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許多細節流出,讓人無法直視!

2020-12-05 陝西法制網

從12月25日凌晨北京民航總醫院官方發布被刺楊文醫生因搶救無效死亡的消息之後,中國的醫療界籠罩在一圈「出離憤怒」的情緒霧霾之中。

一篇報導該事件的文章下面,有一位醫生留言被點讚4887次:「醫生是人,不是阿拉迪神燈!她做錯了什麼?讓你要她的性命!假如今天聖誕節,上帝可以滿足我的一個願望,你們猜我最想要什麼?我最想要tomorrow(明天)!」

那些殺不死的不會使人強大,只會使人害怕。我治你病困苦厄,我救你生死一線,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明天,只要你饒我不死!這居然成了白衣天使的唯一願望!

還有什麼樣的悲哀,比這更令人可嘆?

一段以楊文醫生生前同事視角講述該事件的文字在一些醫生群裡傳播,以親歷者的身份講述了這起慘案背後的故事(來源:醫者柳葉刀):

「距離我的同事、我的戰友楊文醫生遇害已經三天了。我經歷了這件事從頭到尾的過程,我清楚一切的前因後果、一切的細節。為什麼我一直不發聲?!我麻木了周圍人對我們死活的麻木,我悲憤於社會大眾對我們的偏見和仇視,我們臨床一線底層的吶喊在人心的曠野上,震蕩不出一絲的聲響,不然何至於一次次的暴力傷醫殺醫事件屢見不鮮。

但這一次,我不想沉默了。

第一個問題:病人的診治經過。患者95歲老年女性,腦梗塞後遺症,長期臥床鼻飼營養,生活質量不高。12月4號楊文醫生首診的,病人來時嘔吐、納差、意識不清,家屬籤字拒絕一切檢查,僅要求輸點液,但是輸液後病情無改善好轉,幾個家屬就認定是楊文醫生輸液給輸壞了。

之後我們努力說服家屬同意檢查,證實病情本就不樂觀,老太太全身重症感染(胃腸道、泌尿系、肺部)並伴有心衰、心肌損傷,加上基礎病多、高齡、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治療效果不好預後差是肯定的。我們和家屬交代病情,完全沒辦法溝通。

他們一家子不接受疾病不接受死亡,每天都會因為一點點的病情變化和懷疑我們的用藥,不停的吵鬧、辱罵、威脅,我們建議病人轉院,建議家屬走醫療鑑定,都不同意。他們就在搶救室天天跟我們幹架,小兒子尤其極端和情緒化,總說老太太死了,我們誰都別想活。半個多月,我們上班都是忍氣吞聲、膽戰心驚。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聯繫病人住院。就一句話,天天犯渾的一家人,誰敢接診收治?!

第三個問題:明明知道一家子犯渾,你們沒有安全意識麼?!我們有,我們謹小慎微的伺候,我們向上反應了,科裡醫院都記錄和備案了該患者及家屬情況,也囑咐我們注意安全。可是就算警察事前來了,也沒有用,就像家暴發生多少次,施暴者都可以冷笑面對,直到最後殘忍的砍出那麼多刀。

我悲憤於兇手的殘忍,在楊文醫生凌晨五點多伏案工作時,悄然於背後揪住她頭髮,扼住她頸部,連砍數刀,那都不是刺傷,那幾乎是割頭了。多大的仇恨,要這麼去發洩,治不好你家人的病,難道我們就不配活著下班麼?!我們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我們竭盡全力,我們更希望治好所有的病人,但那不現實。

我寒心於周圍的麻木,兩個小時後,當我僥倖躲過屠刀,接手搶救室工作時。楊文醫生就在我身旁,被冰冷的搶救著,她的熱血還灑滿了一地,空氣中都是血的腥味,我經歷過無數次慘烈的搶救,但這一次大腦完全空白了。

一屋子的搶救病人和家屬明明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可是又假裝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一樣,沒有人安慰同情一下兩個多小時前還救治他們的醫生,沒有人譴責行兇的那一床家屬,他們只關心他們的治療和住院,並且不停地催促。

