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是做爆炸的,現在是拆炸彈的……

2020-12-05 中國長安網

排爆工作,不可逆轉。一次失敗,一切歸零。

他們每次出任務,生死都在毫釐之間;他們膽量過人,卻又心細如髮。他們甚至不敢告訴家人自己的真實工作。

他們,就是遼寧省本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的排爆手們。

排爆機器手

不懼生死考驗用手摳出廢舊炮彈

「老舊小區改造的時候挖出來了幾箱手雷,請立即趕過去!」幾天前,本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黑豹突擊隊副大隊長陳祥東、案件大隊副大隊長何洋兩名排爆專家突然接到命令,兩人連夜趕往桓仁滿族自治縣。

他們看到,鉤機的鏟子上有10多枚手雷,保存很完整,表面沒有泥土,卻有著油漬,下面還墊著發黑的木板……這些手雷都是侵華日軍裝備的97式手雷,俗稱「甜瓜彈」。

陳祥東說:「這種手雷殺傷力極大,現場50米內就是上百戶人家,我們也有點緊張。」但由於當時天色已晚,現場不具備排爆的條件,兩人只能等到第二天才能「開工」。第二天天剛亮,陳祥東和何洋就趕到了現場,兩人先是把鉤機鏟子上的10多枚手雷放到防爆箱裡,馬上繼續「尋寶」。「怎麼辦?這土太硬,鐵鍬都挖不動。但要是勁太大,不小心碰到手雷怎麼辦?」

「得了,別用鐵鍬了,咱倆直接用手摳吧。」挖掘手雷遇到了難題,兩人商量後,決定只用手和簡單的工具一點點摳、扒。扒到一半,兩人又發現部分手雷已經和腐爛的木箱粘連在一起了,他倆就只能從木箱底四周轉圈摳向中間,最終將粘連著20多枚手雷的木箱整個端出土坑,放進了防爆箱。

陳祥東這才覺得,「自己會喘氣了。」

「與常人想像的不同,廢舊炮彈其實更具危險性。」陳祥東說,廢舊炮彈長期埋於地下,隨著時間推移,炮彈部件結構發生變化,稍有不慎,就可能一觸即發。

這次一共挖出了56枚手雷。而巡特警支隊從2007年4月受命正式承擔全市爆炸物品、危險物品的排除和引爆處置任務開始,13年的時間,共成功排除戰爭時期遺留、散落的炮彈、手榴彈、地雷等爆炸物千餘枚。

排爆現場

刀尖上「跳舞」對付「要命的鐵傢伙」

「我以前是做爆炸的,現在是拆炸彈的。」2007年,本溪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隊黑豹突擊隊副大隊長欒宏綱從部隊轉業來到巡特警支隊,從一名特種兵的爆破手轉身成為了排爆手。

從1992年入伍,欒宏綱就和炸彈打交道,這28年,他接觸得最多的就是這些「要命的鐵傢伙」。

2009年5月15日,本溪市溪湖區一個準備拆遷的廢品收購站內發現了大量炮彈及其他爆炸物品,各種爆炸物幾乎鋪滿半個廢品收購站。

排爆服太笨重,所以排爆手們在排爆時大部分都是輕裝上陣,欒宏綱和同事蹲在爆炸物堆前,用手小心翼翼地把爆炸物分離、一枚枚取出,再確認種類。

航彈、穿甲彈、迫擊炮彈、航空機關炮彈頭……欒宏綱清楚地記得那一共是105枚爆炸物,

花了將近6個小時,他們才安全把爆炸物運送到爆破地點,然後分5次才把所有爆炸物全部引爆。105枚爆炸物雖然多,但好歹欒宏綱能和它們「面對面」,而當炮彈完全「躲」在河裡,欒宏綱就只能靠「摸」來排爆。常年在刀尖上行走,欒宏綱膽子再大,也有後怕的時候。

2008年3月,本溪市平山區橋頭鎮發現1枚炮彈,長約1米,重有15公斤,外形有些像「鯊魚」,欒宏綱和同事認定,這是一枚日偽時期遺留的航彈。

確認炮彈後,欒宏綱心裡沉了一下,因為這種內裝日本產炸藥的炮彈放得時間長了,炸藥氧化,就會在彈體內形成一種鹽,鹽體在彈體內是很薄的一層,一旦斷裂就會發生爆炸。

深知此次行動危險性的排爆手們小心翼翼處置著這枚航彈,但就在搬運的過程中,航彈突然發出了「刺刺」的聲音。

不好!這枚航彈隨時都有可能爆炸,而周圍的群眾根本沒時間疏散,欒宏綱和同事二話不說,迅速把航彈放置在車上,飛似地開著車往引爆地點趕。

幾分鐘的時間裡,欒宏綱好像失聰了一樣,他聽不見航彈的「刺刺」聲,也聽不見自己緊張的心跳聲和急促的喘息聲,因為他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開車這件事上——千萬不能有任何顛簸和任何閃失!到達爆破地點,欒宏綱和同事迅速成功引爆航彈,之後兩人才發現,自己身上的衣服早都被冷汗溼透了。

