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10個瘦子9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7 餘一鬥

俗語是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對一些社會經驗和風土人情的總結,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同時又帶有普遍性。很多東西可能要放在特定的時代裡面去理解,但是有些道理是亙古不變的,即使到了今天科學昌明發達的時代,社會發展速度很快,人類進步更加凸顯,但是有些道理仍然還是受用無窮。在農村過去有一句俗語叫做「10個瘦子9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該怎麼去理解?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筆者前面已經講過,所以大多通俗易懂,所以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原本含義,然後再根據一些社會現象進行引申。那麼10個瘦子9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農村裡面隨便抓一大把瘦子過來,十個中有九個都出生貧寒,但事事有萬一,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現變化,10個中或許就有一個瘦子,不但不貧寒,而且還很富足,尤其是精神層面。

這句話既反映出了農村的一種社會現實,那就是在過去條件並不是怎麼好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吃不飽,營養根本跟不上,所以不能像現在一樣出現什麼肥胖之類的疾病,大多數人的體型都偏瘦。但是同時這句話也反映出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任何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要覺得。大家都是瘦子,所有人都很貧窮,相互之間五十步笑百步,自暴自棄。還是有個別人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精神面貌,讓自己變得富足起來。

要知道在過去的農村裡面,普通的老百姓家裡的情況都不是特別好,很多人家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全年吃的,每年都有幾個月要忍痛挨餓。而且以往肉食也很少,營養根本跟不上,大部分人都生得面黃肌瘦,哪怕就是壯勞力,體型方面也不會顯得有多麼健壯,更不會出現肥胖的情況。所以從體型外貌特徵方面就能判別出一個家庭的情況怎麼樣,因為稍微好一點的家庭肯定就會吃得好一點,身材方面也會稍微健壯,不會特別瘦。如果太瘦的話,一般就是吃不飽穿不暖,那麼這樣的人家肯定是貧窮的人家。

放在今天的環境中,對於這樣的俗語可能並不太適用。因為現在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脫離了溫飽,現在不是營養跟不跟得上的問題,而是營養過剩問題。這就造成了如今很多人出現肥胖的問題,很多人都在減肥,讓自己的身形瘦下來顯得更加勻稱健壯,但是不是肥胖。過去是窮人家吃不起肉,所以顯得身體瘦,現在是有錢人不吃肉拼命地減肥,要讓自己身材顯得瘦。

所以這一句俗語放在今天,確實是有失偏頗的,但是如果我們去看後面一句話,一個不貧有精神,其實還是有道理可以借鑑的。因為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萬事萬物都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千萬不要以為99%的人都無法改變,而自己也不去努力就要放棄。事實上如果自己努力,也許就有可能成為了改變的1%。

