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與之接觸發生瘙癢,誤食後舌、喉發癢而灼熱,腫大,嚴重的以致窒息,呼吸停止。食五錢可引起中毒。
說了這麼多,
小編要放大招了!
春季挖野菜,
超詳圖解七種野菜辨別方法,
圖文並茂,不信你學不會!
薺菜
野菜中名氣最大、最普通的薺菜,讓人特別容易搞錯。出個題目考考您:我手上的三片葉子,哪片是薺菜葉子?(答案稍後揭曉。。。)
春天野地裡很多草們形態都類似,這棵草就非常像薺菜,但是味道和薺菜差遠了,所以上不了我們的餐桌。(下圖)
這棵也有點類似薺菜(下圖),答案已經出來了~~~中間那根葉子才是薺菜。
可憐的城裡娃,看見乾巴巴的草就當是菜,在俺們鄉下,薺菜它再肥嫩也是野菜,懶得去削它。
來個近照,大個薺菜……
這兩片都是薺菜的葉子,有些薺菜葉片比較光滑,有些則邊緣分叉很大。估計是不同的品種。所以,認野菜也是一門學問!
再上幾幅能和薺菜「魚目混珠」的野草,您可擦亮眼了!
下圖未標明處的野草,我們叫它「野麥蒿」,不能食用。
未知名野草1:
未知名野草2:這傢伙長得真像!
未知名野草3:這傢伙長得也像!
下圖是薺菜和野草對比圖片,相似吧。仔細看它們的葉子,難以用語言描述。您能分清下兩種哪個是薺菜哪個是野草?
主要識別葉子,這顆開花了的是薺菜,吃起來沒有不開花的好吃!
另外說明:最好不要到莊稼地周圍採挖,防止薺菜被農藥汙染。
營養功效:薺菜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產後出血、痢疾、水腫、腸炎、胃潰瘍、感冒發熱、目赤腫疼等症。購買時要挑選不帶花的薺菜,這樣才比較鮮嫩、好吃。
薺菜的吃法: 最簡單和家常的做法:薺菜水餃、薺菜餡餅、薺菜豆腐湯和薺菜炒雞蛋。
馬齒莧
馬齒菜,又叫馬齒莧(Portulaca oleracea)。
這種野菜伏地而生,多分枝,紅褐色杆,綠葉,背面淡綠色或帶紫紅色。葉片肥厚多汁,呈倒卵狀,因為樣子像馬齒而得名。馬齒菜口感滑嫩,味微酸,在多數地區除了嚴寒的冬季之外,其餘時間在田間路旁隨處可見。
馬齒莧開的花
有些人把太陽花(下圖)當作馬齒菜,那是不對的,馬齒菜開很小的黃花(上圖),而且開過花的馬齒菜就不好吃了;還有人把生長在水塘邊的一種草當作馬齒菜,也是不對的。
小盆景:太陽花
記住馬齒菜是伏地而生,多分枝,紅褐色杆,綠葉,背面淡綠色或帶紫紅色,葉片肥厚多汁,呈倒卵狀。
營養功效:馬齒菜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粗纖維、不飽和脂肪酸和胡蘿蔔素等等。中醫認為它性寒,可清熱解毒。馬齒莧中富含一種歐米伽-3脂肪酸,這種保護心臟的有效物質,在馬齒莧中的含量,居各種綠色植物之首……
總之,馬齒菜渾身都是寶。
馬齒莧的吃法: 在夏秋期間馬齒莧最是幼嫩多汁,採回後除去鬚根,洗淨後用沸水煮熟,冷開水洗淨,擠幹水分即可。馬齒莧可涼拌,可用肉絲烹炒,亦可用蛋、肉絲做成羹湯食用,鮮美可口,脆潤柔嫩,是頗具山野特色風味的時令蔬菜。
相關美食推薦:蒜茸馬齒莧,香拌馬齒莧,馬齒莧炒豆乾,馬齒莧瘦肉筍乾湯,馬齒莧蒸肉等。
蒲公英
蒲公英:蒲公英別名孛孛丁,是一種很好的可食用野菜。和蒲公英相似的野草也有很多,在挖的時候要仔細辨認,不要挖錯。蒲公英的葉子較光滑,野草的葉子有毛絨絨的感覺,看下面的圖片。
蒲公英也有不同品種,下圖的葉子較寬少齒:
蒲公英有著充滿朝氣的黃色花朵,花語是「停不了的愛」。在一片雜草叢生的荒田地裡,一朵朵黃色豔麗的花朵格外令你注目討你喜歡。
營養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蒲公英植物體中含特有的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膽鹼、有機酸、菊糖、葡萄糖、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健康營養的活性成分,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強生理活性的硒元素Se。因此,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營養學價值。