兇手的其他家屬冷眼旁觀看著我們的慌亂、無措、難過。搶救室的電話沒完沒了的響,外面好事的媒體、個人,不停地打進來詢問,他們不知道這部電話,我們還要打出去呼叫全院的救援。

直到昨天晚上,我還要繼續給兇手的媽媽提供醫療服務,還不能對其他家屬感情用事。因為病人死了家屬不滿了,輿論會說我們發洩情緒在無辜的患者身上。為了輿論,要讓老太太好好地活,調集一切醫療資源,她成了「英雄的母親」,活好了,反過來打我們的臉,輿論說你們早幹嘛去了。

說了這麼多,有什麼用呢,太陽照常升起,我曬到身上可還是冷。她再也曬不到了。」

然而,楊醫生的死會喚醒一些人的良知和對醫者的理解與悲憫嗎?下面的朋友圈截圖告訴了我們冰凍三尺的答案:

從這些朋友圈可以看出,患方家屬都是一些典型的利己主義者,所有的出發點從來都是自己的利益至上,包括他人的生命。

實在無法看下去,心臟嚴重不適。

一個僅僅只有五十來歲的女醫生因為他們家人而死,雖然行兇者不是他們,法律上沒有責任,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但一般家屬都會心生愧疚,完全過不了內心道德這一關,會盡全力去懺悔和彌補傷痕。而這一家人,眼裡只有自己,全無悔意,所有的舉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為導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精緻的絕對利己主義者」。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是由北大的教授錢理群提出來的,這些人會把一己利益當做他們言行唯一的絕對的直接驅動力。這樣的人,根本不會顧忌自己對別人造成了多麼大的痛苦和損失。在他們的眼裡,做明顯錯誤的事情從來都不會認為是什麼錯誤,而是一種「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正確。

錢理群教授在提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的時候,講過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學生對他特別尊敬,每次下課都跑到他身邊感激地說:「錢教授,您今天講的課實在是太棒了!」並且能把他的課講得好在哪裡,說得頭頭是道,全講在點子上。隨著這名學生日益的近乎,錢教授對他的好感也與日俱增。終於有一天,那名學生懇求錢教授幫他寫一份留美推薦書,錢教授欣然同意。可是讓錢教授大感吃驚的是,這名學生在拿到推薦書的第二天,就再也沒有出現在他面前,並且斷了一切與他的聯繫。錢教授這才恍然大悟,自己完全被利用了,之前那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尊敬和專業,全部都是為了這封推薦書所做的一次付出。這名學生,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的一切行為全然是從個人利益出發,完全不會考慮他人的任何感受,教授只是一個助他達成目的的工具。

此類之人,在臨床上比比皆是。比如一開始求醫生請專家「飛刀」,手術成功後卻舉報醫生收「紅包」的患者家屬;比如一開始求醫生收治被其他醫院拒收的絕症病人,事後因為病情的惡化進展,卻將醫生逼得自殺身亡的患者家屬;比如一開始求醫生給介紹購買未批准的抗癌藥,最後病人因癌症發展醫治無效死亡,卻一口咬死醫生開「假藥」的患者家屬;比如病人治好了、救活了就感謝,治不好、救不活就辱罵甚至砍殺的患者家屬,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像這些為了一己之私,以絕對的利益為導向的人,在我們當今社會實在太多太多。他們失去了對他人的共情和尊重,滿眼只有自己和家人的一切至上。

醫患、傷醫事件這些年來,幾乎每年都有發生。頻頻醫患事件的發生,更多的人都在相互的譴責。有譴責患者的,也有譴責醫生醫院的。到底該譴責誰?回答這個問題不能僅僅站在某一個方面。治水要從源頭找起,我們不能老停留在「鯀治水」思想上,否則倒下醫生的血泊被熱搜蒸乾以後,什麼都不會留下。

是什麼造成這樣的結果?造成這樣的結果如何更好的解決?為何在過去,在醫療條件、醫療隊伍極至貧瘠的年代,醫患衝突事件反而很少呢?真的應該引起更高更深層面的注目與思考了!

