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GDP超越英國成第五,殖民地翻身成贏家,英國:太丟臉

2020-12-08 騰訊網

  歡迎收看照理說事之拍案驚奇

  列位歡迎來到照理拍案,大英帝國曾經是全球number1的超級大國,當年人家可是號稱日不落帝國的,為什麼日不落?人家的領土太廣泛了,每一個時區都有,所以啊 人家總有一塊領土啊,照射在陽光之下,可是大英帝國已經早就煙消雲散了,現在剩下的英國還有幾分當年的實力呢,除了每天跟在美國後面跑之外,他自己到底還有多少影響力呢。

  就在今年英國有兩個事情很焦頭爛額,一方面英國脫歐 都脫了兩年了,還沒有徹底脫完還是國內沒商量好,怎麼跟歐盟籤這個協議,而另一方面就在今年哦,很多經濟學家都預測說在今年,印度的GDP將會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五,英國被排擠到第六去了,咱們不要忘了當年印度可是英國的殖民地啊,也就是說又經過了這幾十年的發展,當年的殖民地在經濟總量上,已經可以超過當年的宗主國了,這對於英國來講也是一個很丟面子的事情。

  可是啊 很多英國人是不這麼看的,尤其到年終歲尾了總要搞各種排行榜吧,英國有一家智庫叫亨利傑克遜,人家最近就出爐了一份世界大國排名表,這個報告很詳實啊,分這個什麼軍事啊 政治啊,經濟啊 人口啊 文化很多項,每一項還要逐條打分最後得出這個排名,排名第一的是誰呢 那當然是美國了,這個我相信誰排也不可能把美國排第2去,他們認為啊 在各項得分中,美國得滿分得了100分,英國得了多少分呢 57.1分啊,對不起 還不及格,中國呢得了56.9分 法國呢得了52.6分,也就是說啊 這個除了美國之外,其他國家都沒及格,但是大英帝國還排第二名,人家還有個解釋啊,說這個得100分的美國呢,它是一個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而這個得第二的這個英國呢,它是全球唯一個全球性大國,從中國開始中國法國和後面那幾個國家呢,那只能稱作地區性大國,似乎聽起來這個排行榜很公正,你看人家把美國都排第一,第二的連60分都沒達到。

  可是他這個排行榜一出來之後,很多西方媒體都笑掉大牙啊,大家不僅要問今天的英國,它有什麼實力能號稱自己排名全球第二,咱們這麼講吧 我們舉一個例子啊,今天如果我們給全國的,所有大學拉一個排行榜,有任何人不把清華北大排在前兩名,把其他一個學校塞到第二名啊,大家都會說這純屬胡排,因為前兩名是誰大家是心知肚明的,而從另一個角度上講,在國際上給各個國家實力排名,你如果不把美國和中國排在前兩名,你這份排行榜的可信性就大打折扣了,因為全球人都知道到底誰是兩強,很多人都說現在是一個中美國的世界了,更何況拋掉中國的因素不談,即便談談英國你有什麼資格,能排在法國德國俄羅斯之前啊。

  美國甚至有另外一個智庫,人家在去年年底也出了一個大國排行榜,排出了全球八個有影響的大國,英國連這八個都沒進去啊,當然了這個智庫啊,人家還出來信誓旦旦的說,你看中國排名提升也挺快,去年他們還排第四,排在法國後面呢 今年已經排第三了,他們預測明年中國就有可能超過英國,排名全球第二了,那當然了他如果明年還不把中國排第二,我估計都沒人看他這個排行榜了。

  所以啊 一看到這個智庫能發這個排行榜,我就很有興趣的去查了查這個智庫的老底,結果沒想到一查之下才想起來,兩三年之前大家記得當時有一個新聞吧,這可是英國BBC報導的,說日本政府啊 為了向英國的議員遊說,遊說這個中國威脅論 希望英國議員們,能夠多多出議案遏制中國發展,拉抬一下日本的聲勢,所以呢 日本政府當年每個月,支付給這個亨利傑克遜智庫呢,1萬英鎊的活動經費,讓他們出一些這個研究報告,來影響英國的議員們,大家想啊 這麼大一個智庫啊,搞這個全球性的調研,每個月1萬英鎊就能被日本政府收買了,它到底是個什麼貨色我相信大家也清楚了

