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案研讀:姚炳洲治胃脘痛(十二指腸憩室兼胃下垂)案

2020-12-05 古今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醫者簡介】

姚炳洲,河南省羅山縣中醫院中醫師。

【醫案】

王某某,男,35歲。

1978年8月16日初診

病史:

胃痛已8年。由於饑飽失宜,加之過勞;精神抑鬱而致胃脘疼痛,久治不愈,轉餘治療。胃脘痛連及右脅,憎食慾嘔,噯氣吞酸,胸中痞塞,腹部脹滿,入夜脹甚,矢氣後脹減,面黃肌瘦,體倦懶言,大便乾燥。舌邊紅、苔黃,脈弦細稍數。X線胃腸鋇餐檢查示:十二指腸降部憩室及輕度胃下垂。

診斷:

胃脘痛(十二指腸憩室兼胃下垂)。

辨證:

肝失調達,脾失健運,食積停滯,脾胃氣虛。

治法:

疏肝理氣,健牌消積,和中化溼。

方藥:

以柴胡疏肝散、厚樸溫中湯、保和丸三方化裁。

柴胡,廣木香,香附,枳殼,姜厚樸,陳皮,青皮,枳實,神曲,炒白朮,雲苓,鬱金,連翹,萊菔子,炙甘草,水煎服。

二診:

8月21日,上方連服6劑,請症大輕,胃脘稍痛,食慾增加,心情舒暢,大便軟。舌淡紅苔薄,脈細緩。治當益氣健脾,溫中消積。

方用四君子湯加味治之:

黨參,茯苓,白朮,炙甘草,黃芪,積殼,陳皮,廣木香,厚樸,神曲,柴胡,鬱金,肉桂。3劑。

三診:

8月24日,藥後諸症基本消除,舌苔正常,脈細緩。遂將上方去柴胡、肉桂,加法半夏,枳殼增量,以五劑量做成散劑。日服2次,每次服6克,溫開水衝服

四診:

1979年2月5日,上藥服2個月,症狀消除,飲食正常已參加農業勞動。7天前因春節過食油膩等,隨感胃部脹痛,食慾減退,但較過去發作為輕。舌淡、苔白微,脈弦細。先給平胃散合保和丸作湯服,3日後諸症消除。後仍服上散劑,並加服保和丸月餘。

至1979年4月13日,X線鋇餐檢查:食道正常;胃及十指腸各部均未見器質性病變。患者體力恢復,外無任何體徵,舌脈正常,並恢復了勞動能力。隨訪1年,未有復發。

本案引自(《河南省名老中醫經驗集錦》)。

【評析】

本例十二指腸憩室系屬祖國醫學胃脘痛範疇。其因不外飲食內傷、寒邪侵襲、七情不調諸端,本例亦不例外。治療仿《醫宗必讀》「先攻為主,補之次也」之法,以柴胡疏肝散、保和丸、厚樸溫中湯三方合而化裁。保和丸治其因食積停滯,胃氣不降所致各症,柴胡疏肝散增減以疏肝解鬱,順其肝木條達之性,發其鬱遏之氣,厚樸溫中湯去乾薑、草蔻,取其溫中行氣、燥溼除脹而無過燥傷陰之弊。服藥六帖,請症大輕。後以補益為主,適佐以消,令中氣健,積結散而諸症得痊。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古今醫案研讀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相關焦點

