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龔覓
主播:田珊
點擊語音按鈕,收聽本期節目
生命如火,照亮我們一生,
致生命中的小夥伴貓咪「瑞雪」
生命何其短暫,如流星之於夜空;
生命何其卑微,如塵埃之於蒼穹。
作為短暫且卑微的生命,
總是爆發出耀眼的光芒,
照亮整片夜空,
書寫生命的奇蹟。
今天的主角是一隻幼貓,
它有一個吉祥的名字----「瑞雪」。
貓狗相伴,這一間最愜意的辦公室
2020年初,第一次見到它時,它伸著小腦袋、邁著小碎步謹慎地觀察著四周,圓溜溜的眼睛像玻璃彈珠一樣晶瑩透亮,我從來沒有見過那樣漂亮的眼睛,是藍色的像湖水一樣的藍。我們給它取名「瑞雪」,寓意它一生健康平安。
工作室原本還有一隻哈士奇,而「瑞雪」還是意料之中的成為了辦公室小夥伴們的團寵,並很快和「小哈」成為了好朋友。
我們是室內設計公司,辦公氛圍相對輕鬆,貓狗雙全的日子也顯得格外愜意,花園裡的草叢瑞雪扒拉過,我們的辦公桌書架也都是它活動腿腳的場所,就連門口的魚池它也下過,趁大家都沒注意的空檔它自己從魚池的這頭遊到了假山的那頭,全身溼透了傻傻的站在假山上等待我們的救援,每次闖禍之後我們都哭笑不得,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
突如其來的疾病,一個生命所面對的無情宣判
瑞雪半歲的時候,偶然間我發現它的身體一直持續著高溫,食慾也大不如前。起初精神狀況還勉強能跟上,但因為長時間不進食,漸漸地體重直線下降。我開始慌了,帶著它四處求醫,關於貓疾病能做的檢查我們都做了,但始終無法確診。
眼看著瑞雪已經從一隻胖乎乎的小肥貓瘦成了只剩一張皮的小柴貓,原本蓬鬆雪白的毛一把把的掉,我知道它絕不是得的一般的疾病。幾經周轉,朋友介紹我們來到了四川農業大學動物醫院,找到了當時疫情期間值班的「王老師」。
接著就是一系列的檢查,抽血、化驗、B超等等。由於長時間沒有進食,血管變細很難找到扎針的位置,好不容易扎進去了,血管又塌了,又要重新找位置扎,這樣重複幾次,疼得厲害的時候瑞雪也只是輕聲地哼哼兩句。到現在我依然能回想起,當時幾個醫生按著它做B超的情形,渴望的小眼神仿佛在說:「我想好起來,我想活下去」。
檢查結果和王醫生預料的一致,瑞雪得的是「傳染性腹膜炎」,一種惡性率極高的疾病,會造成全身臟器的損壞,直至死亡,等同於人的「癌症」。
不放棄,生命的微光也會迸發強大的力量
最怕的還是來了,這種病有一種特效藥目前可以嘗試,但藥費極其昂貴,且治癒率只有50%。醫生也非常誠懇地告訴我,因為費用高治癒率並不高,所以很多家庭在貓咪得這個病之後會選擇放棄治療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和我的小夥伴並沒選擇放棄,商量的結果是「無論如何,盡全力醫治」。
漫長的治療過程,不僅考驗貓咪的承受能力,對我們的耐心和堅持也是一種挑戰,瑞雪每天都需要注射一種特效藥,其疼痛程度等同於人類的化療,每天一針,連續注射三個月。
這時候,我想起了種在公司天台角落裡的那株三角梅,剛買回來時候繁花正盛,所有人看了都覺得歡喜,下了幾場大雨後花瓣掉落了大半,在原本應該盛開的花期看起來蔫蔫的毫無生機,所有人都覺得它不會再開花了,但我還是堅持澆水,定期施肥,幾個月過去了,它終於盛放了,開得比剛買回來時更加嬌豔。
也許是瑞雪的堅強得到了上天的憐憫,一個月後去複查,醫生說治療效果非常好各項指標都正常了,再鞏固一周沒有復發就算是痊癒了。
生命僅此一次,所有的到來都是一次際遇,生命沒有大小之分,更沒有貴賤之說,哪怕它只是一株花草,一隻貓咪。也許它們只能陪伴你一時,可你確是它們的一世!