蒲公英的吃法:蒲公英(孛孛丁)的吃法很多,可以把它蒸熟稍多加一點鹽叫它鹹一點,當作早晨晚上的便利鹹菜食用。也可包水餃用。
相關美食推薦: 蛋絲蒲公英,豆豉鯪魚蒲公英。
4苦菜
苦菜又名小苦苣,曲曲芽,也叫苣蕒菜,是一種可食用野菜,每年的春天季節是採挖曲曲芽的最好季節,曲曲芽剛冒出兩個芽時最好吃。
曲曲芽主要特徵葉子中間的筋呈紫色,與蒲公英的幼苗很是相似。但是蒲公英是沒有這個紫色的筋的,大家注意看了。
挖回來的曲曲芽(下圖)
營養功效:苣蕒菜(曲曲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溼、消腫排膿、法瘀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對預防和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促進生長發育有較好作用。
曲曲芽怎麼吃:曲曲芽的食用方法很多,鮮嫩的曲曲芽可以包包子、水餃、菜餅子,味道稍苦。
相關美食推薦:豆皮卷苣蕒,雞蛋拌苦苣。
灰菜——「綠葉當心一抹紅」
灰菜,也叫灰灰菜,灰菜子,白藜,有些地方叫灰條,一年生草本植物。每年4~6月採收幼苗或嫩莖葉食用。
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葉子表面給人以朦朧朧的感覺,清晨吸附露水較多,葉子頂尖呈紫紅色,用手捏,有紅汁出現,組織很脆。
綠葉當心一抹紅——灰灰菜
營養功效:灰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利溼、止癢透疹的功效; 主治風熱感冒、痢疾、腹瀉、溼瘡、痒疹、毒蟲咬傷。
灰菜怎麼吃:把幼嫩的灰灰菜放進沸水中焯一下(時間不宜過長),拌入蔥、姜、蒜、鹽、味精和香油,如果再加入一些辣椒和醋,吃起來味道更鮮美。
麵條菜
苗條菜又名淨瓶、香爐草、米瓦罐、梅花瓶、麵條菜、廣皮菜、瓢咀、甜甜菜、麥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等。它們喜歡和小麥一起生長,不仔細找還真不容易發現。
「如果麥田已經打了農藥,就不要再去那裡找野菜。」
之所以被稱作香爐草應該是因為下圖的原因,哈哈……
長老之後的麵條菜
營養功效:全草及嫩莖葉入藥,有潤肺止咳、涼血止血功效,可治虛勞咳嗽,鼻衄、吐血等症狀。
麵條菜怎麼吃:麵條菜只宜吃葉子,擇菜時,可將嫩莖葉掐下來,將粗莖和根部扔掉。注意,可將每一段都掐成5釐米左右,就不用切了。
相關美食推薦:蒸麵條菜,雜糧麵條菜煎餅。
6香椿&臭椿
您可能說,我沒見到香椿樹,都是在市場上買香椿吃,究竟有沒有區別香椿和臭椿的鑑別方法呢?其實從葉子的外觀上就能鑑別出香椿或是臭椿來。
香椿葉根部是淺綠色,葉梢部是黃褐色;(上圖)
而臭椿葉根部是深綠色,葉梢部是灰綠色。(上圖)
另外,香椿葉的邊緣有稀疏鋸齒;而臭椿葉則沒有。此外,更大的一個區別特點是香椿每一枝葉片數目總是雙數。比如,六對、七對、八對等。而臭椿每一枝葉片數目則是單數,它總是在幾對之外,上端再多長出一片來,形成六對半、七對半、八對半等。
長大後的香椿葉跟臭椿葉的對比
另外,分辨氣味也是香椿和臭椿的鑑別方法。您可以拿一片葉子用手一搓,用鼻子聞聞是什麼味兒。
營養功效:健胃、行氣、利溼和解毒功效,常用它可增進食慾,幫助消化,防止食物中毒,還具有化溼氣,利小便作用。中藥文獻記載,臭椿有「小毒」,只供煎湯外洗使用。看來吃了臭椿葉雖無大礙,但最好還是不吃為好。
相關美食推薦:香椿蛋餅飯糰,香椿拌雞絲, 鍋塌香椿豆腐,涼拌香椿芽, 香椿苗豆皮卷,香椿炒雞蛋。
看了這麼多,有沒有認得這些常見的野菜呀?希望下次再跟朋友一起出去的時候不會把它們搞錯!辨別野菜還真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的眼力活,周末去挖野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