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丨互花米草

2021-02-20 日照海洋

互花米草原產於北美東海岸及墨西哥灣,適於生長在灘涂溼地和入海河口。因其耐鹽、耐淹、繁殖能力極強,能夠破壞近海生物棲息環境,威脅本土海岸生態系統,影響海水交換能力,已被列入全球海岸帶鹽沼生態系統中入侵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也是世界最危險的入侵物種之一。


20 世紀 70 至 80 年代,互花米草被廣泛引種至我國沿海各省市,2010 年以來互花米草通過種子和根莖、斷落植株進行快速繁殖,在我國沿海地區全面迅猛爆發泛濫。2019 年山東省互花米草分布面積達 6403 公頃,佔全國的比例由 2010 年 0.8%上升到 5%左右,沿海 7 地市均有分布。日照市互花米草主要生長在入海河口及溼地等處,面積達到全省的千分之五,年增長率25%。

為有效防範互花米草在日照市擴散,切實保護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市海洋發展局已會同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聯合制定並印發《日照市互花米草防治實施方案》,計劃從2020年開始,利用三年時間全部消除我市存量互花米草,根本遏制互花米草擴散態勢。

文章推薦

全市海岸帶環境及漁港碼頭綜合整治現場推進會議召開

市海洋發展局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全省海洋漁船通導與安全裝備建設項目研討會在我市召開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
    上世紀80年代,互花米草作為固岸護坡植物被引種到山東沿海,但近幾年來,互花米草呈爆發式擴張,影響本地原生植物物種,降低潮間帶生物多樣性,阻隔溼地水文連通性,導致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局部崩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成為制約山東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災難之一。加快互花米草的生態治理迫在眉睫。
  •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互花米草治理區調查採樣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供圖)互花米草原產北美大西洋沿岸,是典型的外來入侵物種,具有極強的耐鹽、耐淹和繁殖能力。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韓廣軒介紹道。團隊研發了潮間帶簡易高效的生態圍堰工程技術,並開展機械化工程治理實踐,在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建立了100畝互花米草治理示範區,這也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的互花米草治理示範區,推廣治理面積2000畝。「連續4年的跟蹤監測表明,示範區內沒有再出現互花米草;同時由於示範區內營造了淺水生境,本土海草得以自然恢復」。
  • ...科學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
    互花米草原產北美大西洋沿岸,是典型的外來入侵物種,具有極強的耐鹽、耐淹和繁殖能力。上世紀80年代,互花米草作為固岸護坡植物被引種到山東沿海,但近幾年來,互花米草呈爆發式擴張,影響本地原生植物物種,降低潮間帶生物多樣性,阻隔溼地水文連通性,導致濱海溼地生態系統局部崩潰,嚴重威脅生物多樣性,成為制約山東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災難之一。
  • 科普丨國家管轄海域
    科普丨國家管轄海域 2020-05-10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丨國家管轄海域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科普丨國家管轄海域 2020-05-10 0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
    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來源:CCTV原標題:《應急科普丨颱風是什麼?》
  • 科普丨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科普丨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2020-05-27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照海洋科普館獲得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經中國海洋學會第八屆六次常務理事會批准,決定新增日照海洋科普館為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這是繼 「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之後,日照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殊榮。
  • 科普視頻丨核能的應用——核電站
    科普視頻丨核能的應用——核電站 2020-10-27 1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圖書丨這些名著,給我們打開了科學世界的大門
    五彩繽紛的美景,折射光的原理;夏日的蟬鳴,述說動物們的小秘密……一旦進入科普的世界,我們就會愛上它!今天是第十六個全國科普日,就和#小彩虹#一起暢遊科學的海洋吧~彩虹讀書丨科普經典推薦▼一、《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不僅是優秀的科普著作,還是公認的文學經典。圖書出版至今,被譯成60多種文字,橫跨幾個大洲,縱貫兩個世紀,激發幾代青少年對自然科學的興趣,被公認為超越學科領域、超越年齡界限的、科學與文學交融的經典作品。
  • 科普廣播丨科學闢謠 了解真相
    科普廣播丨科學闢謠 了解真相 2020-03-27 15: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環保科普|海洋生態環境基本特徵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篇一:海洋生態環境基本特徵海洋是地球的主體、生命的搖籃、人類文明的源泉。地球表面總面積約5.1×108km2,分屬於陸地和海洋。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海洋汙染定義為:「人類直接或間接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其中包括河口港灣,以至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捕魚和海洋其它正當用途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損壞海水使用質量和傷及環境美觀等有害影響」。按此定義,海洋汙染物指的是汙染海洋的物質或能量,如石油及其煉製品、重金屬、農藥、放射性物質、熱廢水、固體廢棄物、病原生物等等。
  • 【展館】崇武海洋科普館
    如今,當你來到這裡,還有一個好去處,那就是海洋科普館。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當天上午,崇武海洋科普館正式開館。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海洋意識教育基地、泉州市中小學海洋知識教育基地同時在科普館揭牌。
  • 日照市海洋與漁業局著手海洋科普館建設工作
    中國網1月10日訊 據日照市海洋與漁業局消息,近日,日照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崔久成一行3人赴中國海洋大學學習調研海洋科普館建設事宜,並與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學家吳立新院士進行了交流探討。崔局長向吳立新院士介紹了日照海洋科普館的設計理念、設計內容和建設進展情況。
  • 海洋世界的一角丨海洋館(一)
    小夥伴們還在為沒有辦法探索美麗的海洋世界而苦惱嗎?潛潛在這裡偷偷告訴大家一個秘密——「海洋館」。這是一個可以讓大家在不一樣的地方可以擁有相同震撼感的奇妙世界。每個人在進入展覽區前都會經過這樣的小隧道去選擇觀看的項目,每一個項目的入口都會有對這個項目的介紹,這樣小夥伴們就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看的項目喇~(拍攝於廣西融晟極地海洋世界)
  • 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
    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來源:科普中國原標題:《科普視頻丨你了解中國的南極考察站嗎?》
  • 院士說丨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
    院士說丨周守為院士:中國海洋能源開發未來的主攻方向及建議 2020-11-03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荒漠貓:中國特有的「山貓」
    來源:《森林與人類》雜誌撰文:韓雪松責編:趙芳審核:韋榮華 周慶宇往期精彩>>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滇金絲猴:溫馨的家族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夜行動物,夜幕下的生命世界科普組圖·野生動物丨延安子午嶺,中國最大的華北豹種群
  • 丨世界海洋日
    6月8日是第12個「世界海洋日」和第13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主題將目光瞄準了海岸潮間帶上的綠色衛士——紅樹林。那麼,什麼是紅樹林?為什麼是紅樹林?
  • 走進海洋二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科學家天團」為杭州親子家庭 講述海洋奧秘
    保俶北路上的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二所」),很多在城西生活的人經常會路過,卻並不清楚它到底是做什麼的。幾千個浮標組成的全球Argo實時海洋觀測網,讓科學家可以一直探測到海洋內部。走進科技成果發源地都市快報科學傳播中心團隊在浙江省科協指導下,將經典的科普品牌「科技成果科普發布」做了新的衍生——「走進科技成果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