結語:
有時,生命就是如此奇妙,看起來很渺小微弱的生命,在危難時都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人如此,貓咪亦如此。距離瑞雪痊癒已經半年過去了,它又胖回了原來的樣子,我逢人都會說「我的瑞雪是一隻堅強的貓咪,也是一隻幸運的貓咪,是一隻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貓咪」!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理解和寵物相伴的意義,我認為這是一種託付和感化。或許正如席慕容所說「我總覺得,生命本身應該有一種意義,所有生命絕不是白白來一場的。」
心理諮詢師有話說>>
向上滑動閱讀
我們每天被上滿了發條,於公司學校家庭間行色匆匆,需要錢、需要睡眠、需要早中晚餐,卻鮮被他人所需要。而寵物的出現,一下子為齒輪轉動般的生活帶來了驚喜。
殊不知,在我們為寵物付出的時候,它們也在用同樣甚至更為純粹的愛意愛著我們,而寵物對我們的影響其實也遠比我們以為的多得多。
緩解孤獨感,無疑是寵物為我們帶來的最大影響之一。
☆寵物可以提供更單純的感情聯結
就像心理學家Teri Wright所說:「你的寵物給你的愛是無條件的,它們陪伴在你身邊,你不用擔心傷害它的感情(故意虐待除外),也不會接受到它的惱人建議。」
寵物在給我們陪伴之外,能夠提供給我們無條件的、純粹的愛和無條件的積極關注。
我們和寵物之間的關係比人際關係也更為簡單,我們不需要擔心會不會和它吵架或者鬧彆扭,我們知道它不會背叛或傷害自己,這樣的關係也讓我們更安心。
無論人類是出於喜歡動物、想要陪伴、還是吸引他人注意等等原因飼養寵物,寵物對主人的感情就不會有這麼複雜的目的性。
☆寵物有很強的情緒感受力
在一些情緒作祟的時候,選擇訴說當然不失為一種方式,但他人也許不一定會認真傾聽我們說的話,甚至可能會帶著評價的眼光來看待我們。
而寵物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卻可以感受到我們的情緒。
研究發現:「當飼養時間夠長,寵物足夠熟悉主人之後,它們會對我們的情緒有著很強的感受能力。」
主人開心的時候,它也會開心,而在主人難過的時候,它們會以自己的方式嘗試安慰你。而其實它們給予的安靜長久的陪伴對我們來說就已經是一個溫暖的安慰,這大大減少了我們的孤獨感。
☆寵物可以提供真實的社會支持
我們和寵物之間形成的良好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我們的社會性需求。
寵物可以代替人類提供給我們真實的社會支持。
根據Bowlby的依戀理論,我們每個人都有對人際關係、社會交往、以及歸屬感的需要。
我們可能會把寵物視作朋友或家庭成員,而不僅僅只是一隻動物。而特別是在獨居時,我們與人的聯繫變少了,我們的依戀就轉移到了寵物身上。
同時,寵物也早已成為了一種輔助心理治療的方法(Pet therapy),用來幫助人們恢復心理健康。
在國外已經有許多將寵物陪伴應用在醫院、監獄中的案例,一條治療犬能夠給那些居住在特定環境裡(如醫院、救濟處等)的人帶來幫助,尤其是精神上的舒適、愉悅和放鬆,從而改善病人的生理、精神、情感和社會狀態。
當然,在寵物們治癒你我的同時,我們也在治癒著寵物們。
寵物就像是枯燥繁重的生活中一點溫暖的亮光,讓孤獨的人們意識到,在這個星球上,真的有一個生命是需要自己的。
這種被需求感,或許才是治癒人們內心的一劑良藥。
黃茜 (律動心理諮詢師)
·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
·兩性關係、婚戀諮詢師
·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
·LGBT(同性)心理援助
原標題:《七待 | 生命如火,照亮我們一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