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開播40年,網友:每次聽到《漁舟唱晚》都會想起它

2020-12-05 北晚新視覺網

7月7日,每晚19:31播出的《天氣預報》迎來了40歲的生日。1980年7月7日,經原國家氣象局與中央電視臺的多次協商後,《天氣預報》節目在央視一套《新聞聯播》亮相。這個節目雖然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卻是老百姓最愛看的節目之一。有網友感嘆說,這是自己人生中唯一一個看了幾乎一輩子的電視節目。你會每天都看天氣預報嗎?

網友評論:

「小時候天天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看真的懷念」

「因為它知道了各省的省會」

《天氣預報》節目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又稱「新聞聯播天氣預報」,大約於每日的19:32播出,緊隨《新聞聯播》之後,主要播出34個省會、首府、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的兩日天氣。如《新聞聯播》因故延長播出時間,《天氣預報》播出時間順延。每集時長約5分鐘。

節目內容依次為:

二十四節氣(發生時)

重要天氣動態

24小時、48小時天氣預報動態圖

天氣預警

34個城市(直轄市、省會、首府、特區)兩日預報

廣告

其他城市(地區)一日預報(以滾動字幕形式播出,不帶語音播報)

34個城市的播出順序為:北京、哈爾濱、長春、瀋陽、天津、呼和浩特、烏魯木齊、銀川、西寧、蘭州、西安、拉薩、成都、重慶、貴陽、昆明、太原、石家莊、濟南、鄭州、合肥、南京、上海、武漢、長沙、南昌、杭州、福州、臺北、南寧、海口、廣州、香港、澳門。

其他城市(地區)播出順序為: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桂林、汕頭、連雲港、秦皇島、延安、贛州、三亞、高雄、釣魚島、三沙·西沙、三沙·中沙、三沙·南沙。

最長的天氣預報

1999年12月31日,8分30秒,迎接千僖年特別節目,從關注新千年的第一縷陽光開始。由宋英傑和楊丹共同主持

最短的天氣預報

2008年8月8日,主持人出鏡時間40秒。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即將舉行,天氣預報自豪地為奧運會濃縮了一次。

最素色的天氣預報

2008年5月19日至21日全國哀悼日,《天氣預報》的片頭、字幕信息板、景觀窗口以及主持人都是黑白的,主持人神情凝重、語調低沉,無背景音樂;廣告投放區域被黑色背景和白色大字號天氣狀態替代。那是一段舉國同悲的日子。

天氣預報最快的語速

記得陳佩斯曾經在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一個小品中說,全國說話最快的人是—天氣預報主持人! 天氣預報 在外語教學中,老師經常說:學外語最難的,就是你能夠用外語流利地播報天氣預報。 可見世界各國天氣預報主持人的語速普遍比較快。因為《天氣預報》本身節目時間短,而大家又希望不漏掉可能導致災害的天氣內容,所以天氣預報主持人經常象機關槍一樣說話。一般正常的新聞播報速度在250-300字/分鐘,而我們曾經好奇地測算過,最快的時候,天氣預報主持人的語速曾經達到530字/分鐘,屬於嚴重「超速行駛」。

最國際視野的天氣預報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嘯發生。《天氣預報》隨即開始每天講解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斯裡蘭卡等國的天氣狀況,這是《天氣預報》節目第一次持續播報「涉外」天氣。

「搬」到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的天氣預報

1997年2月6日,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午夜鐘聲敲響,楊丹現場直播天氣預報,「北方除了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瑞雪紛飛之外,基本上都是風和日麗的晴朗天氣,而南方地區則沐浴在綿綿細雨之中。新春的陽光雨露給我們帶來新的希望,預祝來年又是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豐收年。」它就像一首報春的小詩,深深地留在我們很多人的記憶之中。

 

 

