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P2018 計算傳播學論壇議程出爐,將從三大角度探討學科進展

2021-01-10 雷鋒網

雷鋒網按: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社會媒體處理專委會主辦、哈爾濱工業大學承辦的第七屆全國社會媒體處理大會(SMP2018)將於 2018 年 8 月 2-4 日在哈爾濱召開。大會包含 4 場講習班報告、6 場特邀報告、9 場專題論壇、2 場口頭報告。

SMP 專注於以社會媒體處理為主題的科學研究與工程開發,為傳播社會媒體處理最新的學術研究與技術成果提供廣泛的交流平臺,旨在構建社會媒體處理領域的產學研生態圈,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社會媒體處理的風向標。

9 場專題論壇如下:

技術評測論壇 

智能金融論壇

計算社會學論壇

情感分析論壇

數據挖掘論壇

計算傳播學論壇

智能司法論壇 

計算歷史學論壇

智能教育論壇

技術測評論壇和情感分析論壇的詳細安排已經出爐,詳情請點擊如下地址:

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1807/g8vDHOGG8QAf8N5r.html

計算傳播學論壇的議程也迎來更新,論壇簡介及報告內容如下:

論壇時間:2018 年 8 月 4 日 13:30-15:30

論壇簡介:計算傳播學致力於尋找傳播學可計算化的基因,以傳播網絡分析、傳播文本挖掘、數據科學等為主要分析工具,大規模地收集並分析人類傳播行為數據,挖掘人類傳播行為背後的模式和法則,分析模式背後的生成機制與基本原理。最近幾年,計算傳播學正在成為計算社會科學中重要的研究領域。本次論壇邀請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教授、南京大學王成軍副教授以及北京八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斌博士分別從在線信息與情緒傳播、數字媒體中的注意力流動以及社交媒體數據獲取三個層面對計算傳播學進行多面向探討。

主講嘉賓

許可,教授,博士生導師,工作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和中創軟體人才獎。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計算機卷算法分支主編。研究方向包括算法和人工智慧等。研究成果發表於 AIJ、JAIR、IJCAI、AAAI、TKDE、KDD、VLDB、ACL 等人工智慧、數據挖掘、資料庫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與頂級會議。提出的 RB 模型被廣泛應用於算法研究和國際算法競賽,並被寫入《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和國內外教材等 20 餘本書籍。近年來開展了計算機與社會科學的交叉研究,相關成果發表於 JCMC、SocNet、SCIM、PRE 等傳播學、社會學、情報學和物理等學科的國際權威期刊。網絡情緒傳播的成果被 BBC 等全球數百家媒體報導,並被寫入國內外教材、學術專著和暢銷書等 30 多本書籍。

報告主題:網絡信息與情緒傳播研究 

報告摘要:首先介紹利用大數據分析所得到的兩個發現:

(1)普通民眾的參與對社交媒體流行趨勢的形成有決定性的作用;

(2)憤怒是網絡上最容易傳播的情緒,然後分析憤怒情緒的傳播機理並從歷史和社會的視角來看群體情緒的形成及其影響,最後談一談對網絡社會建設的一些思考。

王成軍,傳播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奧美數據科學實驗室主任,計算傳播學實驗中心副主任。參與翻譯《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與實踐》(2013)、合著《社交網絡上的計算傳播學》(2015) &《計算傳播學導論》(2018 年即將出版)。

報告主題:社會階層與數字媒體中的注意力流動

報告摘要:數字媒體改變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加速了社會階層的再生產。當我們上網、看新聞、瀏覽網頁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在不同的信息當中流動。數字信息構成了我們每日的精神食糧,充當著一種社會知識。

從社會群體的角度而言,我們的注意力在形形色色社會知識中的流動衝刷出來一個社會知識的空間,而每一個人每天孜孜不倦地在這個空間中穿梭。但是,不管人類在虛擬世界和物理空間的行為實際上都受到社會階層的重要影響。數字媒體記錄下來人類的媒介使用行為,為我們研究社會階層對人類在知識空間中的移動行為影響及其內在機制提供了新的數據。

藉助於計算社會科學,尤其是網絡科學,我們可以構造出社會知識的空間,並詳細刻畫海量的個體在這個知識空間的移動。我們假設社會階層會型塑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和閱讀行習慣,造成知溝在群體中的出現,並進一步穩固已有的社會階層。初步的研究發現證實了社會階層的影響,例如窮人會使用更多不常用的個性的 app,而富人更多使用一些常用的手機 app;窮人閱讀娛樂型內容多,富人閱讀知識性內容多。