  • 古今醫案研讀:今天講的是李介鳴治克羅恩病的醫案,我有點小疑問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今天講的這一個醫案是李介鳴李老治療克羅恩病的。之前三篇是趙冠英先生的,不同的人的用藥習慣會給我們帶來思維碰撞的火花。下面我們具體來看。我們接著往下看,看李介鳴的論治。五味子考慮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治宜健脾養胃,行氣消脹。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木香,砂仁(後下),茯苓,白朮,黨參,香附,烏藥,炙甘草。6劑,水煎服。
  • 古今醫案研讀:25歲女孩子,受到驚嚇,出現雙下肢癱瘓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王鳳儀(1932~),男,河北省河縣人。1950年拜師學習中醫,1955年取得中醫針灸醫師合格證書,1963年畢業於哈爾濱醫科大學。曾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針灸科主任、主任醫師,黑龍江省針灸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中國康復學會黑龍江分會理事,哈爾濱市針灸研究所研究員,蒙羅維亞中國成龍中醫針灸主任(賴比瑞亞)。發表論文20篇,著有《針灸學講義》、《針灸醫案選》、《火罐療法》、《針灸治驗集》。【醫案】痿證(急性脊髓炎)曹××,女,25歲,住哈市南崗區新永和街。
  • 古今醫案研讀:上海中醫學院張伯臾教授治療五年臍腹部脹痛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者簡介】張伯臾(1901~1987年),別名湘濤。上海市川沙縣人。早年從師於浦東三橋鎮王文階先生,1921年錄取於上海中醫專科學校,畢業後回浦東家鄉行醫。
  • 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治療
    對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的手術要嚴格掌握適應證。手術方式的選擇取決於臨床表現及憩室的部位,膽汁或食物轉流手術比憩室切除更安全有效。       JPDD 的手術方式主要包括憩室切除術和轉流手術,轉流手術又分為胃大部切除術和膽總管空腸Roux-en-Y 吻合術。
  • 隱匿的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腸憩室出血!
    緊急安排胃腸鏡檢查,內鏡下可見:胃底處黏膜光滑,粘液池可見大量咖啡樣液體;十二指腸球部黏膜光滑,較多咖啡樣液體;十二指腸降部乳頭對側見一枚0.6*0.7cm凹陷,邊緣紅腫,似鮮紅色血栓。結合內鏡檢查結果,綜合診斷王先生為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腸憩室出血。隨後給予凝血酶凍乾粉2000u、鹽酸去甲腎上腺素8mg+生理鹽水100ml噴灑止血。
  • 消化道憩室無症狀?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它
    2 胃憩室 胃憩室多好發於賁門處,幽門處罕見。胃憩室一般多無症狀,有文獻報導可能會因憩室而引起出血、穿孔、胃扭轉的風險。其治療也多採取內科治療,單純因胃憩室而行手術者較少見。 3 十二指腸憩室 十二指腸憩室在消化道憩室中較為常見,且多見於十二指腸降部內側,Vater壺腹周圍約2.5cm的範圍內。
  • 北京關幼波用清熱利溼,調和腸胃,導滯殺蟲治人腸毛滴蟲性腸炎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關幼波(1913-2005),北京市人,主任醫師,教授。16歲始師從其父關月波學習中醫,27歲獨立行醫。【醫案】關幼波用清熱利溼,調和腸胃,導滯殺蟲治人腸毛滴蟲性腸炎房某,男,39歲。初診日期:1963年7月。患者兩年來經常腹瀉,便前腹部墜痛,大便稀,每日3~5次甚者日達十數次。
  • 便血屁臭 或是結腸憩室發炎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三區主任 王磊    結腸憩室以西方人多見,我國有增多趨勢。什麼是結腸憩室?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
