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類玻璃-陶瓷相超高功率釩酸鹽正極材料

2020-12-03 新能源Leader

隨著混合動力汽車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市場對於高功率電池的需求也在持續增加。納米化能夠有效地縮短Li+的擴散路徑,是提升電極材料倍率性能的有效方法,但是過大的比表面積卻會導致副反應的顯著增加,而微米級材料雖然界面的穩定性得到大幅的提升,但是卻不利於Li+的快速擴散,因此長期以來開發兼顧高功率和高界面穩定性的材料都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

近日,清華大學的Yutong Li(第一作者)和Shitong Wang(通訊作者)等人開發了一種具有類玻璃-陶瓷相的釩酸鹽體系,這種材料不僅具有大量的晶界,能夠幫助Li+實現快速擴散,同時還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材料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減少了副反應的發生,因此在提升材料倍率性能的同時,還保持了良好的循環穩定性。

製備二次顆粒是解決納米材料比表面積過大的有效方法,例如常見的NCM、NCA材料都是通過將納米級一次顆粒製備為微米級二次顆粒的方法有效地降低了比表面積,提升了壓實密度,減少了副反應的發生。傳統的製備二次顆粒的方式是自下而上的方式,也就是首先生成納米顆粒,然後這些納米顆粒再團聚成為二次顆粒,而Yutong Li則採用了一種自上而下的方法,也就是首先生成微米級的顆粒,然後利用材料在熱處理過程中的再結晶等現象產生大量的晶粒。

釩元素價態豐富,因此能夠進行多電子的氧化還原反應,從而賦予了釩的氧化物較高的容量,因此釩的氧化物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釩酸鹽在200-350℃範圍內水合前驅體會發生輕微的分解,在材料顆粒的內部產生較多的納米晶體顆粒,這一工藝進行處理的釩酸鹽材料可以實現在4000mA/g的大電流密度下經過500次循環後仍然能夠放出103mAh/g的容量,表現出了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

實驗中釩酸鹽正極前驅體材料是通過兩步水熱法合成,首先將釩酸銨(NH4VO3)與草酸二水化合物(H2C2O4·2H2O)在160℃下水熱反應12h,然後再向其中加入LiOH,在180℃下反應12h,通過上述的兩步法獲得前驅體材料還含有大量的自由水,然後在不同的溫度下進行熱處理(如下圖所示),通過熱重分析(下圖b)可以看到材料在120℃以下會出現快速的重量損失,主要是材料中的物理吸附水的大量損失,隨後在加熱到250℃這一範圍內材料發生了輕微的重量損失,隨後繼續升高溫度則開始出現快速的重量損失,這表明材料中結合的-OH或-NH4發生分解。

根據釩酸鹽材料前驅體材料在熱處理過程中的這一特性,可以通過控制加熱溫度的方式對材料的結構進行調控,作者分別採用三種溫度對其進行了處理:1)V-80是在80℃下進行2h地處理;2)V-270時在270℃下處理2h;3)V-450是在450℃下進行2h處理。

從下圖c的紅外吸收圖譜可以看到,所有的樣品在3400/cm處都出現了V-OH鍵的吸收峰,表明即便是經過了450℃的高溫處理,材料中仍然有含H官能團。而3200/cm處的H2O的吸收峰只能在V-80材料上看到,V-270和V-450材料上都沒有觀察到,表明溫度高於80℃後,材料表面的吸附水可以被快速移除。而在V-80和V270材料上仍然能夠看到-NH4的吸收峰(1400/cm),但是在V-450材料上該吸收峰已經消失,表明當溫度高於270℃後-NH4會發生分解。隨著熱處理溫度的升高,V-O鍵的吸收峰發生偏移,表明V-O鍵的鍵長變短,鍵能增加,這主要是由於隨著熱處理溫度的增加,V的氧化增加的原因,這一點可以從XPS圖譜中看到,在V-80中存在V4+和V5+,但是隨著溫度升高,V4+逐漸減少,而V5+則逐漸增加,表明熱處理溫度升高,使得V的氧化增加。