來源:綜合頭條新聞、網友評論、百科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央視天氣預報的背景樂——《漁舟唱晚》
    每天晚上的七點半鐘,我們大家看完《新聞聯播》後都要聽天氣預報,那麼你知道「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的音樂是哪首中國樂曲嗎?「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節目的音樂,實際上是用我國著名的古箏曲《漁舟唱晚》改編的高胡、古箏二重奏《漁舟唱晚》的片斷而改編的電子琴音樂。《漁舟唱晚》是古箏演奏家婁樹華在30年代前後以古曲《歸去來》為素材發展而成的一首古箏曲。描寫的是夕陽西下,漁舟滿載而歸的情景,刻畫出一幅江南水鄉的優美畫卷。
  • 央視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漁舟唱晚》乃山東臨清人金灼南編創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很少有人知道,這支家喻戶曉傳播海內外的《漁舟唱晚》,竟然出自山東省臨清市金郝莊鎮金西村的金灼南之手。《漁舟唱晚》作者——金灼南先生演奏山東省臨清市東北的金郝莊鎮,幾百年來孕育出無數的書法家和古箏家。
  • 34年,天氣預報堅持用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幾乎沒人能叫出名字
    天氣預報背景音樂聽了34年,卻沒人知道它的名字,網友:莫名傷感這首曲子是當時天氣預報裡面的曲子,有木有很熟悉的感覺,雖然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是你應該知道這首曲子一放,有多少人會淚流滿面。這首曲子叫《漁舟唱晚》,從1984年開始,CCTV的天氣預報就採用這首電子琴演奏的曲子,來作為背景音樂。天氣預報背景音樂聽了34年,卻沒人知道它的名字,網友:莫名傷感。
  • 冷暖相伴 風雨同行——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舉辦系列紀念活動
    2020年7月,一位特殊的 「80後」迎來了自己40歲的生日。它可不是普通的「80後」,它是伴隨著幾代人成長起來的黃金欄目----《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有多少中國老百姓是在傍晚時分聽著那首熟悉而悠揚的「漁舟唱晚」開始關注每天的陰晴冷暖。
  • 每天都聽到的CCTV的天氣預報背景音樂,你聽過完整版本嗎?
    著名電子琴演奏家浦琦璋用電子琴演奏的黎國荃改編創作的《漁舟唱晚》,成為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後面的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漁舟唱晚/圖1984年,中央電視臺從浦琦璋演奏的《漁舟唱晚》中選取了其中1分33秒至2分42秒這一段做了無縫連接,作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一直使用至今。
  • 央視《天氣預報》:5分鐘背後的30年
    從1956年開始,中國的老百姓可以從廣播裡聽到天氣預報了,《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工人日報》等也會刊登第二天的天氣情況。改革開放初期,出國考察熱風靡全國,氣象行業也不例外。1979年,中央氣象臺副臺長王世平隨團到日本訪問。日本當地一家氣象臺熱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極富特色的居酒屋,通往後廚的過道上,還放了一臺電視機,屏幕裡正在播日語新聞。主客雙方邊聊邊品酒,氣氛十分熱鬧。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40周年,10大觀眾最喜愛的主持人評選揭曉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10大觀眾最喜愛的主持人評選活動雖然現在智慧型手機普及了,隨時隨地都可以查看天氣預報,電視天氣預報類節目的作用在逐漸減弱,但有不少觀眾還是習慣通過電視了解天氣資訊。尤其是央視每天晚上在19:31分準時播出的《天氣預報》,官方則稱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仍然是中國收視規模最大的日播氣象節目,因為其提供的氣象服務及時、準確,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中國人了解天氣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於1980年7月7日開播,在2020年的7月7日正逢40周年。這是我國第一檔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從此天氣預報通過央視進入尋常百姓的生活視野。
  • 倆新主播登陸《天氣預報》 國慶節「氣候」有變
    昨日(24日),《天氣預報》現任主持人之一宋英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除了主持人陣容變動外,整個節目的形式也將有大突破。  「80後季風」登陸《天氣預報》新主播加盟  《天氣預報》開播27年了,一直都是央視一套收視率非常高的節目,每年央視廣告時段的價格中,《天氣預報》時段也是最高的。
  • 央視《天氣預報》 最早主持從氣象臺中產生(組圖)
    1953年7月,韓戰結束,出於經濟建設和防範災害天氣的需要,天氣信息開始解密。8月1日,毛澤東、周恩來籤署命令將各級氣象組織從軍事等級轉到政府等級,氣象信息開始為經濟建設服務。1956年開始,中國的老百姓可以從廣播裡聽到天氣預報了,《人民日報》、《北京日報》、《工人日報》等也會刊登第二天的天氣情況。  改革開放初期,出國考察熱風靡全國,氣象行業也不例外。
  • 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是什麼?三十年不變
