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吞噬了銀心的恆星?

2020-09-05 大甜貓

銀河系的中心要比我們預想的更加黑暗——這並不僅僅因為那裡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家。

在距離我們超過25,000光年之外有一個近距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它是我們銀河系被塵埃所遮蔽的中心,那裡擠滿了橫衝直撞的恆星。在銀河系的最中央,天文學家懷疑潛伏著一個質量超過太陽400萬倍的巨型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的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因其對時空結構的扭曲正在撕裂恆星,引發一場恆星騷亂。

類似的超大質量黑洞被認為存在於每一個星系的中心。通過觀測恆星圍繞它的轉動,直到最近我們才確認了它的存在。它為我們在最極端環境下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雖然我們銀河系的中心可以作為研究其他星系中所發生過程的實驗室,但對它的首批觀測還是給我們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最近的觀測顯示,銀河系的中心還存在著第二個「洞」——一個只包含一些年輕恆星而沒有年老恆星的神秘空白區。

之前對銀心的觀測發現了幾十顆年輕的恆星,它們所發出的明亮藍色輻射強得足以衝破籠罩它們的塵埃。天文學家認為它們只是更多恆星的冰山一角,大量更年老恆星所發出的微弱光線被年輕恆星的所掩蓋了。

然而,當三個天文學家小組獨立地把他們手中能夠穿透銀心周圍塵埃的紅外望遠鏡對準那裡的時候,這一切都改變了。當他們掃視銀河系的時候,他們看到了數千顆年老的恆星。但是,當他們觀測非常靠近銀心的地方時,恆星的數量便出現了銳減,並且發現了一個直徑3光年的區域,其中的恆星極為匱乏。

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拍攝的銀心區域,人馬座A*就位於圖中央的白色光斑中。


這個「洞」的故事

這是一個極大的意外,因為它違背了我們對於在銀心處該發生什麼的設想。人馬座A*周圍的引力場被認為強到足以能束縛住它附近的恆星超過數十億年。那為什麼在銀心處卻沒有較為年老的恆星呢?

最簡單而直接的解釋是,即使是最新的紅外望遠鏡也還沒有靈敏到能檢測出這些微弱的光線。但還有一個更令人興奮的可能性,那就是銀心周圍其實被許多難以看到的緻密天體所佔據,例如超新星爆炸後留下的中子星和恆星質量黑洞——它們幾乎不發出輻射。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的,它表明在銀心形成的絕大部分恆星都是能以超新星的形式結束自己生命的大質量恆星。這將使該區域與我們所觀測到的所有其他地方都截然不同。

但是,這個解釋也存在問題。其中主要的一個是,這些大質量恆星不會獨自形成、長大,少量小質量恆星也應該在那裡形成。在這些小質量恆星生命的盡頭,它們會演化成應該很容易就能被看到的紅巨星。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看到它們呢?一種可能是,恆星質量黑洞吃掉了所有這些紅巨星。但這其實很難奏效,因為它所需要的黑洞質量比銀心最內部已知存在的100萬個太陽質量還要高。

一個更奇特的解釋是,在過去的某個時間,銀河系與另一個星系發生了併合,外來的超大質量黑洞吞噬了一些銀河系的恆星。此外人馬座A*本身也可以造成其周圍恆星的缺失。任何進入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約5光分(相當於9,000萬千米)距離內的恆星都會被撕裂,由此可能會導致恆星的消失。

[圖片說明]:對銀心附近恆星的觀測。實心圓圈為觀測到的恆星位置,虛線是由觀測結果推算出的軌道。可以看到迄今只有S2完成了繞銀心轉動一周的運動。

盯上這個「洞」

用人馬座A*來解釋依然存在破綻,於是有人提出一個稍有不同的方案。經計算發現,圍繞人馬座A*的恆星軌道隨著時間會變得越來越長、越來越扁。最終,這些恆星會由於過於靠近中央黑洞而被吞噬。不過,這個理論也有問題。由於恆星在不斷形成,為了創建一個無星區,你不但要把恆星送入超大質量黑洞的口中,還要阻止其他恆星進入這一區域。但是,很難想出有什麼辦法能阻擋恆星進入銀心。

因此,儘管已經有了很多的想法,但這個謎依舊。目前的天文觀測結果也不足以真正地確定這些解釋中哪一個最有可能,或者完全排除掉某一個。現在只能假設,那裡有個「洞」,但我們不知曉確切的原因。為了找到答案,我們將不得不更靠近銀河系中心的這個怪物。

幸運的是,許多技術正在使天文學家能做到這一點。這些技術同時還可以幫助我們實現一個更深刻的願望——對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檢驗。廣義相對論在行星、恆星和星系附近的影響已經被探測過,每一次它都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測試。至今廣義相對論還沒有被檢驗過的地方就是黑洞的極端引力場,那裡的空間和時間都遭到了極強的扭曲。通過觀測物質究竟是如何落入黑洞的,天文學家希望能判斷黑洞是否真的如廣義相對論所描繪的那樣。

