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鱗魚和有鱗魚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2020-12-06 悟空科學

不管是在農村長大的人,還是長期在城市生活的人,都一樣會聽到某些長輩說什麼東西是不能吃的,只不過有的人管這叫養生,而有的人是直接說吃了什麼會導致嚴重後果。正如有人認為食用無鱗魚會讓人舊疾復發。那麼,無鱗魚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它們跟有鱗魚之間最大區別是什麼,而少吃這些魚類動物又有什麼信得過的科學依據嗎?

生活在哪些常見的魚中是無鱗魚?

首先,並不是所有被歸類為無鱗魚的動物都沒有長魚鱗,只不過有的物種看上去不那麼顯眼罷了。根據無鱗魚生長環境的不同,大約500米以上深度的海域是海生無鱗魚的自然棲息地,比如海鱔和海鰻,而它們其實都是鰻鱺目的主要魚種之一。

同樣,在淡水環境種也存在一些比較常見的無鱗魚,有不少人小時候親自捕捉過的黃鱔和泥鰍,也有摸著手感怪怪的鯰魚和河鰻等魚種。只不過在我的記憶裡,從來沒有把泥鰍和黃鱔這樣的動物當作魚類過,很長時間以來都以為它們是什麼特殊的動物,甚至覺得跟蛇很像,錯誤的以為它們之間可能是什麼親戚關係。

之所以說不是所有無鱗魚都真的沒有鱗片,當然是因為此類魚種中存在不少長有細小鱗片的魚類。比如,就在海裡生活的無鱗魚來說,除了剛剛體到的海鱔和海鰻,以及安康魚等魚種天生就不曾長有鱗片以外,其實像金槍魚、鯧魚和帶魚這些魚種就長了不太容易直接被觀察到的鱗片結構。所以,將無鱗魚包含的所有魚種,等同於與生俱來就不生長鱗片結構的魚類動物,其實並不準確。

無鱗魚要少吃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只要不是需要遵循醫囑的特殊人群,適當食用無鱗魚是不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的。比如,需要避開膽固醇含量相對較高的食物的特殊人群,像大家日常也比較喜歡用來做大菜的鱔魚,僅僅是100克鱔魚肉就含有大約2156毫克的膽固醇含量。

但是,如果直接將無鱗魚視為發物,並認為食用它們會導致舊病復發,甚至加重目前的病情(除特殊人群外),那麼這個說法是明顯站不住腳的。從營養的角度來說,不管是無鱗魚,還是有鱗片的魚,它們在營養價值上區別並不是很大,只不過含有的營養成分會在種類和量級上存在一定的差異,而普通人食用時能感受到的最大區別則是口感。

而且,現實生活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覺得無鱗魚不宜食用,尤其是鯰魚、泥鰍、鱔魚和黃辣丁這幾種無鱗魚,可以說它們甚至是一些家庭餐桌上的主要魚類食材。比如,其中的鯰魚不僅刺少,而且口感鮮嫩的同時,魚肉的味道也特別濃鬱,而含有豐富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的鯰魚,深受不少人的喜愛,也是體弱之人用來補充營養的不二之選。

為什麼說魚鱗也不是無用之物?

對於魚類動物來說,魚鱗的主要作用就避免自己身體內的水快速流失,並對自己的皮膚進行良好保護的工具。剛剛已經比較具體地說明了哪些魚是無鱗魚,它們在海水和淡水中分別有哪些魚種。接下來,不如了解一下我們一般人都直接剔除的魚鱗,為什麼也不是無用之物。因為,儘管魚鱗也有不同的種類,但其中的絕大部分都含有許多我們人體需要攝入的膠質和微量元素,比如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含量。

只要是長有魚鱗的魚類動物,其外層鱗片的硬度都遠遠高於內層鱗片,即便該種魚類的鱗片厚度比較薄,但也足夠幫助它抵擋不少水生動物的突然襲擊。軟骨魚類身上長的是盾鱗,硬骨魚類身上的鱗片是硬鱗,比較原始的鯉科魚類長有圓鱗,鱸形目這樣的硬骨魚種則長著粼粼。

相信體驗過捉魚的人都知道,魚鱗的存在讓不經常捉魚的人有些措手不及,總是在以為自己快要抓住它的時候迅速溜走。而在其他時候,魚鱗折射和反射亮光的能力,也能讓有鱗片的魚類動物更好地隱藏自己。事實上,魚鱗中含量較高的膠原蛋白,早已被視為一種純天然的生物資源,且被廣泛應用於食品、化工等領域。總而言之,鱗片不管是對於有鱗片的魚類動物自身來說,還是對於我們人類而言,魚鱗都有其存在的重要意義,而無鱗魚也不像部分人以為的那樣誰都不可以多吃,也並不是什麼引發舊病的發物。