毫不客氣的說,這些年來,我們飛速發展的社會方方面面,使人們對醫療形成了兩個似是而非的錯誤認知和不當觀念:

第一、對現代醫療的「盲目的崇拜」。我們總是把人均壽命增長的觀念歸功於現代醫療上,甚至許多醫生也都存在這樣的思想。可不知人均壽命增長是跟很多的因素有關的。不管中醫還是西醫,都存在了很長時間了,可世界人均壽命增長恰恰是在世界上穩定和經濟增長的時代或國家,而不僅僅是醫療的發達與進步。

第二、人們過於相信現代醫療。市場經濟的屬性讓非營利性醫療打起了營銷的擦邊球,刺激了人們過度依賴於醫療。生病就上醫院的觀念深入人心,「治未病」的思想靠邊站。另外,一些諸如「心臟停跳六小時,醫生按壓三萬次終於起死回生」、「四十多歲高齡肺移植產婦成功分娩」、「64歲產婦懷孕成功,喜生三胎」等等這些媒體嗜血的個案代表全部的報導,改變了人們對健康和生命的認知,生老病死這些自然規律被「人定勝天」「一切皆有可能」盲目改變。

醫療安全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能僅僅靠醫院獨立完成,相關部門也要對每一次暴力傷醫殺醫行為真正高度重視起來,不能「見多不怪」、麻木不仁,要讓關愛醫護人員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一方面,要儘快查清真相,找出此次行兇原因,對案件中的最新進展要及時公布,不能總是一個有始無終的「爛尾通報」,讓大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另一方面,要以點帶面,一葉知秋的縱橫分析這些年暴力傷醫事件的原因規律,從中找到醫患衝突的爆點。是醫療體制上的原因就改革體制,是醫療資源不均衡的問題就調控資源,要從根源上排除對醫護人員的潛在威脅和隱形殺機。

再也不能每次都只是批判懲罰,而無亡羊補牢的後續。有醫生提出三點,我認為值得參考:

1,殺醫傷醫是刑事犯罪,必須嚴懲兇手。(12月27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已對犯罪嫌疑人孫文斌,以涉嫌故意殺人罪批准逮捕。)

2,在醫患關係依然緊張的前提下,醫院施行安檢制度,可以治標。

3,醫療逐步回歸公益性,才是釜底抽薪之策。

希望這次楊文醫生之死,能讓我們相關部門出離憤怒之後,更多的從源頭抓起和思考對策方法。

楊文醫生千古!

