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核電建成全球首個水熱工程,同步滿足取暖和用水需求

2020-12-05 大眾日報

日前,山東核電員工生活區海水淡化直飲水點排起了長隊,員工及家屬們都想來「嘗嘗鮮」。「口感很好」「看著沒有雜質」……清澈的淡化海水從水龍頭汩汩流出,大家交口稱讚。與此同時,宿舍區接待中心的暖氣也熱了起來。這水和熱,都是海陽核電水熱同傳創新示範項目的成果。

海陽核電水熱同傳創新示範項目依託已有的海水淡化工程及供熱設施,通過二級反滲透系統,對海水淡化水進行深度處理直至達到飲用水標準,同時,利用核電機組產生熱能把它加熱至85℃,用一根管線代替傳統水熱分傳的三根管線將水和熱同步輸送到山東核電員工宿舍區,經水熱分離裝置進行水熱分離,熱量進入熱力系統,放熱後的水進入供水系統使用。目前,該項目為海陽核電站生活區近2千人同時供熱供水,示範供能面積1萬平米,每日可提供飲用水180噸,是世界範圍內首個水熱同傳工程實踐。

北方東部沿海地區是我國人口密集區域,也是重要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區域,目前發展正受到能源、水資源和大氣環境汙染的制約,其中淡水資源匱乏的問題尤為突出。針對這一地區清潔取暖需要和冬、春兩季季節性缺水的實際情況,發展水熱同傳,在供暖的冬季同時供應大量的淡水,解決當時的缺水問題,並通過水庫蓄存,緩解春季水資源的短缺,又不形成任何碳排放源。

