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會自然產生?隨便挖個水塘,為什麼不久以後就會有魚?

2020-09-1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艾爾湖是全世界最大的時令湖,湖水有時有,有時則無,雨季時艾爾湖是澳洲最大的湖泊,面積達上萬平方公裡,旱季時可能就是零!有時甚至數年都不見湖泊!

但無論多乾旱的湖床,一旦遇到雨水充沛的年份注滿水後,到處都是澳洲涉禽覓食著魚蝦,相信很多朋友都有一個疑問,這些魚蝦都是從哪來的呢?

艾爾湖的魚蝦到底是哪來的呢?

其實像這類季節性的湖泊或者相隔數年,雨水充沛時才出現的湖泊,出現魚是比較容易解釋的,比如有一些特別能耐乾旱的魚,比如肺魚,非洲和美洲的肺魚的能耐實在讓人敬佩,乾涸了數年的河道下面,可能就有一條肺魚正做了兩個繭狀窩躲在裡面等待著雨季的來臨!

因此非洲人要是想吃魚了,拿把鋤頭去河道裡挖就行,乾燥無比的河道底部的某個位置,留著呼吸孔的肺魚就在等著他!澳洲也有肺魚,不過澳洲肺魚比非洲的品種更古老,它們無法抵擋數年的乾旱,只能在比較缺水的環境中短期生存!

不過這並不能阻止艾爾湖的在雨季時突然恢復生機,因為活魚很難熬過漫長的旱季,但魚籽可以,比如非洲就有一種神奇的,叫做「漂亮寶貝鱂」的短命魚類,儘管它們壽命並不長,但它們的卵卻可以在乾燥的狀態下存活1-2年,而在合適的狀態下可能還會更久,因此當湖水重新灌滿時,只要幾天它們就從卵的狀態孵化成魚了!

而這個技能很多魚類都具備,就像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已,艾爾湖的各種魚類在短期內恢復生機,就是生命的種種神奇!

艾爾湖邊的鵜鶘

新開挖不久的水塘,沙漠中突然出現的湖泊,都會出現魚蝦,是自然產生的嗎?

上文的理論解釋了乾涸了很久的水塘中為什麼突然變得生機勃勃的原因,但卻無法解釋一個新挖的水塘出現魚類的原因,也無法解釋某次大暴雨後沙漠中突然出現了一個水庫,不久後就綠草茵茵,涉禽捕魚蝦的場景!

我們都學過地球生命誕生的過程,儘管米勒-尤裡實驗能說明生命最初誕生的一種可能,但卻不能保證能誕生生命,而且在短短數月甚至更短期內那是不可能產生如此高級且複雜的魚類的!

有一種說法是千年草籽,萬年魚籽,草籽確實有可能跨越千年仍然可以發芽,比如考古學家在1952年發現了一些古蓮種子,大概在330年-1250年間,培養之後成功發芽,這表示草籽的時間確實很久,但魚籽並沒有那麼久,比如上文中的「漂亮寶貝鱂」魚籽已經將魚籽在自然狀態下保存提高到了極限!

那麼這些魚是從哪來的呢?

假如將這個魚塘用玻璃罩隔離起來,那麼再過一萬年也不會出現魚,因為魚這種高級生命它只能從外部侵入,至於是什麼方法,那就值得商榷了!一般也不外乎如下幾種可能:

  • 地下暗河與外界聯通
  • 各種水生鳥類或者昆蟲帶過來的
  • 水龍捲攜帶而至
  • 原本魚卵就在此處

地下暗河對於野外自然形成的水塘,還有點可能,但人工開挖的可能性幾乎就是零,因為會做防漏處理,而水龍捲的可能性,一般某處發生的概率極低,剩下可能性最大的也就是鳥類或者昆蟲帶過來,它們在水邊淤泥裡沾染了魚卵,到了水塘裡就會帶入,大型昆蟲也會有這種可能!

還有一個就是原本這裡就有魚卵或者各種泥鰍魚等等,比如黃鱔和泥鰍可以在潮溼的泥地裡存活很久,一直到你開挖水塘為止!

但新開挖的水塘不久之後就有魚這個說法,還是不太嚴謹的,因為在很多時候,它真的沒出現魚!而出現魚的那種,比如野外孤零零的一個水塘,它們存在也許已經有數十年,甚至數百年,這種地方在如此漫長的時間中,遭遇這種概率就會極高,因為涉禽對於水有一種天然的親近,它必定是從上一個水源地遷徙而來,所以它們才是這種野湖裡出現魚的罪魁禍首!

