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EC晶圓蝕刻製程平臺專用多路徑回收排放管路

2020-11-22 電子產品世界

  先進封裝與半導體元件、高亮度發光二極體與硬碟製造之單晶圓溼製程系統大廠美國固態半導體設備(Solid State Equipment LLC,DBA SSEC) 發表專為 WaferEtch 平臺設計的多路徑回收排放管路(MultiPath Collection Drain)。專屬的排放管路設計能在相同的反應室內收集、再循環、並隔絕多種化學品,且幾乎不會造成化學品的交叉汙染,而且能夠形成獨特的化學品排放路徑,並維持SSEC出色的化學品儲存值。此外,即時冷卻功能可對現今微細特徵蝕刻應用提供更佳的製程控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0039.htm

  形成微細特徵需要蝕刻製程(例如凸塊底層金屬 [UBM]),而其中蝕刻製程涉及多個金屬層,並指定使用不相容的化學品,而這些化學品不得接觸排放管路內相同的浸溼區域。SSEC的執行長Herman Itzkowitz解釋:「過去在單晶圓溼製程機臺上容納兩至三種化學品時,要利用收集器下方的導流閥才能完成,而只要化學品在短時間內使用相同路徑時,導流閥足以擔負這項工作。一般來說,採用這種方法造成交叉汙染的機率會小於1%。」現在,全新的排放管路設計採取多重收集法,減少煙霧且幾乎能完全排除交叉汙染,因而能夠在相同的反應室內蝕刻多個金屬物。

  除了可個別地密封多個排放管路開口以避免交叉汙染外,本機臺的晶圓卡盤能在多路徑回收的過程中保持固定,形成恆定的冷卻特性,以便在必要時終止蝕刻製程,改善製程控制。此創新設計使SSEC出色的化學品儲存值可達到99.5%的化學品收集。高回收百分比加上降低交叉汙染不但延長電解槽的使用壽命,也降低整體的購置成本。多路徑回收排放管路目前已是WaferEtch平臺的標準配備,而且也能在業內現有之3300系列機臺上進行改裝。


