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技術總裁趙治亞:做新時代的錢學森,10年初心未改

2020-11-22 澎湃新聞

馬斯克、賈伯斯、賈躍亭?

「媒體說你是中國的馬斯克,中國的賈伯斯,請問你認可哪一點?」

2020年初,在深商大會的採訪間,有記者拋給劉若鵬這個問題,站在臺上的這位80後海歸科技明星微微一笑,說——「還有人說我是第二個賈躍亭」。

不管是馬斯克、賈伯斯、賈躍亭,三者相同點都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

前兩者讓人看見理想奔向了現實,或者在奔向現實的路上,後者理想在奔向現實的路上幻滅了。

從這點看,劉若鵬代表的光啟團隊和上述三者確有相似點。

光啟成立10年來,因擁有新一代超材料隱身技術,在國防裝備領域可替代傳統的隱身塗料產品,為這家深圳明星企業蒙上幾層神秘的色彩,但在這個一切都加急處理的年代,光啟技術的超材料項目進展緩慢,遲遲無法量產,又讓民間對於這個創立10年的科技團隊猜疑爭議,甚至被傳為「披著皇帝新衣的PPT公司」。

時間在2020年的8月有了大逆轉,光啟借著「軍工概念股」,走出一波主升浪行情,一度實現九連板,單月累計最大漲幅接近3倍,被市場認為"曾經吹過的牛皮開始要兌現了"。

「公司多個超材料項目從研製階段進入到批產階段。」8月3日,光啟技術聯合創始人、總裁趙治亞博士在和我近一個小時的談話中強調了這一點,「光啟已經具備在超材料尖端裝備領域大規模、批量化的生產交付能力。」

「光啟在為中華民族科技復興的路上奔跑,初心未改。」溫文爾雅的趙治亞博士,在說這句話時,聲音突然開大了音量。

△趙治亞博士


光啟的故事

想要了解光啟這個神秘的團隊,需要坐時光機回到2010年以前,美國杜克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專業博士生研究中心實驗室。

MSN的群裡,劉若鵬、趙治亞、張洋洋、季春霖和欒琳5個夥伴聊得火熱,我們要回國創業,公司取個什麼名字好?

祖衝之?張衡?徐光啟?蔡倫?

最後光啟二字高票獲選,究其原因,因為明代科學家徐光啟讓東西方科技交融,對近代中國農學、數學、天文學等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這很符合這5個夥伴接下來要做的事——要為中華民族科技復興而努力。

△光啟五人創業團隊,左一為趙治亞,左三為光啟創始人劉若鵬

口號看似宏大,但他們完全有宏大的資格。

就在2009年,這個團隊以劉若鵬和季春霖為第一作者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研製出「隱身衣」的論文,這一成果不亞於一枚核彈投入地球科學界,在同一領域進行研究的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理論物理學家約翰·彭德裡爵士預期,軍方有望在5年內利用這種技術,來避免船艦和坦克被雷達的微波探測系統發現行蹤。

所謂隱身衣並非真的肉眼看不見,而是在指定的電磁波頻段內,使電磁波轉向,繞過被超材料覆蓋的物體,造成「隱身」的效果。

正因如此,2010年,超材料被《科學》雜誌評為過去10年人類最重大的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就在2010年的夏天,這個四個杜克大學博士畢業生和一個牛津大學博士畢業生組成的團隊,攜帶著光啟這個充滿理想的名字和他們一腔理想選擇來到深圳創業,那一年,劉若鵬問母親借來20萬啟動資金,第一步是成立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打出的口號是——讓創新的DNA自由成長。

「我們當時的想法是成立一個研究機構,我們當時做的東西還是很先進的,希望我們幾個人在一起有一個新的體制的研究機構,讓我們的創新想法可以落地。」趙治亞博士解釋說,「因為我們是工程師,要把我們做出來的東西做成產品,改變人類的生活,從科學到工程到產品,中間要經歷很多轉化過程,所以我們希望有一個新體制的研究機構,能夠讓我們不斷科技創新,讓這些創新轉化為產品,為人類社會創造價值。」

10年過去了,深圳從製造走向智造,這五位海歸科學家組成的微型團隊也成長為用超材料技術賦能行業的戰略創新型企業。

10年過去了,著名的南山粵海街道辦孵化出了超過100家上市公司,這個坐落於此的初始研究團隊也組建了一個橫跨港股和A股資本市場的「光啟系」家族——2016年光啟科學在港交所上市,2017年光啟技術在深交所上市。

在光啟位於南山軟體大廈的辦公室,隨處可見公司的SLOGON——未來即現在。

一個關於未來的創業神話在南山科技園飄蕩。


10年成績單

這個神話的起源當然是光啟團隊的核心技術——超材料。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光啟都是第一個率先推進超材料產業化的公司。

何謂超材料?