「那枚航彈在現場炸出了一個直徑兩米多寬、一尺多深大鍋狀的土坑,附近方圓100米內的樹木全被炸斷了。你說,能不後怕嗎?」如此驚心動魄的故事,欒宏綱如今說起來雲淡風輕。

沉著冷靜背後多年淬鍊鑄就專業排爆手

排爆工作,不可逆轉。一次失敗,一切歸零。

但和欒宏綱一樣,巡特警支隊的每一名排爆手面對炮彈都是沉著冷靜的,這份底氣都是他們用日復一日知識的積累和訓練換來的。

兩年前,黑豹突擊隊主排爆手曲子赫通過部隊特招,以全省第一的成績加入排爆隊伍。那一年,他只有19歲。

19歲的就成為一名專業的排爆手,曲子赫憑藉的不是天賦,而是無窮無盡的訓練。

曲子赫

跑400米再用鑷子夾線穿過縫衣針、在90秒內用圓頭筷子左右手各加50顆黃豆、手持水平儀10分鐘不搖晃……這些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訓練,對排爆手來說卻都是易如反掌。

想要在排爆工作中全身而退,除了技術過硬,還需要對爆炸物「知己知彼」。

在曲子赫辦公室和宿舍的桌子上,都堆放著大小不一的盒子以及鬧鐘、電線、電路板等物品,這些看似毫無用處的東西,卻都是排爆手們的寶貝。

「現在除了歷史遺留的炮彈,各類爆炸裝置大多是自製的,裝置、結構都無規律可循,所以我們一有空就『把玩』這些東西,目的就是為了對可能出現的各類爆炸裝置多一些認識,確保戰時不出錯。」曲子赫介紹說。

而讓排爆手們感到心安的,還有領導的重視和科技的進步。

「同事們的安全是第一位的!你們都需要什麼設備都告訴我,我去安排!」欒宏綱直到現在還記得巡特警支隊支隊長崔作生剛上任時,對他們說的話。

隨後非常短的時間內,崔作生就為他們購置了排爆機器手、輻射探測器、防爆罐等許許多多排爆器械。

「排爆服重達40公斤,密不透風,普通人穿一會就會汗流浹背、腰酸背痛。但即使穿著排爆服,面對爆炸也肯定會傷殘。所以這些排爆器械,真的讓我們的心裡踏實很多。」欒宏綱感慨地說。

雖然防護級別提高了許多,但排爆手的工作依然是充滿危險和未知的。

欒宏綱說:「這些年我有許多戰友和朋友在排爆工作中受傷,甚至犧牲。每次排爆工作,我們都真的是在經歷生死考驗。所以一直到我母親去世,我都沒敢告訴她,我是一名排爆手。」