到目前為止最有前景的技術是甚長基線幹涉測量(VLBI),它綜合了世界各地射電望遠鏡所接收到的信號來模擬出一個猶如地球一樣大的無線。這個虛擬天線可以分辨出天體的微小細節,但即便如此它還沒有強大到能識別出這個超大質量黑洞最顯著的特徵:它的視界。視界是下落的物質一去不復返的地方,它直徑約1,500萬千米,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十分之一——這在天文上根本微不足道。即使是迄今最好的人馬座A*的圖像,仍然模糊了3倍。

[圖片說明]:根據黑洞無毛定理,用質量、自轉和電量即可描述一個黑洞的所有特性。不過在現實宇宙中,黑洞很容易就能通過吸積異性電荷來呈電中性,因此這三個量中就只剩下了質量和自轉。

不過,有一個辦法可以提高VLBI的解析度,那就是觀測比現今所用釐米波波長更短的波段。通過在1.3毫米甚至0.87毫米的波長上來觀測,這項技術應該最終能夠看到視界附近正在發生的事情。

即便如此,事情也不會這麼很容易。我們試圖觀測的射電波是由盤旋著掉入超大質量黑洞的電離氣體所發射出的。為了在這個黑洞附近檢驗廣義相對論,我們不得不首先要用計算機來模擬螺旋運動的氣體,預測它的射電輻射,並與觀測結果相比較。VLBI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技術,但它不可能給我們提供一個乾淨的信號。這是它惱人的地方。

其他天文學家則發現了一條更乾淨地探測人馬座A*的途徑:觀測圍繞它公轉的單顆恆星。他們已經觀測了距離銀心100光天範圍內20顆極為明亮的恆星的軌道。

在這其中有一顆恆星極為突出,它被稱為S2,質量達太陽的20倍。S2是唯一一顆已經被觀測到圍繞銀心公轉一周的恆星,完成這一旅程它花了15年的時間。由此,天文學家計算出銀河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430萬倍,略高於原先的估計。

請不要忘記,直至現在這仍是銀河系中心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唯一間接證據。由於它的引力影響著附近恆星的運動,因此我們知道那裡有某個大質量天體,而最有可能是一個黑洞。但我們同樣也需要直接的證據來確定。現在的希望是,像S2這樣的恆星不僅將為此提供證據,而且還能讓我們來檢驗最受我們青睞的黑洞理論。

其中之一就是黑洞無毛定理。它認為黑洞其實非常簡單,用它的質量以及自轉的速度就足以對其進行充分地描述。有理論物理學家建議,通過研究銀心超大質量黑洞附近恆星的軌道,就可以來檢驗這個定理,進而驗證廣義相對論。一個方法是觀測一顆恆星圍繞銀心公轉許多圈。愛因斯坦的理論預言,這顆恆星軌道中最靠近銀心的那一點會隨著時間逐漸變化。如果無毛定理正確,那麼這個「進動」的速率就只取決於黑洞的質量和自轉速度,而和其他的無關。如果能追蹤兩顆恆星的軌道那就更妙了。這樣就你可以使用這兩顆恆星的軌道關係來消掉黑洞的質量,由此進動將只依賴於黑洞的自轉。如果事實證明進動其實依賴更複雜的東西,那麼無毛定理就將被證明是錯誤的。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廣義相對論也將同樣被證明是錯誤的。因此,其科學回報是很高的。

[圖片說明]:歐洲南方天文臺4架甚大望遠鏡組成的幹涉儀將綜合來自4架望遠鏡的光線,追蹤物質掉入黑洞前的最後一刻。

另一種檢驗相對論的方法是使用脈衝星。這些超新星爆炸遺留下的超高密度天體會以極高的速度自轉,每轉一圈其猶如燈塔一般的射電波束就會掃過天空。這使得它們成為了極其精準的守時工具。如果在銀心處存在脈衝星,那麼我們也許能夠檢驗另一個相對論效應——引力時間膨脹,即在大質量天體周圍的彎曲時空中時間流逝得較慢。探測到這個效應,我們就有了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

新的目標

不幸的是,脈衝星本身極為暗弱,這使它們難以在多塵的銀心處被發現。但天文學家正開始嘗試探測銀河系中所有的脈衝星,很有希望會在銀心找到它們。

廣義相對論目前還沒有受到威脅。到目前為止,S2是唯一一顆軌道在人馬座A*附近1光天之內的恆星。要真正探測這個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時空,我們還需要觀測更多靠近銀心的恆星。