在熱處理的過程中不僅材料的化學成分會發生變化,而且還會引起材料的晶體結構改變,從下圖a的XRD圖譜中可以看到在熱處理的過程中材料的結構從較低溫度下的類NH4V4O10相(α相)逐漸轉變為中等溫度相(β相,270℃),最終轉變為高溫下的類V2O5相(γ相)。

在材料的晶體結構隨著溫度發生變化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特徵峰的寬度也在變寬,這可能是由於晶體顆粒直徑變化引起的,或者是由於晶體結構內部的缺陷導致的,作者通過Scherrer公式進行計算表明晶體顆粒的尺寸是引起衍射峰變寬的主要因素。從下圖c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到在270℃左右發生相轉變時材料的晶粒尺寸會出現明顯的降低,當從常溫升高到250℃時,材料的晶粒尺寸從約20nm升高到了35nm,但是溫度達到260-270℃,材料從α相轉變為β相的過程中,α相晶粒的尺寸降低到了13nm,在270℃時β相的晶粒尺寸最低降低到了11nm,但是隨後隨著溫度的升高,則會導致材料的晶粒尺寸繼續升高。

下圖為幾種不同材料的SEM和TEM圖片,從圖中可以看到所有的樣品都呈現了片狀結構(1um長,200nm寬,20nm厚),比表面僅為10-20m2/g,要顯著小於常規的納米材料。通過高解析度透射電鏡可以看到V-260和V-270兩種材料內部都是呈現出α相和β相兩種混合物相,晶粒尺寸僅為納米級別,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材料還存在一些無定形相(玻璃相),表明通過中等溫度的熱處理,成功製備了類玻璃-陶瓷混合相的釩酸鹽材料。

下圖為在不同溫度下合成的釩酸鋰材料的電化學性能測試曲線,從下圖a的循環伏安曲線可以看到該V-80和V-270材料具有相似的氧化還原峰,但是V-450材料則沒有出現顯著的氧化還原峰。

下圖b為幾種材料在不同的電流密度下的放電容量數據,從圖中可以看到儘管V-270和V-450材料在50mA/g的電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均為280mAh/g左右,但是V-270材料明顯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在1000mA/g的電流密度下的比容量可達175.5mAh/g,2000mA/g電流密度下可達155.6mAh/g,在4000mA/g的電流密度下可達135.8mAh/g,遠遠好於V-450材料,而V-80材料雖然也具有較好的倍率性能,但是其容量發揮僅為190mAh/g(50mA/g)左右,因此實用價值不大。同時從圖中還能夠注意到,該材料的首次放電容量要明顯高於後續的循環,這主要是因為釩酸鋰材料中沒有足夠的鋰,需要首先嵌入一定數量的Li。

為了對比幾種材料的倍率性能作者分別在1000mA/g(下圖c)和4000mA/g(下圖d)的電流密度下對材料的循環穩定性進行了測試,從下圖c可以看到V-270材料表現出了較好的循環穩定性,特別是在4000mA/g的大電流密度下,經過500次循環仍然能夠維持103.3mAh/g的電流密度,每次循環的容量損失僅為0.037%,庫倫效率接近100%。

作者認為V-270材料倍率性能提升主要是由於熱處理過程中內部發生相變引起的晶粒細化,從而提升了材料的動力學特性。從下圖f的EIS圖譜可以看到電荷交換阻抗從小到大的順序為V-80、V-270和V-450,同時作者根據交流阻抗數據計算了Li+在材料中的擴散係數,從下圖g可以看到在2.0和2.5V的範圍內V-270材料的Li+擴散係數都要明顯高於V-80和V-450材料,只有在3.0V和3.5V,V-270材料的擴散係數才低於V-80材料。同時作者還在1000mA/g的電流密度下採用GITT法對材料的擴散係數進行了測定,從下圖h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在低電壓下V-270和V-80材料的擴散係數接近,遠高於V-450材料,從而使得V-270材料具有了優異的倍率性能。

Yutong Li通過自上而下的方式,利用釩酸鋰材料在中等溫度熱處理過程中材料發生相變而引起的晶粒細化現象,獲得了納米級的晶粒,同時又保持了微米級團聚顆粒低比表面積的特性,在獲得良好倍率性能的同時,減少了見面副反應,提升了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本文主要參考以下文獻,文章僅用於對相關科學作品的介紹和評論,以及課堂教學和科學研究,不得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Glass-Ceramic-Like Vanadate Cathodes for High-Rate Lithium-Ion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 2019, 1903411, Yutong Li, Shitong Wang, Yanhao Dong, Yong Yang, Zhongtai Zhang and Zilong Tang