據介紹,水熱同傳比傳統分傳技術節省投資約50%,節省運維成本約20%,提高了能源效率,降低了用能成本,為同步解決城市清潔取暖和淡水需求等民生問題提供了現實可行的方案。國家電投將持續踐行「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膠東半島清潔發展注入核級加速度為「碳中和」目標實現提供能源方案。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張愛美 成亞光 報導)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 山東省核能綜合利用再獲創新突破
    去年11月,依託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山東省建成全國首個核能商用居民供暖項目,被國家能源局命名為「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2019—2020年首個供暖季為周邊73個小區持續供熱136天,節約原煤消費約16000噸,居民普遍反映核能供熱清潔低碳、安全可靠、幸福感獲得感強。
  • 「煙臺時間」助力福清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2020年11月2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11月27日0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煙臺持久提供的整套時間同步系統運轉良好。
  • 山東大力推動核能產業發展 全力培育產業集群
    【電纜網訊】從山東省能源局獲悉,未來10年到15年,山東省將積極推進先進三代及以上核電技術應用,重點推進沿海核電項目建設,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我省首個在運核電項目——位於我市的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兩臺機組已累計發電328億度,年累計上網電量305.7億度。同時,海陽核電還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並開展了海水淡化實踐。2019年11月15日,海陽核電核能清潔供熱工程一期項目向周邊70萬平方米、73個小區供熱,相當於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成為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
  • 山東將成為中國第四個新興核電大省
    10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葉奇蓁在2020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表示。 近年來,山東省圍繞新舊動能轉換任務,確定了煤電、可再生能源與核電、外電入魯三個「三分之一」的電力結構調整目標,將核電作為提升能源發展質量的主攻方向。
  • 山東將新增一座核電站,辛安核電項目首臺機組計劃2022年2月開工
    魯網11月4日訊 日前,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網站連續發布了「山東海陽辛安核電項目海域使用論證(含海洋環評)招標公告」等四個公告
  • 兩大工程為山東送來環保電 非能動設計確保核電安全
    兩大工程為山東送來環保電  ◆「榆橫-濰坊」特高壓工程年輸電70億千瓦時 ◆海陽核電1期工程可滿足全省近1/3家庭年用電量  □ 本報記者 杜文景  山東以重工業為經濟結構主要特徵,用電需求持續增長;「煤改電」以來,本就不足的供電量更顯捉襟見肘。從「求溫飽」到「求環保」,市場需求和霧霾治理倒逼我省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 山東擬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山東將推進海陽、榮成石島灣兩個核電工程建設,同時適時啟動省內新核電廠址的開發,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10月30日,山東省能源局局長欒健在中國(煙臺)核能安全暨2019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上表示。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發電,創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最佳業績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外景圖 新華社發又一國之重器誕生。昨天零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在三十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
  • 海陽第二座核電站發布招標公告:辛安核電項目首臺機組計劃2022年2...
    日前,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網站連續發布了「山東海陽辛安核電項目海域使用論證(含海洋環評)招標公告」等四個公告,啟動項目建設前期相關工作。據公告顯示,該核電站首臺機組計劃2022年2月開工建設,這也預示著煙臺海陽將迎來第二座核電站。  據招標公告顯示,山東海陽辛安核電項目位於煙臺海陽市辛安鎮卓格莊村北側。
  • 中法合資EPR全球首堆臺山核電1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臺山核電站位於廣東省臺山市赤溪鎮,一期工程建設兩臺採用EPR三代核電技術的壓水堆核電機組,每臺機組的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是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臺山核電一期工程是中法兩國能源領域的最大合作項目,由中國廣核集團、EDF和粵電集團共同投資組建的臺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中國正式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今天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從核電產業鏈高峰論壇,看煙臺「核力」
    截至9月底,山東省首個在運核電項目——位於煙臺的海陽核電一期工程兩臺機組已累計發電328億度,年累計上網電量305.7億度。同時,海陽核電還開創了國內核能商業供熱的先河,並開展了海水淡化實踐。2019年11月15日,海陽核電核能清潔供熱工程一期項目向周邊70萬平方米、73個小區供熱,相當於減少約5臺10噸的燃煤鍋爐,成為全國首個核能商業供熱項目。
  • 抱團應對行業寒冬,日本核電三巨頭或將全面整合核電業務
    為了滿足國內電力需求,日本陸續重啟了數座核電機組。截至目前,在滿足日本新安全法規前提下重啟的核電機組包括:川內1、2號機組(Sendai 1&2),高濱3、4號機組(Takahama 3&4)及伊方3號機組(Ikata 3)。但是,高濱3號和4號機組由於地區法庭發布的禁令,自2016年3月起停運。
  • 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海陽核能供熱...
    此舉既是海陽核能供熱商用示範項目一期工程的深化和拓展,又是我省加速核能綜合利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改善民生福祉的創新實踐。山東是能源消費大省,也是煤炭消費大省,為有效破解能源結構偏重、偏煤的「心肺之患」,我省確立了煤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省外來電「三個三分之一」的能源結構調整目標,大力實施「四增兩減一提升」工程,多措並舉提高清潔能源佔比。
  • 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之列!創第三代核電首堆最佳業績
    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中核集團表示,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 鞍鋼供貨我國首個快堆核電示範工程
    鞍鋼供貨我國首個快堆核電示範工程 作者:劉家偉 2019-08-28 09:12   來源:遼寧日報     8月27日,記者從鞍鋼集團獲悉,日前,鞍鋼股份有限公司鮁魚圈分公司5500毫米厚板生產線順利完成霞浦示範快堆核電項目首批核電用鋼合同生產供貨,用於該項目汽水分離再熱器(MSR)殼體製作。
  • 中國首個商用快堆核電站工程開工 已有7家海鹽企業競得超億元供貨...
    2017年12月29日,中核集團在福建省霞浦縣宣布示範快堆工程土建開工,工程採用單機容量60萬千瓦的快中子反應堆,計劃於2023年建成投產。記者此前從縣核應急辦了解到,海鹽企業積極對接示範快堆工程,據不完全統計,已有7家海鹽企業競得供貨訂單,總金額超1億元。  據介紹,中國是世界上第8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