為此天文學家目前正在升級由夏威夷兩架10米凱克望遠鏡所組成的紅外幹涉儀。與此同時,他們還正在建造一臺儀器,它能夠綜合來自歐洲南方天文臺四架甚大望遠鏡所收集的近紅外輻射,進而以前所未有的解析度測量這些暗弱的天體。他們希望由此能觀測到位於幾倍於超大質量黑洞視界直徑範圍內運動的恆星。這臺儀器預計會在2013年投入使用。

數十億年來在銀河系的中央一直隱藏著它最深的秘密。不過,也許要不了幾年我們最終就能直擊這個超大質量的黑洞。

相關焦點

  • 是誰吞噬了銀心的恆星?
    然而,當三個天文學家小組獨立地把他們手中能夠穿透銀心周圍塵埃的紅外望遠鏡對準那裡的時候,這一切都改變了。當他們掃視銀河系的時候,他們看到了數千顆年老的恆星。但是,當他們觀測非常靠近銀心的地方時,恆星的數量便出現了銳減,並且發現了一個直徑3光年的區域,其中的恆星極為匱乏。
  • 法科學家稱:銀心黑洞正甦醒過來,物質吞噬量是之前3倍!
    銀心圍繞黑洞公轉的恆星2004年天文學家還發現了銀心附近質量為太陽1300倍的GCIRS 13E黑洞,距離銀心黑洞約3光年,證實了黑洞通過合併其它更小的黑洞來獲得質量的說法!之後更精確的觀測發現,Sgr A*的黑洞質量為431 ± 38倍太陽質量。黑洞是怎麼誕生的?它們有多可怕?
  • 銀河系中的恆星為什麼都得繞銀心公轉?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簡單的一句話也可以解決這個疑問,因為沒有饒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天體已經被銀心的黑洞給吞噬了!
  • 法科學家稱:銀心黑洞正在甦醒,開始以此前3倍速度吞噬物質!
    銀心圍繞黑洞公轉的恆星2004年天文學家還發現了銀心附近質量為太陽1300倍的GCIRS 13E黑洞,距離銀心黑洞約3光年,證實了黑洞通過合併其它更小的黑洞來獲得質量的說法!3.2倍,也即是說恆星的質量要大於20-30倍太陽質量才可以!
  • 光速8%的恆星,卻無法逃離,人類將見證它被吞噬!
    ,反而人類可能將見證它被銀心黑洞吞噬!公轉速度最快的恆星:S4714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黑洞,但一直以來都缺乏有效的直接證據,這有兩個問題,首先就是黑洞它就不發光,所以想要觀測它幾乎就不可能,然後就是我們身處銀河系盤面上,除了恆星以外,還有大量的塵埃圍繞著銀心公轉!
  • 光速8%的恆星,卻無法逃離,人類將見證它被吞噬!
    8%,這個速度著實把科學家給嚇到了,但千萬不要以為它將逃離銀河系,反而人類可能將見證它被銀心黑洞吞噬! 公轉速度最快的恆星:S4714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黑洞,但一直以來都缺乏有效的直接證據,這有兩個問題,首先就是黑洞它就不發光,所以想要觀測它幾乎就不可能,然後就是我們身處銀河系盤面上,除了恆星以外,還有大量的塵埃圍繞著銀心公轉!
  • 宇宙中最「痴情」的恆星,圍繞著黑洞周轉,明知被吞噬也義無反顧
    每秒速度達2萬公裡的S62 在2019年,來自德國科隆大學的科學家團隊,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在智利建造的大型光學望遠鏡,成功在銀河系中心黑洞周圍,發現了一顆距離銀心僅有
  • 銀心黑洞有多大?又如何準確測算?還是VLBI射電鏡立了首功!
    而在它的附近有一個緻密天體,一直通過它的洛希瓣在吞噬這顆藍超巨星的氣體,天文學家也是其吞噬物質時候發出的超強X射線發發現這個緻密天體,根據受到的擾動,天文學家計算出這個看不見的緻密天體的質量為太陽的8.7倍,奧本海默極限以上的天體都將坍縮成黑洞,因此這就是天鵝座X-1黑洞的來歷。
  • 銀心的黑洞有多大?又如何準確測算?還是VLBI射電鏡立了首功
    而在它的附近有一個緻密天體,一直通過它的洛希瓣在吞噬這顆藍超巨星的氣體,天文學家也是其吞噬物質時候發出的超強X射線發發現這個緻密天體,根據受到的擾動,天文學家計算出這個看不見的緻密天體的質量為太陽的8.7倍,奧本海默極限以上的天體都將坍縮成黑洞
  • 既然銀河系中心有個大黑洞,為什麼銀心還那麼亮?
    雖然超大質量黑洞非常大,並且還會把光吞噬掉,但由於在星系中心區域存在著數量極多、密度極高的恆星,這使得我們會看到非常明亮的星系中心
  • 銀河系中心,是一個光都無法逃逸的黑洞,銀心為什麼還如此明亮?
    銀河系的中心話說是一個黑洞,但是銀心(黑洞)為什麼會發光呢?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在大家的認知中黑洞是不會發光的!而銀心黑洞也沒有任何懸疑,因此銀心黑洞不會發光就成了理論推導的唯一準確答案!但事實上我們從很多星野照片,或者展現銀河的效果圖中發現,銀心是整張銀河系照片中最明亮的那一部分,這不是和我們的認識相悖嗎?
  • 地球在不斷接近銀心黑,未來會被吞噬掉嗎?
