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讓夏威夷州降半旗的華人——鄺有良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鄺有良於夏威夷時間2004年8月18日凌晨1點40分在檀香山壽終正寢,離開他98周歲生日,還剩8個星期。夏威夷州長宣布整個夏威夷州為他下半旗以示哀悼。

  半個世紀以前,鄺有良之名蜚聲全球,尤以華人最為熟知和驕傲。夏威夷於1959年成為美國第50個州之後,他是夏威夷也是美國亞裔的第一位進駐華盛頓的參議員,並連任3界,長達18年。

  熟悉鄺有良的人都認為鄺有良是個難得的正直善良的政客,有一顆慷慨、同情的心。鄺有良是典型的通過個人奮鬥而成功的強人,類似中國幾千年文化傳統所讚揚的發奮圖強的典範人物,他是廣東窮人在夏威夷做苦力的農民的孩子,完全是憑個人的吃苦耐勞和聰明智慧獲得了社會的認知和經濟上的成功。

  他進駐華盛頓之後做了許多善政:蜚聲亞洲地區的夏威夷東西方文化中心也是他提議和促成的;他也促成了中國學者熟知的夏威夷大學的「東西方文化中心」的建立(每年有許多中國學者在此做文化和科技的交流),夏威夷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就是他說服聯邦政府撥款建造的。1965年,他促成了美國移民法的大修改,使原本每年只準105名華人移民美國的名額增加為每年2萬人。

  鄺有良曾經政績顯赫,財源滾滾。20世紀70、80年代,他個人以及和朋友共同建立的金融、保險、地產和商業中心等事業在檀香山曾稱霸一方。據熟悉他的人說,他有大哥式的寬洪和氣度,很多投資項目他都與朋友合作,卻很少產生糾葛。

  現任夏威夷聯邦法院院長的金薩姆先生與鄺有良是半個世紀的老朋友,他說鄺有良絕對是個「說到做到,說一不二」的人。很多政治人物評論鄺有良是「最正直的政客」。鄺有良給鄰居們的印象是個非常簡單隨和的人,他們家的房子,幾十年下來都沒有換過。在家裡,他和太太羅瑞銀生活也很簡單,吃用的東西都很普通,無奢華可言。讓鄰居羨慕的是這對夫婦非常恩愛,常常出入同行,形影不離。

  簡簡單單、普普通通是鄺有良給我印象,這印象將隨著鄺老的過世永久地存留在我心中。去年9月,筆者和先生一起在鄺有良97周歲之前去他辦公室拜訪他。那天他精神非常好,行動雖然遲緩,但只需要撐著辦公桌自己就能在辦公室四處走動。去之前不久我們看見美國公眾電視臺播放的《成為美國人》系列電視紀錄片中有採訪他的鏡頭,他看上去非常衰老。我跟鄺議員提了一下,他笑了笑,說那天人不舒服,非常疲憊。他說我們夫婦運氣非常好,前一天他剛洗完腎,所以現在精神非常好,可以輕鬆地交談。我們知道,鄺有良儘管年事已高,不管颳風下雨,總是要天天去辦公室上班的,多年來他都保存著這個習慣,那怕他每星期要去洗腎,但辦公室總是要去走一趟的。

  那天他對著我們的鏡頭,講了自己人生的故事。他精神攫爍,健談友好,但絕對沒有偉大人物高人一等的壓迫感。他穿著夏威夷大街到處有的最普通的當地花襯衫,和普通的長褲。如果你給他帶一頂草帽,穿一件中國老頭汗衫,他普通得就象中國任何地方的一位老農民。

  鄺有良的人生故事既非凡,也很平常。他說他父親是廣東新會附近的村民,做合同工滿了之後,有了點積蓄,想回廣東娶個老婆,可是等船期期間無聊,就進了賭場,結果口袋飽飽地進去,空空地出來,連回廣東的錢都沒有了,只能繼續為農場主打工,後來認識了同樣窮寒的在人家裡做傭人的鄺有良的媽媽,兩個人就湊合著結了婚,婚後生了11個孩子,他是老七。

  家裡窮,鄺有良做過鞋童、報童,稍微長大之後為富人拎過高爾夫球桿、進菠蘿罐頭廠做童工、做過導遊等。高中畢業後在珍珠港做了一段時期的小職員,然後勤工儉學地上完夏威夷大學。很想繼續深造,但沒有錢,結果就在檀香山市水利部做了一段時間的秘書,等積蓄了一定的學費之後,他考進了哈佛大學法律系。