當今社會信息變化極快,能否抓住機遇,靠的就是當機立斷,靠的就是能夠及時改變,不撞南牆不回頭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堅持的例子,但事實上有時候可能會顯得過於愚蠢,該掉頭的時候一定要掉頭。以上就是我對這句俗語的理解,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一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祖先智慧:「十個瘦子九個貧」,下一句更引人深思,教你辨人看人心
    有的時候在一些民間俗語中就可以很好的呈現出智慧光芒,民間俗語短小精悍,卻可以表明很深刻的人生道理。接下來就來說說"十個瘦子九個貧"的解讀,放在現代社會仍然說得通嗎?祖先智慧:"十個瘦子九個貧",下一句更引人深思,教你辨人看人心依照現代的觀念來說,要是一個人十分瘦,那樣很多人都覺得她的身體好,顯然平時進行不少的鍛鍊。
  • 俗語「手有十字紋,走遍天下不受貧」,現在還準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手有十字紋, 走遍天下不受貧」,現在還準嗎?掌紋、指紋是人體一種非常奇妙的紋線,每一個人手上都有,但卻人人不同,迄今還沒有發現任何兩個完全相同的,因此有人利用這個原理,發明了指紋鎖,包括現在智慧型手機用的指紋解鎖,也是這個道理,這是現代科技對指紋、掌紋的利用。其實早在幾百年、上千年前,我們智慧的先人就已經發現了掌紋、指紋的特殊性,還總結出了不少規律。
  • 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啥意思,老祖宗的講究,在理?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什麼意思,有道理嗎?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生活的提高是顯而易見的,這得益於國家不斷對農業的扶持,當然也離不開辛勤的農民!然而,也有些問題困擾著很大農村父母,比如說大齡男青年的婚姻的話題,娶妻難的話題,這其中有天價彩禮的問題,更多的是「男多女少」的無奈,曾幾何時,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老祖宗的講究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門前拴馬並非富,家中有人不叫貧」,啥意思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外貌協會」這個詞,其實這個詞的出現,就是為了形容生活中喜歡通過別人的外表去判斷一個人性格或者是家庭條件的人。他們單純看一個人的穿著,與人聊天時候的習慣,去研究一個人的內在,現在說起來,那樣的觀點有點太主觀,有時候我們所看見的,並非就是真實的,一些人喜歡隱藏自己,甚至還不願意透露太多。
  • 農村俗語「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在農村地區有一些民間俗語,對於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一定的幫助意義。因為這些俗語都是老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智慧。比如說農村有一句話叫做「窮走水一家毀,富涉淫三代貧」,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老祖宗常說:「宅有五虛使人貧,宅有五實使人富」,啥意思?
    「宅有五虛使人貧,宅有五實使人富」,那麼什麼是「五虛」和「五實」呢?宅中的「五虛」有無道理?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去了解古人的智慧。一、宅有五虛使人貧居家過日子,最希望的就是發家致富,但事實卻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往往很骨感。
  • 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啥意思?這話有道理嗎?人生在世,什麼樣的人生才算完美,我們的老祖宗用一句俗語給出了我們答案。那便是人生有三寶,醜妻,薄地,破棉襖。這句話充分說明了一個人有一個家庭,有老婆做飯,有地產糧,有棉襖遮寒就知足常樂活著,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平安安的活著。它其實講的是男人的一種生活態度。古時候的底層勞動人民要求不高,只要解決了溫飽問題,一家人能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就覺得很幸福了,這充分反映了過去貧窮的年代,人們的理想嚮往也是非常低的,人生的目標也是非常低的,這是適合當時的社會。那麼放到現在,這句老話還有道理嗎?
  •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這是出自杜甫的《石壕吏》。這句話的意思是,家裡面有了孫子以後,母親進進出出都沒有穿過一件好衣裳。《藏羚羊跪拜》還記得嗎?這是我們在上學讀到的一則課文,相信惹的不少的莘莘學子們眼眶含淚。「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在與母親離別的時候,看見白髮蒼蒼的母親眼淚都要哭幹了。這句俗語應該是農村中最為常見的,也是聽說頻率的次數是最多的。
  • 農村老話說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從古到今,關於親戚這類的老話被總結了很多,無一例外,這些老話沾到親戚都是說人情世故的,比如這句「窮人不攀高親,落雨不爬高墩」,這句話前半句說的是人情世故,後半句說的是趨利避害。但兩者其實有關聯的,看似不相關,實則有關聯,這就是老話裡的藝術。具體該怎麼解釋?有什麼道理嗎?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老話「男怕戌,女怕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說「男怕戌,女怕亥」這個說法與十二地支和十二時辰有關係,我們今天一起來了解一下。
