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昨天去看了這個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英文原名是《Coherence》,豆瓣電影top250的作品,豆瓣分數8.5,科幻懸疑類,涉及了量子物理、天文、平行時空、人性探討等等主題,唯獨沒有太多關於愛情。
這部電影的故事不是看完一遍就能完全get的,需要思考之後再翻回去看細節,前半部分每一次黑場其實都是不同的平行時空之間的切換,這也是看到後來才get到的。關於這個故事的理論基礎和劇情的解釋,大家可以去知乎或者豆瓣上研究探討,我這裡就不抄了。而拍攝和剪輯方面,超級晃動的鏡頭很容易讓人眩暈,有《記憶碎片》的感覺,封閉的空間裡8個人錯綜複雜的關係又很容易讓人想起《完美陌生人》,蠻有意思的。

看到最後一部分時,即女主發現自己所在的這個時空裡,大家都要失控時,她選擇了離開,去找一個和諧的時空,然後強行闖入,幹掉了那個時空的自己,取而代之。我傾向於認為她只幹掉了一個自己,但同時產生了諸多問題,比如,這個自己在那個時空裡被襲擊(後來逃跑了),那麼她在其他的時空裡是什麼狀態?她離開的那個時空,其他人會怎麼處理她的離開?
那個時空的自己逃出去後仍然留在了那個時空,那個時空並存了兩個自己,彗星已經過去,之後怎麼辦?……我相信看到這裡你們已經被我說暈了,所以這是一部必須要去親身體驗的電影,電影停在了逃跑的女主給老公打電話,而她老公正面對著強行闖入的女主這裡,之後會怎麼樣,完全來自於每個觀眾自己的「測量」,並由此產生更多的平行宇宙,數量大概能夠達到正無窮。
(事實上如果每個選擇都會產生平行時空,可不止500萬個)
影片裡還有很多關於人在緊張和高壓狀態下暴露出的人性,比如互相啪啪啪產生的矛盾,女主被踢出自己的舞劇從而改變了生活軌跡,女主和老公之間的矛盾,女主老公和另一個朋友的女朋友之間的曖昧,一瓶類似毒藥的藥水,酗酒的朋友和他老婆的關係,等等,以及一個靈魂拷問:What if we are the dark version?我們是不是我們?是否存在不同版本的我們?相干和退相干造出的不同時空裡,我們還是同一個人嗎?我不知道量子物理理論中是否有支撐這些的解釋,不過這部電影的確很好地利用了量子物理的相關知識,衍生出了這一系列讓我們可以深入思考的問題。這大概就是一部文藝作品的意義所在。
(相同的兩個老婆get,驚不驚喜?刺不刺激?)
很多時候,一件事情沒法做並不是科技達不到,而是我們的人性和倫理跟不上,千萬別覺得遺憾,強行去做一般都是杯具。
最後,多說兩句,如果生活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每個選擇都會產生一個平行時空,進而是幾千萬種可能的時空,退相干之後各自運行著,也不會存在什麼遺憾,這麼一想,我們活著的顧慮就少多了是不是?但其實,我們在每一個平行時空裡也只能有一個自己,只要經過「測量」,我們就不會是薛丁格那隻既死又活既沒死又沒活的貓,否則就會像電影裡的女主那樣,相干之後出問題了。所以人還是不要太過貪心了,每一個時空,都沒有雙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