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英帝國的經濟學家
窮困潦倒的卡爾.馬克思在1883年去世,這一年凱恩斯出生在英格蘭。
凱恩斯天賦異稟極其聰明。28歲他已是英國最著名的金融刊物《經濟雜誌》的編輯。他經常發表關於英國貨幣經濟的觀點,引來了英國政府的欣賞。他業餘時間替劍橋大學管理著一隻基金,該基金在他的領導下增值了10倍。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同樣也是大英帝國經濟的縮影。
此時的大英帝國經濟正在走下坡路,在一戰中拼盡全力維護住了地位,也傷了元氣,導致國內的經濟衰退和出口競爭力下降。但它還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佔據著地球上超過4分之1的耕地面積,但國際影響力在日益弱化。
一戰前,世界各國的貨幣都與黃金掛鈎,各國維持在已定的經濟格局下。
一戰後,世界各國的經濟下滑嚴重,不能維持金本位, 脫鉤後的各國貨幣大量的濫發競相貶值,外匯市場的劇烈波動,讓國際貿易失去了基礎,全球貿易大幅萎縮。
各國的貨幣由於取消了與黃金的自由兌換,黃金作為世界貨幣的時代結束,一場世界級的經濟大蕭條正在醞釀。
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國難受,在地球另一邊的美國也不好受,雖然它在一戰中並未受影響。
1932年8月,一位美國《星期六晚郵報》的記者詢問凱恩斯:此前是否出現過像「大蕭條」這樣的時期。他思考了下回答說:「有,持續了400年的黑暗時代。」
記得大學深夜看美國斷代史光榮與夢想中的一段:「到1932年,求職的傳奇故事已經在民間傳開,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確實存在。人們在底特律職業介紹所外過夜,為了第二天一大早可以排在隊伍的最前面。一個阿肯色人步行了900英裡找工作。人們簡直是在「買」工作。在曼哈頓第六大道的一個招聘機構裡,5000名求職者爭搶300個崗位。」
1934年5月,凱恩斯作為全球頂級經濟學家出訪美國,給當時的美國經濟開了一劑猛藥。羅斯福在日記中寫道:他和凱恩斯進行了一次「鄭重的談話」。但實際上,這次談話氣氛十分凝重。凱恩斯態度矜持,幾近傲慢,羅斯福對他的理論將信將疑,不相信增加開銷就會解決經濟危機。
凱恩斯走後他的話還在美國經濟學家心中記憶猶新。「每年3億美元的赤字才能讓美國經濟復活。」
凱恩斯的核心觀點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經濟著作中指出:政府可以以微量的通貨膨脹換取經濟的發展。表現有:對外負債、赤字,政府預算的赤字,發行貨幣增加有效需求(印錢)。這一理論成為國家調控經濟的基石,以後的經濟學家必談凱恩斯。
時空切換到另一個維度,中本聰寫下比特幣的白皮書之初,代碼並不完美。心中崇尚的是黃金架構,把修改代碼權交給社區,自己退隱。比特幣網絡經過5年的發展開始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用戶體量越來越大,中本聰設計的區塊容量不夠用了。比特幣轉帳變得越來越慢,相對的轉帳所需的手續費卻來越高。這讓整個比特幣社區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擔憂,如果在這樣持續下去,比特幣將變得和銀行卡轉帳交易一樣平庸。於是「擴容之爭」在比特幣社區提上議題,這時誰擁有的算力最多,誰就可以挑戰權威!