文/憑欄眺

相關焦點

  • 清華材料學院唐子龍課題組在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材料方面再獲突破
    清華材料學院唐子龍課題組在高倍率鋰離子電池材料方面再獲突破清華新聞網12月9日電 12月3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唐子龍教授課題組在《先進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題為「具有類玻璃-陶瓷相的高倍率釩酸鹽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Glass‐Ceramic‐Like
  • 【鋰電池】釩酸鹽-硼酸鹽玻璃電極材料有望使鋰電容量翻倍
    -- 2015年1月消息,日前,蘇黎世的化學家和材料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玻璃粒子——釩酸鹽-硼酸鹽玻璃,可以用作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有望大幅提高電池容量和能量密度。該材料是由氧化釩(V2O5)和鋰-硼酸鹽(LiBO2)前體組成,塗有還原後的氧化石墨烯(RGO),以提高該材料的電極性能。V2O5可以以結晶形式結合三個帶正電的鋰離子,是目前所用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三倍以上。為了研製正極材料,科研人員將V2O5粉狀與硼酸鹽化合物混合在一起,最終所得的玻璃化合物是一種全新的材料,既不是V2O5也不是LiBO2。
  • 新材料學院潘鋒課題組對低成本電池正極材料MnO2的研究與發展進行...
    近年來,MnO2由於成本低廉、高理論容量等優點被作為多種離子電池正極宿主材料而廣泛研究,包括應用在Li+、Na+、K+、Zn2+、Mg2+等正極材料,但MnO2材料低的電子/離子電導率、低的可逆放電容量、緩慢的擴散動力學和較差的循環穩定性,限制了其產業化應用潛力。
  • :本徵結構穩定的釩基正極材料助力水系鋅離子電池
    但是,除了較低的電壓之外,目前的釩基氧化物的研究大多受釩基氧化物在水系電解液中的溶解所困擾,不僅加劇了副反應的產生及反應機理的複雜性,而且降低了電池的長效循環穩定性。因此,有必要去探索並設計新的釩基正極材料,通過抑制釩溶解並減少副產物的產生,以製備出性能更加優異的鋅離子電池。
  • 國產渦扇-15航發的成功離不開各種金屬材料的研製
    Alloy C型鈦合金是由50%鈦、35%釩、15%鉻組成的高溫阻燃金屬材料,釩和鉻都是典型的高熔點難熔金屬渦輪前溫度是現代航空發動機關鍵指標另一已經研製成功新一代熱障塗層材料-稀土聚酸鹽高溫鐵彈相變陶瓷材料
  • 生物陶瓷之活性陶瓷材料篇
    生物陶瓷材料根據與組織的結合情況分為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和生物惰性陶瓷材料。本文主要對生物活性陶瓷材料進行簡略介紹。生物活性陶瓷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降解陶瓷,這類材料的組成中含有能夠通過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途徑進行置換的鈣
  • 武鳴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怎麼製備
    武鳴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怎麼製備欒川亨凱冶金材料有限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二硫化鐵,我公司主要生產和出口高品位硫鐵礦和硫鐵礦粉,產品遠銷日本、澳大利亞、阿根廷、歐洲和等市場,廣泛應用於鋼鐵冶煉和特種鑄造爐料、磨料磨具
  • 科學網—製備出五氧化二釩鋰離子正極材料
    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應用材料與界面》。 常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放電克容量一般為120~180毫安時,難以達到未來能量存儲轉換的要求。五氧化二釩是一種典型的層狀氧化物,其理論克容量可達294毫安時,還擁有成本低和易製備的優勢,是高性能電池潛在的正極選擇之一。但是,五氧化二釩的應用常常受到其本身導電性和循環性能差的限制。
  • 專業的材料科學——玻璃陶瓷的性能
    在此時代背景下,氧化物陶瓷具有優良的強度、硬度、絕緣性、熱傳導、耐高溫、耐氧化、耐腐蝕、耐磨及高溫強度等特性,在嚴苛環境條件下具有優良的高溫穩定性與力學性能,從一眾材料中脫穎而出,成為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材料。氧化物陶瓷材料主要包括二元氧化物、玻璃陶瓷、鈦酸鹽陶瓷以及羥基磷灰石陶瓷材料等等,而其中玻璃陶瓷因其具有的特殊性能,使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河鋼承鋼釩產品挺進陶瓷製造領域
