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復興創作新詞,意在大眾化新的思維方式的構成與反覆的哲學實踐,以克服人們習慣的思維方式的固化與僵硬,提倡以自己思維方式為對象的認知與統攝及調整。
歐洲文藝復興以哲學啟蒙為先導,其目的在於衝破近千年以來,宗教所產生的思維模式固化。國內學者講解笛卡爾哲學的我思故我在,若忽視了千年宗教思維僵化的大背景,單獨從意識獨立性講解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原理是講不通的。只有衝破上帝造人創造世界的思想束縛,才有了我思故我在以創立近代西方哲學,開啟歐洲哲學大理性主義時代的合理性。
歐洲大理性主義的核心就是解放意識思維方式。
過去了兩百年,歐洲文藝復興科學革命佔據統治地位,西方近代哲學的笛卡爾,康德,黑格爾哲學都受到巨大的挑戰,似乎科學取代了一切,科學已經取代了近代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將其稱為哲學小理性主義的盛行。小理性主義盛行的標誌,是科學衡量一切,科學取代一切。對於人的思維方式而言,科學的取代本質是一種僵化的固定。千年宋詞復興,大眾創作新詞,就是要從僵化固定的思維方式之中解放出來。
哲學和科學歸屬兩個知識層面,哲學評價哲學,科學評比科學。因為,哲學層次及層面在科學之上。在國家教育部學科設置中,哲學學科也是高於所有具體科學學科的。
過去中國,凡事都要加上科學兩個字,覺得這樣突顯價值。連哲學論述,也非要強行加上科學的哲學。其實,科學只是科學,至今兩百年歷史,在科學以前的人類知識稱為哲學,哲學就是哲學,這是西方哲學統一定論。哲學高於科學,哲學不必彎下身軀以科學平起平坐。艾薩克,牛頓,在1686年5月8日發表的數學力學研究論文標題是,自然哲學數學原理。
在近現代西方哲學中,早就有過關於大理性主義和小理性主義的極其深刻的反思,胡塞爾稱為歐洲科學危機,認為當今的小理性主義是科學對存在作出的一種解釋。小理性主義假定己經在事物中完成,實際科學將在其完成之日到達的一門絕對科學,一旦任何合理問題有了答案,絕對科學就不給我們留下任何有待提出的問題。我們不得不提出,許多崇拜西方的人其實根本不了解他崇拜的西方。
在中國還不能稱為中國科學危機,但科學至上,一切以科學為標準的歐洲小理性主義的廣泛普及,應該比一百多年前的歐洲嚴重數倍,而且深入到家庭與大眾心中。在當今中國,誰想談一談哲學的思維方式是沒有市場與聽眾的。好像只有科學和科學思維方式才是最有價值的萬能的。我們喜歡西方,羨慕西方,更應該深入了解西方,特別應該研究現代西方哲學對於小理性主義的批判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