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館|星軌拍攝指南
大晴天在北京城裡拍攝的故宮午門星軌。曝光參數:等效14mm焦距,ISO 640,f/4.0,8秒,累積曝光約1小時。因為地球的自轉,星空有所謂的周日視運動,表現出來就是也有類似太陽那樣的東升西落現象。如果是北天極附近的星,則表現為繞北天極順時針轉圈。
-
超詳細的星空攝影攻略——銀河、星軌篇
星軌 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天空中所有的星體——包括太陽、月亮、恆星和行星都產生了每天循環往復的東升西落。地球的自轉軸指向北天極,因此在我們以地面為參照物看來,星體的運動就勾勒出了以北天極為圓心的千萬個同心圓弧軌跡,這就是星軌。
-
以光速離開地球1秒、一天、137億年以後是什麼樣?
以光速離開地球1秒、一天、137億年以後是什麼樣? 以光的速度離開地球137億年以後是什麼樣?
-
如何離開地球?
,衝出地球,就必須戰勝一個強大的敵人。400千米 是當時飛船所在的高度。420千米 是這座堡壘的飛行高度。它以大約28000千米的時速,晝夜不息地環繞著地球飛行,代表人類在熱成層凝視、守護著這顆藍色地球。
-
星空銀河與星軌的拍攝技巧
浩瀚的星空、一望無際的星空銀河、星軌,都是夜裡拍攝的好題材。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星軌作品最適合的拍攝時機是在月半以後,月出前的2個小時,或是月沒前的半個小時。這2個時間點的好處為何?月出前的2個小時開始拍攝,可以利用月光還未出現以前,盡情地捕捉1個多小時的星軌,然後利用月缺的月光出來後,適當的幫地景補光,再收取快門。
-
天智一號星上實時智能雲檢測在軌試驗成功
而一部智慧型手機跟隨「天智一號」衛星升空,卻可以在太空裡給地球高清實拍。「天智一號衛星的星上實時智能雲檢測及圖像質量判讀(以下簡稱雲檢測)在軌試驗取得成功。」3月24日,天智一號衛星項目組團隊成員、中國科學院軟體所研究員趙軍鎖表示,在軌試驗結果顯示,通過「星上實時智能雲檢測及圖像質量判讀」軟體,即「雲檢測軟體」,可剔除雲層遮擋的無效圖像,數據下傳效率提高了72%。
-
神秘的天狼星正在遠離太陽系,那裡也許有高等文明存在
神秘的天狼星正在遠離太陽系,那裡也許有高等文明存在英國著名天文學家威廉哈金斯爵士是天體光譜學的先驅,1868年,他發現天狼星的光譜中出現了一個顯著的紅移現象,也就是都卜勒效應,該現象說明此時的天狼星正在星圖上發生移動
-
手機怎麼拍星軌照片?
其實不論你是安卓手機還是蘋果手機,只要是手機,那拍攝星軌照片要比單反要方便太多了。可以說只要點擊一下快門按鈕,相機自己就會自動拍攝出星軌。簡單兩句話說完的話,大家可能不會理解的很通透,因此我在這裡稍微詳細說一下手機怎麼拍攝星軌。首先說說很多星空照片是怎麼回事兒,為什麼是圓圈?簡單來說,就是星星在天空中移動的軌跡。
-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軌飛行116天 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銀河及星軌拍攝心得
二、星軌拍攝器材、參數和銀河拍攝一樣,使用間隔拍攝,如果20秒曝光,那就間隔21到24秒之間,張數自定,拍攝時間最少15分鐘,1 小時之內即可。拍攝多張銀河及星軌照片可製作延時。延時後期:主要原理是將每張照片設置為一幀,做成視頻即可。可展現銀河移動的效果。如果初頻時間太短,可以把每張照片設置二幀或三幀。
-
吃一小勺中子星會怎樣?地球可能就這麼沒了
目前,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中子星在400光年外,其名為RX J1856.5-3754,這顆中子星於1992年被發現,在1996年被確認為中子星,它的直徑在10到30千米 之間,並以每小時39萬千米的速度在星際介質中飛行著,想要吃上一勺中子星,RX J1856.5-3754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
如何拍好城市星軌?城市銀河星軌拍攝技法及後期教程
銀河星軌的拍攝,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需要選擇遠離城市人造光源幹擾的場所,對於一般的攝影愛好者而言,到野外拍攝星空的機會還是很少的,且野外環境相對惡劣一些,安全問題也很堪憂。那麼在我們的家門口——城市裡能不能拍攝星軌呢?答案是肯定的。城市裡星軌拍攝的最大樂趣就在於前景選擇相對容易且有意義的多,城市中的一些建築或者小景都可以當做很好的前景進行使用和創作。
-
星軌是怎麼誕生的?怎麼拍攝?