相關焦點

  • 英國GDP將超越中國?中國gdp數據分析
    該智庫給英國的分值為57.1分,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二,而給中國的分值為56.9分,次於英國,排在第三,第四名是法國,分值為52.6分。英國智庫將英國、中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成為「全球性力量」,將俄羅斯稱為「地區性力量」。
  • 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了200多年,為何印度不恨反而卻對英國感恩?
    而英國殖民者統一了印度大陸的大部分地區,除了法國和葡萄牙存在的幾處殖民地,所有的地方都是印度的,並且英國幫助印度向外擴大了地盤。在領土方面,印度是應該感謝英國的。沒有英國統治時代把半島南部地區併入英屬印度,印度就沒有理由擁有南部地區。類似的還有印度洋上的兩個群島,歷史上並不屬於印度,只不過同屬於英屬印度,就在印度獨立後,被印度順理成章的繼承下來了。
  • 英國為什麼不把殖民地變成領土,俄國是怎麼做到的?
    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後,開始了對北美洲的殖民。17到18世紀,英國憑藉強大的海軍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殖民地,並擊敗荷蘭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美國獨立後,英國將殖民地的重點改為印度,同時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香港等地。近代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家和地區達到58個,鼎盛時期本土、殖民地、託管地等總陸地面積約3300多萬平方公裡。
  • 地理位置的優越,時間的恰到好處,印度一步一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一、 印度佔據"地利" 歐洲在經歷了資本積累使得本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進行到下一階段之後,歐洲各國便開始了在全球尋找原料和市場基地的進程,這種原料供應和市場便是我們口中所說的殖民地。而在亞洲的一眾國家中,英國偏偏選了印度作為其控制亞洲的大本營,而英國的這種選擇與印度在世界中的地理位置是分不開的。
  • 實力超越原宗主國的殖民地國家,全世界只有兩個
    如今時光飛逝,很多殖民地國家早已實現了獨立,但宗主國和殖民地國家的實力對比,卻並未出現根本性改變。比如以上殖民大國,除了少數落伍之外,依然是當今世界的主要強國。而它們的殖民地,也很少能在總體實力上超越原來的宗主國。比如,西班牙的各個殖民地,比較厲害的有墨西哥,阿根廷,智利,沒有一個實力超過西班牙。
  • 除了英國,還有哪些國家在印度有殖民地?其實葡、法、荷、丹都有
    如果我問一個問題:印度獨立之前是哪國的殖民地?估計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是英國,這當然沒錯,而且可能很多人還知道,英屬印度不僅僅包含了現在的印度,還包括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也就是幾乎整個南亞次大陸,甚至還包括了一部分的緬甸。
  • 為什麼英國殖民地大多成為發達國家,法國西班牙的則比較落後?
    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都曾經擁有很多海外殖民地,是世界殖民大國。隨著殖民地經濟的發展和民族意識的覺醒,絕大多數殖民地都實現了獨立。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很多英國殖民地再獨立後都成了發達國家。當然,也並非所有前英國殖民地都成為發達國家,比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埃及等非洲國家。而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殖民地,獨立後幾乎沒有產生一個發達國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1.英國殖民地的地理條件好。一個國家要想成為發達國家,有好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很重要。
  • 前殖民地不恨英國?以愛爾蘭和印度為例,談談三個真相
    英國作為人類殖民史上第二個日不落帝國,被一些人看作是感恩他們的似乎比較多,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西班牙和英國作為兩任日不落帝國,原來的殖民地也都不怎麼被仇視。其原因既有現實因素:英國還很強大,又有實實在在地發展歷史原因但這要怎麼看待。其一,歐洲殖民者往往與被殖民者不在一個州,現實世界裡沒有被再次殖民的可能。
  • 英國最古老殖民地,人均GDP曾達世界第一,為何堅持不肯獨立?
    「羅馬人徵服世界用了三百年,英國人徵服世界只用了三場戰役,他們的土地比羅馬時代整整擴大了一倍」這是英國著名政治家霍勒斯·沃波爾留下的評論。作為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曾經遍布全球,雖然也有美國誕生那樣的特殊情況,但並沒有人懷疑英國對外擴張的能力。
  • 一戰對英國的影響:殖民地與自治領離心力加劇,英帝國即將崩潰
    帝國主義者阿爾弗雷德·米納爾認為帝國具有巨大的潛力,如果它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它將強大到足以擊敗所有進犯者,並使英國置身於歐洲錯綜複雜的局面之外。隨著戰爭的進展,自由黨政府也感到有必要動員一切力量為戰爭服務。因此,帝國主義派成員成了炙手可熱的人物,受到政府的重用。
  • 16世紀,西班牙、英國、法國、荷蘭相繼瓜分北美洲殖民地
    此後,西班牙繼續開拓美洲殖民地:以哥倫布在巴西、多米尼加建立的殖民地為參考,在南方,1510年,哥倫布的一位船長在巴拿馬建立了一個殖民地;1521年,西班牙科蒂斯帶著軍隊,徵服了阿茲特克帝國,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地區建立了殖民地;在北方,西班牙相繼發現佛羅裡達州、密西西比河、聖菲等地;1582年之後,一個叫科羅拉多的人從加利福利亞灣進入北美洲