胡佛在危機中下臺,羅斯福在蕭條中上臺,上臺後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法案。通過國會制定了《緊急銀行法令》、《全國工業復興法》、《農業調整法》、《社會保障案》等法案史稱3R法案。分別在工業、金融、農業奠定了美元貨幣的基礎。
英國的衰落世界貨幣王座空缺,此時英美法三國為將本國貨幣送上世界貨幣的王座,在全球範圍展開博弈,形成了英鎊美元法郎三個貨幣集團,貨幣三強的格局在二戰結束後改變。
02美元的崛起
1945年10月的一個早晨,杜魯門會想起那天總統羅斯福去世的那個下午。當他聽到總統去世的消息時,有些不知所措問總統夫人需不需要幫忙,他卻聽到這樣的話:「現在是你有沒有需要幫忙的,你才是處於困境的那個人。」杜魯門對於當總統這件事,羅斯福去世前他卻實沒有做好準備,但也有將近一年的時間裡去適應和管理這個龐大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這個貧困的地球上,只有美國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國家。
當美國人每天吃著大約3000大卡熱量的食物的時候,1.25億歐洲人卻靠不到2000大卡熱量的食物生活著,許多人只靠1000大卡熱量的食物維持生命,印度和希臘的許多人連這個水平線都達不到。
世界看起來像是美國的世界-最早意識到這個問題的一定大有人在,但最早在公眾面前捅破這層窗戶紙的是巴頓將軍。在波茲坦會議的召開前夕,正帶領第三集團軍向柏林進攻的巴頓將軍在廣播電臺向英國乃至全世界喊話:聯合王國和美國戰後必須團結起來,「因為毫無疑問,統治世界乃是我們的歷史使命。」
美國統治世界的使命是建立在:昔日霸主德、意、日遭到慘敗,英、法受到削弱的時候,美國卻獲得了蓬勃發展的機會。美國本土遠離戰場,當其他國家激烈交戰時,全部美國的工廠停工,重工業轉而生產的是飛機、坦克、航空母艦等。輕工業生產的是戰時各國需要的物質。戰爭結束時 ,美國已經將全球黃金儲備的75%收入囊中 。
當全世界還在為重建家園一籌莫展之際,美國已擁有強大的工業、自給有餘的農業、完善的教育體系、社會與政治的穩定、強大無比的軍事力量以及無限的樂觀精神。
1945年,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佔全世界的40%,在原子能、電子、醫學技術領域處於無可比擬的領先地位。
03美元和黃金
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美國新罕布夏州的中部。它以優美的鄉村風光、秋天賞楓和冬天滑雪而聞名,但白山公園最出名是一個酒店,叫做布雷頓森林。
1944年7月,凱恩斯一行來到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下榻布雷頓森林酒店,商議建立世界貨幣的新秩序。
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關鍵人物是美國前財政部助理部長哈裡·懷特,當時他只是一個毫無名氣的財政部職員。
美國憑藉戰後擁有全球四分之三黃金儲備和強大軍事實力的大國地位,力主強化美元地位的提議力挫英國代表團團長凱恩斯,「懷特計劃」成為布雷頓森林會議最後通過決議的藍本。44國在美國的布雷頓森林達成了協議。
新的全球貨幣體系誕生,布雷頓森林體系核心要點:
1,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直接與黃金掛鈎;
2,每35美元就可以在美國兌換1盎司黃金;
3,各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鈎,通過先兌換美元,各國貨幣實現了與黃金的間接掛鈎。
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了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籌建。
凱恩斯作為大英帝國最後的榮光出任了世界銀行的第一任總裁。兩年後,因心臟病突發於在家中逝世,他的經濟理論在全球遍地開枝散葉,他的信徒被稱為「凱恩斯主義者」。
時空切換再切到另一個維度,在加密貨幣世界裡,算力即權力。比特大陸掌握了比特幣網絡60%以上的算力,在隨後召開的共識會議上比特大陸擁有了全網算力83.28%。BTC分叉事件對整個比特幣生態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比特大陸旗下礦池Bitcoin Block Explorer – BTC.com開源了比特幣礦池代碼,讓之後兩年採用Bitcoin Block Explorer – BTC.com開原始碼的礦池越來越多,由此帶來的礦池行業的去中心化趨勢非常明顯,比特大陸也逐漸失去了對比特幣算力的絕對優勢。 比特大陸因為押注BCH在接下來的2018年熊市中元氣大傷。
美元晉升為世界貨幣,美元從此就代表著黃金。所以美元又被稱為美金 。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政府對發行的每一美元都擔負著 0.028盎司黃金的兌付義務,所以各國都把黃金存在美國。這和現在的美元是完全不同的,現在的美元美國政府是不需要擔負任何兌付義務的。
以美元為中心,各國都達成了幣值穩定與匯值穩定的目標。但是人為設計的國際貨幣體系,真的能解決複雜的國際貿易問題嗎?