    人們最熟悉的音樂,三十年不變的背景音樂,這就是央視天氣預報背景音樂,它也許是全世界所有電視欄目中播放時間最長的背景音樂,它就是《漁舟唱晚》!據了解這首曲子是由上海頗有名氣的電子琴演奏家浦琪璋通過對「潛海姑娘」和「漁舟唱晚」兩首曲子的改編下而產生的。這首曲子完成後,浦琪璋便退出樂界。
  • 你知道播報天氣預報的背景音樂是什麼嗎?
    一起走進中央電視臺全國各地  天氣預報(2021.1.23)▽▽▽琴臺君不經感嘆:「居然這麼多年沒變!!!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背景音樂!」你知道天氣預報裡的背景音樂這首伴隨我們37年不變的曲子叫什麼嗎?
  • 細數央視《天氣預報》30年標誌性大動作(組圖)
    標誌性動作之一:24小時天氣預報圖之外的新面孔  《天氣預報》節目開播最初,每天的文稿都是由氣象臺負責撰寫,然後傳真給電視臺;所用的圖就一張24小時預報圖,它是整個節目的「當家花旦」,播報員就是圍繞著它說話的。那時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金量,每天都用手繪完成(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
  • 《新聞聯播》後《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 歷盡千帆始少年
    如果在公元前1300年你只能拋龜殼抽蓍草用佔卜術預知天氣如果在公元221年你可以像諸葛亮一樣觀天象測風雲 預知天氣如果在公元1641年你可以像託裡拆利一樣發明水銀氣壓計 用它來預知天氣如果在1980年7月7日你就可以坐在電視機前與家人一起收看電視預報2020年7月7日《天氣預報》迎來了40歲生日在大眾的印象中,「關心冷暖」是《新聞聯播》後《天氣預報》(以下簡稱「《聯播天氣預報》」)節目最有溫度的特色標籤。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天氣預報》節目開播最初,每天的文稿都是由氣象臺負責撰寫,然後傳真給電視臺;所用的圖就一張24小時預報圖,它是整個節目的「當家花旦」,播報員就是圍繞著它說話的。那時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金量,每天都用手繪完成(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 1985年,觀眾看到了由衛星拍攝的颱風動畫雲圖。
  • 盤點各具特色的天氣預報節目
    這一小段文字看似普通,實際上卻意味著人類一個大膽的進步——預報天氣。1922年11月14日,英國廣播公司(BBC)第一次向大眾廣播由英國氣象局製作的天氣公報(weather bulletin)。1954年1月11日,電視天氣預報主持人第一次出現在BBC天氣預報節目中。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面向公眾的氣象服務分免費和收費兩種。
  • > 氣象百科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_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什麼意思...
    《天氣預報》節目開播最初,每天的文稿都是由氣象臺負責撰寫,然後傳真給電視臺;所用的圖就一張24小時預報圖,它是整個節目的「當家花旦」,播報員就是圍繞著它說話的。那時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金量,每天都用手繪完成(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 1985年,觀眾看到了由衛星拍攝的颱風動畫雲圖。
  • 今天新聞聯播天氣預報視頻
    1980年7月7日開始播放,每天由氣象臺負責書寫預報內容和人工手繪預報圖(鉛筆畫好之後再用鴨嘴筆描粗),畫好後中央臺派車來取,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結束後播出,所以也稱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 在30多個年頭中,中央臺天氣預報視頻節目領航式地開啟了公共氣象服務的先河,包括全國人最熟悉的中央臺天氣預報背景音樂《漁舟唱晚》,也至今未曾改過。
  • 楊丹回答個別網友抱怨天氣預報不準確的問題
    楊丹回答個別網友抱怨天氣預報不準確的問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02 10:49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天氣預報》是中央電視臺一檔基礎預報服務性節目。節目用通俗的語言,豐富的圖文解讀天氣,以最快的速度發布最權威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
  • 《天氣預報》將變臉 細數節目三十年標誌性動作
    1949年,氣象信息還是絕對的保密信息,除了服務於軍用之外,老百姓根本無從知曉。  1956年,人們不用再看皇曆猜天氣了,因為這個時候《天氣預報》問世了,廣播和報紙成為大家了解天氣信息的窗口;時隔24年之後,1980年7月7日,電視版《天氣預報》誕生了。
  •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召開
    中國氣象報記者衛曉莉報導7月10日上午,《新聞聯播天氣預報》開播40周年媒體創新研討會在京召開。來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人民大學等多家單位的媒體專家探討新時期以《新聞聯播天氣預報》為代表的傳統氣象影視節目如何應對機遇和挑戰。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於新文出席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