來源:刑事視野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8件涉醫犯罪典型案例 員明軍、孫文斌殺醫案入選
    其中,員明軍故意殺人案(甘肅蘭州殺醫案),孫文斌故意殺人案(北京民航總醫院殺醫案)入選。最高法指出,這些案例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人民法院對涉醫犯罪「零容忍」的態度和立場,體現了人民法院服務保障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服務保障民生的責任和使命。據了解,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有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良好效果。
  • 擊退疫情之後「民航醫院殺醫案」罪犯孫文斌被執行死刑
    案發現場錄像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清,2019年12月4日,被告孫文斌及親屬將其母孫魏氏送至民航總醫院醫治。孫文斌因抗議主治醫生楊文對其母的醫治,心存芥蒂、意圖報復。在某種意義上,醫治不僅僅是一個從傷病到治癒的過程,也是從人到人的過程,唯有醫患兩方彼此信任、齊心協力才能夠更有效戰勝病魔。希望透過民航醫院殺醫案,人們對求診能多一些客觀認識,對主治醫生多一些信任理解,多一些寬容、相互尊重。醫患關係更和諧,所有人都將從中獲益。
  • 北京民航總醫院孕期建檔指南
    北京民航總醫院孕期建檔指南  》》北京朝陽區各大醫院建檔攻略    來院路線  醫院地址:北京市朝外高井甲1號  公交信息:  乘坐411、412、433、488、615、639、648、731、快速公交2線、運通111到 民航醫院 下車步行72米  乘坐433、488、615、639、648、731、快速公交2線、運通111 到 太平莊 下車步行320米
  • 民航總醫院通報楊文醫生被害事件:患者家屬多次籤字拒絕檢查治療
    在這裡,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一、關於遇害醫生救治情況傷醫事件發生後,民航總醫院第一時間組織全院力量進行搶救,同時報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迅速調集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和北京同仁醫院的專家為楊文醫師進行會診,並參加救治。
  • 「殺醫事件」楊文醫生學妹:先是害怕 還有很強的屈辱感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 粟裕12月29日,北京氣溫驟降,距民航總醫院急診科醫生楊文遇害已過去4天,但這起命案仍塵埃未定。封面新聞記者當天回訪民航總醫院,急診大廳入口左手處設置的臨時悼念廳裡,長約10米的桌上,花束從桌面擺到地面,不少花束上架著的卡片上寫著「楊文醫生安息」「楊文醫生走好」等字樣。前來悼念楊文醫生的人絡繹不絕,一位年輕女士在一位男士陪伴下前來,放下花束之後,俯在男士肩頭抽泣。此外,不斷有穿著各色外賣制服的快遞員,捧著鮮花直奔急診大廳。
  • 北京煤炭總醫院副院長王洪武到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交流
    北京煤炭總醫院副院長王洪武到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交流 2017-05-1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3人訪問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腫瘤醫院。
  • 古今醫案研讀:今天講的是李介鳴治克羅恩病的醫案,我有點小疑問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今天講的這一個醫案是李介鳴李老治療克羅恩病的。之前三篇是趙冠英先生的,不同的人的用藥習慣會給我們帶來思維碰撞的火花。下面我們具體來看。很多表現都提示她虛,面色、體瘦都是脾虛的表現,倦怠、乏力、氣短是氣虛的表現,合起來就是脾氣虛了,腸鳴洩瀉,脈沉細,這提示有虛寒表現,所以我們可以大概還原一下,一個四十五歲的女老師來看病,上面脾氣虛,沒胃口,不想吃飯,肚子感覺脹脹的,下面的話老是聽到腸子咕嚕咕嚕的響,一響就想拉大便,一拉就是拉稀甚至水樣便,經常還肚子痛,整個人被困擾得神疲乏力。
  • 民航總醫院殺害楊文醫生的孫文斌於昨日被執行死刑
    今年又不一樣,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犧牲那麼多烈士,逝世那麼多同胞,而讓人心情格外沉重。只願天堂裡沒有病毒,只願你們在天堂裡一切安好!昨天還看到一則新聞,說北京民航總醫院殺害楊文醫生的孫文斌被執行了死刑:我們一般都會為別人的死亡哀傷,這是人之常情。尤其在清明節這樣的日子,我們更會哀悼那些逝去的人,懷念那些逝去的人。
