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肉這方面,大家都知道在水裡遊的魚的肉是營養價值最高的。魚肉所含的蛋白質高,但脂肪含量卻很低,100克的魚肉脂肪含量一般不會超過2克。魚肉是屬於瘦肉類,即使是油脂含量豐富的三文魚,熱量也比豬排少一半。與其他肉類相比,魚類的營養又比較還更易於被人體吸收。
我國的魚類資源非常豐富,當然這跟我國綿長的海岸線分不開。我們經常所吃的魚有草魚,鱘魚,鰱魚,鯰魚,鱖魚,刀魚等等。可是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種魚從古至今都屬於「珍貴名魚」。在古代也是作為皇家貢魚來進貢,直到現在實現人工養殖後,仍然屬於價格高昂,價格能賣到500多元一斤。
這種魚的體型非常小,即使是成年魚也不過只能長到20多釐米左右。並且生長時間很長,三年才能長九釐米,而且產量還不高,所以這種魚非常的珍貴。它的名字叫做泰山赤鱗魚。
赤鱗魚外形特徵
泰山赤鱗魚,又名螭霖魚,石鱗魚或者斑紋魚。是泰山的名貴特產,也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只有在泰山270米到800米的山澗溪流中才能找到。是我國的魚類的珍貴品種。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動物。它是由泰山的泉水哺育而成。
有的人一看到泰山赤鱗魚說,這不就是麥穗魚嘛,這種魚跟麥穗魚長得十分的相似,雖然身份如此的名貴,但是它非常的低調,樣貌很平凡。它的整體呈褐色,背部顯現藍色,腹部是白色。赤鱗魚體型較小,成魚超不過20釐米,體重不過100克。
赤磷魚的頭部很小,魚吻成鈍形,體型偏扁,全身被細小的鱗片包圍,身體兩側的魚鱗發微黃色,背鰭和尾鰭呈灰黃色,乍一看有點金光閃閃的感覺。
並且赤鱗魚的身體顏色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它反應十分的靈敏,並且動作敏捷,一發現有外部刺激,就會迅速的躲到石頭之下。
對生長環境要求苛刻
為什麼說泰山赤鱗魚只有在泰山270到800米的山間溪流中或者深潭中才能找到,因為泰山的溪流有很豐富的藻類和浮遊生物,並且泰山的溪流常年處於2°到28°的狀態,既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
泰山的河流又呈現彎彎曲曲,蜿蜒不斷的形狀,所以它的含氧量就十分的豐富,並且水性酸鹼平衡呈中性,而且礦物質含量很低,適合赤鱗魚的生長環境。
所以赤鱗魚只能在這個環境中成長,其他的環境無法成活,所以也就有了「泰山赤鱗魚不下山」的說法。泰山赤鱗魚在我國已經有3000萬年的歷史,屬於我國的原生魚類。
名菜「鮮炸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極其的高,它可以明目聰耳,堅齒健骨,延年益壽。並且赤磷魚的肉質鮮美細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磷等礦物質。口感香而不膩,鮮而不腥。
在古代,常被用為宮廷用菜,我國著名的清滿漢全席中就有鮮炸赤鱗魚,現在人們常常將赤鱗魚乾炸或者清燉或者做成鳳尾赤鱗魚。在泰山地區,很多人都喜歡吃赤磷魚。而且目前很多到泰山的遊客,也將赤鱗魚作為必吃的一道菜。
今天分享的「這種「珍貴名魚」,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如今價格高達500元一斤」到這裡。不知大家有沒有吃過這種魚,你覺得味道有何特別呢?期待你留言分享。
本文文字為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