局長呂淑芳的前瞻。
萊蕪市氣象局衝破了一些固有的藩籬,真正站在了文化的靈魂裡!
從荒草叢生到不欠「東風」
氣象文化是什麼?走進萊蕪市氣象局,最真切的感性認識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讓人順心、舒暢。這裡的氣象人給人的初始印象是,識大體又不失禮節,夠熱情又不失分寸。
透過他們的言行舉止,會有一個直觀的分析判斷:這是文化在背後的支撐力使然。
雷電防護技術中心主任王淑萍從一個很小的例子拉開話匣子:「前些年,附近的住家問:『你們氣象局院子裡還種穀子呢?』哪是穀子,是一片荒草,高得像穀子!」 大夏天,只要一場雨下來,草就『蹭蹭』長,剛割完一茬,又一場雨澆下來,新草又狂長,大家只能頂著太陽流著汗割草。
後來,荒草地變成了綠油油的菜園子;再後來,這片地變為心曠神怡文化景觀——這只是萊蕪氣象文化建設揮出的一毫。
踱步其間,感受頗深:院內的文化景觀整齊劃一,唯不失情致;拋卻奢華,盡顯簡約大方。近年來,氣象園區綠化了,硬化了,美化了,亮化了;新建的縮景休閒公園,將音樂噴泉、小橋流水、假山青松、荷花遊魚、樓臺亭榭融為一體……當園林環境藝術滲透到氣象工作、生活當中,當能夠真正引領氣象融入和諧、歸向自然時,文化景觀的「美麗「才彰顯到極致。
山東萊蕪市氣象局園區文化建設
「我家姊妹五個,可我父母就願意住我家,他們覺得在氣象大院裡生活心裡亮堂,到處乾乾淨淨的,大家和和氣氣的;到其他孩子家裡住,倒覺得憋得慌。」這話不是科技服務中心職員司梅青第一次說了,一想到這裡的景觀氛圍為父母帶來的實惠,她就面露感激。
老人們喜歡漫步亭間,逗逗金魚。退休幹部劉承文愜意地舒了口氣:「早上,咱們院裡有太極拳訓練班,外面的人都跟著來練,說『饞得慌』!」
氣象文化是氣象事業發展的「東風」。如果說,以前的萊蕪市氣象局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那現在,這股「東風」不只是微微吹過,而是吹「活」了整個院落。
「你看你們局領導為你們創造了多好的環境啊!要好好珍惜,努力工作!」鐵道部門的一位老同志在氣象局晨練時對旁邊的女同志呂淑芳語重心長。他不知,這位女同志就是局長!就是這位女同志,傾注全心,一手規劃了滿園的景觀文化……
從破壁之舉到氣象之禮
2005年至2006年,萊蕪市氣象局動工對辦公樓進行了內外裝修,各辦公室裝上了空調、飲水機,更換了辦公桌椅、電腦,辦公環境煥然一新。
模子重新打造了,文化建設也迎頭趕上了!
《論語》曾有語:「不學禮,無以立。」禮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一個標準。萊蕪市氣象局的「禮」,凸顯在整個「文化長廊」地帶。
山東萊蕪市氣象局文化長廊建設
從辦公區到生活區,從活動室到餐桌旁,每踱幾步,就會看到牆上懸掛的各種文化標語,圖文並茂,知識中不乏藝術感,直觀裡透出思想性。比如「看透大事超脫,看透小事豁達」、「服務只有起點,滿意沒有終點」、「執行就是不找任何藉口,不要拖延,立即行動」……一語驚醒過路人。各種名人名言、氣象服務文化、地方景觀文化、氣象科普文化、廉政文化,傳遞出工作理念、奮鬥理念、立志理念、服務理念、執行理念、責任理念、做人理念、快樂理念。
「這些標語內容的淵源,很多都是過去同事間、鄰裡間有過的現象,我們有針對性地用心設計了標語。」 呂淑芳說。
廉政文化建設是萊蕪市氣象局文化建設打出的一張漂亮牌。在這裡,每一位幹部職工的辦公桌上,都有一個廉政警示筆筒;每位幹部職工的手機上,每周都會收到一條內容不同的廉政簡訊;打開電腦,是廉政屏保和桌面,辦公室、會議室、圖書室、廉政教育室裡,懸掛了各類廉政書畫作品和名言警示;無論出門上班還是下班回家,大家都會看到在生活區牆上懸掛的提示篇、文明篇、警示篇、和諧篇、禮儀篇、公約篇等「六大和諧理念」及公約牌,——廉政主題,真正做到了無處不在。
局長呂淑芳以「勤懇為政,嚴以律己,公正做人」的坐標,副局長姚廣慶以「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的格言,副局長楊付津以「清白做官,堂正做人,踏實做事」的胸懷,踐行著風氣與文化的內涵。
有一創新之舉,值得一提。萊蕪市氣象局與全體幹部職工的家庭籤訂《家庭助廉承諾書》,「教導家庭成員之間,不僅要做生活的『賢內助』,更要當好家庭的『廉內助』,勤吹『清廉風』,常算『貪廉帳』。」呂淑芳思路很清晰。
局裡《氣象文化集錦》和《廉政文化集錦》兩本書籍就是最好的縮影與寫照。它們的裝裱不華麗,但卻很精緻;他們的內容不浮誇,讀出的卻是一份實在!
