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復興意在衝破西方科學小理性主義陷阱

2020-12-04 姜偉延生護寶

宋詞復興創作新詞,意在大眾化新的思維方式的構成與反覆的哲學實踐,以克服人們習慣的思維方式的固化與僵硬,提倡以自己思維方式為對象的認知與統攝及調整。

歐洲文藝復興以哲學啟蒙為先導,其目的在於衝破近千年以來,宗教所產生的思維模式固化。國內學者講解笛卡爾哲學的我思故我在,若忽視了千年宗教思維僵化的大背景,單獨從意識獨立性講解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原理是講不通的。只有衝破上帝造人創造世界的思想束縛,才有了我思故我在以創立近代西方哲學,開啟歐洲哲學大理性主義時代的合理性。

歐洲大理性主義的核心就是解放意識思維方式。

過去了兩百年,歐洲文藝復興科學革命佔據統治地位,西方近代哲學的笛卡爾,康德,黑格爾哲學都受到巨大的挑戰,似乎科學取代了一切,科學已經取代了近代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將其稱為哲學小理性主義的盛行。小理性主義盛行的標誌,是科學衡量一切,科學取代一切。對於人的思維方式而言,科學的取代本質是一種僵化的固定。千年宋詞復興,大眾創作新詞,就是要從僵化固定的思維方式之中解放出來。

哲學和科學歸屬兩個知識層面,哲學評價哲學,科學評比科學。因為,哲學層次及層面在科學之上。在國家教育部學科設置中,哲學學科也是高於所有具體科學學科的。

過去中國,凡事都要加上科學兩個字,覺得這樣突顯價值。連哲學論述,也非要強行加上科學的哲學。其實,科學只是科學,至今兩百年歷史,在科學以前的人類知識稱為哲學,哲學就是哲學,這是西方哲學統一定論。哲學高於科學,哲學不必彎下身軀以科學平起平坐。艾薩克,牛頓,在1686年5月8日發表的數學力學研究論文標題是,自然哲學數學原理。

在近現代西方哲學中,早就有過關於大理性主義和小理性主義的極其深刻的反思,胡塞爾稱為歐洲科學危機,認為當今的小理性主義是科學對存在作出的一種解釋。小理性主義假定己經在事物中完成,實際科學將在其完成之日到達的一門絕對科學,一旦任何合理問題有了答案,絕對科學就不給我們留下任何有待提出的問題。我們不得不提出,許多崇拜西方的人其實根本不了解他崇拜的西方。

在中國還不能稱為中國科學危機,但科學至上,一切以科學為標準的歐洲小理性主義的廣泛普及,應該比一百多年前的歐洲嚴重數倍,而且深入到家庭與大眾心中。在當今中國,誰想談一談哲學的思維方式是沒有市場與聽眾的。好像只有科學和科學思維方式才是最有價值的萬能的。我們喜歡西方,羨慕西方,更應該深入了解西方,特別應該研究現代西方哲學對於小理性主義的批判性改變。