相關焦點

  • 無鱗魚、有鱗魚區別不大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些魚是有磷的有些是沒有磷的,那麼究竟是有磷的魚的營養價值高還是沒磷的魚營養價值高呢,大家眾說分雲,下面就由專家告訴我們到底是哪種魚營養在價值高吧。 魚類研究專家說,所謂無鱗魚和有鱗魚,只是魚種不同而已,兩者在營養價值上並沒有很大差別。
  • 無鱗魚為何不宜多吃?科學帶你認知無鱗魚,最後一項很關鍵
    海中生活的無鱗魚,大部分都在500米以上的深海中,如我們比較熟悉的魷魚、海鱔、海鮁魚等。有些人可能會說還有鯧魚和帶魚,其實這兩種海魚都是有鱗的,比不過非常小,我們很難發現而已。   2、無鱗魚主要的類型   除了上邊提到海中生活的無鱗魚外,其實在淡水水域也非常常見,如泥鰍、河鱔等,這些魚類都是天生沒有魚鱗或者魚鱗很小的。
  • 民間說「無鱗魚勾舊病」,有道理嗎?告訴你高血脂病人,如何吃魚
    有人說自己血脂高,不能吃無鱗魚,民間還有「無鱗魚勾舊病」的說法,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無鱗魚究竟有什麼害處? 一般我們說的無鱗魚,是指天生無鱗和魚鱗很小的魚,比如一些深海魚,無鱗的海鰻和海鱔,還有我們經常吃的鮐魚
  • 有人說無鱗魚少吃,有啥科學依據?
    無鱗魚是指天生無鱗和魚鱗很小的魚種,並不是單指一點魚鱗都沒有的魚海裡的無鱗魚大部分生活在500米以上深度的深海裡,主要為鰻鱺目的魚種,比如海鰻和海鱔還有我們經常吃的鮐鮁魚、魷魚等;很多人以為海魚中的鯧魚和帶魚是無鱗魚,實際上它們都是有鱗魚,只是魚鱗細小,不易被發現而已。
  • 健康闢謠|無鱗魚不能吃?老年人更不該吃?
    來源:協和醫院雜誌 作者:劉燕萍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無鱗魚不能吃的問題在民間流傳已久,有各種各樣的說詞,有人說老年人更不該吃無鱗魚,有人說無鱗魚太髒,它是發物等等。這一說法是否正確呢?1 無鱗魚都指哪些魚?無鱗魚這個概念既不是一個生物學概念,也不是一個形態學概念,我們可從分類的角度去認識無鱗魚。人們常認為帶魚可能是無鱗魚,其實帶魚身上並不是沒有鱗片,只是它的鱗片很小,所以大家會誤以為它是無鱗魚。
  • 鹽,在觀賞魚養殖中作用很大,那你知道什麼魚不能用鹽嗎
    在觀賞魚的養殖過程中,鹽的使用可謂頻繁而有效,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著不俗的表現,比如消毒、殺菌等等,基本上在使用時控制在0.3%-0.5%。浸泡治療病魚的時候,在一定的時間內(5分鐘之內吧),可以控制在3%-5%,並且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查看魚的狀況,旁邊要備有正常養好的水,當魚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及時的撈出放入緩解。
  • 河魚和海魚,誰更有營養、寄生蟲更少?夏季買魚時不要選錯了
    淡水魚在休漁期裡,對我這個愛吃魚的海邊人來說,是個不錯的補充。家裡基本隔三差五要買上一條,解解饞。淡水魚雖然沒有海水魚鮮,但是淡水魚有個好處就是味道比海水魚香,還有就是淡水魚個頭大而價錢低,沒有海魚的時候選擇淡水魚還是不錯的。
  • 它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野生魚,在江裡難得一見,味道肥美
    東北黑龍江流域有許多支流和豐富的野生魚類資源,如鯿花、鰲花、鮚花、哲羅、哲羅魚、法羅魚,銅羅魚、牛尾巴子、鯽瓜子、嘎牙子、柳根子、狗魚棒子等等俗稱「三花五羅十八子」。黑龍江大部分地區屬於中溫帶,一小部分屬於寒溫帶。河裡的野生魚大多是冷水魚,它們生長緩慢,因此肉細膩可口。
  • 地球體型最大的魚,眼睛布滿盾鱗,一半可縮入眼窩!
    若問海洋裡最大的魚是什麼,或許有很大一部分人會回答是「鯨魚」,但實際上,我們印象中的鯨魚是一種哺乳動物,它們不屬於魚類。據資料顯示,海洋哺乳類和魚類最大的區別是:哺乳類用肺呼吸,而魚類則用鰓呼吸。另外海洋哺乳類的尾巴是上下垂直擺動,而魚類的尾鰭則是左右水平的擺動。那海洋中最大的魚是什麼?答案是鯊魚。
  • 世界上最大的魚是什麼魚
    胸鰭寬大,體灰褐,赤褐或青褐色,具許多黃色斑點和條紋,下面我們接續來說說關於世界上最大的魚的一些其他種類。2、世界上最大的魚—哲羅鮭別稱:Huchen、者羅魚、折羅魚、哲綠魚最大尺寸:成年體最大的重量在50公斤左右,長達2米左右棲息地區:全世界現存五種,分布於亞洲北部和歐洲的多瑙河流域世界自然保護紅名單瀕危程度排名:易危主要天敵:過度捕撈、環境汙染
  • 多寶魚、比目魚、左口魚、偏口魚的區別
    ,但是反之則不成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它們的區別吧!多寶魚是鮃科菱鮃屬魚類,俗稱歐洲比目魚,在中國稱多寶魚,在自然海域,成魚最大可長到75釐米,體甚側扁,呈長橢圓形、卵圓形或長舌形,幼魚眼睛在身體兩側,成魚身體左右不對稱,一隻眼逐漸向左或向右,兩眼均位於頭的左側或右側,口稍突出