  1935年畢業之後回到夏威夷做律師,勤奮努力,廣交各方豪傑,參與地方政治,個人事業蓬勃發展。他先做了14年的夏威夷屬地政府的參議員,夏威夷於1959年成為美國第五十個州之後,他成為亞裔第一位進駐華盛頓的參議員,並連任三界。

  鄺議員拿出他1959年剛進華盛頓的照片,和他與尼克森、甘迺迪、杜魯門的照片給筆者看。我談到他的政績,比如夏威夷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啦,東西方文化中心的建立啦,他和藹地一笑:我只是參與,是很多人一起做成的。言語之間,更多的是懷舊,而不是表功。

  鄺有良更感興趣與筆者交談的是他童年往事。他說他小時候檀香山地廣人稀,野地裡有很多空心菜,他常常割一大堆回家,足夠一家子吃的。也常常去池塘裡抓魚,撿蛤蜊。他記憶中母親很辛苦,煮飯總是煮一大鍋,吃飯的時候,一桌子十幾個人,總是要等爸爸動了筷子小孩子才敢開始吃。那時候沒有臺面可以轉動的桌子,小孩子坐在什麼地方面前是什麼菜就吃什麼。他說家裡窮儘管窮,總有東西吃,也能吃飽。他4歲的時候就不吃閒飯了,出去摘野果子賣給養馬的人做飼料。

  也許是童年往事帶給他很多美好的記憶,96歲的鄺有良眼睛充滿了光澤。他說到自己小時候如何調皮搗蛋,曾經有一次和一群小男孩偷看日本女人洗澡,把人家的衣服藏起來,說著不禁哈哈大笑。

  他也提到他當年讀書的困難。他考上了哈佛,卻沒有錢,是向一個朋友借了錢才讀完的。讀書的時候,哈佛很少中國人,因為夏威夷把他的皮膚曬得很黑,很多人以為他是中東人。他一向以為自己是校園裡的「少數民族」,可是有一天一位基督徒同學憤憤不平地對他說:「我們基督徒一定要與那些臭美的猶太同學比個高低」,因為當時猶太同學的成績平均最高,鄺有良聽了之後哈哈大笑,第一次感到自己突然變成多數民族了,因為基督徒比猶太人在校園佔多數,而鄺有良10多歲就受洗做了基督徒。

  那天他從辦公桌下找出許多很久沒有翻動過的照片,有他小時候的照片、在哈佛的照片、結婚的照片,一一給筆者描述。我發現他每張照片都用鉛筆在背後注目日期和地點人名。所以他在說的時候,我特意去注意他說的和他寫下來的是否一致,我驚奇地發現,97歲的鄺老記憶非常驚人,一點也不差!

  我記得那天他還用鉛筆給我寫了一些中文字。他說他的中文是自學的,曾經能夠閱讀中文報紙,但退休後這20多年來不用中文造成退步,現在只能寫幾個中文字了,中文報已經看不懂了。

  幾天之後我和先生去他的莊園看他。鄺氏莊園位於夏威夷檀香山市北風景秀麗的卡乎魯霧鎮,面積725英畝(約4千餘畝),幾乎是世界聞名的威基基遊客鬧市區的兩倍,始購於1950年,經鄺氏家族累積多年心血發展成為夏威夷著名的觀光景點。鄺議員名滿天下,世界各地的朋友顯貴給他送來不少奇花異草。加上夏威夷植物從種類到質量本身得天獨厚,故該莊園累積了世界各地植物種類,四季鮮花不斷,成了鳥的天堂。鄺老每到周末必去那裡,吃頓午飯,然後在門口的木板凳上睡個午覺。

  那天鄺老陪我們在莊園坐車繞了一圈,然後一同吃了一頓午飯。午飯極其簡單,米飯、生菜、牛肉燉土豆,一起放在一個紙盆裡,量很大,他吃得津津有味,很快就吃光了。鄺老的太太羅瑞銀說,他每天都這樣吃,吃這麼多。吃完後他端著一罐汽水,看著我。當他看到我也在看他,就很不好意思地說:沒有什麼東西招待你,今天這裡只有這些東西。我知道平時他們出動都是靠子孫幫忙開車,老人的心理是能少麻煩孩子就少麻煩孩子,怎麼會在意的呢?到是有一件事情給我印象很深。我們在繞莊園的時候,我看他在找東西,就上去幫忙,原來他是在找汽水,我就端給了他。他突然象小孩子犯了錯誤一樣抱歉地說:我不抽菸,不喝酒,咖啡都不喝,唯一不能少的,就是汽水,想戒都戒不掉。