  • 空軍總醫院張紅在北京華醫皮膚病醫院出診時間
    空軍總醫院張紅在北京華醫皮膚病醫院出診時間。張紅醫生是空軍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特聘專家。空軍總醫院張紅醫生在北京華醫皮膚病醫院出診時間為每周四上午,為了方便就診及時了解張紅醫生新的出診信息,提前預約掛號,以免錯過掛號時間。
  • 美國麻省總醫院擬在珠海建院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麻省總醫院計劃在珠海橫琴設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據了解,10月7日,廣東省中醫院、麻省總醫院、珠海橫琴國聯康華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在珠海橫琴新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三方只是籤訂了合作協議,具體細節還有待進一步商洽,麻省總醫院的想法是把世界一流的醫療技術、辦醫理念和研究教育引入中國。
  • 經方應用之竹葉石膏湯醫案
    醫案舉例 01 小兒熱病 王某某,男,7歲,1958年12月24日初診。發熱咳嗽已3天。(《蒲輔周醫案》第153頁) 02 餘熱不盡 平某,女,47歲。其夫代訴,今晚8時,患者突然惡寒不適,旋即高熱、嘔吐(噴射性),繼而神志昏蒙,來院診治。
  • 出國看病:關於麻省總醫院你必須知道的常識
    截至2018年3月,在麻省醫療國際接待的大量出國看病患者中,麻省總醫院一直是患者信賴的醫院。  1、麻省總醫院全稱是什麼?  4、預約麻省總醫院需要多久?  答:麻省總醫院正式預約流程,開始於提交了完整的英文版病歷資料信息之後,麻省總醫院預約通常需要3-4周左右。  5、如何預約麻省總醫院?  答:首先,麻省總醫院預約——病歷收集整理。  預約麻省總醫院前,需要把患者國內病歷進行英文翻譯,方可發送給麻省總醫院國際醫療中心。
  • 麻省總醫院進中國三座大山:人才、支付、服務
    本月7日,廣東省中醫院、美國麻省總醫院、珠海橫琴國聯康華醫療投資有限公司在珠海橫琴新區籤訂合作框架協議,將在橫琴新區建立美國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這是麻省總醫院第一次在海外開醫院。未來醫改的方向會對民間資本更加開放,以公立服務機構和資金為基礎的體系無法承擔老齡化帶來的巨大開支和服務需求,引入私有資本成為必然。隨著政策清晰,外資品牌進入中國的節奏也可能加快。這次麻省總醫院中國醫院的具體細節還不得而知,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仍然是管理架構和股權分割。為何麻省總醫院會選擇廣東省中醫院,而不是其他一線醫院合作,可能的原因有兩方面。
  • Scp096,無法直視之人,收容失敗!
    SCP096是個人形生物,通常極其溫順,但有人看到他臉時,無論直接還是間接,他都會進入嚴重的悲傷狀態,隨後開始狂暴,衝向看到他臉的人並將其殺死,可這種可怕的生物偏偏收容失敗了。 而基金會之所以沒同意,就是為了想從096身上研究出點成果,並且丹尼爾的方案根本殺不死096,艾莉亞打開錄像,
  • 暴力傷醫猛於虎:2012年傷亡35人
    浙江溫嶺殺醫案 被告判死  2013年10月25日,溫嶺男子連恩青因術後感到鼻子效果不佳,多次到醫院投訴無果後,於當日上午到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對醫護人員行兇,致1死2傷。2014年1月27日,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被告人連恩青死刑。
  • 孔探儀的雷射照明系統在民航檢查中到底有什麼意義?
    先進的雷射窄帶技術,配合HD級別的高清CCD,提高了分辨細節的能力,並且能夠最大程度地延長電池使用時間。聚光燈下智能脈衝照明功能提高了在黑暗中探測到缺陷的機率民航客機裝備渦輪風扇發動機針對該挑戰,奧林巴斯研發出了一條豐富的光學適配器產品線,它涵蓋了在多種環境下的不同檢查需求,包括內窺鏡家族中工作距離最短的光學適配器,以及從近焦到遠焦,從直視到側視以及其他不同角度視角的光學適配器。
  • 古今醫案研讀:25歲女孩子,受到驚嚇,出現雙下肢癱瘓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王鳳儀(1932~),男,河北省河縣人。1950年拜師學習中醫,1955年取得中醫針灸醫師合格證書,1963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發表論文20篇,著有《針灸學講義》、《針灸醫案選》、《火罐療法》、《針灸治驗集》。【醫案】痿證(急性脊髓炎)曹××,女,25歲,住哈市南崗區新永和街。主訴:雙下肢截癱,大小便障得1個半月病史:該患於1個半月前的某一晚上,因鄰居酒醉踢門而入,驚恐殊甚。次日晨起,即感雙下肢不適,3日後自感雙下肢麻木發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