「我工作沒有危險。」其實這樣善意的謊言,又何止只有欒宏綱一個人說過。

相關焦點

  • 影視劇裡拆炸彈都是紅線藍線選一根,真的合理?
    炸彈製作的水平,一個體現在外形的隱蔽,另外一個就體現在引爆裝置的設計了,大致有遙控的、壓發的、拉發的、傾斜的和複合的等等,但無論是哪一種,最終都是形成高溫、火花,引燃炸藥。現在的引爆裝置一般都是最終形成電打火,那麼我們只要破壞形成電打火的迴路,讓火打不著,炸彈自然也就失效了。
  • 豆瓣7.9分的《拆彈專家2》拆的是炸彈,還是人性的善惡
    豆瓣評分不管是劇情的反轉還是,人性善惡的瞬間抉擇,都有讓你意想不到的故事產生。這次劇中的主角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不再是一個正派的警察,他始終在天使和魔鬼的邊緣徘徊,但是最終回歸了天使,拆除了炸彈。他是好人還是壞人,有那麼一瞬間,好人與壞人的界限是那麼的模糊。他一直遊走在亦正亦邪的邊緣,像一個孤獨的行者,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就像拆炸彈,為了救一隻小貓,而失去了一隻腿,他的內心是善良的。
  • 電影中拆炸彈要是剪錯線就會爆炸,現實中拆彈兵也是如此嗎?
    《拆彈專家》製作炸彈的人有那麼傻嗎?還故意留下兩根線給你剪,花費很多時間精力製作一個精密的爆炸裝置就為了給警方出難題?那都是藝術創造,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CS玩多了吧真正的拆彈專家不是一上來就找哪裡有線可以剪,而是通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來判斷炸彈的質量、殺傷範圍與觸發條件。比如這個炸彈由多少克TNT組成、一旦爆炸會波及的區域有多大、是定時炸彈還是遙控炸彈亦或壓力炸彈,只有確認信息後才能選擇應對的方式。
  • 學電影裡那樣去拆一顆真炸彈,會發生什麼?
    在許多社會矛盾激化的地區,即使資源匱乏,恐怖分子也能製造出各種殺傷力極強的改制雷彈、土製炸彈(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IED)等。爆炸恐怖活動易施難防、後果嚴重,已成為恐怖活動的主要形式,一項04年的調查稱,爆炸恐襲佔恐襲總量的70%以上。
  • 等了三年,刷了兩遍,票房10億,拆的不是炸彈,是人性
    仔細清白不簡單,但是一條腿還如何做「拆彈專家」?僅僅這些劇設就已經足夠複雜,可以說,這難度,幸虧是劉德華出演,更何況,演到此,帥到此,也是有型到此,輕鬆勝過小鮮肉,此次出演《拆彈專家2》基本上可以說是預定了影帝。
  • 90後排爆特警:為練拆爆 自製炸彈模型
    「身為排爆手,我犯的第一個錯誤,有可能就是最後一個錯誤。所以,我必須時刻保持謹慎,沒有時間去想別的。」劉炳鑫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劉炳鑫是濟南鐵路公安局青島公安處特警支隊的一名排爆特警,25歲的他已經在排爆崗位上工作3年了。這位90後特警曾是理科學霸。
  • 拆彈專家2:真正的炸彈在人心中
    本以為《拆彈專家2》會是第一部的加強版,炸彈更高級了,罪犯更狡猾了,場面更宏大了,劇情更緊張了。事實也是如此,全片高能、全無尿點、全程在線。不過僅僅這些的話,這只能是一部爆米花爽片,只是一個普通的警察鬥罪犯的故事。幸虧邱禮濤導演沒讓我失望,在同行的人關注「武戲」的時候,我看到了更多的「文戲」,也看到導演更大的野心。
  • 我的世界TNT爆炸,流星炸彈從天而降,「愛心燃燒彈」威力不一般
    《我的世界》TNT炸彈作為顯卡殺手,自然也是受到了玩家們的喜愛,相信利用TNT機關陷阱坑害隊友的這種事情,玩家們一定沒有少做,其次就是用來炸各種建築,比如末地城、地下堡壘、村莊等等,以及使用巨額數量的TNT來炸房,作為玩家們最喜歡的道具方塊,模組當中也是開發出了各種功能的TNT,接下來就讓我們詳細的看一看吧
  • 狂人「炸彈客」:17 年 16 場爆炸,只為證明科技有罪
    這天,格倫特在辦公室拆信件時,炸彈突然爆炸,他受傷嚴重。直到下午兩點,默裡才想起那個沒拆的包裹,他順手拿起,不經意地打開。巨大的爆炸瞬間摧毀了這座一層的磚砌辦公樓,所有的瓷磚和玻璃都被震碎,門也被炸飛,默裡當場死亡。
  • 如何拆除炸彈:拆彈專家之拆彈機器人
    炸彈處理機器人無法根據環境而決策或自行操作。取而代之的是,炸彈處理機器人被更準確地定義為無人機,就像無人駕駛車輛一樣,因為它們是由遠方的操作員遠程控制的。這使他們可以仔細檢查設備,而不會使自己或他人處於危險之中。檢查完設備後,機器人可以使炸彈失效。
  • 狂人「炸彈客」:17年16場爆炸,只為證明科技有罪-虎嗅網