  有意思的是,在鄺氏莊園拜訪鄺老夫婦不到三個星期,就得知一個不好的消息,鄺有良莊園將於2003年10月1日中午12點在夏威夷州的高級法院被拍賣給最高的投標者。夏威夷銀行在1年前起訴鄺有良欠該行75萬多美元,加上利息至今已超過了百萬美元。鄺氏是在1987年借該款興建目前鄺議員莊園的接客中心的,就是不久前鄺老夫婦接待我們吃午飯的那個地方!據拍賣方估計,鄺有良當時還擁有1000萬至5000萬美元的資產。

  記得鄺老在陪我們逛莊園的時候說起過,他和太太羅瑞銀有三男一女,1977年他正式離開商界,把事業平均分配給了孩子。退休之後,設計規劃和發展莊園是他的主要工作,而且他聲明莊園的產權是給第三代的(共10名)。他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告訴我們,他警告過他的繼承人,他死後誰敢把莊園目前的用途篡改,他的靈魂就會回來找他們算帳。

  拍賣的日子到了,我和先生都為鄺老夫婦捏一把汗。後來其中的故事我們也不明白,只是得知鄺氏莊園為鄺老的一個孩子與他人合夥買了下來,總算不幸之大幸了。

  鄺老晚景似乎不那麼榮耀,主要是他的孩子們不和。有人說,因為鄺老自己小時候物質貧乏,缺少溫暖,所以自己做父親的時候就對孩子百依百順,把孩子給寵壞了。2002年,鄺老的小兒子把父親告上法庭,說大哥經營不善,欠下高額巨債,父親不但不責備長子,反而把整個家族拖進去給大哥填無底洞。這件事情因此抖出了鄺議員在過去十年中累積了很多債權人,導致鄺老在2002年宣布破產並取得了破產法的保護等負面消息。

  鄺有良是個家庭觀念很強的人,對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一向非常照顧。孩子們對簿公堂,顏面盡失,曾一度公開表示過他對小兒子的不滿。鄺氏莊園拍賣活動的時候當地報紙記者有意渲染鄺議員的家門不幸,導致很多同情和愛護鄺有良的人上街抗議。鬧得最厲害的時候,曾有人問他當時是93歲的夫人羅瑞銀鄺議員目前生活如何,羅的回答是:「他把煩惱交給了上帝,所以他睡得好、吃得香。」鄺老過世後,他小兒子對媒體說,鄺老走之前的前5天,他和父親徹底地和解了。

  我最後一次見到鄺老是2003年9月15日的圖強社聚會。圖強社是1928年夏威夷愛國華人成立的一個為中華民族圖強的自發群眾組織,時光飛轉,當年成千上萬人的一個組織,現在僅剩10來位了,鄺老是其中的一位。以鄺老典型的中國傳統個性,不難想像他當年為中國國家的富強所給予的吶喊與支持。

  鄺老曾經對我說過,他是個很受上帝眷顧的人,上帝成就了他所有的一切,所以他喜歡幫助人,以回饋上帝的恩寵。現在,鄺老走了,世上少了一個行善的人。

  幾乎所有認識鄺老的人都表示,鄺老活著的時候是個坦蕩的人,為人處事透明乾脆。正因為他活得真實自在,才有他太太所說的在不管什麼情況下,鄺老總是「睡得好,吃得香,因為他把煩惱交給了上帝」。毫無疑問,鄺有良現在回到了上帝的懷抱裡,再也不會有煩惱了。

