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變名字的雲:降水到達地面叫雨雲,降水未到地面叫雲層雲

2020-12-03 劉同學的科學戰記

雨雲這個詞顧名思義,肯定和雨有關。雨雲是雲的一種類型,一般為灰色,通常為深色,天空出現雨雲一般會發生連續降雨,或者雨夾雪等。

雨雲雖然會下雨或者下雪,但是絕不會打雷,也不會下冰雹。

不過,雖然雨雲會下雨,但是它的雨水有時不會到達地面,不過到達地面是大多數。雨雲有時是由過冷的懸浮水滴和落下的雨滴或雪晶或雪花組成的。所以雨雲密度通常比較大,畢竟雪花顆粒多。

當雨雲產生降雨時,雨雲有時會通過積雨雲或積雲的擴散而形成。因此雨雲有時會兼具積雨雲或者積雲的特徵。

從圖中看到,雨雲背面可以看到一部分陽光,這是因為雨雲的顏色較淺,從下方看起來不太均勻,並且沒有完全遮住陽光。所以太陽會在雨雲中若隱若現。

另外,當一個雲是雨雲時,它有可能變為雲層雲。根據云類型的定義,如果雨雲中的降水到達地面,則稱其為雲層雲。可以說,降水是否到達地面決定了它叫雨雲還是雲層雲啊。

相關焦點

  • 【冷知識】夏季怎樣判斷會不會下雨?看雲!你會嗎?
    沒錯,這種雲就叫堡狀層積雲。堡狀層積雲又被叫做炮臺雲。它的雲塊頂部突起,雲底連在一條水平線上,類似遠處城堡。它是由中低空上升氣流,穿過雲頂的逆溫層後形成的, 因此它具有積雲特徵, 它反映出所在高度雲層是不穩定的,容易產生雷雨天氣, 甚至大的降水。出現這種雲後,一般隔8-10個小時左右,就會有雷雨降臨。
  • 氣象專家:「魚鱗雲」預示將有明顯降水
    從天氣資料分析,19日至20日滇西北、滇東北及滇中南部將有明顯降水。雲南省氣象局服務首席郭榮芬介紹,這兩天朋友圈曬的「彩雲」「火燒雲」,從氣象學角度講,叫透光高積雲,是天氣系統南支槽前西南暖溼氣流帶來的系統性雲系。
  • 你知道雲、雨和雪的關係嗎?
    雲在空中,多數是空中的水氣和塵粒組成。雨是雲進一步的變化,是雲在空中遇到冷空氣凝結合成水滴,然後降落到地面。
  • 雲降水物理學聯合實驗室成立
    中國氣象報記者葉芳璐 通訊員楊帥報導 12月12日,北京大學-北京市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雲降水物理學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立,北京市氣象局局長、北京市人影辦主任姚學祥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院長胡永雲籤署了合作書,並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 不同類型的雲指南,這種雲是風暴的徵兆
    捲雲是薄而稀疏的雲層,通常在天氣條件良好和低風的日子出現 由於大氣中較高的凍結溫度,這些雲通常由冰晶組成,使它們具有明亮的白色外觀。 這些雲層形成為扁平狀,因此不如其他類型的雲層厚。捲雲也散布著,中間有大片的天空。 由於這些雲離地面很遠,因此它們通常不受地表天氣變化的影響。
  • 雲的分類及外貌特徵
    當雲發展旺盛時,雲中上升氣流可達10-20米/秒,當雲頂溫度在-10℃以下,會出現過冷水滴、凍滴、霰和冰晶。每當濃積雲發展非常旺盛時,雲的頂部會出現頭巾似的一條白雲,叫幞狀雲。    濃積雲是由淡積雲發展或合併發展而成,當它發展旺盛階段時,一般不會出現降水,但也有時降小陣雨。
  • 青藏高原雲-降水飛機觀測外場試驗順利完成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 通訊員段婧報導 日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及其對下遊天氣氣候的影響」的飛機探測專題「青藏高原雲-降水飛機觀測」2019年外場試驗順利完成。
  • 每日學點地理——如何看雲識別天氣?
    地面有江河湖海蒸發能夠提供大量的水汽,動植物的呼吸作用也會產生一部分的水汽,水汽進入大氣後,成雲致雨,或凝聚為霜露,然後又返回地面,滲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後又再蒸發(汽化),再凝結(凝華)下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OK,水汽有了,高空的溫度比地面低了現在來正式的說一下地面的水汽是怎麼慢慢的在高空中形成雲的。
  • 看雲的形狀你能辨識天氣嗎?
    答案就是看天上的雲。天上各種各樣的雲,經常伴隨著出現各種不同的天氣。一、捲雲——晴天這是十類雲中,距地面最高的雲,雲底距地面約5千米以上,由細小的冰晶組成,含水量極小,一般不降水。捲雲是大範圍冷暖空氣運動而生成的「系統性雲」。當大範圍的雲系侵入某一地之前,大多數是由捲雲充當「尖兵」的。因此,捲雲對天氣有很好的指示性。
  • 天上掛什麼雲,就將出現什麼樣的天氣!雲中的玄機你知道嗎?