答案是,不能。
04 特裡芬悖論
特裡芬悖論是在1960年提出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如果充當國際貨幣,則必然在貨幣的幣值穩定方面處於兩難境地。
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持有的國際貨幣增加,這就要求該國通過國際收支逆差來實現,這必然會帶來該貨幣的貶值;
另一方面,作為國際貨幣又必須要求貨幣幣值比較穩定,而不能持續逆差。這就使充當國際貨幣的國家處於左右為難的困境。
1965年,法國總統戴高樂組織了一場新聞發布會,揭露了美元已經失去了黃金的兌付能力。要求美國將15億美元換產黃金,美國對此不得不同意,隨後戴高樂將法國的美元儲備兌換成黃金,搬運回國,2年內美國的黃金儲備就減少了3000噸。這讓法國成了當時的黃金第二儲備國。
當時的紐約聯儲是金融監管方,運用黃金的買入和賣出來創建黃金總庫,包括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瑞士等西方7國央行都參與其中。
這些參與黃金總庫的國家從美國的黃金儲備中獲得黃金售出的補償,而其利潤分成則為一半一半。到1959年,單單法國就因為參與黃金總庫而損失了30億美元。之後德國和其它一些國家也做出了同樣的要求,到1970年,美國的黃金儲備減少了超過一半,剩下9838.2噸。
在特裡芬悖論中,美國的對外貿易,無論是貿易順差還是貿易逆差,美元的世界地位都將被不保。
順差時,美國在國際貿易中,從其他國家賺錢,所以其他國家無法獲得足夠的美元 。沒有足夠的美元去支撐其他國家之間的國際貿易。
而當美國處於貿易逆差時,美國的錢被其他國家賺走,大量的美元就會流入國際市場,美國國內的美元就會減少。以至於不夠國內流通使用,造成美國的通貨緊縮。此時美國智能增發美元,就會導致美元的價值受損,無法實現黃金與美元的按比例兌付。
美國從國際貿易中賺錢,其他國家就沒有足夠的美元使用,美國的錢在國際貿易中被賺走了,美元就會增發,就無法按比例兌換黃金。
05啟示
每一個時代誕生的經濟理論都有時代的局限性,理論的誕生是為了解決時代的問題,同時根據現實世界的經濟形式,理論也在不斷進化,沒有一種經濟理論會長盛不衰。
最初中本聰在設計比特幣架構時,參照了黃金、英鎊和美元的貨幣進化規律。它摒棄凱恩斯主義的貨幣無限,把比特幣做成了有限量的數字黃金。但同時從比特幣分叉出來幣種又是無限的。
比特幣在總量上,規定為2100萬枚,同時比特幣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八位,而最小的比特幣單位被稱為Satoshi(單位:聰),或Sat。
1 Satoshi = 0.00000001 BTC
1 BTC = 100000000 Satoshi
這裡中本聰做了一種假設,未來比特幣的價格假如達到高位(例如100萬美元),當世界都採取比特幣做為一種支付方式和服務時,將Satoshi作為單位會更加方便。比特幣信徒相信在未來,這會是一種常態。
比特幣作為演化中可能的全球貨幣,也許要演繹美元和黃金曾經的路徑,但因為是不同時代和技術背景的產物,本質差異還是不同的。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在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中,宣布了推遲美元兌換黃金,這一推遲就是永遠 。
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正式解體,與黃金脫鉤後的美元開始迅速貶值。歐洲多國開始了拋售美元 搶購德國馬克 。
布雷頓森林體系在成立的27年之後,因為美元的過度發行,失去了兌付黃金的能力,黃金美元的時代就此終結。不到十年的時間裡,35美元一盎司,變成了850美元一盎司。曾經與黃金劃等號的美元,已經相對黃金貶值了24倍,但是美元作為貨幣的歷史還沒有終結。
06第四次中東戰爭
所有的戰爭都是為貨幣和經濟服務的。
—基辛格
站在以色列境內的高樓,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黑門山,白雪皚皚。在聖經中,黑門山被看作巴勒斯坦的北方邊界。這座山脈的北坡連著阿拉伯世界的敘利亞,南坡的連著以色列的戈蘭高地。
1973年的10月6日是以色列猶太教的傳統節日贖罪日,士兵全部請假回家做儀式反省,全國暫停一切娛樂活動。這天敘利亞的1500門大炮和100架飛機在位於戈蘭高地北坡完成集結。同時南線蘇伊士運河對岸的埃及兩個集團軍也完成集結。戰爭的一開始,敘利亞軍隊炮火加空降兵迅速控制戈蘭高地,向以色列做戰略縱深。南線的埃及軍隊打開蘇伊士河的防線,突進到以色列內部10公裡的地方修整。
14個小時後,以色列已經完成了全國動員令。趁著南北線雙方修整之際,發起發起反擊。一方面與北線戈蘭高地的敘軍展開陣地爭奪戰。一方面穿過南線埃及集團軍的防線,突進到埃及的後方切斷坦克的補給線,自己的坦克部隊像一把尖刀朝首都開羅挺進。同時北線完成戈蘭高地的佔領,也對敘利亞首都的大馬士革形成戰略威脅。
這時美蘇大國介入,贖罪日戰爭結束,雙方停火。
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全力支持以色列,除了武器大炮等物資支持外,還把間諜衛星拍攝埃及兩個集團軍的防衛漏洞送到了以色列軍方的桌前。以色列果斷採取措施,奪回戰場的主動權。美國幫助以色列在戰場上奪回了主動權,在貨幣王座上的美元卻岌岌可危。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導致美元的信譽受損 ,開始出現信任危機。
比特世界最大的信任危機出現在日本,當時世界最大規模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運營商2014年2月28日晚宣布,因交易平臺的比特幣被盜一空,Mt.Gox當天向東京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並已得到受理。Mt.Gox管理層宣稱,2014年2月初,交易平臺遭網絡攻擊後,在該平臺交易的比特幣幾乎全部不翼而飛,包括用戶交易帳號中的約75萬比特幣,以及Mt.Gox自身持有的約10萬比特幣。根據28日的交易行情,損失約達4.67億美元。這時人們把監守自盜的目光放在了創始人法胖的身上,對於一場中心化的交易所的信任危機,至今辯論還在繼續!
