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公元前1300年
你只能拋龜殼抽蓍草
用佔卜術預知天氣
如果在公元221年
你可以像諸葛亮一樣
觀天象測風雲 預知天氣
如果在公元1641年
你可以像託裡拆利一樣
發明水銀氣壓計 用它來預知天氣
如果在1980年7月7日
你就可以坐在電視機前
與家人一起收看電視預報
2020年7月7日
《天氣預報》迎來了40歲生日
在大眾的印象中,「關心冷暖」是《新聞聯播》後《天氣預報》(以下簡稱「《聯播天氣預報》」)節目最有溫度的特色標籤。在廣播電視的發展歷程中,很少有這樣一檔專業化節目,能夠每晚準時出現在《新聞聯播》後的黃金時段,給予觀眾四十年的守候與陪伴,承載著幾代人的溫暖記憶。
40年,彈指一揮間。
《聯播天氣預報》也在與時代脈搏的同頻共振中經歷著它的「變與不變」。變的是「創新」,是順應時代趨勢發展需求所做的服務創新;不變的是「初心」,是四十年如一日「風雨同舟,冷暖相伴」的服務初心。
40·誕生:獨家記憶
1980年7月7日是每個氣象媒體人都難以忘記的日子。
我國第一檔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聯播天氣預報》正式在19:00的《新聞聯播》裡與觀眾見面,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視野。這是氣象部門與中央電視臺的首次開創性合作,節目形式採取《新聞聯播》的樣式,主持人出鏡播報全國天氣形勢和少數大城市天氣預報,其親民、通俗、準確的節目特點,造就了未來「每天10億收視群體」的電視奇蹟,一躍成為老百姓最喜愛的電視節目。
/80年代初期 手寫版城市天氣預報信息/
40·探索:城市名片
1993年,《聯播天氣預報》的城市預報窗口已經由8大城市動態增加至口播33個城市天氣預報,其它13個城市以字幕形式播出。歷經多次改版,預報信息、字幕展示與城市景觀形式都更加貼近城市宣傳需求。播出時間也從19點調整到19點30分。90年代初,《聯播天氣預報》開始進行從增播地市級城市到附加值開發的創新嘗試。
/90年代 《聯播天氣預報》節目城市景觀展示/
2019年,《聯播天氣預報》的「城市名片」正式升級為「中國天氣 · 金名片」,集中推出35張黃金名片,打造大國名企、名品、名城、名景,在地方生態旅遊資源宣傳領域,展示名城獨特稟賦、發展方向,展示名景獨特氣質、生態魅力;在企業品牌傳播方面,展示名企理念價值、發展願景,展示名品特色定位、優質形象——為強國品牌發聲,為美麗中國助力。
40·價值:「金字招牌」
在中央級媒體平臺中,央視晚間黃金時段播出的《聯播天氣預報》是最具有影響力的氣象節目平臺,也是企業進行景觀廣告投放的「金字招牌」。
氣象廣告資源的獨一無二性能夠助力品牌覆蓋最廣泛的消費人群,將品牌廣告十分巧妙地方式融入節目之中,既不影響觀眾觀感,又豐富了節目形式。
央視市場研究(CTR)的研究數據表明,《聯播天氣預報》的市場份額連續10年遙遙領先,收視峰值與高公信力並駕齊驅。2020年1月-4月,《聯播天氣預報》節目的並機平均收視率為5.61%,市場份額為17.69%,與去年同期相比,收視率上升31.1%,市場份額同比提升22.8%,欄目同時段收視排名第一。
40·合作:攜手共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天氣信息作為公眾高度關注的話題之一,與相關行業的深度關聯性也日益凸顯。從城市景觀、生態宣傳到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全系服務於行業頭部品牌,《聯播天氣預報》成為了240多個合作夥伴的最佳選擇,也在不斷深入的合作模式中展示出更多的節目價值與合作空間。
作為中國第一檔電視天氣預報節目,《聯播天氣預報》自1980年開播至今,走過了風雨兼程的40年,也是風華正茂的40年。從8大城市窗口到35張「黃金名片」,從全民關注的氣象節目到央級廣告的「金字招牌」,《聯播天氣預報》的傳統服務方式發生了改變,但「風雨同舟、冷暖相伴」的初心始終未改。
回望40年,《聯播天氣預報》與保險、農業、消殺、汽車、服飾、快消、醫藥、旅遊、智能、家電等多個行業的品牌夥伴緊密合作,攜手同行。未來40年,《聯播天氣預報》將繼續挖掘氣象服務的新價值,開闢氣象服務新陣地,與品牌夥伴共成長,不忘初心,共贏共進。
【來源:中國天氣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