星軌,大家一定都見過。但是,具體的拍攝原理我們卻常常不知道。一般而言,我們肉眼觀測到的星星都是一個一個點,那麼,為什麼星軌裡星星會變成一條線呢?其實,這和星軌的拍攝方法有關。而星軌就是把星星的這一種運動記錄下來了。星軌的拍攝一般會持續至少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星星早已經移動了不少距離了。所以,星軌照片裡,星星都會拖成一條線。拍攝的時間越長,星星走過的距離就越遠,拖成的線就越長。例如,作者在國家大劇院所拍攝的星軌拍攝了一個小時,而第二張星軌可能拍攝了3-4個小時。點擊
-
如果一顆星球距離地球只有幾千米,接下來地球會怎樣?
一顆星球距離地球只有幾千米,地球會不會抖三抖要看這是一顆什麼樣的星球。星球有大有小,恆星是星球,直徑幾十米、幾米的小行星也是星球,人造地球衛星也是星球。不同的星球距離地球這麼近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上圖為太陽系中太陽和幾大行星的真實比例大小,碩大的那一顆是太陽,下面那一排左邊第三個小不點是地球。如果是太陽的表面距離地球表面只有幾千米,毫無疑問地球會被太陽吞沒。太陽表面隨時噴發出的日珥就能高達數萬千米,而地球的半徑不到6400千米。
-
《漂亮的星軌星空》通臂猿-協助拍攝
漂亮的星軌星空【第1幅圖】此作品由湛江攝影愛好者那先生在著名的江西地區拍攝漂亮的星軌星空【第2幅圖】此作品由青島攝影愛好者馬先生在著名的甘肅地區拍攝漂亮的星軌星空【第3幅圖】此作品由東莞攝影愛好者包先生在著名的衡陽地區拍攝
-
宇宙趣圖;太陽系和銀河系的運動軌跡、星軌是天空的道路
二,極光是由帶電粒子沿著地球磁場沉降進入極區大氣,並撞擊上層大氣中的原子和分子,激發出的光,它主要出現在以地磁極為中心的環帶狀區域內,該區域又稱為極光卵。極光帶(上圖綠色條帶狀區域),是最佳的極光觀測區域;處在極光帶正下方的區域,往往可以從頭頂觀測到極光,有極為開闊的視野;處在極光帶外但綠線範圍內的區域,朝向地磁極方向可以從地平線上看到極光。
-
中子星上1立方釐米的碎片,如果掉在地球上,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首先小編要在這裡說一下,中子星上的碎片是不可能掉落在地球上的,因為在地球周圍根本就沒有中子星的存在。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將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一下,如果假設地球周圍存在一個中子星,而且這個中子星經由撞擊崩碎出了一個一立方釐米的碎片,它穿越了大氣層的防護,直接撞擊在了地球之上,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首先我們要知道,中子星是怎麼形成的?
-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如何穩穩地抵達火星?科普來了
每經編輯:彭水萍 據人民日報,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最新發現:地球的速度加快了7千米,距離黑洞僅有約25800光年!
天文學家發現地球的速度加快了7千米/秒,距離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僅有約25800光年。但別擔心,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地球正在向黑洞俯衝。相反,這些變化是基於新觀測數據建立的更好銀河系模型的結果,這些數據包括日本射電天文學項目Vera在15年多時間裡觀測到的天體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