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是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對一些社會經驗和風土人情的總結,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同時又帶有普遍性。很多東西可能要放在特定的時代裡面去理解,但是有些道理是亙古不變的,即使到了今天科學昌明發達的時代,社會發展速度很快,人類進步更加凸顯,但是有些道理仍然還是受用無窮。在農村過去有一句俗語叫做「10個瘦子9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該怎麼去理解?今天我們一起聊一聊。
筆者前面已經講過,所以大多通俗易懂,所以我們可以從字面意思去理解其原本含義,然後再根據一些社會現象進行引申。那麼10個瘦子9個貧,一個不貧有精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農村裡面隨便抓一大把瘦子過來,十個中有九個都出生貧寒,但事事有萬一,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現變化,10個中或許就有一個瘦子,不但不貧寒,而且還很富足,尤其是精神層面。
這句話既反映出了農村的一種社會現實,那就是在過去條件並不是怎麼好的情況下,很多人都吃不飽,營養根本跟不上,所以不能像現在一樣出現什麼肥胖之類的疾病,大多數人的體型都偏瘦。但是同時這句話也反映出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任何事情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要覺得。大家都是瘦子,所有人都很貧窮,相互之間五十步笑百步,自暴自棄。還是有個別人會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精神面貌,讓自己變得富足起來。
要知道在過去的農村裡面,普通的老百姓家裡的情況都不是特別好,很多人家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全年吃的,每年都有幾個月要忍痛挨餓。而且以往肉食也很少,營養根本跟不上,大部分人都生得面黃肌瘦,哪怕就是壯勞力,體型方面也不會顯得有多麼健壯,更不會出現肥胖的情況。所以從體型外貌特徵方面就能判別出一個家庭的情況怎麼樣,因為稍微好一點的家庭肯定就會吃得好一點,身材方面也會稍微健壯,不會特別瘦。如果太瘦的話,一般就是吃不飽穿不暖,那麼這樣的人家肯定是貧窮的人家。
放在今天的環境中,對於這樣的俗語可能並不太適用。因為現在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絕大多數人都已經脫離了溫飽,現在不是營養跟不跟得上的問題,而是營養過剩問題。這就造成了如今很多人出現肥胖的問題,很多人都在減肥,讓自己的身形瘦下來顯得更加勻稱健壯,但是不是肥胖。過去是窮人家吃不起肉,所以顯得身體瘦,現在是有錢人不吃肉拼命地減肥,要讓自己身材顯得瘦。
所以這一句俗語放在今天,確實是有失偏頗的,但是如果我們去看後面一句話,一個不貧有精神,其實還是有道理可以借鑑的。因為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萬事萬物都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千萬不要以為99%的人都無法改變,而自己也不去努力就要放棄。事實上如果自己努力,也許就有可能成為了改變的1%。
當今社會信息變化極快,能否抓住機遇,靠的就是當機立斷,靠的就是能夠及時改變,不撞南牆不回頭看起來是一個非常好的堅持的例子,但事實上有時候可能會顯得過於愚蠢,該掉頭的時候一定要掉頭。以上就是我對這句俗語的理解,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意見,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一說您的觀點,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