這是一種人工複合結構材料,通過對材料微觀結構進行有序重組,使其獲得超常物理特性。超材料技術是國際上應用於現代高端裝備領域最熱門的新興技術之一,美國國防部把其列為「六大顛覆性基礎研究領域」之首,美國軍方確立超材料技術率先應用於最先進的軍事裝備,日本和俄羅斯將超材料技術列為下一代隱身裝備的核心關鍵技術。

8月3日,走進位於盛產財富和傳奇的粵海街道辦的光啟辦公室,通道幽暗,仿佛一扇通向未來的隧道,在位於一樓的展覽廳,趙治亞博士和我就超材料的產業化問題聊了近一個小時。

「我們不是畫餅,憋10年憋一個大招。」趙治亞針對市場對光啟的質疑回應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推進超材料的產業化。」

2011年12月20日,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牽頭組建的超材料電磁調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到了2012年,超材料實現了中試生產線投產,這意味著,中國在全世界範圍內首次次實現了超材料規模化生產。

2012年12月7日,是個很關鍵的日子,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大後到廣東省考察,考察的第一家企業就是光啟,鼓勵光啟做「新時代的錢學森們」。

就在今年7月14日,光啟順德基地封頂,光啟順德基地作為中國新一代超材料製造基地,其生產線的創新性和複雜程度堪比最先進的五納米半導體生產線,順德基地封頂意味著光啟超材料產能暴增已經進入倒計時。

「這10年,這個世界因為光啟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我問了趙治亞博士這個問題。

話題還是聚焦超材料,「10年前,超材料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的產業。」趙治亞博士說,「如今超材料理論化為現實,成為世界超材料領域的引領者,這個過程我們經歷的艱難是常人無法想像的。」

在這座位於高新區軟體大廈的辦公樓,常常燈火通明,「我如果晚上9點到家,我家人會非常驚喜。「說這句話時,趙治亞博士眼神泛著柔光,這一刻,這位科學家、企業家,回歸了作為丈夫作為父親的溫暖底色。

就大家關注的光啟產能擴充問題,趙治亞博士更補充了細節,順德基地一期2020年11月建成,屆時將增加年產40噸的生產線,另外光啟銀星基地的產能擴張已經在今年5月底完成,超材料產能比2019年提高一倍,達到年產8噸,也就是說,到今年年底,公司尖端超材料的生產能力可以達到48噸,產能提升11倍。

趙治亞博士同時透露,今年光啟接到的訂單總量預期達到10億元,產能不斷擴大,為當下的交付和未來市場需求的爆發打下基礎。

隨著光啟技術不斷完善、產能不斷擴充,光啟在超材料領域的開發成果逐步落地轉化,光啟披露的一季報數據顯示,公司超材料業務板塊實現營收5413萬元,同比增長超過400%。

經過10年的孕育,一個超材料的春天正在來的路上。


溫和回擊

光啟並不是只玩超材料,今年疫情期間,一個頭盔讓外人眼裡不接地氣的光啟一不小心做了網紅。

這款遠距離無感體溫監測設備名喚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是光啟專為防控疫情而研發推出的神器,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一夜霸屏,只要監測員們帶上它站在人流數米之內無需近距離接觸、交流只需一眼掃過,所有人的體溫數據盡收眼底,一旦發現發熱者,頭盔自動示警,無有遺漏。

這個智能頭盔不僅在國內多地使用,還受到義大利、阿聯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歡迎,事實上,這個智能頭盔並不僅僅用於遠距離無感測試體溫,熱成像智能頭盔N901就是對原有的警用智能頭盔進行升級後所誕生的疫情防控設備,2020年年初,劉若鵬在深商大會上展示這款警用智能頭盔介紹說:「研製這款頭盔的難度不亞於造一架飛機。」