將鏡頭切回到現實,最終以色列意識到不能通過軍事換來長久的和平,只會帶來仇恨。阿拉伯世界也意識到已經不能從軍事上戰勝以色列,雙方都坐在談判桌上,開始了和平對話。
但這場戰爭讓阿拉伯世界長久以來積攢的民族情緒爆發,他們對西方世界並不是束手無策祭出了自己的大殺器—–石油。
07石油危機
西方石油工業的七姐妹,指當初美國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解散後分成的三家大公司和另外歐洲四家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公司。這些國際石油公司對全球石油有定價權,這些產油國前期依賴西方的工業基礎,後期積攢起了技術人才和一定的石油工業基礎,就逐漸收回了石油定價權。
1973年10月16日,贖罪日戰爭結束後,以沙特為主導的石油輸出國歐佩克組織對美國、日本以西歐國家第一步實行了石油禁運,第二步石油提價(以後常用、屢試不爽)。提價之前,石油價格每桶只有3.01美元,到1973年底,石油價格達到每桶11.651美元,提價3~4倍。石油提價大大加大了西方大國國際收支赤字,最終引發了1973~1975年的戰後資本主義世界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與布雷頓森林體系脫鉤後的美國面臨三大難題:
第一,讓美國和阿拉伯國家的關係降到冰點,石油禁運讓美國國內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
第二,其次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導致美元的信譽受損,部分歐佩克成員開始尋求以黃金結算石油貿易並且已經與日本德國籤署了,繞開美元的雙邊貿易協議。
第三,最後深陷越南戰爭多年,給美國帶來了嚴重的財政赤字,高額的赤字進一步損害了美元的信譽。
把視角切回虛擬世界,Mt.Gox事件同時改變了比特世界的格局。2014年比特幣七成以上的礦場和交易都發生在中國,迫切尋找中國本土的比特幣變現出口。同時Mt.Gox的流量被一分為三分別是:比特幣中國、火幣、okex。
重重危機之下的美元地位岌岌可危,美國開始了一段嘆為觀止的危機公關。
08美元的危機公關
1974年初,拯救美元的重擔落在了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身上,他開始瘋狂的走訪阿以各國。在奔赴以色列20次,埃及和敘利亞19次之後,聞名後世的穿梭外交終於收到成效,中東局勢緩和,這只是第一步,石油禁運解除。
1974年7月,時任美國財長的西蒙,開啟了為期兩周的中東之行。此次採訪的對外宣傳,是歐洲和中東的經濟外交之旅,但真正的目的是與沙特協商,美元與石油掛鈎,以及沙特投資美國國債等關鍵問題,這是第二步,美國爭取到沙特的支持 。
1974年8月,美國與沙特秘密籤署了《不可動搖協議》沙特同意將美元作為出口石油,唯一的定價貨幣,至此石油美元體系正式建立。
視角再回到虛擬世界,比特幣相當於虛擬世界的黃金,而連結法幣到虛擬世界的入口暫時是USDT。所有的虛擬貨幣都與比特幣掛鈎。相對於BTC等數字貨幣而言,USDT的穩定性是非常強的,因為他與美元是1:1比例,所以許多幣圈人士會在數字貨幣市場波動的情況下先買入USDT再進行觀望再採取行動。
但是USDT一直也存在很大的爭議。近年來,由於市場需求量大,由於缺乏必要的審計措施,USDT的數量一直在增發,目前已超過70億元。由於發行方Tether從來沒有對外公開帳本,所以很多人懷疑Tether是否按照發行USDT的固定比例存放美元,一旦出現擠兌危機,勢必會造成整個數字貨幣是會場的信用流失,對整個幣圈造成巨大的打擊。
