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留紀「古魚王國」新成員---身披奇特鱗片的「丁氏甲鱗魚」

2021-01-20 中科院古脊椎所

丁氏甲鱗魚(Sparalepis tingi)是繼夢幻鬼魚之後第二種較完整保存的志留紀硬骨魚。它的獨特之處在於身體覆蓋厚而緊密關節在一起的鱗片,如同身穿盔甲的武士。屬名意指其鱗片類似於古波斯步兵手持的柳條編織而成的矩形盾牌,種名則獻給雲南曲靖志留紀剖面的命名人、中國地質學奠基人之一丁文江先生(1887-1936)。

丁氏甲鱗魚正型化石

此外,甲鱗魚與鬼魚、斑鱗魚一樣,具有由棘刺支撐的膜質骨腰帶和肩帶,這曾被認為是盾皮魚獨有的特徵,為「腰帶與肩帶可能有著接近的發育模塊」這一假說提供了新的化石證據。

系統發育分析顯示,甲鱗魚與鬼魚、斑鱗魚和無孔魚都屬於肉鰭魚類幹群。它們具有早期硬骨魚的特徵,但又具有類似盾皮魚的肩帶、腰帶和背鰭棘,以及類似全頜魚的頭部膜質骨。這些特徵組合填補了早期硬骨魚類和其他有頜類之間,以及肉鰭魚類和輻鰭魚類之間的形態學鴻溝,也指示了盾皮魚類的一支可能演化出了後來的硬骨魚類。甲鱗魚奇特的鱗列構造表明,早期硬骨魚類的形態分異度遠比之前所認知的大。隨著瀟湘脊椎動物群新材料的不斷發現,這一演化歷程將會變得越來越清晰。

