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今天講的這一個醫案是李介鳴李老治療克羅恩病的。之前三篇是趙冠英先生的,不同的人的用藥習慣會給我們帶來思維碰撞的火花。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
周某,一個四十五歲的女老師。
1984年9月6日初診。
反覆腹瀉腹痛2年。
患者近2年來,無明確誘因時腹痛洩瀉,腹脹腸鳴,飲食無味,身體瘦弱,面色黃,屢屢服用中西藥均無效,後經北大醫院做胃腸鋇餐造影及鋇灌腸、乙狀結腸鏡檢查,診為「克隆病」。外科建議手術治療,但患者有顧慮,想試用中藥調治,如經治療無效,再考慮行手術療法,即請李老診治。
面色萎黃,身體瘦弱,神疲倦怠,氣短乏力,腹痛時作,腹脹腸鳴,洩瀉,日4~5行,納差。舌體胖苔薄白,脈沉細。
看到這邊病史查體什麼基本看完了,我們自己看一下。
很多表現都提示她虛,面色、體瘦都是脾虛的表現,倦怠、乏力、氣短是氣虛的表現,合起來就是脾氣虛了,腸鳴洩瀉,脈沉細,這提示有虛寒表現,所以我們可以大概還原一下,一個四十五歲的女老師來看病,上面脾氣虛,沒胃口,不想吃飯,肚子感覺脹脹的,下面的話老是聽到腸子咕嚕咕嚕的響,一響就想拉大便,一拉就是拉稀甚至水樣便,經常還肚子痛,整個人被困擾得神疲乏力。
你這麼用?我的話給它健脾益氣,溫腸止瀉。黃芪、黨參、白朮、枳實、柴胡、升麻、當歸、陳皮、炙甘草、桂枝、補骨脂、五味子。其實就是補中益氣湯加上了桂枝、補骨脂、五味子三味比較溫的藥,有一點合四神丸、建中湯的意思。
我們接著往下看,看李介鳴的論治。
五味子
考慮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治宜健脾養胃,行氣消脹。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木香,砂仁(後下),茯苓,白朮,黨參,香附,烏藥,炙甘草。6劑,水煎服。
這邊木香是健脾理氣的,砂仁是降濁化溼的,茯苓是淡滲利溼的,白朮是健脾化溼的,黨參是益氣養陰的,香附是理氣的,烏藥也是理氣的。
木香
1984年9月13日,服用上方6劑後,腹脹略減,大便已調,納不甘,偶有腹痛。舌苔白,脈細。治療予前法,上方加:藿佩,元胡。6劑,水煎服。
1984年9月20日,藥後大便調,腹痛偶作,較前痛勢大減。舌脈同前。守方繼服6劑。
1984年9月26日,服藥6劑後,腹脹消失,飲食如常大便調。身體日健,患者信心百倍,囑其效可繼服。此後患者又間斷服用上方數十劑,到北大醫院複診,經檢查:治療前後對照,病已痊癒。此後停服中藥,隨訪10餘年,病未復發。
這個醫案看李老的用藥很多化溼藥,不清楚是如何考慮的,舌像、脈象也沒有明顯提示溼濁較重,有理解的同道記得在留言區指出來。
醫案講完了,如仍有疑問或者有什麼見解,歡迎評論區留言,我會去看的。記得關注古今醫案研讀、點讚、轉發、收藏哦,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