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個頭不過100克,胺基酸含量達18%,一斤20元,常年供不應求
加州鱸魚引進我國之後掀起了一陣養殖熱潮,如今幾乎可以說完全替代了本土鱸魚養殖,佔據了國內水產的主要市場。外來物種也能如此霸道,不得不承認加州鱸魚在水產領域的優勢。目前國內消費市場所指的鱸魚,絕大多數都是暗指加州鱸魚,如不特殊說明鱸魚品種的話,商販也默認是加州鱸魚。
在這市場沒有國界的社會,外來物種只要有競爭優勢,絕對能夠很快佔據市場份額。如當下非常火的外來太陽魚,個頭小卻十分搶手。太陽魚外形有點像非洲鯽魚,但太陽魚更加絢麗多彩,特別是在陽光照耀下,絕對是魚類的「美女」。太陽魚原產於美國南部與墨西哥交界處,消費者對於太陽魚的屬於外來物種較為陌生,加之地理位置模糊,常被誤認為水產攤上的太陽魚是海魚,實際上它不過是淡水魚而已。
常見太陽魚個頭不大,一隻在50~100克之間,通常最大不過100克,屬於中小型魚類。目前國內主要養殖的太陽魚有兩種,一種是純種太陽魚,一種是雜交太陽魚,純種太陽魚引種自國外,雜交太陽魚是科研人員通過多種品種雜交而得的優質品種。但兩者在本質上沒有很大的區別,消費者更是無法從肉眼去辨別。
太陽個頭雖小,但營養價值卻不賴。從科學分析太陽魚的營養價值來看,其所含的蛋白質高達18.8%,其中胺基酸更是多達17種,含量也高達17.68%,直逼18%了。營養豐富是太陽魚熱銷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太陽魚刺少肉美,油煎或者清蒸效果都不錯,深入尋常百姓家中的餐桌。
但在對生態的影響,太陽魚卻不是個好東西。自國外引進之後,太陽魚在我國多處被發現,並且具有很大的生態破壞性,如吞食其他魚類的魚卵、魚苗,給本地水產生態系統造成極大威脅。它對生態的禍害程度就跟大肚魚(食蚊魚)有得一比。太陽魚這一方面問題一直沒有受到重視卻越來越嚴重。
加上太陽魚在我國市場的熱度,引進以來一直都呈現常年供不應求的局面,養殖規模逐年擴大,最先從廣東起步,如今在我國南方各地已有大規模,多產地養殖,並且太陽魚的市場價格相對穩定,20元一斤是常態。
從太陽魚的問題來看,需要持續發展的眼光去對待。在加大養殖滿足市場需求的時候,養殖戶要提防太陽魚逃逸造成入侵本地生態系統。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太陽魚需求那麼大,即便是逃逸到野外很快也會被人類捕捉殆盡,完全不用擔心它破壞環境。至少它不像福壽螺那樣沒人敢吃,反而縱容了福壽螺泛濫成災。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你們當地太陽魚一斤多少錢?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本文僅代表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