展望光啟的未來,趙治亞博士說,「從規模上從技術上,我們的目標從未改變,為中華民族科技復興而努力,做新時期的錢學森,加強國家各方面的綜合實力。」

「超材料很多產品已經在批產階段,未來超材料數量更多,品類也更多,未來10年,我們會有更多的正在研製的產品逐步批量生產,為社會創造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產品。」

回顧光啟走過的10年,趙治亞說首先要感謝家人的支持,感謝團隊的合作,感謝政府的協助,也要感謝那些不支持的人,他們的苛責成就了今天的光啟。

這句感謝不支持的人,在我看來,是對民間爭議的溫和回應。

8月3日當天採訪期間,深圳暴雨如注,採訪結束走出光啟所在的軟體大廈,瞬間晴空萬裡。

「我每天都覺得很光榮,因為每天都在創造價值。」趙治亞博士最後和我說的這句話不斷在我耳邊迴蕩。

走過改革開放10年的光啟,是深圳和這個時代的榜樣少年,仗劍天涯,鮮衣怒馬。

相關焦點

  • 光啟技術違規收警示函 為關聯方擔保12億元未履行信披
    上述擔保未履行審批程序,且未按相關規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二條、第三十條的相關規定,公司董事長劉若鵬、總經理趙治亞、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張洋洋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三條的規定,對上述違規行為負有主要責任。
  • 光啟技術12億擔保未信披 實控人劉若鵬等遭通報批評
    光啟技術未就上述擔保履行審議程序與信息披露義務。光啟技術總經理趙治亞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違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4年修訂)》第1.4條、第2.2條、第3.1.5條和本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11月修訂)》第1.4條、第2.2條、第3.1.5條的規定,對光啟技術上述違規行為負有重要責任。
  • 無視重點監控,牛股光啟技術開盤漲停!劉若鵬到底是騙子還是中國版...
    之後股價又是一路下滑,待到2018年6月6日公司每10股轉增7股後,股價已經跌至13元上下。到2018年10月19日,光啟技術的股價跌至最低的6.48元/股,後面也一直在低位徘徊。三年多時間,光啟技術似乎褪盡超材料光環,儘管公司期間參與聯通混改,投資5G項目,入駐雄安新區等等動作不斷,但市場表現越來越難看。
  • 「隱形」超材料大批量投產,光啟技術市值不到一個月翻倍
    這是光啟技術連續三個漲停板,自今年7月以來,光啟技術由7塊多錢漲到現在已翻倍。市場上關於光啟技術傳聞很多,一個最大的亮點是公司擁有新一代艦艇隱身技術,其採用超材料技術替代傳統隱身塗料技術,可用於隱形飛機等領域。光啟技術董秘處在回應尺度APP用戶時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現在是超材料,主要用於高尖端裝備,今年產能由4000公斤到了8000公斤,實現了滿產。
  • 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度報告摘要
    報告期內,光啟尖端完成了生產用廠房的改造,使公司具備了年產15萬平米超材料及2000件複合超材料製品的生產能力,為光啟尖端裝備從研製到批產轉型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時,公司正積極尋找合適的地域,為下一步拓展和建設尖端裝備生產基地做準備。
  • 光啟技術:股東達孜鵬欣減持約3552萬股,減持數量過半
    光啟技術:股東達孜鵬欣減持約3552萬股,減持數量過半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3 17:44:40
  • 光啟技術: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解除質押
    每經AI快訊,光啟技術(SZ 002625,收盤價:7.46元)5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達孜映邦於2020年5月27日將原質押給廣東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的公司股份約2553萬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2.77%。
  • 光啟技術:2020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約1.02億元,同比增加32.31%
    每經AI快訊,光啟技術(SZ 002625,收盤價:21.68元)10月29日晚間發布三季度業績公告稱,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約3.24億元,同比增長16.15%;淨利潤約1.02億元,同比增長32.31%;基本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增長25%。2020年半年報顯示,光啟技術的主營業務為超材料行業、汽車零部件,佔營收比例分別為:61.46%、36.81%。
  • 【調研快報】光啟技術接待光大證券等5家機構調研
    光啟技術2020年12月29日發布消息,2020年12月28日公司接待光大證券等共5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董事長劉若鵬,博士董事兼總經理趙治亞,博士董事兼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張洋洋,接待地點公司銀星基地、709基地。