  作者:項慧芳

相關焦點

  • 患難見真情,中國發生汶川地震以後,這2個國家一個捐4億,一個降半旗...
    在國與國之間也是一樣,雖然說是為了利益,但是中國也有鐵桿的朋友,在中國汶川地震發生以後,這兩個國家一個捐了4億,一個降半旗,並設哀悼日。第一個國家就是海灣最富裕的國家沙烏地阿拉伯,這個國家石油資源豐富,一直以土豪著稱。他們的石油和產量一直巨世界第一位,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他們的國王,王子出去遊玩,訪問,都是包飛機,各種奢侈亮瞎你的眼睛。
  • 看一看聯合國降半旗哀悼的中國人,都有誰?
    其中最隆重的降半旗方式當屬聯合國降半旗,當一些影響深遠的政治人物去世時,聯合國就會降半旗表示哀悼,例如印度聖雄甘地遇刺,蘇聯領袖史達林病逝,美國人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遇刺等,聯合國都曾降半旗。周總理病逝後,聯合國降半旗以示哀悼,這是第一位讓聯合國降半旗的中國人。
  • 老中青三代華人華僑的馬達加斯加故事
    當國歌在遙遠陌生的印度洋海邊小城響起  老中青三代華人華僑的馬達加斯加故事 新華網塔那那利佛3月12日電 有馬達加斯加華裔歷史學家以自己家史為基礎作案例研究,指華人華僑第一次大規模移民到馬達加斯加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們以中國人獨特的吃苦耐勞精神當修路苦力、種植香料等謀求生計,並最終融入當地社會。
  • 中國故事火了?本土IP還得華人講才夠味兒!
    近幾年來,中國故事越來越火,在海外,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對中國故事感興趣,並對中國文化進行各種各樣的「深度挖掘」。儘管中國故事這個大IP確實有著十分廣泛的素材,但面對時不時跑偏的幻想故事,華人們也開始思考,要講好一個個中國故事,是不是還得咱們華人自己來?
  • 川普下令降半旗,向兩名死亡警察致敬
    當地時間1月10日,白宮官網發布公告宣布,川普下令將美國國旗降半旗,向不幸死亡的兩名警察致敬。 根據公告內容,即刻起直到1月13日日落,包括白宮在內的美國各政府機構和軍隊和使領館等駐外機構,都應在此期間降下半旗,以示對警察西尼克(Brian D. Sicknick)和利本古德(Howard Liebengood),以及所有「國會警察和執法人員」的尊重。
  • 美國降半旗六天向丹佛槍擊案死難者致哀
    美國降半旗六天向丹佛槍擊案死難者致哀 (2/15)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當地時間7月20日,美國總統歐巴馬下令全美降半旗
  • 印尼「華人」問題的歷史足跡
    自印尼爭取獨立以降,當地華人對印尼就有不少貢獻。雖然華人分屬不同政治黨派與思想流派,但在戰場及外交上,都實際參與獨立建國。冷戰時期,兩極競爭導致印尼與中國關係的重大變化。事實上,印尼的「華人」問題始終是印尼看待「中國」的關鍵因素。這不僅在改革開放之前如此,在當前中國崛起及「中國夢」散播之際,華人社會影響力隨之重振,更值得密切注意。
  • 美華人市長李瑞麟:了解美國政治 參與改變制訂規則
    在這座城市居住40餘年,李瑞麟的從政之路始于波音公司的華人工程師協會。  「在學校時我就喜歡組織和參與活動,唱歌、打球都還不錯,最重要的是願意為大家服務。」  李瑞麟曾做過這個協會的會長和理事長。40多年前的貝爾維尤市,華人比例少。李瑞麟不過癮,要到以白人為主的社區去發聲。
  • 聯合國迄今為止為哪幾個中國人降過半旗,你知道嗎?
    聯合國降半旗致哀,是非常嚴格的。中國人有哪些? 聯合國為對世界有卓越貢獻的人去世予以降半旗的最高待遇。 迄今為止聯合國總共為17個人降過半旗。 這其中中國人就有6人,這六人對於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做出了卓越貢獻。這六個人就是周恩來、朱德、毛澤東、宋慶齡、鄧小平、杜兆宇。
  • 川普下令:美國降半旗悼念因國會騷亂喪生的警察
    【環球網快訊】據美國《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美國現任總統川普當地時間10日下令,要求全美降半旗至1月13日,以悼念在國會騷亂中喪生的兩名美國警察。「我在此命令,懸掛在白宮和所有的公共建築物和場地、所有軍事哨所和海軍基地、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政府的所有海軍艦艇上以及整個美國及其領土與屬地上的美國國旗,均將降半旗至2021年1月13日日落。」川普在聲明中稱,「我還指示所有美國駐外大使館、公使館、領事館及其他設施,包括所有軍事設施和海軍艦艇及基地,在同一時間內降半旗。」
  • 直播預告|連線美國,今晚9點,聊聊美國華人醫生抗疫故事記錄者