由於沙特是第一大石油出口國,歐佩克其他成員國,只能跟隨沙特接受了這一協議。從此任何想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都必須有足夠的美元儲備,石油美元誕生於黃金美元終結的三年之後,通過將美元掛鈎石油,美國穩固了美元的地位,黃金美元向石油美元的過渡。
黃金美元順利過渡到石油美元,看似的順理成章,實則是建立在世界外交舞臺上的最成功的危機公關之上的 。至此美元形成了一系列的經濟閉環,比特幣也通過十多年的發展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經濟閉環。
今天美元的穩固地位都是建立在石油美元的基礎上的,它的進化之路啟示了比特幣的誕生,但同時比特幣和美元在本質上的不同,確定了要走二條不同的路。現實世界美元的終點,正是比特幣在虛擬世界的起點。
09 石油美元生態
現代國家要想發展必須依靠製造業,製造業又分別是半導體(晶片)、汽車、鋼鐵、建築、造船、工業化學等,而不是金融業,發展製造業就離不開石油。
石油美元生態體系的建立歸於基辛格的外交努力,也歸功於美元背後的國家,強大的軟硬實力,它依然在全球平穩運轉了半個世紀直到現在。
美沙的《不可動搖協議》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
第一層:石油貿易只能以美元結算,這一層確保全球各國都應該儲備美元。
第二層:沙特出口石油賺取的美元,除了滿足國內建設之需,剩餘的都要投資美國的國債。
第一層確保了全世界的石油只能錨定美元結算,這樣結果就是美元依然是世界貨幣的老大。第二層確保產油國結算後的美元最終回流到美國。由於沙特在歐佩克的巨大影響力,美沙的協議最終成為中東產油國共同遵守的協議,全球性的石油美元生態因此形成。
石油美元生態的邏輯:
第一:美國印刷美元,購買全球的商品 。(通過貿易協定,低價購買商品,收割全世界。)
第二:全球各國通過與美國的貿易賺錢(全世界因為這套體系不得不和美國做生意),用賺到的美元購買石油 ,美元被支付給中東各國。
第三:歐佩克出口石油的賺取的美元投資美國國債(回到美國的錢催生了強大的金融業),美元再次回到美國的手中 。
這三步走完,美國創造的美元就都回流到美國。
虛擬世界中的比特幣同樣也有環流機制,分別是上遊負責開採的礦工,中遊的負責流通的交易所,以及下遊的眾多的支付應用打造的法幣通道。
國際貿易會因為美元短缺而無法運轉,美國通過量化寬鬆等手段再次印刷美元,再次購買全球商品,再次開啟新一輪的美元環流 。
10 美元的蓄水池
石油美元生態中,美國付出的只有印刷的美元和發行的國債 ,而回報卻是在全球購買的商品, 石油美元環流成功的破解了特裡芬悖論。
由於石油美元生態的存在,美元即使大量發行。最終還是會回到美國手中,這樣就不會引起國際市場上的美元供應過剩,也就不會導致美元持續貶值。美元的升值和貶值就顯得至關重要,它會影響到一個國家的興衰。
石油美元生態中,美國想要輸出美元,就要大量的從國外購買商品,這就導致了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 (進口大於出口)。而大量的美元回流美國國債,就給了美國政府維持高額財政赤字的基礎,因此美國常年維持著高額的貿易與財政雙赤字,它使得美國是全球僅有的一個靠維持高額雙赤字發展的國家。
石油美元生態雖然完美,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中東各國的配合,中東各國為什麼同意將賺到的外匯投回美國呢?