相關成果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

相關焦點

  • 雲南曲靖志留紀古魚研究獲新發現
    他們描述了一種4.2億年前身披奇特鱗片的古魚——丁氏甲鱗魚,為探索有頜脊椎動物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魚類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實證。作為志留紀瀟湘脊椎動物群的新成員,甲鱗魚進一步支持雲南曲靖是有頜脊椎動物的早期分化中心,表明早在志留紀(4.44-4.19億年前)地球就已經進入了「魚類時代」。
  • 科學家發現4.2億年前新種魚化石 鱗片似鎧甲
    新華社昆明3月10日電(記者嶽冉冉)中科院科學家在雲南曲靖市發現了一種4.2億年前身披奇特鱗片的古魚——丁氏甲鱗魚化石,證明早在志留紀(4.44-4.19億年前)地球就已經進入了「魚類時代」。相關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上。
  • 中國志留紀古魚新發現揭秘脊椎動物頜演化之路
    在志留紀地層中找到完整保存的古魚,是世界各國古生物學家們夢寐以求的「聖杯」。是否能在更早的志留紀地層中找到古魚類研究的「聖杯」呢?經過數十年時間的不懈搜尋,2007年朱敏團隊終於在雲南曲靖麒麟區瀟湘水庫附近的志留紀地層中找到了保存精美的魚化石,這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完整保存了志留紀有頜脊椎動物化石的瀟湘動物群。
  • 曲靖魚化石為中國志留紀生物地層研究提供新證據—新聞—科學網
    他們在雲南曲靖地區的志留系關底組中發現了大量魚化石,相關研究為中國志留紀生物地層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古魚類學證據。 其二,關底組Ⅱ段崇家灣段中門類齊全且豐富的魚類化石(主要包括無頜類、盾皮魚類、棘魚類、硬骨魚類的鱗片、牙齒以及碎骨片,並以棘魚類、硬骨魚類的鱗片及牙齒等魚類微體化石為主)的新發現,為關底組的時間下限提供了可靠的古魚類學證據,依據其中柵棘魚類背棘魚的全球對比分析研究,在結合對牙形類等無脊椎動物化石的研究進展及新認識的基礎上,認為關底組崇家灣段的時代應為志留紀羅德洛世高斯特晚期、含有「中華王氏魚
  • 追尋夢幻鬼魚
    40多年前,瑞典、法國、德國等國古魚類學家早就對歐洲志留紀硬骨魚類化石進行了研究,他們的材料多為魚類鱗片和一些骨骼碎片,對於認識早期硬骨魚類「真面貌」幫助不大,再加上對波羅的海地區研究時間長,相對較為深入,所餘下的資源和研究潛力也相對很小。 從上世紀末以來,早期硬骨魚類的研究中心逐漸向我國轉移,從目前建立起的硬骨魚類分化圖表上可以看出,在我國發現的化石佔了絕大多數。
  • 【光明日報】我國發現志留紀1.2米「巨」魚
    鈍齒宏頜魚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團隊在12日出版的《自然·科學報告》上報導,他們在雲南曲靖地區志留紀瀟湘動物群新發現了一種硬骨魚化石——鈍齒宏頜魚,這是目前為止志留紀最大的脊椎動物,推測其體長可達1.2米。
  • 有一種很奇特的魚,把它曬乾了能當鏡子用,你知道是什麼魚嗎?
    說起魚種類繁多,喜歡養寵物的人們,家裡還會飼養一些金魚來觀賞。今天我們來說說一條奇特的魚,把它曬乾了能當鏡子用的魚,它名為「鏡子魚」,也叫「三道鯉」「鏡鯉」是屬於鯉魚的一種。這種魚個大體肥,肉質鮮美,魚刺適中,只有靠近鰭的兩側,和中間靠近尾部的地方有鱗,而且中間的鱗也只有三片,曬乾後可以當鏡子使用。
  • 無鱗魚和有鱗魚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正如有人認為食用無鱗魚會讓人舊疾復發。那麼,無鱗魚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它們跟有鱗魚之間最大區別是什麼,而少吃這些魚類動物又有什麼信得過的科學依據嗎?之所以說不是所有無鱗魚都真的沒有鱗片,當然是因為此類魚種中存在不少長有細小鱗片的魚類。比如,就在海裡生活的無鱗魚來說,除了剛剛體到的海鱔和海鰻,以及安康魚等魚種天生就不曾長有鱗片以外,其實像金槍魚、鯧魚和帶魚這些魚種就長了不太容易直接被觀察到的鱗片結構。所以,將無鱗魚包含的所有魚種,等同於與生俱來就不生長鱗片結構的魚類動物,其實並不準確。
  • 無鱗魚為何不宜多吃?科學帶你認知無鱗魚,最後一項很關鍵
    但日常生活中飲食有很多的講究,如有些蔬菜不能同食,還有的人提出無鱗魚不宜多吃。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無鱗魚的那些事。   1、什麼是無鱗魚   身體上沒有鱗片或者鱗片很小的魚類,就是無鱗魚
  • 雲南發現志留紀最大脊椎動物鈍齒宏頜魚(圖)