    所謂的三族,即低雲、中雲和高雲。低雲距地面600米至2000米,中雲距地面2000米至4500米,高雲距地面4500米至1萬米。大多數的雲都出現在對流層中。千百年來,觀雲識天已有規律可循。一般天空的薄雲,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徵;那些低而厚密的雲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 夏季怎樣判斷會不會下雨?其實看雲就知道了
    人家的名字叫「鉤捲雲」。它像一束束絲縷一樣橫浮在天空,雲絲向上,一端有小鉤(如圖),雲色乳白而透亮。一般出現在北方冷空氣或高空低氣壓影響之前。出現了這種雲,不久將要下雨。故有「鉤鉤雲,雨淋淋」之說。 沒錯,這種雲就叫「堡狀層積雲」。 堡狀層積雲又被叫做炮臺雲。它的雲塊頂部突起,雲底連在一條水平線上,類似遠處城堡。 它是由中低空上升氣流,穿過雲頂的逆溫層後形成的, 因此它具有積雲特徵, 它反映出所在高度雲層是不穩定的,容易產生雷雨天氣, 甚至大的降水。
  • 雨雪來自空中的雲 但霜並不是「從天而降」
    成雲致雨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過程:空氣在上升時膨脹冷卻,其中的水汽(也就是氣態的水)達到飽和後,會在凝結核上凝結成大量的微細小滴,即雲滴。雲滴很小,在雲中形成之後,下降的速度通常比雲中上升的氣流速度小得多,所以只能積聚在雲的中部和上部,不能下落。即使離開雲底而下降,也會在空氣中迅速蒸發而消失。只有當雲滴通過各種物理過程集聚和轉化為降水粒子(雨滴、雪花、霰粒、雹塊等)後,才能降落到地面。
  • 雨雪來自空中的雲 但霜並不是「從天而降 」
    成雲致雨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過程:空氣在上升時膨脹冷卻,其中的水汽(也就是氣態的水)達到飽和後,會在凝結核上凝結成大量的微細小滴,即雲滴。雲滴很小,在雲中形成之後,下降的速度通常比雲中上升的氣流速度小得多,所以只能積聚在雲的中部和上部,不能下落。即使離開雲底而下降,也會在空氣中迅速蒸發而消失。
  • 關於雲的諺語:雲的寓意
    「炮臺雲,雨淋淋」:炮臺雲指堡狀高積雲或堡狀層積雲,多出現在低壓槽前,表示空氣不穩定,一般隔8~10小時左右有雷雨降臨。  「雲交雲,雨淋淋」:雲交雲指上下雲層移動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說雲所處高度的風向不一致,常發生在鋒面或低壓附近,所以預示有雨,有時雲與地面風向相反,則有「逆風行雲,天要變」的說法。
  • 我國北方地區一次層狀雲微物理和降水過程的數值模擬研究獲進展
    層狀雲是我國北方地區春秋季節的一類重要降水雲系,通常為多層結構,由於溫度和相對溼度的不同,雲內冰雪晶存在多種增長方式,因而會造成冰雪晶形態的多樣性。其中由冰雪晶捕獲過冷卻水滴的凇附過程對冰相粒子增長和降水發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夏季怎樣判斷會不會下雨?漲姿勢!
    這雲長得美吧!人家有名字,叫「鉤捲雲」,也有人叫它「鉤鉤雲」,很形象吧?!它象一束束絲縷一樣橫浮在天空,雲絲向上,一端有小鉤,雲色乳白而透亮。它由中低空上升氣流穿過雲頂的逆溫層後形成, 因此它具有積雲特徵, 反映出所在高度雲層不穩定,容易產生雷雨天氣 甚至大的降水。出現這種雲後,一般隔8-10個小時左右,就會有雷雨降臨。
  • 明明下雪卻被稱為降水,氣象臺報錯了嗎?
    在天氣預報當中,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個詞——降水。乍一聽,我們下意識地會認為這是「降下的水」,也就是下雨。可是,在氣象當中,降水並不只有降雨一種。世界氣象組織的儀器和觀測方法委員會編寫的《氣象儀器和觀測方法指南》當中是這樣對降水進行定義的:降水是從雲中降落或從大氣沉降到地面的液態或固態的水汽凝結物,包括:雨、雹、霰、雪、露、雨凇、霧凇、霜和霧降水。
  • 氣象專家呼籲:加強研究,科學開發「雨做的雲」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毓荃等氣象專家最近表示,加強對人工增雨等科學技術的研究,更好地開發利用「空中水庫」雲水資源,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6年全國實施人工增雨作業累計增加降水約2860億立方米  在空中,山西、陝西、青海、重慶等4省(市)開展飛機增雨作業14架次; 在地面,河北、江蘇、安徽、河南、陝西、寧夏等15省(區、市),地面增雨作業達450餘次,高炮、火箭、煙爐等裝備齊上陣……  2月26日至28日,我國出現大範圍雨雪天氣過程,各地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進行空地聯合人工增雨作業
  • 雲的形成原因
    很厚的層狀雲,或者積雨雲,太陽和月亮的光線很難透射過來,看上去雲體就很黑;稍微薄一點的層狀雲和波狀雲,看起來是灰色,特別是波狀雲,雲塊邊緣部分,色彩更為灰白;很薄的雲,光線容易透過,特別是由冰晶組成的薄雲,雲絲在陽光下顯得特別明亮,帶有絲狀光澤,天空即使有這種層狀雲,地面物體在太陽和月亮光下仍會映出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