相關焦點

  • 人工挖掘的水池,不久就會誕生魚,難道生命在自然產生?
    示意圖其實類似的問題非常常見,在野外隨便地挖掘一個小水坑,即使不放養魚苗,在未來幾年後也是會有小魚出現,其實這就跟肉腐生蛆是一個道理。現代社會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關於上物的起源與演化等問題,早都已經有了系統定論。生命不會無端的產生,尤其是在短時間內,同時也不會快速的進化,只有在漫長的時間積累下才能完成。
  • 地球上挖個塘就有魚,因為有萬年魚籽!那麼火星挖個塘也有魚嗎?
    紀錄片中經常有看到,澳大利亞內陸沙漠都不知道乾旱多少年了,某年一場大雨過後不久,水中就出現了小魚,岸邊綠草茵茵,火烈鳥涉足其中,生機勃勃的氣息撲面而來!紀錄片中很少給我們解釋這些魚從何而來,我們今天就來追根溯源下!
  • 沒有魚的池塘,為什麼下過雨之後會有魚?專家這樣解釋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去野塘捉魚的經歷,小時候網際網路還沒有如今這麼發達,放學後約上幾個小夥伴去捉魚是很美好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們去的很多魚塘其實是野塘,是沒有人往裡邊放魚卵的,那為什麼會有魚出現呢?
  • 野外水塘的魚究竟從哪裡來?從天上,從地下,還有可能從鳥的便便
    確實,若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生活中總存在著「水生魚」的現象。真的是水憑空產生的嗎?顯然,魚作為生物,是不可能憑空產生,它會在一些獨立的、偏僻的、一般不可能出現的水系裡出現,除了人為因素外,還有很多很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途徑。
  • 人工湖泊中原本沒有魚,為什麼過一段時間後就會有魚生存?
    魚,可以從無到有的產生嗎?如果不能,那為什麼人工挖掘的小水塘或者小湖泊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魚呢?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古人也思考過。 人工湖泊中的魚 關於人工湖泊中的魚是怎麼來的,古時候認為是自然發生的,古代人們認為,蒼蠅可以從腐肉中誕生,流螢可以從腐草中誕生,淤泥裡會滋生老鼠。所以當時的人們生命是可以自發地產生,這個理論也被稱為:自然發生論。
  • 盤點:會被水淹死的魚,缺水也能活4年,這還是魚嗎?
    導讀:眾所周知,水跟魚就像是人跟空氣一樣密不可分。魚要是離開了水就像是人掉海裡一樣,生命已經開始倒數計時,但是每個物種裡似乎都有一些異類。你敢相信,竟真的有魚可以離開水好幾年都不會死亡,甚至還可能被水淹死。
  • 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魚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池塘有水就有魚?一般情況下,魚卵離開了適合生存的環境時就會很快死亡,但是粘在這些溫暖又潮溼的水禽羽毛裡,它們還是有部分可以存活下來的。存活的魚卵會隨著鳥兒飛行到達了新的區域,在合適的條件下孵化後,水裡就有了魚。除此之外,一些魚卵是可以通過糞便進行轉移的,比如有些魚卵能在天鵝的消化道存活,並且在其糞便中繼續發育。
  • 如果在山上挖一個池塘,不放魚,裡面會慢慢有魚嗎?
    魚的生存環境是離不開水的,魚一旦長時間離開水就會面臨生命危險,甚至是死亡。
  • 為什麼野外有的地方有水就有魚?
    農村有句老話叫,千年草籽,萬年魚卵。這話說的就是魚卵的生命力特別頑強。能經受乾涸,能經受動物昆蟲的腸道還活著。只要哪天有水和適合的溫度,就能孵化出小魚。農村長大的人都知道,農村裡那些小水塘,只要長年有水,那裡面必定會有小魚。只是水塘大點的話,可以抓到比較大的魚。
  • 一個新挖的水池,為何不過多久會長出魚,科學家告訴你.
    剛挖出的蓄水池一開始水清無魚,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就會發現,在沒有人為養殖的情況下同樣會有一些小魚的身影從水池中冒出來?
  • 江灘水塘電魚是否涉嫌非法捕撈?檢察官勘查後決定不批捕
    來源:檢察日報檢察官在勘查現場聽說即將填埋的水塘底下還有魚,翁婿二人借來電捕魚工具前往「撿漏」,不料被聯合執法隊員現場抓獲,鮮沒嘗到,還差點惹上牢獄之災。飯後,女兒閒聊時說工地上有個魚塘,因為工程需要馬上要被填埋,魚塘主把水放了,把魚都撈走了,並跟項目部明確表示,底層的魚不要了,隨便工人們處理。聽完這番話,呂某萌生了去電魚的想法。當晚7時,他和女婿張某帶著女兒借來的電捕撈工具來到魚塘邊。電魚時,呂某背著電瓶和逆變器,拿兩個電魚竿操作,女婿負責撿漁獲,女兒則在岸上觀望。20分鐘後,張某因身體不適先行離開。