    科技日報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李大慶)6月12日出版的《自然—科學報告》報導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團隊發現的迄今為止志留紀最大的脊椎動物——一種被命名為鈍齒宏頜魚證據顯示,4.23億年前的鈍齒宏頜魚體長可達1.2米,在食物鏈中佔據較高位置。這一發現挑戰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動物的傳統看法,同時促使研究者重新思考氧氣含量變化與脊椎動物演化之間的關係。   朱敏團隊是在我國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瀟湘動物群中發現了鈍齒宏頜魚的兩塊下頜骨和一塊上頜骨標本。它為脊椎動物的早期演化及古環境演化的熱點議題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 中國發現4.23億年前志留紀最大脊椎動物鈍齒宏頜魚
    蘇柏恩/繪圖    新發現的鈍齒宏頜魚的下頜骨、上頜骨化石標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中新網北京6月12日電(記者 孫自法)經過近8年持續不斷的野外考察與發掘,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研究員團隊在雲南曲靖市麒麟區瀟湘動物群,發現目前為止志留紀最大的脊椎動物——一種被命名為鈍齒宏頜魚的硬骨魚。
  • 雲南發現4.23億年前古魚 長相怪異為人類遠祖
    本報訊 (記者許琦敏)一條4.23億年前的古魚,讓人臉上最重要的骨骼———頜骨,第一次擁有了完整的演化路線圖。今天凌晨,美國 《科學》雜誌發表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團隊的這一發現,並配發評論稱,這一關鍵突破「掃除了我們在脊椎動物頜演化認識上一個大的盲區」。
  • 雲南發現志留紀最大脊椎動物4.23億年前的鈍齒宏頜魚
    6月12日出版的《自然—科學報告》報導了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朱敏團隊發現的迄今為止志留紀最大的脊椎動物——一種被命名為鈍齒宏頜魚證據顯示,4.23億年前的鈍齒宏頜魚體長可達1.2米,在食物鏈中佔據較高位置。這一發現挑戰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動物的傳統看法,同時促使研究者重新思考氧氣含量變化與脊椎動物演化之間的關係。 朱敏團隊是在我國雲南省曲靖市麒麟區瀟湘動物群中發現了鈍齒宏頜魚的兩塊下頜骨和一塊上頜骨標本。它為脊椎動物的早期演化及古環境演化的熱點議題提供了關鍵性證據。
  • 健康闢謠|無鱗魚不能吃?老年人更不該吃?
    無鱗魚不能吃的問題在民間流傳已久,有各種各樣的說詞,有人說老年人更不該吃無鱗魚,有人說無鱗魚太髒,它是發物等等。這一說法是否正確呢?我們特邀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劉燕萍主任醫師為您「一探究竟」!1 無鱗魚都指哪些魚?
  • 民間說「無鱗魚勾舊病」,有道理嗎?告訴你高血脂病人,如何吃魚
    有人說自己血脂高,不能吃無鱗魚,民間還有「無鱗魚勾舊病」的說法,這些說法究竟有沒有科學依據?無鱗魚究竟有什麼害處? 一般我們說的無鱗魚,是指天生無鱗和魚鱗很小的魚,比如一些深海魚,無鱗的海鰻和海鱔,還有我們經常吃的鮐魚
  • 古生物學家:人類的「魚祖先」可能起源於雲南曲靖
    距今約4.2億年,大量保存完整的遠古魚類化石……中國古生物學家歷經十年大規模的野外採集和研究,提出雲南曲靖可能是人類魚形祖先的起源地。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分院、雲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們,15日在曲靖為新設立的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 這要問問魚 能追溯到硬骨魚類和全頜魚
    最強的證據,莫過於挖出來比泥盆紀更早的魚化石。而這正是朱敏等人的最新成果。志留紀的奇特魚化石泥盆紀和更早的志留紀時期,中國還不是一個連續的區域,南方地區只是漂泊在赤道附近的孤洲,要很久之後才會和北方相連。
  • 這要問問魚
    最強的證據,莫過於挖出來比泥盆紀更早的魚化石。而這正是朱敏等人的最新成果。志留紀的奇特魚化石泥盆紀和更早的志留紀時期,中國還不是一個連續的區域,南方地區只是漂泊在赤道附近的孤洲,要很久之後才會和北方相連。
  • 釣到大魚,如何計算魚的年齡?
    判斷魚的年齡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據魚類的鱗片、脊椎骨、胸鰭、背鰭、耳石等部位來推算判斷出魚的年齡。例如我國東北產的大馬哈魚,可從鰓蓋骨來推測其年齡。我國沿海產的比目魚,可從其脊椎骨來推算其年齡(被譽為「水中人參」的黃鱔,體表光滑無鱗,又無胸鰭、背鰭,也可用脊椎骨)。兇猛的鯊魚,可從它的背鰭(魚翅部位)來推算其年齡。我國的大、小黃魚,可從它的耳石來推算其年齡。
  • 養魚愛好者須知,龍魚要這樣飼養
    形態特徵利氏硬僕骨舌魚是典型的硬僕骨舌魚,以其鰭葉上美麗的斑點而得名。在大體外形上與澳洲硬僕骨舌魚非常相似,但鰭上的星點將它們與澳洲硬僕骨舌魚分開,與美麗硬僕骨舌魚有著重大區別的就是鱗片,它們不是六排鱗,二十七排;鱗片底色青綠,鱗芯兒裡有一個粉紅色的斑點。另外,星點龍魚身體「瘦弱」,是所有龍魚裡面最纖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