梁斌,2015 年獲得清華大學工學博士,長期從事社會媒體的數據抓取和分析,目前擔任北京八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在搜狗搜索,金山詞霸任職,編寫《走進搜尋引擎》第一、第二版,翻譯《Managing Gigabytes》,自主研發大規模 Key-Value DB,SNS 尋人系統等多個工具,發布經緯度行政區域查詢,提供全球經緯度查詢行政區域服務,粒度可達縣區級的 LEVEL3。

報告主題:社交媒體數據的大規模獲取

報告摘要:本報告從新浪微博數據抓取展開,就社交每天數據抓取中最常見的幾個問題進行分析。

1)如何獲得大量代理 IP,不同渠道的優缺點和價格。

2)如何獲得大量帳號,不同渠道帳號的優缺點。

3)怎麼解決帳號自動登錄問題(逆向協議)。

4)抓全微博數據的主流方法

5)如何有效部署整個爬蟲系統。最後就一些其他細節問題展開討論。

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見大會官網 http://smp2018.cips-smp.org/

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將會第一時間為大家帶來最新消息。雷鋒網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全國社會媒體處理大會即將召開,一文詳解四天議程精華 | SMP 2017
    講習班的講者包括領域大咖和一線青年骨幹,講習班本著梳理脈絡、引領方向、探索未來的思路組織,以冀為社會科學和計算科學的交叉融合提供新動力和新思潮。講習班將於9月14日上午開始,到9月15日下午結束,共四場。第一天為社會科學專場,邀請了社會科學領域著名學者中山大學梁玉成講授、北京師範大學的張倫博士和南京大學王成軍博士,介紹計算社會學和計算傳播學的研究進展。
  • 2019全球智博會分論壇議程重磅公布,六大AI開放創新平臺將同臺展示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9 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以下簡稱「全球智博會」)將於今年 5 月 9 日至 11 日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辦,主論壇議程、參展商信息已經陸續公布。在 5 月 9 日和 10 日,將召開 20 餘場人工智慧相關議題的創新分論壇,涉及無人駕駛、智能醫療、工業物聯網、智慧交通、語音交互、大數據、計算機視覺等領域。隨著會議的臨近,分論壇議程也重磅公布,具體安排如下。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將作為全球智博會獨家戰略合作媒體,第一時間帶來最新報導。
  • 提升與超越:中國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的創新進路
    來源:《西部學刊》 摘要:本文梳理了首屆中國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專題論壇上,來自新聞傳播領域的10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的必要性、重要性、方法路徑及新聞傳播學國際發表的機遇和挑戰等一系列問題的探討性觀點。
  • 「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今天召開,鵬城實驗室...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8 年 12 月 16 日,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辦公室、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中國計算機學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由鵬城實驗室舉辦的「2018 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學科博士後論壇」於廣東省深圳市鵬城實驗室召開。
  • 浦江創新論壇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2020年初始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目前還沒人知道它將如何收尾,而它給地球帶來的影響也還無法估量。論壇議程以現場實際為準,最終調整和解釋權歸論壇組委會所有Mauzerall教授的團隊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已發表80多篇環境與能源相關的論文,她也是《大氣環境與應用能源進展》(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Advances in Applied Energy)期刊的執行編委會成員。她的研究專注於探討在改善公共健康和糧食安全的同時如何減少空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
  • ISC19國際E級超算高峰論壇,中歐美專家將發表演講
    德國當地時間 6 月 18 日,在 2019 國際超算大會(ISC2019)期間,第 22 屆國際超算高峰論壇(HPC Connection Workshop)將在法蘭克福舉行。
  • ...2018 將於本周四開幕,15 場特邀報告重磅全公布(內附大會全議程...
    作為我國計算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學術、技術、產業交融互動的盛會,本次大會不僅有 15 位國內外計算機領域知名學者、專家及企業嘉賓蒞臨現場做特邀報告,同時還將舉辦 60 場技術論壇,預計參會人數將超過 7000 人。屆時,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將會作為獨家戰略合作媒體進行全程跟蹤報導。
  • 直擊SMP 2018 六大特邀報告,看社會媒體處理的多領域應用
    與之相應地,他分別介紹了以 SemEval 2017 Task6 為代表的幽默等級識別,以 SemEval 2017 Task7 為代表的雙關語識別、定位與推斷,以 CCL2018 任務 2 為代表的中文隱喻識別與情感分析,以 CCL2018 任務 4 為代表的中文幽默計算等多項評測任務。
  • 活動預告 | 未來(科學)論壇邀您共同探討氣候變化研究中的創新、共治與合作