相關焦點

  • 科學與哲學關係應該是科學要研究哲學
    哲學和科學歸屬兩個知識層面,哲學評價哲學,科學評比科學。若要貶評中醫,需要先懂得一些哲學,包括西方近現代哲學,用哲學角度,才有資格討論評價中醫。因為,哲學層次及層面在科學之上。在國家教育部學科設置中,哲學學科也是高於所有具體科學學科的。
  • 西方存心埋下這些「話語陷阱」,中國跳得過去嗎?
    這話用來形容西方的「話語陷阱」再合適不過。 美西方慣於將其對華戰略訴求包裝在看似公允權威的「科學理論」中,比如「修昔底德陷阱」和「文明衝突論」。這些理論認為,新興大國必然要挑戰守成大國,文明差異必然導致國際衝突。
  • 突破回收關鍵技術,西方封鎖被衝破,中國豪奪「全球首次」
    眾所周知,中國的發展也是經歷過一段黑暗時期,在之前我們的綜合實力還是有待提升的,當然在很多方面也落後於西方國家,以至於我們在發展的時候受到了很多限制。在很多技術上西方國家對我們進行壟斷,但是這並沒有讓我們停停下發展的腳步,反而給了我們更多的動力,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中國努力發展的成果,突破回收關鍵技術,西方封鎖被衝破,中國豪奪「全球首次」。
  •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對應三首絕美宋詞,隱藏三段才子愛情
    王國維的三境界理論之所以堪稱經典,其絕妙之處便在於巧借宋詞名句,用以表達枯燥的治學理念和人生哲學,將美麗「皮囊」與深刻「靈魂」完美結合在一起,可謂是獨具匠心,驚豔百年。三境界,三句話,三首詞,三段才子愛情,且看王國維如何給絕美宋詞賦予了深刻哲理。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 《宋詞》的零亂,創造的放縱:煙散零亂,含悲宋玉
    「零亂」到創造的放縱,我讀《宋詞》「桐葉殘菊,煙散零亂」,描繪的是一片的蕭瑟。劉永在這裡是獨樹一幟的寫法,也是很令人讚嘆。其實創造才是這詞中的核心所在。經常有人強調,需要創新,需要改變,需要為了適應而不斷的變化。但是變化是有成本的,創造同樣也需要很多的成本。如同詩詞的革命性變化,一樣,需要的都是從摸索,再到了成熟。哪有一蹴而就的好事。
  • 公茂虹:民族復興的文明視野(下)
    作者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本質是中華文明的復興,是中華文明從傳統向現代轉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深化對民族復興與文明發展關係的認識;需要提升對文明內涵及外延的思想認識,拓寬文明的視野,順應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增強對中華文明的自信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自覺;需要在人類文明發展的大勢中把握中華文明復興的價值意義、現實表達和前進方向。
  • 鍾語蒙:夜來風雨聲——從宋詞看家國情懷與人生雜味
    近日來,重讀《蔣勳說宋詞》,突然對蔣捷那首著名的《虞美人·聽雨》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年少時讀宋詞,驚嘆於詞中華美的語句。而今年歲漸長,閱歷漸豐,再讀宋詞更覺盪氣迴腸,其中所含的愛國篇章,以寥寥數語勾勒出無盡的家國情懷,也讓我在之後無數的歲月裡,心中始終有一盞明燈,我想這便是詩詞的力量吧。
  • 科學是一種現代觀念,哲學家以獨特的思想,建立了西方的科學
    而我們今天就聊一聊文化中的科學。根據一種極為常見的理解,科學史有三個迥然不同的階段。據說科學起源於古希臘,當時哲學家第一次擺脫了祖先的神話,尋求自然現象的理性解釋。隨後,基督教的出現使科學遭遇了挫折在中世紀顯著衰落。但是隨著17世紀的科學革命,科學勝利地出現了,此時它終於擺脫了宗教,沿著進步的道路走到現在。
  • 宋詞裡的中秋月
    節日的歡賞盛景和民俗風情在宋詞中有充分表達,中秋節作詞也成為重要的節日風俗活動。宋詞中,寫中秋節的作品約290首,其中絕大多數會寫到月亮。  宋詞裡,中秋之月首先作為一種自然客觀物象而出現,在詞中營造純淨清雅的意境。如李光《水調歌頭》:「風定潮平如練,雲散月明如晝,孤興在扁舟。」向子諲《卜算子》:「雨意挾風回,月色兼天靜。心與秋空一樣清,萬象森如影。」
  • 《溫和地走進宋詞的凉夜》:對宋詞的不同解釋
    說起古代文藝,宋詞一定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無論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悽涼和悲傷,還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壯志,還是「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優雅與獨特,都像餘音繞梁,值得一讀。
  • 《溫和地走進宋詞的凉夜》:不一樣的宋詞解讀