    這天,格倫特在辦公室拆信件時,炸彈突然爆炸,他受傷嚴重。   如果我什麼都不做,如果他真的是大學炸彈客,他可能會再次行動,就還有人會死,那我這輩子都會記得,有人因為我沒有行動而死去了,這是令人無法忍受的折磨。反過來,如果真的是他,那麼他已經殺了三個人,很可能會判死刑,這樣的話,我就成了殺害哥哥的人,我該如何度過我的下半輩子。
  • 拆炸彈時到底要剪紅線還是藍線?剪錯了真的會爆炸嗎?
    拆彈專家其實,那種帶有紅藍線的炸彈是最初級的炸彈。只是剛開始製造炸彈的人為了區分零火線設置的,這樣才給了拆彈人二分之一的機會。但是當炸彈出現戰場上,如何防止對手成功拆除炸彈卻成為關鍵問題,類似的紅藍線早已消失不見,最起碼都要將兩條線塗成一個顏色,或者直接包裹在一起,讓你無從分辨。
  • 烏軍空投炸彈砸中軍車未爆炸
    照片中一枚大炸彈擊中了一輛疑似民間武裝的軍車,所幸的是炸彈沒有爆炸,但是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車身側面被撕開一道裂口。照片中一枚大炸彈擊中了一輛疑似民間武裝的軍車,所幸的是炸彈沒有爆炸,但是巨大的衝擊力使得車身側面被撕開一道裂口。
  • 爆炸就對了!葉祖新嘮叨像唐僧,《拆彈專家》赫子銘剪線全靠猜
    他也是警察,教我天不怕地不怕」此時的小同事,仍然義正辭嚴。「章警官,啟動了!」當小同事聽到旁人告訴劉德華扮演的章警官這句話後,有了一絲慌亂。劉德華有些吃驚,但仍強裝鎮定,眉眼中透出一絲緊張的神色,卻語氣平靜道:「沒事。」當看到劉德華皺緊眉頭,小同事道:「發生什麼事?是不是很難拆?」,氣息已有些不平,「怎麼會這樣?很,很難拆嗎?」
  • 《我的世界》遊戲中最強的反物質炸彈,基巖能否破壞?
    《我的世界》遊戲中最強的反物質炸彈,基巖能否破壞?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作者小櫻花,我的世界是一款超級好玩的沙盒遊戲,遊戲自由度非常的高,遊戲中也有非常多的道具和裝備,今天就來談論一下遊戲中最強的反物質炸彈,基巖都是可以破壞的。
  • 「植物對對碰」炸彈樹:快躲開,我會爆炸
    在我國海南省、廣東省等地區有一種神奇的樹,它結出的果實會爆炸,所以人們把它稱為炸彈樹,學名鐵西瓜。我的幼果就像一個綠色的大圓球(網絡配圖)炸彈樹的原產地在南美洲炸彈樹的樹葉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在春季和夏季的時候開花。它高5米~18米,樹幹非常粗壯,周長可達1米,結出的果實類似柚子大小,果皮非常堅硬,幼果為綠色,成熟後呈黃色,是一種極具觀賞性的植物。野生炸彈樹花朵的授粉過程是通過蝙蝠來完成的,十分特別。植物學家經過研究發現,炸彈樹果實內部有大量的烴類化合物。
  • 男子自製炸彈實施多起爆炸 稱能制出原子彈(圖)
    此人1952年3月1日出生,幼年喪父,小學文化,在平遠街華僑農場加工大米、花生油,也做過冰棍。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曾經與本地女子趙某某結為夫妻,生有一子一女。  1988年,張富林從華僑農場辭職,自己出來修理摩託車。傳授他手藝的一位文山師傅向警方反映,張富林雖然讀書不多,卻很有天賦,各種修理活計他是觸類旁通。
  • 一言不合就爆炸的「炸彈樹」,結的果實會爆炸,殺傷力堪比手榴彈
    然而更讓小編驚訝的是,前幾天出國旅遊回來的朋友說,居然有一種神奇的樹,叫做「炸彈樹」,結的果實會爆炸,其殺傷力堪比手榴彈。看到小編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朋友給小編上了一堂課,惡補了下「炸彈樹」的相關 知識。這種自帶特異功能的樹的學名叫做「鐵西瓜」,因為它的果實真的可以像炸彈一樣爆炸,威力堪比植物界的小型手榴彈,對人體可以造成一定的傷害,故而得名「炸彈樹」。
  • 不知道港島以前有這麼多炸彈,就不知道今天港島生活有多幸福
    島國偷襲珍珠港後,馬上從深圳跑去把港島弄到了手,雖然英軍做了抵抗,也就是隨便做做樣子,10多天就被島國拿下了。島國在進入港島之前,先在維多利亞港周圍狂轟濫炸了一圈,光是飛機就有近百架,可想而知當時有多少的炸彈量。但是這還是少量的炸彈,留下最多炸彈的倒還是美帝。這是怎麼回事?
  • 膽子最大的民族,跟8000萬枚炸彈住在一起,還拆來賺錢
    上世紀80年代,蘇聯進攻阿富汗,買下數百萬枚地雷,撤走之後從不過問,阿富汗只能自己清理,現已經造成上千人犧牲,除他之外寮國更加悲催,跟8000萬枚炸彈過日子。炸彈遍布十分不規則,所以排除的難度很大,速度也極其的緩慢,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成功清理掉三分之一,需要通過土地種植養家餬口的農民可等不了,慢慢適應生活中充滿危險的日子,如今已經不怎麼排斥炸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