    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依然嚴峻旅居海外的華人華僑牽動著國人的心他們對新冠肺炎是否有足夠正確的認識?能否做好防護,保障自身安全?何時能戰勝疫情,回歸正常生活秩序?北京時間4月14日21時《國際金融報》將連線美國聽陸蓓講述美國華人醫生的抗疫故事—— / 好文推薦 / ——「Andrà tutto bene」,一切都將好起來
  • 介紹幾個美國華人: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和一個老奶奶的故事
    我們在美國的華人勤勞好學,命運的天平有時確實會向我們這邊傾斜一點的。 今天就來介紹幾位在美國的華人的故事。俗話說,自古英雄出少年。 今天的故事先要從這兩個少年說起。  然後說一位老奶奶。 老奶奶的故事是今天的高潮。 現在就說第一個人:Ewin Tang
  • 印度尼西亞的華人發展史,一部華人既被利用又被限制的血淚史
    由於荷蘭人眼中的華人善於經營和管理,因此荷蘭殖民者會將大農場主的身份授予華人,部分華人甚至可以參與殖民政府各種職能(例如稅收、專賣等)獲取巨額利潤。 此外當地華人還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中國開展商貿往來的中介,還有大批華工參與了雅加達城市的修建和周邊地區的工農業開發。
  • 美國華裔青年攝影師赴南部密西西比州 記錄華人故事
    美國華裔青年攝影師赴南部密西西比州 記錄華人故事 2018-05-22 09:28:1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致敬傑出華人
    偉大時代華人精彩「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致敬傑出華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華人弄潮引領風騷。近日,「世界因你而美麗——2018-2019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組委會宣布將於3月30日(星期六)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揭曉新一屆入選「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和「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人物榜單。12年,一個輪迴,「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成功舉辦了12年,今年首次在北京鳳凰中心舉辦頒獎典禮。鳳凰朝陽,精彩紛呈,我們再聚首、再歡慶,再出發。
  • 日本歷史上,降半旗致哀13次,其中3次為中國人,都有誰?
    降半旗致哀,一般是一個國家行為,指某些重要人士不幸逝世或遭遇重大事件不幸遇難之時,降半旗以此表達全國人民的哀思和悼念,期間全國各公開場合的國旗、駐外國的使、領館國旗均應下半旗致哀。在中國歷史上,有數次降半旗致哀,第一次是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全國乃至全世界各國為表達毛主席為世界解放運動所作出的卓越貢獻,紛紛降半旗以示哀悼。
  • 淺談印尼華人的經商思維
    根據筆者本人的觀察和實踐,我總結出來一些印尼華人的經商思維。 首先,受到群體性的影響,很多印尼華人從小就沒有想過以後自己會去打工,「工字不出頭」這個思想是根深蒂固的。與其說是印尼華人的思想,不如說是從潮州、福清那邊帶過來了,從母國帶來的觀念,在海外可以傳承一代又一代。
  • 中國這五個人去世後,聯合國曾降半旗致哀,真是中國人的驕傲
    文|歷史追不停 中國這五個人去世後,聯合國曾降半旗致哀,真是中國人的驕傲。 如今我們會發現,當對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人物離開人世的時候,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總會下降。全國人民想通過這種行為來表示對其離世的哀悼與感謝。
  • 美國華人春晚:懷鄉、念舊是主旋律
    每年春節,央視春晚都受到億萬國內觀眾的矚目,而在海外,「美國華人春晚」也很大名鼎鼎,它是海外各國中影響最大的華人春晚。昨天,本報記者越洋電話獨家專訪了「2012美國華人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孫耀寧,他向大家介紹了這臺美國華人春晚臺前背後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位20年前移居洛杉磯的美中文化大使、美國華裔導演還是咱們南京人。
  • 墨爾本的華人博物館
    有鑑於此,在墨爾本的華人發起,於1985年設立了華人博物館。在這幢三層樓高的建築內,收集了大量早期澳洲華人歷史文物、圖片、器皿、書畫、服飾、工具、家具等,實際上保存了早期澳大利亞華人極為慘痛,而又值得紀念的一段歷史,以使後來者「緬懷先僑的奮鬥史跡和欣賞華人對澳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