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為什麼會這麼熱?別怕,明年會更熱!

2020-12-05 笨熊冷知識

相信大家最近都感覺到了天氣的炎熱,尤其是好久都沒有下雨的地方,每當人們看到天上懸掛的太陽,都想問一句:請問你是不是想曬死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種感覺,今年比去年熱,其實這不是錯覺,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現狀。

我們可以比較去年,前年,我們就會發現,今年的夏天的確要比之前的年份熱。在今年的七月份,我國各地的溫度明顯比去年的同期溫度要高,甚至在東北的遼寧,吉林等地也是氣溫比去年上升了2攝氏度,這是很難出現的情況,甚至在吉林還出現的高溫預警。我國多個地區的氣溫都打破了原來的記錄,重慶的高溫天數僅在七月份就達到了20天,這個數據是什麼概念呢?從1981年到去年,重慶市在七八月份的高溫日的平均之和就是20天,相當於一個月過完了前幾年的兩個炎熱的月份。

那麼,大家在抱怨今年熱得受不了的同時,有沒有人想過,今年為什麼這麼熱呢?

不可否認,一直以來氣溫都是在不斷上升的,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冬天不像之前那麼冷了,今年夏天更是讓人熱得發指。究其原因,還是要回到那個遙遠的問題: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什麼呢?我們知道,自從工業快速發展開始,我們的工業在不斷的發展的同時,還向大氣中排放出了二氧化碳,甲烷等的氣體,隨著不斷地排放,它們的含量在空氣中不斷累積,由於吸熱的特性,所以溫度就會上升。當太陽光照射到地面時,我們所處的地面溫度上升,反射出熱量,這些熱量是可以被大氣中的這些氣體吸收的,吸收之後不會釋放出來,這樣堆積起來,這樣使溫度升高,氣候變暖,這就是溫室效應。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溫室效應的危害,比如說最直觀的氣溫上升,海平面上升,甚至會淹沒一些國家和地區。比如說,我們的鄰國日本。最近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到了2070年到2100年,我國的華北平原將不適宜居住,而且戶外工作者將會有生命危險。真是一個可怕的預測,不過這個預測也是有著一定的道理的,不過相信到時候我們也會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否則我們該怎麼生活啊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導致了氣溫的上升,那就是熱島效應。簡單地說,就是我們會明顯感覺到,在一天當中的同一時間,城市裡會比它周圍地區的溫度高,就是這樣的一個效應。

這個效應是怎麼造成的呢?就是城市化建設。我們的城市化建設,會減少大量的綠地,而且城市中的水泥,柏油路,還有各種的大樓的面積基本上佔據了城市近七八成的土地,這些不像綠地,湖泊等等能吸熱大,它們吸熱量小,所以升溫快,不能儲存熱量,只能向外面發散熱,所以導致城市的溫度比農村的高。這種熱效應無法避免,由於推進現代化,更多的農村和城鎮不斷走向城市化,所以這種情況會加劇。

結合上面兩種因素,無論是溫室效應,還是城市的熱島效應,這些因素都在使我們的氣溫上升,而且看現在的情況,氣溫還會不斷地上升,所以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今年能如此炎熱,到了明年,那麼氣溫會更高,天氣會更熱,大家的心理可要有準備啊。

今年尚且如此之熱,那麼明年豈不是會更熱,大家又該使出什麼方法來避暑呢?