  • 英國在全世界進行殖民統治,為什麼殖民地的人們卻都不討厭英國?
    英國曾在海外建立了非常多的殖民地,可是為什麼受殖民統治的那些老百姓卻並不仇恨英國呢?我們知道英國號稱日不落帝國,它的殖民統治遍及全球,照理說受殖民統治那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但事實上英國曾經殖民過的那些地方的老百姓,他們並不仇恨英國。
  • 印度會超越中國嗎?中印GDP,人口年齡和科技能力大比拼!
    看一個國家的發展潛力不能只看GDP和增長速度,也要看人口質量,尤其是勞動力年齡,中國的平均年齡已接近40歲,印度平均年齡28歲,印尼平均年齡27歲,非盟國家平均年齡不到30歲。在這些國家間,似乎印度是最具有超越中國能力的,因為同樣是文明古國,同樣有著巨大的人口,同樣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是否有能力超越中國呢?
  • 前三季度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GDP分享
    上周,印度官方正式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了——與去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GDP同比實際縮減9.3%(若不剔除物價因素,則下降6%),完成的經濟總量為為1385795.4億盧比,折合美元約為1.867萬億美元。
  • 【世界銀行GDP排名:印度超法國成全球第六 中國第二】世界銀行7月...
    【世界銀行GDP排名:印度超法國成全球第六 中國第二】世界銀行7月初更新的2017年各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顯示,印度超越法國,成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
  • 直布羅陀:英國脫歐,請帶上我!
    當年英國在經略海洋的時啊,對直布羅陀相當眼饞,但是明搶不太合適,得等一個機會。終於一七零零年機會來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沒有子嗣,他本身就是個弱智,因為哈布斯堡王朝都是近親結婚,所以只能從這個旁支裡挑繼承人,挑來挑去就挑中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孫子菲利,因為菲利是哈布斯堡王朝公主生的。
  • 地球囚牢說,歷史原型或為美、澳兩國皆英國罪犯後裔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女王派遣,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他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意為救世主)。
  • 印度聖雄甘地印將被印在英國硬幣上,將成英國硬幣上第一位非白人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當地時間7月31日報導,英國正考慮製造一批硬幣紀念印度的獨立英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聖雄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於1869年10月2日出生於一個印度教家庭,終其一生提倡非暴力抵抗的政治學說,曾在印度的抗英獨立鬥爭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 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第二是法國,第三是哪國?
    文/寂寞的紅酒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風雲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和新興殖民帝國德意奧對海外殖民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並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眾所周知,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佔到了全部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一半,足足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法國緊隨其後,殖民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有1200多萬平方公裡,海外殖民地是本土面積的數十倍。第一是英國,第二是法國,那麼排名第三的殖民帝國是哪一個?答案就是德國,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殖民大國。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259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三,比排名第四的義大利多大約25萬平方公裡。
  • 世界最小的殖民地,英國在太平洋地區最後一塊海外領地——皮特凱恩島
    這的確存在的,這就英國在海外最小的殖民地——皮特凱恩島。 皮特凱恩群島非常小,只有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群島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玻里尼西亞群島東南部。由4座島嶼組成,分別是:皮特凱恩島、亨德森島、迪西島和奧埃諾島,雖然亨德森島是最大的島嶼,但是只有第二大島嶼皮特凱恩島有人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