    說起古代文學藝術,宋詞一定是一道醒目的風景。無論是「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悽涼悲傷,還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壯志,亦或者是「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清雅別致,讀來都如餘音繞梁,百讀不厭。
  • 出自宋詞的好名字!宋詞裡的文學氣息,全部凝結在名字裡啦!
    出自宋詞的好名字!宋詞裡的文學氣息,全部凝結在名字裡啦!無論哪類方法給寶寶起名字,毫無疑問都期待自身的小寶寶能夠有著一個好的名字。根據唐詩宋詞給寶寶起名字,會更具備詩情畫意跟深刻含義。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充足掌握唐詩宋詞的含義,那樣才可以給寶寶具有好的名字。根據唐詩宋詞起名字,也是一定的起名方法能夠效仿。看完這些出自宋詞 的寶寶名字,有沒有為寶寶挑選到滿意的名字呢?關注起名神器,每日更新寶寶好名,千萬不要忘記點讚轉發收藏關注一條龍服務哦!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宋詞有多美?  當你拿起宋詞,不看辭章內容,單看這些詞牌名,「雨霖鈴」、「念奴嬌」、「江城子」、「青玉案」、「一剪梅」……已有無限詩意在其中了。  宋詞,藏著千年的風情,那一岸曉風,蕩出無盡的情感;那一彎殘月,漾出無解的憂愁;那一曲簫音,吹散了唐風!
  • 這首無名氏所作的宋詞,是最稀有的一類宋詞,讀之莞爾
    宋詞兼有音樂與文學的特點,因而比之唐詩節奏更加豐富多變,婉約處淺唱低吟,豪放時慷慨激昂。但這種特點也限制了宋詞的題材範圍,早期的宋詞多寫離愁別緒、風花雪月、傷春送別等豔情題材,至蘇東坡開拓詞境以來,宋詞題材漸廣,懷古諷今、抒發性情、言志詠物皆能入詞。題材雖則豐富,但宋詞卻也徹底「雅化」,早期敦煌曲子詞中的一些以通俗幽默的語言諷刺世事的風格題材幾乎無人涉及。
  • 中西形上學復興面臨的挑戰
    從這裡看,當前中西形上學復興面臨的挑戰其實是自敗性的:倘若復魅,就會在扭曲存在問題的非科學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果祛魅,又將回歸如實探究存在問題的科學存在論,而不再成為形上學了。  近年來,國外國內都有一些學者提出了復興形上學的口號,試圖重建這個在中西思想史上都是源遠流長的哲學傳統[1][2][3]。
  • 避開經濟學研究的思維陷阱
    在觀察和思考經濟學問題時,有些人經常會落入思維陷阱,如把相關等同於因果謬誤的思維陷阱、前因後果謬誤的思維陷阱、合成與分解謬誤的思維陷阱、訴諸個別和類比推理謬誤的思維陷阱。這些思維陷阱使人們無法科學把握經濟規律、無法正確運用經濟學理論來理解和分析現實世界,需要著力避免。
  • 試論中國自然法思想及其復興
    肯定說認為,中國古代與西方一樣,存在著完善的自然法思想。歷史的看,中國學者中最早認定中國古代存在自然法的學者當推上個世紀之交的學界巨子梁啓超,梁氏在1904年所撰《中國法理學發達史論》中斷然宣稱:儒家的法理學是自然法。此論一出,迅即在學界引起極大反響,從此以後,中國古代存在自然法的觀點開始流行,並在二十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盛行於中國臺灣。
  • 國學認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是什麼意思?
    中國夢 復興夢本篇關鍵詞:中國夢、復興夢、中華傳統文化、造紙術、印刷術、漢字、統一。我們只是在復興中國的崛起不是創造,而是復興,是回到巔峰,是必然!視頻裡講,中國與西方國家的不同有如下幾點:第一,國家觀:中國是文明認同,西方國家是民族認同。
  • 「專欄」西方超載,跌入「赫爾德陷阱」(中英雙語)
    來源:人大重陽編者按:在《環球時報英文版》1月5日刊發的第66篇「變局」專欄中,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認為歐美各國已跌入了「赫爾德陷阱」。他表示,個人過多的權利主張,組織過散的權限歸屬,社會過雜的權衡考量,政府過弱的權力運行,使得歐美國家抗疫總是在原地打轉,像是一輛負重過多的老爺車。下文為專欄的中英文版。
  • 西方人文精神傳統與近代科學思維
    文藝復興運動號召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產,重新肯定和發展了古希臘的人文精神傳統,增強和確立了人類對自身自由理性的信心,改變了人的自然觀。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精神實際上孕育和促生了近代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各學科。17世紀以後,近代科學各學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顯示出巨大力量,科學的實用價值日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