相關焦點

  • 今年夏天為什麼這麼熱,原因終於找到了
    最近的天兒不是一般的熱啊,今天全中國正式進入大暑節氣,大暑,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將要熱出新高度,熱出新境界,熱出新水平,杭州、長沙、重慶、廣州、成都等地紛紛突破高溫40度大關,而且大家還異口同聲地感慨:怎麼覺得最近幾年越來越熱呢?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地核會這麼熱? 地球內部為啥那麼熱
    地殼內部的溫度有4000~6800℃,它之所以這麼熱,是由於以下熱源產生的熱量:1、放射性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2、摩擦加熱,由密度較大的核心物質下沉到地心引起的。3、地球形成和膨脹時產生熱量尚未流失。
  • 為什麼地核會這麼熱?
    穿過外核,我們就到達了地球最熱的部分——內核。內核的溫度高得難以想像,從5000到7200攝氏度不等。最令人驚訝的是,即使在如此高的溫度下,內核仍然完全是固體的,厚度大約有1200千米。地球各個構造層的剖面圖為什麼地核會這麼熱?
  • 地球最內部的地核為什麼會這麼熱?
    地球最內部的地核為什麼會這麼熱?(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任天):地核位於地球的最內部,具有極高的溫度,並且是自從地球誕生以來就一直如此。而且,這一熾熱的內核正是我們能夠在這個星球上生存的原因!
  • 今年四川為什麼這麼熱有什麼原因 盆地地形是重要原因
    今年的四川為什麼這麼熱?這是很多人好奇的問題,大熊貓們都一直待在空調房裡抱著冰塊不撒手。快來看看這其中的原因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過,你以為成都的天氣這麼涼快你就想去避暑了?醒醒吧,今年的成都可是四大火爐!
  • 今年為什麼這麼熱,是小冰河期與溫暖期交替出現的結果嗎?
    問題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今年格外熱!不是錯覺吧? 首先,我們來看看氣溫是真的在不斷升高嗎?溫室氣體會增加對長波輻射的吸收,從而使全球氣候變暖。這就奇怪了,如果溫室效應作用如此強烈,為什麼平流層底層氣溫卻還逐年下降呢? 不斷的城市化真的好嗎?
  • 既然太陽這麼熱,為什麼太空卻很冷?
    不得不驚嘆,這麼遠的一個熱源,熱量竟能投射到如此遠的距離。有意思的是,雖然地球在億萬公裡外被灼燒,但是外層空間卻仍然寒冷無比,。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太陽這麼熱,為什麼太空會這麼冷呢?當熱能從物體中被提取出來時,則溫度會下降。高中物理學習過,這種熱傳遞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發生:傳導、對流和輻射。熱傳導在固體與固體中發生。當固體分子被加熱時,它們開始振動並相互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將熱能從較熱的顆粒傳遞到較冷的顆粒。
  • 世事︱閏六月,今年夏天更長更熱?
    這個夏天會更長更熱嗎? 吃閏月飯,穿閏月鞋……這些閏月習俗你都造嘛?!農曆六月生日的小夥伴們,你們可能要過兩個生日嘞,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閏月的由來
  • 為什麼這麼熱?杭州全年平均氣溫 每10年上升0.35℃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本周,這場高溫「持久戰」仍會在浙江繼續上演,一直「熱」到處暑節氣(8月22日)。就杭州來說,接下來,如果高溫繼續的話,今年大概率會實現1951年以來,第二次8月中旬高溫全勤(2010年8月中旬有過一次)。等過了處暑節氣之後,預計大氣環流將逐漸調整,8月23日起,副熱帶高壓有所南落,屆時,持續的高溫炎熱天氣會有所緩和。
  • 太陽為什麼會產生光和熱?
    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發熱?對於太陽能源之謎,自古就有人提出不同觀點。貝蒂認為,太陽能源來自太陽內部的熱核聚變。確實,太陽能源不在其表面,而是在其核心部分。後來,科學家們又發現,太陽上氫的含量極大,足可以進行100億年以上的熱核反應而不會停止,因此,太陽內核的熱核聚變是太陽發光。發熱的真正原因,正是因為太陽產生的光和熱,地球才會如此生機勃勃。