從掛在牆面到嵌入內裡
單純的牆上文化,是一種外在美;將這種現象和形式嵌入人心時,內在美透露出了萊蕪氣象人的本質。
「我們的文化不是在牆上,而是根植到了職工的心裡!」呂淑芳說。
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韓勇告訴記者:「以前發生過這樣的情況:飯桌上,一句話不對,桌子『咵』朝天翻,無事生非。我們當地叫『窮撕咬』,就是思想空虛導致的,不知道拿什麼支撐思想。」現在,局裡各種文化的薰陶起了很大作用,「工作、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從『領導安排讓你幹』到『我想怎麼幹』,一種理念已經根深蒂固。」
司梅青從一個女性的角度道出:「感受最深的是查體,單位患乳腺增生的女性明顯少了。因為心氣順了,心態有變化了。這得益於文化素質的提高和境界的轉變。」
雷電防護技術中心的劉向科早上上班的時間在逐步提早。「為什麼早了?因為8點我來做值日的時候,發現別人已經幫我打掃完了,所以我就7點來,搶著把別人的值日做了!」如今的萊蕪市氣象局是「搶著幹活的」場面,越搶還越快樂!
這些年,局領導倡導大家「會讀書、讀好書」,全面提升文化素養。氣象臺預報工程師範永強厚厚的讀書筆記上,可窺一斑:「無論小事、大道,都是人生哲學。這種細膩、周到的人生哲學,細膩、周到的人生哲學就像大海捲起層層疊疊的浪花來擁抱我們的思想和靈魂。」
辦公室主任邊豐勤說了個大實話:「家屬樓設立『文化牆』之後,妻子說:『掛上這個牌子,以後吵架就不好意思吵了』,文化建設對人的觸動是很大的。」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班子力量強,要靠好班長;單位搞得好,要靠好領導。」辦公室副主任楊建斌說的並不是一句空話。從2006至今,萊蕪市氣象局局領導班子帶領職工將工資翻了三倍。管理的得當,工作的嚴格,生活的關愛,解決了幹部職工後顧之憂,絕緣了「張口」和「伸手」。「在這種環境下,不幹好工作沒理由;幹不好,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王淑萍說,現在一上班,腦子裡就是工作;明天的工作,今天下班前就準備好了。
山東萊蕪市氣象局文藝演出
萊蕪市氣象局還創作了自己的「局歌」。會議室得顯要位置,就掛著呂淑芳參與作詞的這首《我們新時代的氣象人》,它在全國氣象系統自創歌曲評比中獲得了第一名。
這裡的文化,讓氣象人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人生理想,有了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建立起較為豐富的學識和修養。這是一個幹事創業的集體,一個能找到核心價值觀的團隊!
從眼界之識到心界之闊
拉出去,不怕比——萊蕪氣象人在各種眼界裡,不斷錘鍊著,豐盈著,進取著。
近年來,他們以「氣象服務有成績,業務考核有名次,科研應用有成果,評先樹優有身影,經驗交流有聲音」為奮鬥目標,有1人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1人獲「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連續七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連續七年被評為全省綜合目標管理考核優秀達標單位、全省氣象服務先進集體、氣象測報業務管理先進單位;連續六年被評為全市實績考核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評為全市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黨務、局務公開工作被評為「全省氣象部門局務公開先進單位」;廉政文化創建被評為「省級廉政文化『六進』示範點」、「全省氣象部門廉政文化示範點」和「市級廉政教育示範點」……各種獎項,布滿了一張A4紙。萊蕪市氣象局各項工作成績斐然,山東省電視臺為此專門為萊蕪氣象局製作了一期專題片在全省播放。
「沒有人小瞧萊蕪市氣象局。」 楊付津對這裡的氣象事業有太多所感、所思、所悟,「這是我們凝聚力、向心力、推動力的體現,是氣象文化助推了氣象事業的健康發展。」姚廣慶嘆道。
文化確乎很「軟」,但卻是一種不可忽略的偉力。它給了萊蕪氣象硬實力一個厚實的底蘊和一個寬闊的靠背。它讓萊蕪氣象人生出了一份「心界」!
身是「小者」,心乃「大者」。確實,在這裡,有很多理念體現了氣象人難能可貴的一份「心界」。比如,「不要結果,才有結果」;「把球滾圓,才能滾遠」;「別閉上眼,要睜開眼」;「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再比如,「感恩+知足=幸福」;「家庭和諧,單位和諧,社會才和諧」;「遇事不怕事,有事解決事,躺下不想事,醒來就做事」……他們似乎真正打開了智慧的大門,而豁然清醒於這個世界;他們用心工作,用心學習,用心做人,做有心人;他們對得起門口「日有所想,周有改進,月有提高,年有突破」的標語。
在這裡,氣象文化內涵的深化不斷豐富著氣象職工的精神世界,一點一滴影響著他們的思想意識,提升著他們的整體素質,協調著人際關係,激發著創造潛能,「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成為大家不約而同的共識和時時刻刻遵循的準則,為氣象事業的發展聚集了巨大的能量,不斷創造著工作奇蹟;同時,社會各層面及公眾也越來越了解和認知氣象,關注氣象,支持氣象。
十七屆六中全會為我們吹響了「文化強國」號角,而萊蕪市氣象局就是氣象部門裡發出的一聲「強音」!當前,萊蕪氣象文化軟實力建設水平已上了一個新臺階,而硬實力也在飛速發展。
萊蕪氣象人,在提升信念,來創造文化強國完美的心靈;提升思想,來創造透徹的覺悟;提升感受,來創造快樂的情緒。他們以完美的心靈,過著感恩的日子!
曾幾何時,呂淑芳語重心長地和大家說:「人家在高速路上行駛,咱還沒找到高速路口在哪啊!」
而今天,萊蕪氣象已經馳騁在高速上——它不急著瞬間疾馳,而在徐緩而進中,積蓄並釋放永續的智能!
(責任編輯:毛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