這個要求最初是沙特自己提出來的,由於中東各國國內的經濟規模有限,對資金的吸收能力不足,大量的資金流入國內,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另外大筆的外匯收入,需要一個安全且穩定的投資渠道,投資美國國債是當時最佳的選擇,石油美元環流還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大量美元回流美國,美國同樣也要面臨高通脹,但是美國擁有的全球的最發達的金融市場。其實就是一個最大的美元蓄水池。
沙特每年的石油出口收入約2000億美元,歐佩克每年的石油出口收入合計約7000億美元。中東各國的石油收入都流向哪裡了,石油輸出國的美元收入,主要有兩個去向:
其中的一小部分用於購買國外的商品與服務,比如汽車、波音飛機、武器,這部分支出是記錄在經常項目之一。
其中的大部分則是通過資本帳戶投資到美國的金融市場,購買美國政府債券、股票等各類金融資產 石油美元環流,讓大量的美元回流美國,如果石油美元直接衝入美國國內的市場,那美國的經濟秩序必定會被破壞,通貨膨脹也一定會失控。
要應對源源不斷湧入的石油美元,就一定要建立一個足夠大足夠深的蓄水池 。
美國人想到了金融創新,通過金融創新可以創造足夠多的資產,一方面蓄住了洶湧而入的石油美元,另一方面也通過資產不斷膨脹的數字遊戲,達成了中東各國資產增值的訴求。
石油美元體系建立之後,美國開始了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去監管化,大蕭條結束後建立的各項監管政策,被逐步的廢除。
隨後越來越多的資產被證券化越來越多的衍生品被創造出來,美國的金融市場一片繁榮,其他各國的金融市場無論是複雜程度還是市場規模和美國的相差甚遠,但金融行業的過度興盛,也帶來了很多負面問題。
11美元霸權主義留下的問題
美元長久以來濫發,是美國經濟長久以來的癥結所在,歸根結底原因有四。
第一,首先石油美元環流要求美國長期維持貿易逆差,只有維持貿易逆差,維持美國對國際商品的高消費才能保證美元的持續輸出,而長期的貿易逆差,必定會損害美國的製造業。
第二,金融業提供了眾多的高薪職位,其他行業的高端人才被高薪吸引,紛紛投身金融業影響了其他行業的發展 。
第三,金融業的工作崗位有限,因為製造業沒落而失業的人員,難以被金融業吸納,一方面是製造業沒落帶來的失業率上升,另一方面是金融業興盛,帶來的華爾街高薪,美國的貧富差距逐漸拉大。
第四,石油美元不斷推高,各類金融資產價格,讓經營失業的收入,在金融投資面前變得微不足道,金融業的造富效應,吸引了大量的實體資本,本應該為實體經濟供血的金融業,反而開始從實體經濟吸血。
這就造成了大量資金游離於實體經濟之外美國當前面臨的巨額貿易赤字、巨額財政赤字、金融市場異常發達、製造業沒落等現象,都可歸因於石油美元的環流的沒落。
結尾
思緒回到5個月前,在飛機上看韓國仁川大橋它像一條長龍橫跨東和西,把首爾和仁川連結起來。而車行駛到橋上,我的視線卻不離眼前的漢江。漢江由起源於大德山(又名太白山)的南漢江和起源於朝鮮金剛山的北漢江(金剛江)所組成的,看著南漢江遙想北漢江,唏噓不已。操心在異鄉,卻更想祖國。
中美貿易戰吹響戰鬥號角時,全球的經濟體量在下降。有能力的發達國家都在爭奪有限市場份額(市場中能看到的錢)。位於東北亞的韓國有句古諺語「巨鯨打架,殃及小蝦」,大國巨鯨競爭,他國必然會搶佔市場中能看的份額,威脅到韓國的經濟地位。
但在虛擬空間的維度,中國和韓國都算區塊鏈的大國,同樣具有戰略先發優勢。
物理世界中的2008年為了應對次貸危機,美聯儲開啟了4輪量化寬鬆,新增發了3.2萬億的基礎貨幣。美國對新增發的貨幣是不需要承擔兌付義務,但是這3.2萬億美元卻具備著實實在在的資源購買力。美元大量增發就會導致美元大量貶值,儲備美元資產的國家就會遭受損失。
新冠病毒的爆發,迫使美聯儲對全球金融來了一次大空襲,又開啟了無上限量化寬鬆 ,這個時間節點上看懂美元的進化歷史,對了解比特幣生態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特幣和美元是兩個時空維度的產物,一個是物理世界的法幣霸權,一個是虛擬世界的黃金。在平行世界沒有繼承關係,但虛擬世界有一定聯繫。比特幣的未來不是貨幣,金融角度看是M0,其他角度看唯一性的保證,這個唯一性是虛擬世界的最重要的基礎設施。
本文來源: 神說區塊鏈Pro/ 作者:哈希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