  • 今年或為最熱「拉尼娜年份」
    報告顯示,儘管今年發生使重要海區變冷的拉尼娜現象,但與其他「拉尼娜年份」相比,今年很可能最熱。  拉尼娜現象指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同時伴隨著全球性氣候異常。今年8月以來,赤道太平洋海域出現拉尼娜現象,預計將持續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 《紫羅蘭永恆花園》為什麼這麼「熱」?
    那麼為什麼它會這麼「熱」呢?首先小編覺得其實有可能是因為日本TV動畫這幾年持續疲軟有關,對於追求品質的宅來說,他們期望看到一部「業界標杆」級的作品,就像《你的名字》那樣。而京紫的高質量CM又恰好在想像中滿足了這個期望,不吹白不吹,再加上這幫品質宅好多都是媒體編輯、自媒體或者撰稿人,是有一定創作能力的人,因此看起來自然就都是全世界吹京紫了。
  • 今年長沙為什麼這麼熱?8月35℃以上高溫日將達14-16天
    立秋時節到了, 這火辣辣的天, 要熱到什麼時候? 今年長沙為什麼這麼熱?
  • 這個冬天有點熱!明年蚊子會不會特別多?殺一隻越冬蚊等於消滅800隻...
    有熱心市民諮詢,今年冬天這麼暖和,明年的蚊子會不會特別多?這幾天睡覺時,都被蚊子吵醒了!為此,我們特別邀請杭州市疾控中心消媒專家來談談蚊子的越冬習性。蚊子是怎樣越冬的?杭州市冬季的氣溫較低,日最低溫度在10℃以下,將不利於蚊蟲的生存,會導致蚊蟲大量死亡。為了延續種群,蚊子演化出了不同的越冬方式。
  • 小雪今天又衝上了熱搜!凜冬將至,今年會更冷嗎?
    一如往年,今天一早「小雪」又衝上了熱搜榜,不過有了前兩年的經驗,今年終於沒有人問,小雪是誰了。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一般為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太陽位於黃經240°。小雪至,一般意味著氣溫將持續走低。
  • 今年為什麼這麼熱?
    由於熱帶降水和大氣環流的正常規律被打亂,全球範圍內會出現不少極端天氣。 比如原本較乾旱地方降水較多,本來雨水充沛的地區出現高溫乾旱。而作為「最熱年份排行榜」的第一名——2016年,就出現過強勢的厄爾尼諾現象。
  • 科普 | 熱牛奶放一會兒為什麼會結層皮?
    ,讓熱好的牛奶靜靜呆一會兒,你會發現上面多了層皮。不僅是熱牛奶,熱豆漿、熱粥都會有這種結皮的現象。為什麼呢?下面科科就為你解答這些稀奇古怪的腦洞問題。但牛奶製品在加工之後,其中會殘留一種酶叫作脂肪酶。在牛奶的儲存期間,這些脂肪酶會把牛奶中的脂肪球膜蛋白(一種蛋白質)分解,釋放出自由的脂肪球。由於脂肪球的密度比水低,蛋白質的密度比水高,因此這種分解會導致脂肪球的上浮,而球上殘存的脂肪球膜蛋白也隨之上浮。
  • 不管太陽熱不熱,地球的熱,不來自於太陽的熱
    不過可能不存在這個問題,太陽的存在,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早已經習以為常了,誰會去想太陽會消失呢就這麼一個&34;,我們平時都不怎麼看它。其實我們對它的了解非常的少,大部分都是推測。尤其最近有個大新聞,就是中國要製造&34;!其實不是要造太陽,而是在&34;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 解讀:為什麼熱成像測體溫有時會顯示35度以下?
    而業界普遍的做法是在產品設計時已經將測得的體表溫度通過測溫補償算法調整至更方便理解的人體體內溫度,讓測得的數值更接近正常37度左右的體溫。那影響熱成像人體測溫測溫精度的因素又有哪些?就使用而言,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有測溫環境、目標距離。
  • 真空不導熱,但為什麼地球可以這麼熱呢?
    太陽產生的能量是通過大量的氫元素核聚變釋放的電磁輻射,而電磁輻射的傳播並不需要介質,所以即使外太空這個接近絕對真空的環境中,電磁輻射也會毫無幹擾地到達地球。電磁輻射轉化為熱能使地球變熱太陽輻射抵達地球附近後會穿越厚厚的大氣層,此時空間內會有各種各樣的氣體分子。我們按離地面的高度來說的話,從高到底,分別有平流層中的臭氧和少部分水汽,對流層中氧氣,水,二氧化碳和其他含量較少的物質。而對流層佔地球大氣層的75%左右,要知道,正是對流層中的氣體對地球溫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為什麼這麼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