  • 【銅仁·江口】怒溪「三個抓」築牢源頭防貧「堤壩」
    對有致貧、返貧風險的,積極落實「一戶一策」,開展實時監測,確保不致貧不返貧。截止目前,全鎮共累計開展防貧預警監測1865次,識別防貧監測對象185戶556人,其中易致貧邊緣戶17戶70人,不穩定脫貧戶168戶486人。
  • 農村老話說:「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很多老話一直沿用到今天,這些老話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還包含著深刻的含義,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啟發和教育。其中「寧勸賭,莫勸嫖,勸嫖兩不交」是農村眾多老話當中的一條!從老話意思來看,寧可勸別人賭博,也不要勸別人嫖娼,如果勸別人嫖娼的話,那雙方交情都會隨之而去。這裡所說的勸就是勸導別人改變這種噁心,重新做人,按理來說這是好事!然而勸嫖反而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讓勸導方和被勸導房雙方失去交情,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好心沒好報嗎?大家都知道,賭跟嫖是一直是危害社會和家庭的兩大毒瘤。
  • 農村俗話「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鰥孤」,說的是什麼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地區以前有很多寺廟,這些寺廟往往建立在比較偏遠的地方,例如山裡或者是荒郊野外,農村的老人們經常會說「廟前貧、廟後孤,大廟左右出寡婦」「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 「廟前貧,廟後富,廟左廟右出鰥孤」 這些話。
  • 羅城提升農業經營主體帶貧減貧能力
    為了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貧減貧能力,近年來,該縣制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貧減貧工作方案,建立「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組織(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發展模式,大力推廣訂單生產、土地流轉、就業務工、股份合作等模式,推動貧困戶與扶貧主體建立穩定利益聯結機制,對減貧作用發揮比較明顯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適當資金鼓勵。
  • 我國列入13個最貧水的國家
    人均水資源在逐漸下降,現在大約是2100方,這個數量已經是世界認為是13個最貧水國家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唐仁健22日指出,中國人均耕地比歷史上高的水平還低很多,也就是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不到一半。人均水資源在逐漸下降,現在大約是2100方,這個數量已經是世界認為是13個最貧水國家之一。
  • 他雖家「貧」身「疾」,卻有一個...
    他雖家「貧」身「疾」,卻有一個......離開了以前的老街,房屋也更寬敞了,丁寶衛開始琢磨,如今物質條件也有點能力了,孤身一人艱難生活的老街坊讓他心裡始終放不下。於是,和家人一商量,就把郝振友接了過來,從此和一家人同吃同住。「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他一口吃的」,一日三餐有著落,風霜雨雪共屋簷,丁寶衛的心這才踏實了。就這樣,這個小家從此多了一個「家人」 。
  • 北辰:楊公風水巽水一勺能救貧到底是啥意思?
    巽水一勺能救貧民間一直流傳的一句諺語「巽水一勺能救貧」,很多學者解釋的也是五花八門,本人今天試著解下此句,與風水愛好者共同揭開神秘的面紗,此句來自楊公風水的救貧黃泉水,既然是局必須有特定的要求,房子必須是坐北朝南的來巽水,細化到二十四山,就是子山午向兼癸丁來巽水,此為真正的巽水一勺能救貧!
  • 「抓鬮定貧」背後的「動態複雜性」
    「水坡鎮橫堤村村幹部在確定貧困戶時竟採取抓鬮,這種看似公平實則傷害群眾利益的做法要堅決糾正……」近日,在河南省尉氏縣紀委監委召開的整治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專題會上,該縣紀委監委負責人通報了近期查處的扶貧領域不擔當、亂作為的典型案例。(9月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精準扶貧的前提是精準識貧。
  • 報告|貧困與收入不平等之間有何關係?——亞洲減貧報告(摘編4)
    當一個國家脫離了極端貧困步入發達社會時,人們更加注重社會的流動性而淡化收入的不平等;但對處於收入上升期的新興經濟國家而言,收入不平等具有重大不利影響。然而,經濟增長與收入再分配之間沒有統一的權衡取捨標準;對於低收入國家而言,長期的收入不平等會阻礙減貧工作。
  • 北青報:「提供精神支持」是必要的「心貧救濟」
    原標題:「提供精神支持」是必要的「心貧救濟」 北大今年首次提出為經濟困難新生提供精神支持「現在的貧困生和以往的貧困生理解是不同的,也許他們的物質沒有那麼匱乏,但精神層面相對閉塞些。」要引導他們往遠處看。 家庭貧困看起來像稻草一樣輕,當它落在未成年人身上,就像一座沉重大山,把他們昂揚向上的自信力、陽光豁達的心理養成、縱橫開闔的社會交際意識等等,壓低很多!據報導,絕大多數貧困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陰影、性格缺陷、非常自卑、不願意公開貧困隱私、性格非常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