  • 檢查胃十二指腸也可用超聲?歡迎關注「超聲造影」
    眾做周知,消化道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如果出現胃、十二指腸方面的不適,一般到醫院會進行的輔助檢查有:鋇餐、胃鏡、CT等。因超聲波的物理特性(超聲波最怕腸胃氣體的幹擾),所以消化道空腔臟器(如食管、胃、十二指腸、結腸)疾患的診斷,是無法直接通過超聲進行檢查的。
  • 慢性腎盂腎炎案的經方治療|經方臨床醫案練習【第696期】
    (請將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甘草瀉心湯加茯苓 上期原醫案 宋某某,男,59歲。 其治宜塞因塞用,斡旋氣機。甘草瀉心湯為脾胃虛甚之痞而設,補而兼通,寒熱並投,辛開苦降,暢達氣機,正與本證相宜,故取效甚捷。信非善讀聖書之士不可為之也。
  • 胰腺網球大腫瘤侵犯多血管多臟器 狹縫中「抽絲剝繭」乾淨切瘤又保胃
    紅網時刻1月5日訊(通訊員 梁輝 肖鵬飛)七旬老人19年前因為十二指腸憩室、膽總管和膽囊結石做了手術,胃被切除75%。此次體檢發現胰腺體尾部腫瘤,腫瘤侵犯多支重要血管和多個臟器。手術既要完整切除腫瘤和累及的血管、臟器,又要保護惟一完好的胃供血動脈,還要將患者僅剩的25%的胃切除60%。
  • 放屁臭又多竟是大腸憩室炎 身體小問題或預示疾病
    ­  大腸上鼓出「憩室」­  據金山醫院消化內科王超主治醫師介紹,消化內科所說的憩室,就是在消化道的內壁上形成的圓形囊袋狀小室,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結腸都可以生長憩室。因為腸道有些地方較薄弱,腸子裡的壓力長期比較大時,薄弱處就會膨出小包,在腸子表面形成突起的憩室。腸壁肌肉衰弱、腸內壓力持續較大是形成憩室的兩大重要條件。
  • |十二指腸|乙狀結腸|胃腸|...
    徵象解析:雙泡徵是新生兒或嬰兒十二指腸梗阻的特異性表現。十二指腸梗阻時,梗阻近端的十二指腸和胃呈進行性積氣、積液並擴張,形成所謂的雙泡徵。討論:雙泡徵多見於十二指腸閉鎖,也可見於十二指腸狹窄、環狀胰腺或腸旋轉不良等。
  • 經方應用之竹葉石膏湯醫案
    治用竹葉石膏湯以清熱和胃,益氣生津。方中竹葉、石膏清熱除煩;人參、麥冬益氣生津;甘草、粳米補中益氣養胃;半夏和胃降逆止嘔。其中麥冬、半夏相伍滋而不膩,燥而不傷其陰,其配合尤具妙義。諸藥相合,既清其餘熱,又益其氣陰,更有和胃降逆之功,故為清補之緩劑,清熱滋陰和胃之佳方。 臨證要點 主症:身體虛弱消瘦,發熱,短氣,乾嘔,口渴,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脈虛數。
  • 醫療仿真器【mikoto】內部搭載上支氣管,胃以及十二指腸等臟器的模型
    相關往期文章回顧牙科醫生臨床實習用的超高仿真機器人(患者)3D列印技術在改變醫療手術方式運用超級計算機開發心臟模擬器MICOTO technology公司跟鳥取大學醫學部以及鳥取大學附屬醫院開展共同研發,在自己公司的醫療仿真器【mikoto】內部搭載上支氣管,胃以及十二指腸等臟器的模型
  • 上腹脹痛已有10年,55歲慢性萎縮性胃炎患,還有方法治好?
    曾經多次診查,鋇劑上消化道查謂胃下垂、胃鏡檢查為慢性淺表萎縮性胃炎。 服藥後症狀有改善,但仍常發作。近1個月來兼患頭目昏眩,甚則嘔吐噁心,心下痞脹,食慾減退,易汗出,小便少,大便正常。 胃氣不和,中虛停飲,飲液上幹,虛陽不靖,故見心下痞脹、眩暈、嘔吐。
  • 經常飽嗝也是種病,這樣能治好【174期】
    此乃溼鬱不化,治宜理氣化溼,方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加神曲10g、蘇葉10g,每日1劑,水煎服。服藥3劑後,噯氣愈,噁心,頭暈好轉。(朱進忠醫案)按語:噯氣出自《丹溪心法》又稱「噫」、「噫氣」。指氣從胃中上逆,氣出有聲,其聲沉長,不似呃逆聲急短促,多因脾胃虛弱或胃有痰火食滯等以致氣滯中焦,胃失和降所致。此例主因肝鬱化火,橫逆犯胃,胃失和降而致。溼鬱不化為本,胃失和降為標,今標本兼治故方中加蘇葉寬胸利膈,順氣;加神曲歸脾胃經有消谷之長功,因此服而效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