    未來有一天,我們會被吞噬掉嗎?對於這個問題,研究者認為,暫時還不需要擔心。 前段時間,科學家們在觀測阿貝爾2261的時候,發現裡面的2個星系河邊,產生了一個更加龐大的超大質量黑洞,而且它的質量要比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很多超大質量黑洞都要大,這個驚人的發現意味著,或許阿貝爾2261之中,其實一直都存在著超大質量黑洞,只不過由於它周圍的恆星數量太多了,所以被遮擋了。
  • 銀河系的中心是「銀心」,那麼這個銀心都由哪些物質構成?
    這裡是徐哲愛美麗,喜歡我推薦的文章的可以多多關注我,每天會為大家獻上好文章 銀河系的中心簡稱為「銀心」,所以銀心在概念上指的是位置,而並非具體的物質,現代天文觀測認為,銀河系中心是一顆超大質量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在黑洞周圍有大量的恆星圍繞其運轉。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科學家在研究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發現,當恆星的質量超過一個極限,那麼它演化到生命後期,經過超新星爆炸,拋掉多餘物質,最終會形成一個黑洞,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必然算是恆星級別的,只不過比太陽要大很多。銀河系也不例外,它作為一個漩渦星系,有著明顯的旋臂結構,而大量的恆星位於主要旋臂之上。這些旋臂從中心核球延展而出,中心核球處就是超大質量黑洞銀心。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其次是恆星級別的黑洞,這類黑洞也是最典型最常見的。科學家在研究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發現,當恆星的質量超過一個極限,那麼它演化到生命後期,經過超新星爆炸,拋掉多餘物質,最終會形成一個黑洞,可想而知這類黑洞的質量必然算是恆星級別的,只不過比太陽要大很多。
  • 天文學家揭開銀心附近氣體雲團恆星低產之謎
    圖像右側明亮區域為銀河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9日消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天文學家們近日終於揭開了一個長期懸而未決的宇宙謎團——為何銀河系核區附近的大量高密度氣體雲沒有產生大量的新生恆星?  這個巨大的氣體雲編號為G0.253+0.016,研究人員得到的結論是:它轉動的速度太快了。
  • 一顆瘋了的恆星!即使被撕碎也要繞黑洞公轉
    2.4萬千米/秒的速度公轉,幾乎就是光速的8%,這個速度著實把科學家給嚇到了,但千萬不要以為它將逃離銀河系,反而人類可能將見證它被銀心黑洞吞噬!公轉速度最快的恆星:S4714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黑洞,但一直以來都缺乏有效的直接證據,這有兩個問題,首先就是黑洞它就不發光,所以想要觀測它幾乎就不可能,然後就是我們身處銀河系盤面上,除了恆星以外,還有大量的塵埃圍繞著銀心公轉!
  • 銀河系是扁平的,但銀心卻是隆起的,而且非常耀眼
    銀心區域和我們所熟悉的宇宙空間大為不同,這裡的宇宙空間並沒有我們所知的那樣空曠,在銀心物質最為密集的地方,一光年的範圍之內就有可能出現3-4顆恆星,所以銀心區域的亮度是非常高的,從銀河系的想像圖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銀心通常會表現為一種高亮的狀態。
  • 黑洞吞噬恆星會發生什麼?
    能夠吞噬宇宙間一切物質的力量是多麼可怕的,不過還真的著這種力量的存在,正是人類產生了這個疑問,才促使人類發現了這種神秘力量的原形,宇宙間的所有在黑洞面前都是無法逃脫的,黑洞就是宇宙物質的終點甚至可能宇宙的終點也是黑洞,現階段人類只是發現了黑洞,並不了解黑洞,就像人吃飯黑洞吞噬宇宙物質,按理來說會從黑洞中產生物質的,但是黑洞浩瀚深淵,根本不知道宇宙的另一面會是什麼
  • 地球最終會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黑洞的增長速度比銀河系還快
    其二是它們形成於星系年輕時、恆星的誕生過程中。但是,更重要的一點發現是,黑洞和星系的增長度速,並不是以相同的比率進行。也就是說,兩者之間的增長速度往往都不是匹配的。地球的位置-不會被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人馬座A*吞噬地球和我們其他熟知的行星一樣,都屬於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而我們所在的太陽系這個系統,又位於更大的銀河系空間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