相關焦點

  • 如何在電漿蝕刻製程中控制晶圓的製程均勻度?
    當上下遊製程步驟所導致的均勻度結果是已知的且不易修正時,是可以改變蝕刻步驟影響均勻度的結果。例如,如果一個步驟是晶圓中心的蝕刻率快,蝕刻能透過邊緣快速來補償。這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要達成這樣的製程控制程度實際上是很困難的,相當於要在另一個製程中提供此非均勻度的翻版。幸運的是,電漿蝕刻技術已經成熟,能夠達成這樣的控制程度。
  • 美實驗室開發砷化鎵新晶圓蝕刻法
    美國伊利諾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實驗室開發出一種以金屬為蝕刻催化劑的砷化鎵晶圓蝕刻法,這種蝕刻方法,其製造速度較傳統的溼式蝕刻製程來得快、而成本又較乾式蝕刻來得低,一旦該製程獲得推廣,可望有效推進用以生產太陽能砷化鎵產品的商業應用技術。
  • 如何裝著很懂半導體晶圓製造?【值得收藏】
    何謂蝕刻(Etch)?    答:將形成在晶圓表面上的薄膜全部,或特定處所去除至必要厚度的製程。   答:(1) 若為火警,立即圧下EMO(緊急按鈕),並滅火且通知相關人員與主管(2) 若是一般異常,請先檢查alarm 訊息再判定異常原因,進而解決問題,若未能處理應立即通知主要負責人    蝕刻機臺 廢氣排放分為那幾類?   答:一般無毒性廢氣/有毒酸性廢氣排放    蝕刻機臺使用的電源為多少伏特(v)?
  • 淺談酸性蝕刻製程
    酸性蝕刻,也叫氯化銅酸性蝕刻系統,通常使用於單面板蝕刻、多層板的內層蝕刻或外層蝕刻上。
  • 2013年PSS晶圓蝕刻設備出貨量有望大增
    圖形化藍寶石晶圓基板(PSS)技術由於可提升LED亮度,已獲得大多數廠商青睞,因此隨著2013年起,LED業者加速投入一般照明應用的產品製造,PSS晶圓蝕刻與電漿工具需求亦將隨之攀升。    根據統計,雖然LED還未大規模進入一般照明市場,但用來製造照明裝置的最新設備需求在過去2年已達高峰。2010~2012年,LED製造商分別花費19億、17億及6億美元在先進位造設備上(圖1)。
  • 晶合採訪——蝕刻製程工程師高攀
    高攀 蝕刻製程工程師2017屆研究生合肥工業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學校期間在實驗室為了得到純度高,產率高得合成物質,我們會做不同的實驗條件以及正交試驗來驗證實驗的結果,同樣,在蝕刻部門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探討不同的條件來改善我們WAT。一片良好的wafer(晶圓)需要很多道工序來完成,而且每一道工序都不能出錯。總之,當細心研究,踏實工作。也許一不留神,就會造成一片wafer的報廢。在我們蝕刻的團隊中,大家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工作氛圍良好。
  • 蝕刻(Etch)知識一百問
    答:將形成在晶圓表面上的薄膜全部,或特定處所去除至必要厚度的製程。  蝕刻種類:  答:(1)幹蝕刻(2)溼蝕刻  蝕刻對象依薄膜種類可分為:  答:poly,oxide,metal半導體中一般金屬導線材質為何?
  • 黃光製程問題全解析 主流觸控螢幕製作工藝
    若在Fab 內發現地面有水滴或殘留水等,應如何處理或通報  答:先檢查是否為機臺漏水或做PM所致,若為廠務系統則通知廠務中控室(12222)  機臺若因做PM或其它異常,而要大量排放廢溶劑或廢酸等應首先如何通報  答:通知廠務主系統水課的值班(19105)  廢水排放管路中酸鹼廢水/濃硫酸/廢溶劑等使用何種材質的管路?
  • TSV製程技術整合分析
    如此可避免離子蝕刻到導孔的側壁(Sidewall)。此外,Cryogenic DRIE之非等向蝕刻(Anisotropic Etching)特性與溫度有關,所以在執行上需要一套強而有力的冷卻系統(Cooling System),通常會進行許多冷卻步驟,以確保能夠消除蝕刻製程所產生的熱量,而不致影響到非等向蝕刻之性質。
  • 【蝕刻升級篇】剖析幹蝕刻和溼蝕刻的作用、製程及其原理
    因此Plasma被用在半導體,LCD行業中Etching的工藝中,多用在矽和矽的化合物(SiNx、SiOx 等)的蝕刻工藝,隨著設備的改進,也可用於金屬鋁的蝕刻。  Plasma蝕刻設備昂貴,但生產過程中耗費的Material非常少, Plasma蝕刻的優點在於:蝕刻的精確度很好,速度快,蝕刻均一性好,化學品消耗低(較酸液蝕刻)。
  • 2019年半導體前段製程材料需求普遍下滑 WET Chemical力抗產業逆風...
    受到半導體產業逆風影響,2019年半導體前段製程材料需求普遍下滑,佔比超過3成的矽晶圓影響頗為嚴重,雖然矽晶圓在長約價格上變動不大,但現貨價格下跌與晶圓廠為去化庫存而減少訂單,仍令矽晶圓廠商對2019年底看法持保守。
  • Veeco PSP技術長Laura Rothman Mauer 溼式蝕刻降低3D IC製造成本
    半導體設備商Veeco日前發布新一代溼式蝕刻設備,將化學機械研磨(CMP)、電漿蝕刻、矽厚度量測與清洗等四種製程工序合而為一,可較傳統乾式蝕刻的方法,顯著減少3D IC關鍵製程技術--矽穿孔(TSV)的成本,同時降低缺陷發生情形,將有助提升半導體廠採納3D IC設計的意願。
  • 傳三星研發精簡3D NAND Flash蝕刻製程
    近期傳出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為節省生產成本,加緊研發精簡製程數目的生產技術,欲將120層3D NAND Flash的蝕刻製程減為單次,因應2018年市場上可能出現的供給過剩與價格競爭。
  • SPTS科技在中國裝置首套VHF蝕刻系統
    由於傳統的溼法蝕刻會造成粘連,採用氫氟酸蒸汽蝕刻既防止裸露的鋁氧被化,又能滲透結構較小的部件。在傳統的溼蝕刻製程當中,微結構和襯層被拉扯的過程導致液體表面張力的腐蝕劑乾燥現象,造成粘連,並損壞設備結構。SPTS 專屬的氫氟酸蒸汽方案避免了這些問題,從而提高器件良率。
  • SEZ攜手AIR LIQUIDE開發用於高級金屬柵極材料的蝕刻解決方案
    45納米技術標準下的高k值門極絕緣體和高級金屬柵極的電極預計會帶來許多的製程挑戰,包括去除不需要的含有金屬電極材料的背面和倒角邊沉積膜層。  Air Liquide電子副總裁Christophe Fontaine 表示: 「我們期待與SEZ齊心協力攜手應對正在不斷湧現的製程挑戰,開發出新的化學製劑以恰當的滿足當前的以及未來發展的技術需求。兩個公司都能夠在這個合作項目發揮獨特、互補的技術優勢。Air Liquide在ALOHA產品線內擁有開發一種具有選擇性的蝕刻劑的專家技術,並且可以將該技術成功推向市場。
  • 太陽能電池黑矽的新式單一步驟製程
    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材料生產製程,透過在矽晶蝕刻出納米級突起或孔隙使達到太陽能電池的陽光最大化,從而讓99%以上的陽光都能接觸到電池活性元素。  太陽能面板活性元素吸收的光越多,所產生的能量就越大。但總得有陽光到達才行。
  • 興發集團:已研發出晶圓減薄液、晶圓制絨液、多晶矽蝕刻液等8種...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在電子級蝕刻液領域已經形成了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技術儲備。截至2019年末,公司已研發出晶圓減薄液、晶圓制絨液、多晶矽蝕刻液等8種電子級蝕刻液產品, 2019年產量合計超過6300噸,其中供給8寸及以上半導體生產線的接近500噸,成功開拓中芯國際、華虹宏力、廣州粵芯等多家知名半導體及顯示面板客戶。
  • 重磅,晶圓處理製程最全介紹戳這裡!
    微影成像(雕像術;lithography)決定組件式樣(pattern)尺寸(dimension)以及電路接線(routing)在黃光室內完成,對溫.溼度維持恆定的要求較其它製程高 一個現代的集成電路(IC)含有百萬個以上的獨立組件,而其尺寸通常在數微米,在此種尺寸上,並無一合適的機械加工機器可以使用
  • 晶圓產能供需緊俏,聯發科買設備租給下遊代工廠保產能
    都在說晶圓產能供需非常緊俏,那麼到底有多誇張呢?聯發科真是帶我們長見識了。10月30日,IC設計大廠聯發科發布公告,以16.2億元新臺幣從科林研發(Lam Research)、佳能株式會社、東京威力科創三家公司採購了一批設備,買來的半導體設備主要用於出租給下遊代工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