    >形式:在線直播我們想和你一同探討的話題2020年初始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目前還沒人知道它將如何收尾,而它給地球帶來的影響也還無法估量。論壇議程以現場實際為準,最終調整和解釋權歸論壇組委會所有主持人及嘉賓介紹
  • 自考《傳播學概論》練習題
    答:傳播學雖然和新聞事業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但與新聞學並不存在「血緣」關係,不同之處在於:  1)傳播學重視理論研究,而新聞學重視業務研究(新聞學的研究路線是:實務-歷史-理論;傳播學的研究路線是:多學科理論探索-對傳播實踐的調查,分析與指導-理論上的提高與發展)  2)研究方法上各有不同(新聞學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傳播學採用實驗型的定量分析方法
  • 「意識、腦與人工智慧」圓桌論壇在浙江大學舉行
    如何計算?如何驗證?意識的定義是什麼?產生意識的物質載體及其工作機制又是什麼?這是學校啟動「雙腦計劃」以來,首次大範圍會聚人文社科、理科、工科等多個學科的校內外專家學者,探討前沿科學技術,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院士,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段樹民院士,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倪梁康分別作主旨報告。
  • 大學專業解讀系列:NO.102 傳播學
    傳播學專業の介紹文學→新聞傳播學類→傳播學專業資訊時代,傳播無處不在。人們穿的服裝,配戴的飾物,發的每一條微博或朋友圈,換的每一個頭像、用的每一個表情包,都在傳遞著自己的情緒,傳遞著想讓人了解的風格和信息。
  • 2012年7月傳播學概論自考試題
    2012年7月傳播學概論自考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1.按照信息傳受範圍的大小,可以把傳播分為五個層次,其中位於第二層次的是(      )A.大眾傳播 B.群體傳播C.自我傳播 D.人際傳播2.1949年,首次從學科角度整理、總結此前傳播特別是大眾傳播研究成果的學者是(      )A.盧因 B.施拉姆C.拉斯韋爾 D.霍夫蘭3.布雷多克在拉斯韋爾5W模式基礎上提出了7W模式
  • 學科會聚引領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路徑探討
    源於學科前沿和學科群交叉融合的原創性成果的大量湧現,佐證了會聚技術的崛起與眾多非傳統知識生產模式的發展,以及學科會聚將成為知識生產的新趨勢的預判。三部委聯合印發的《關於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教研〔2018〕5 號)明確指出要「創新學科組織模式,以服務需求為目標,打破傳統學科之間的壁壘,加強學科協同交叉融合,構建協同共生的學科體系」。
  • 上海交大與國際傳播學會(ICA)舉辦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迅猛發展,算法推薦、機器寫作、圖像識別以及人機互動等智能化產品快速迭代,未來的媒體將被怎樣重新定義?5G與人工智慧的結合,應際而生的新興媒體,將會突破人類的哪些想像?10月26日,以「人工智慧時代:新興媒介、產業與社會」為主題的2019新媒體國際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開幕。
  • 全國2012年4月自學考試傳播學概論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A、消息性內容B、娛樂性內容C、新聞性內容D、知識性內容17、與受眾的選擇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成語是( )A、見賢思齊B、見仁見智C、愛屋及烏D、擇善而從18、諾伊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論中指出,大眾傳播的社會效果是( )A、強大的B、有限的C、微弱的D、中性的19、大眾傳播學賴以形成的基礎學科是
  • 國際政治語言學:方向與議程
    ,已經取得了一些理論研究進展。而對其未來研究方向與議程的探討也顯示出它在學理研究和政策研究領域的發展前景。它不僅會繼續豐富未來的國際關係研究,為國際關係研究帶來活力,同時也可以為外交實踐提供啟示。   國際關係理論在向其他學科的不斷借鑑過程中經歷理論突破,體現出跨學科研究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的重要影響。
  • 這一論壇將於本月30日在滬開幕
    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雲端科學盛會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以下簡稱「論壇」)系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年度國際科學家論壇。論壇始建於2018年,每年10月底在中國上海舉行。
  •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最新日程出爐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三大學術報告:論壇定位於亞洲和新興經濟體,以推動亞洲區域合作為宗旨。《亞洲經濟一體化報告》、《新興經濟體報告》、《亞洲競爭力報告》是論壇最重要的三大學術報告,將重點發布亞洲一體化進展、以E11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狀況、亞洲國家競爭力排名等。
  • 聚焦三大領域,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下月舉行
    今天上午,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定於2020年11月8至9日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交易中心舉行。論壇上,2020年度人類可持續發展十大科學問題將揭曉,論壇將聚焦衛生、安全和資源三大領域,通過數據檢索結合專家提名、專家投票的方式,遴選提出2020年度十大科學問題。論壇由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等國際組織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