  • 光啟技術:5%以上股東俞龍生減持約2155萬股,減持時間已過半
    每經AI快訊,光啟技術(SZ 002625,收盤價:22.15元)11月1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2020年11月10日,公司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俞龍生及其一致行動人鄭玉英、俞旻貝的《關於股份減持計劃進展情況的通知函》。
  • 升級交付能力顯真實力 光啟技術搶跑超材料賽道
    此前,光啟技術曾對外披露了1.62億元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訂單,以及多個過千萬的訂單合同。目前光啟技術手握多個訂單,業務呈爆發狀態。  目前,光啟技術可投產的生產基地以深圳銀星基地為主,經過今年5月份擴產後可實現8000公斤/年;而順德一期基地將於年底投產,可望達到40000公斤/年。
  • 光啟技術某大型複雜超材料結構件將批產 未來業績有望超預期
    此前,光啟技術曾對外披露了1.62億元新一代超材料航空結構訂單,以及多個過千萬的訂單合同。目前光啟技術手握多個訂單,業務呈爆發狀態。目前,光啟技術可投產的生產基地以深圳銀星基地為主,經過今年5月份擴產後可實現8000公斤/年;而順德一期基地將於年底投產,可望達到40000公斤/年。
  • 光啟技術:控股股東達孜映邦及其一致行動人解除質押1.4億股
    每經AI快訊,光啟技術(SZ 002625,收盤價:20.23元)12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達孜映邦及其一致行動人光啟空間的通知,獲悉達孜映邦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及部分股份被質押,光啟空間所持有公司的股份全部解除了質押。
  • 光啟新一代隱身技術獲機構看好
    上證報訊 近來,光啟技術帶著新一代隱身技術解決方案在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等多個展會亮相,獲得行業及機構關注。  同時,光啟也建立了完善的尖端裝備隱身產業化體系,推進新一代隱身技術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研報中提到,坐落於深圳的光啟超材料智能工廠已於2018年正式建成,廠房面積1.2萬平方米,具備年產15萬平米超材料及2000件複合材料製品的生產能力,為光啟的裝備從研製到批產轉型提供有效保障。  訂單方面,光啟軍事化方面的訂單穩步增長,批量化生產效果凸顯。
  • 龍生股份正式更名光啟技術 光啟超材料「隱身衣」注入上市公司
    今年上半年,光啟技術迎來多個關鍵性節點: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68.94億全部到位;光啟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的研發和經營團隊全部進入光啟技術,光啟總裁劉若鵬被選舉為董事會董事長;公司完成更名,6月16日起由「龍生股份」變更為「光啟技術」,公司英文簡稱由「LONGSHENG」變更為「KCT」,公司證券代碼「002625」不變。
  • 光啟集團稱參與聯通混改40億資金來源合法:不存在股票質押
    中國聯通(600050)混改方案擬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之一——深圳光啟互聯技術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對參與聯通混改的資金來源問題作出回應。
  • 年終特刊·新青年|劉若鵬:用超材料改變世界
    因此,在博士畢業後,我和張洋洋、趙治亞、季春霖、欒琳4位博士回到祖國,繼續我們的超材料事業。那一年,我剛過26歲,向我媽媽借來20萬啟動資金,在經過多番考量後,我們選擇了紮根深圳。回首2010年,深圳啟動了非常多的人才引進計劃,也引進很多前沿技術或基礎研究,建立了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的眾多實驗室,為這些技術的誕生和成熟搭建起新的平臺。我們趕上了這個機遇。
  • 軍工板塊市值增幅大 光啟技術成機構建倉重點
    ;7月份《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發布,更是進一步催化行情,迎來「漲」聲連連。  數據顯示,截止9月12日,國防軍工總市值漲幅為83.52%,總市值漲幅居前。  亂花漸欲迷人眼,在300多隻軍工概念股中,到底誰才是優質標的,哪只才是價值所在?  軍工板塊中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良好漲勢下,機構關注。
  • 光啟十年 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沒想到5年時間過去了,光啟由當初的超材料概念公司變成了有實實在在的產品落地和盈利,而它的市值卻由最高的1500多億跌到了只有160多億。面對一個正在開啟如計算機時代和網際網路時代級別的另一個新時代,我感到巨大的機會正在來臨,就開始認真研究光啟技術這個企業以及它的股票市場運行情況。  要真正懂得光啟技術的業務,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超材料技術!
  • 光啟技術布局5G商用落地場景
    原標題:光啟技術布局5G商用落地場景   2019年中國正式開啟5G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