  • 孤立的水坑,總是能憑空出現魚,這是為什麼?
    儘管如此,但是在有些地方,生命總是會無緣無故的出現,就好像憑空產生的一般,而且時間並不會很長,有時是十幾年,有時是幾年,而有時甚至是幾個月。這種憑空產生生命的地方就被我們叫做水坑,而其中憑空而生的生命就被我們稱之為魚。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如果你在鄉村長大,或者長時間居住於鄉村,那麼很可能親身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 路邊"野菜"不要隨便挖 分辨不清很可能把"毒草"當野菜
    每年這個時候,想吃原汁原味野菜的人,就會帶上小鏟子,去野外挖野菜,然而,如果分辨不清,很可能把「毒草」當野菜。  「挖菜小分隊」挺活躍  4月8日,在時代廣場南側的樹林中,不時可以看到市民低頭挖菜的身影。  「這是婆婆丁,洗乾淨泡水或蘸醬吃,對身體好處多著呢。」談話間,一位大媽麻利挖著婆婆丁。
  • 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
    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沒有開始,那麼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為何"知道"演化?為什麼自然法則會產生一個對生命如此好客的宇宙?這些問題十分困難,科學家們正試圖用大膽的新想法和新的實驗來檢驗這些想法。
  • 世界上「最勵志」的魚:可以生活在幹泥裡,挖出來仍然生龍活虎
    世界上「最勵志」的魚:可以生活在幹泥裡,挖出來仍然生龍活虎而且有很多我們中國人在那裡建的廠,非洲有很多景區也是沒有開發的,大多都是一些原始的森林,也是非常的讓人嚮往。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並不是非洲什麼特別的景點,而是非洲一種奇怪的魚,在非洲最乾旱的時候,人們吃魚並不是在水裡撈的,而是在海底裡挖出來的,想必說到這裡大家也是非常的好奇吧,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為什麼「有水就有魚」,新挖的池塘總會出現魚苗,這是為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在一些小區中,會為了美觀修建一些池塘,而這些池塘中在一開始是沒有魚的,但是時間一長,這些池塘中就會出現一些魚苗,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池塘會自己「長」出魚來?雖然氣候的變化可以解釋一些不可能存在魚類的池塘或者水窪中存在魚類,但是也有一些池塘是新出現的,為什麼在一段時間後仍然會有魚苗出現呢
  • 路亞馬口魚,為什麼一個點釣幾條魚以後就沒口了,是馬口會告狀嗎
    隨著國內路亞資源的匱乏和長江限制釣魚以後,越來越多的路亞人開始轉向路亞小型魚種上,在眾多小型魚種裡馬口魚變得越來越受喜愛。主要是因為馬口魚生性兇猛、體色絢麗。分布廣泛的特點等特點,尤其是一些個體較大的馬口,釣起來手感非常的棒。
  • 蚯蚓一直在泥土中,都沒和魚見過面,為什麼水的中魚卻喜歡吃?
    釣魚用蚯蚓,似乎成慣例了,筆者在老家時也經常釣魚,每次釣魚前都會去牆角落裡挖些蚯蚓備用,不過卻從沒有想過為什麼蚯蚓和魚都沒見過面,怎麼就成了釣魚用的餌呢?魚的鼻孔不是用來呼吸的,因為它通過魚鰓和水中交換二氧化碳、吸收氧氣,但魚鼻孔的嗅覺作用仍然是存在的,而且極為靈敏,水中的食物味道會刺激它的嗅覺,讓它順著味道尋找到食物!
  • 不是魚缸放了硝化細菌以後,再去討論何時放魚,操作完全反了
    不管是死魚死蝦、或者魚飼料、舊濾棉,或者闖缸魚、主魚,反正得有個生產有機物的來源,至於到底該選擇哪一樣,全看個人經驗。如果我們感覺到放入的這些東西我們能夠駕馭,那麼可以隨便使用,如果我們感覺有些操控不了水質,或者過髒、或者帶菌,那就可以不用。
  • 宇宙中很可能沒有自然產生的矽基生命,碳基才是宇宙主流生命形式
    一說到尋找外星生命,就會有很多朋友說宇宙中的生命不一定都是碳基生物。如果宇宙中有很多生命,相比較與矽基或者其他生物,碳基生物才是更主流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接著看下去就會明白了。,為什麼我們不是矽基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