  • 世界上最大的魚和最小的魚
    如何養水、金魚餵食、魚病防治、奇聞軼事、開缸建池、經驗分享、國粹經典、精彩資訊、金魚家族、魚友美文世界上最大的魚是鯨鯊。據資料記載捕獲到最大的鯨鯊體長達20米、重40噸。臺灣1987年捕獲一條鯨鯊體長20米、重34噸,真可謂龎然大物。
  • 志留紀「古魚王國」新成員---身披奇特鱗片的「丁氏甲鱗魚」
    丁氏甲鱗魚(Sparalepis tingi)是繼夢幻鬼魚之後第二種較完整保存的志留紀硬骨魚。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身體覆蓋厚而緊密關節在一起的鱗片,如同身穿盔甲的武士。屬名意指其鱗片類似於古波斯步兵手持的柳條編織而成的矩形盾牌,種名則獻給雲南曲靖志留紀剖面的命名人、中國地質學奠基人之一丁文江先生(1887-1936)。
  • 觀賞魚之王——龍魚,過背和高背之間的區別,教你快速分辨
    觀賞魚之王——龍魚,過背和高背之間的區別,教你快速分辨由於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的人們喜歡在家中飼養觀賞魚類。魚的種類非常多,其中金龍魚深受裡面的青睞,想要了解金龍魚就必須弄清它們之間的區別,下面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過背和高背之間的區別。過背金龍魚當中最為常見的是紫底過背、藍底過背、金底過背屬於過背中的極品,觀賞價值極高,且不同的金龍魚個體過背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金底的過背與珠鱗表現要比藍底早。
  •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你知道是什麼魚嗎?網友:這麼大的魚能吃?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你知道是什麼魚嗎?網友:這麼大的魚能吃?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遙遠的南美大陸,有一片原始森林,這篇森林就是著名的亞馬遜森林,這裡存在著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生物和植物。而這裡的河流裡面,也存在著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非常巨大,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魚吧。
  • 在中國「排名第一」的午魚,是什麼魚?
    中國美食愛好者經常說好魚馬鮫鯧,但它們排名還在午魚的後面。午魚體延長,略側扁,吻圓鈍、上頜長於下頜,兩頜牙細小成絨毛狀並延伸至頜的外側,只在口角具唇。體被大而薄的櫛鱗,體背部灰褐色,腹部乳白色、背鰭2個,間隔較大;胸鰭位低,下方有4條游離的絲狀鰭條。其長度約與胸鰭鰭條相等,因而得名「四指馬鮁』。
  • 這種魚全身無鱗,是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你認識嗎?
    據了解江團魚學名叫常穩為,是一種生活在江河底層的淡水魚類,比較喜歡冷涼的環境,這種魚全身無鱗,是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這樣的江團身價如何,一條又能賣多少錢呢?4斤4兩。220。這條魚能賣多少錢?九。998。2斤2兩。那個是算最小的。好傢夥,一斤就要賣到220元,大一點的一條鄉團就能賣到上千元,這幾乎趕上鮑魚海參的價格了。
  • 魚塘抽檢未發現孔雀石綠 市民可放心吃魚(圖)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昨日一天他們去了兩個養殖基地抽檢,而每次都抽檢養殖基地中的不同魚塘和不同品種的魚。  有關檢測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檢驗檢疫部門主動抽檢之外,目前,不少水產養殖戶或經營戶也主動送檢,看有無孔雀石綠,因此,現在都是「排隊」檢驗,得等上一兩天才能得到檢驗結果,而事實上,除去對魚肉的前處理過程,檢驗孔雀石綠只需要幾個小時。
  • 水產養殖必須為知識的水產用藥知識和操作事項
    原因是鰓組織的黏液和死亡的藻類對水質會產生不利作用,影響了魚體的呼吸。 禁忌一: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貝類禁用,用藥後注意增氧,瘦水塘、魚苗塘適當減少用量;30天內的蝦苗禁用。廣東魴、鱘、烏鱧、寶石鱸慎用。 禁忌二:硫酸銅不能和生石灰同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