    3月10日,5噸河鋼承鋼生產的98%粉劑五氧化二釩(簡稱粉劑釩),直供國內一知名陶瓷材料製造企業,以純度高、粒度均勻、品質優贏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目前,該公司銷往陶瓷製造領域的粉劑釩產品,月均銷量達到了3噸左右,標誌著河鋼承鋼釩產品已經全面挺進陶瓷製造領域。
  • 上海光機所低聲子全氟化物玻璃陶瓷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全氟化物玻璃陶瓷具有超低的聲子能量和獨特的構性優勢,是優異的中波紅外材料,廣泛用於科研、醫療、工業等領域。但氟化物玻璃缺乏傳統網絡形成體,料性短、穩定性差,通過傳統熱處理方法很難得到晶相可控的全氟化物玻璃陶瓷,導致不透明或半透明。全氟玻璃陶瓷的透明化製備是該領域的較大挑戰。
  • 【重點推薦】二氧化矽基玻璃,更棒的正極材料
    SiO2基玻璃結構強度比B2O3基和P2O5基更高,但很少被用作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 洛陽師院等製備出五氧化二釩鋰離子正極材料—新聞—科學網
    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應用材料與界面》。 常見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放電克容量一般為120~180毫安時,難以達到未來能量存儲轉換的要求。五氧化二釩是一種典型的層狀氧化物,其理論克容量可達294毫安時,還擁有成本低和易製備的優勢,是高性能電池潛在的正極選擇之一。但是,五氧化二釩的應用常常受到其本身導電性和循環性能差的限制。
  • 陶瓷材料分幾類?新型陶瓷材料與傳統陶瓷材料有哪些區別
    陶瓷材料是由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製成的一種無機非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之後人們所關注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兼有金屬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共同優點,在不斷改性的過程中,已經使其易碎性得到很大的改善。陶瓷材料以其優異的性能在材料領域獨樹一幟,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在未來的社會發展中將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 生物陶瓷材料的分類與應用
    根據種植材料與生物體組織的反應程度,可將種植類陶瓷分為兩類:生物惰性陶瓷材料和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生物惰性陶瓷材料生物惰性陶瓷主要是指化學性能穩定,生物相容性好,在生物體內與組織幾乎不發生反應或反應很小。如氧化鋁陶瓷、氧化鋯陶瓷等。
  • 一種結構-功能一體化的材料——透明陶瓷
    一、什麼是透明陶瓷透明陶瓷(transparent ceramics)是一種利用陶瓷材料光學性質的新型陶瓷,除具有傳統陶瓷的典型特性外,兼具玻璃的光學特性。長期以來無機非金屬透明材料主要是光學玻璃和單晶,傳統的多晶多相陶瓷是不透明的。陶瓷從傳統不透明發展到半透明,最後接近完全透明涉及到大量的基礎科學條件,經研究人員通過大量試驗結果表明,對陶瓷透明性的影響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氣孔率:氣孔率是影響陶瓷透光性的最大因素。
  • 近幾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價格變化
    近幾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價格變化 佚名 發表於 2009-10-27 09:56:01  近幾年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價格變化以下為詳細數據(其中:鈦酸鋰為負極材料):2006-03
  • 鈉離子電池高電壓正極材料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在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綠色化工研究部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團隊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合作及共同努力下,鈉離子電池用聚陰離子型高電壓正極材料的低能耗規模化製備取得了重要進展聚陰離子型化合物氟磷酸釩鈉Na3(VO1-xPO4)2F1+2x (0 ≤ x ≤ 1)(NVPFs)作為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具有高達480 Wh/kg的能量密度。如果NVPFs能夠工業化應用,其全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和鋰離子電池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