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發現「老年痴呆」生物標誌物 可提前數年預測

2020-12-04 人民日報

網絡配圖

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

賈建平表示,目前尚無有效藥物能夠治癒阿爾茨海默病,多個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失敗,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試者病程已處於較晚的階段。「如果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甚至是無症狀期就對患者進行幹預,臨床症狀則可能會延遲出現,因此是否能在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甚至無症狀階段就準確做出診斷至關重要,這也是當前預防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思路。」賈建平教授說。

據悉,該團隊通過對5年至7年前認知功能正常人群進行隨訪,共收集了739例受試者,發現並驗證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可以作為在認知障礙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和輕度認知障礙的生物標誌物。該研究成果還通過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隊列中的受試者得以進一步驗證,表明通過上述生物標誌物的相關檢測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

賈建平說:「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或無症狀期的有效診斷可為在其超早期幹預贏得時間,從而增加治療的有效性,降低疾病發病率。」

該研究論文《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無症狀期》於2020年8月10日在國際醫學期刊《阿爾茨海默病與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 Dementia)雜誌在線發表。

(來源: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國專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生物標誌物 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
    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賈建平表示,目前尚無有效藥物能夠治癒阿爾茨海默病,多個阿爾茨海默病藥物在臨床試驗中失敗,主要原因可能是受試者病程已處於較晚的階段。
  • 新發現!P-tau蛋白可檢測老年痴呆發病,提前診斷又多了一份希望
    新發現!P-tau蛋白可檢測老年痴呆發病,提前診斷又多了一份希望  CHEN • 2020-12-04 15:20:40 來源:前瞻網
  • 世界首例,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中國也有類似技術
    美國杜克大學能夠通過檢測視網膜各層的厚度和紋理來檢測這一症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的團隊研究發現了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進行預測的生物標誌物。北京的宣武醫院也宣布研究發現了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症的生物標誌物,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人員也在今年提出了一種被稱為放大等離子體外泌體(APEX)的測試,它可以檢測出一種表明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的分子。
  • 世界首例,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
    美國杜克大學能夠通過檢測視網膜各層的厚度和紋理來檢測這一症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賈建平教授的團隊研究發現了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進行預測的生物標誌物。醫學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提前10年確診老年痴呆症?12月1日,一則醫療信息震動了整個醫療界並引發爭議。
  • 可預測兒童腦創傷功能結局的MRI生物標誌物
    如何可靠預測這類患者腦創傷後的功能結局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MRI在腦創傷患者中廣泛使用,並且具有識別病理生理學關鍵變化的巨大潛力,這些變化可用於預測患者的功能結局。由於豬的腦解剖結構、生理學和發育方面與人類的相似性,其已成為人們關注的腦創傷模型動物。
  • 預測老年痴呆的10個標準 路痴、社交恐懼上榜
    原標題:預測老年痴呆的10個標準 路痴、社交恐懼上榜 原標題:老痴的10個預測標準 核心提示: 醫學家發現,有幾種生物標記與認知障礙症有關,包括脊髓液或血液中的某些蛋白質和大腦成像所檢測到的突變。在這種疾病發作25年前,大腦就會產生相應的變化。
  • 【盤點】生物標誌物亮點研究一覽
    尋找和發現有價值的生物標記物已經成為目前研究的一個重要熱點。生物谷小編盤點了近年來和多種疾病生物標誌物相關的亮點研究供大家學習。在生物谷主辦的2015生物標誌物研討會中,業內專家也將圍繞生物標誌物展開精彩演講,敬請期待會議現場!
  • 2020年15個心衰生物標誌物全面大盤點!
    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作為心血管疾病的一種,其發病率正在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增加;此外關於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學新數據顯示,2012~2015年,≥35歲的成年人中,心力衰竭的患病率為1.3%,較2000年增加了44.0%,可見對其早期診斷和優化治療的重要性。心衰生物標誌物可以輔助心衰的預測、早期診斷、預後評估和指導治療,對心衰的防治非常重要。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生物標誌物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
    1.3.2 應用二6  1.4 全球與中國市場發展現狀對比1    1.4.1 全球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2015-2026年)2    1.4.2 中國生產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2015-2026年)8  1.5 全球生物標誌物供需現狀及預測(2015-2026年)6    1.5.1 全球生物標誌物產能、產量、產能利用率及發展趨勢預測(2015-2026年)6    1.5.2 全球生物標誌物產量
  • 無創血檢可提前4年發現癌症
    近年來,血液中的循環腫瘤DNA(ctDNA)已成為一種很有前景的癌症生物標誌物,即「液體活檢」。ctDNA已被證明在癌症的非侵入性檢測、晚期癌症的個體化治療,以及治療期間和治療後的監測方面具有重要價值。
  • 新研究可提前數日預測癲癇的發作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支研究團隊,剛剛提出了一個類似天氣預報的癲癇發作預測方案。據悉,這套方案基於一款特殊的腦部植入物,來更準確地評估和預防癲癇的發生。不過在此之前,研究人員需要對臨床數據展開大量的分析,以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算法模型。
  • AI提前9年預測老年痴呆;世界首個分子機器人問世 | 一周潮科技
    比較有意思的是,巴裡大學研究了一項AI,可以提前9年預測老年痴呆。提前9年知道這個好消息(假如不幸得了這種病的話),你是開心呢還是開心不起來呢?機器人方面,世界首個分子機器人問世,能夠幫助建造其他分子,是比較突出的事件。新型支付方面,英國迎來第一家刷手支付的超市,通過靜脈識別技術完成付費,我們在刷臉支付外又多了一個新選擇。
  • Nature:鑑定出用於預測肝臟中有毒脂肪累積的血液生物標誌物
    2019年3月4日訊/生物谷BIOON/---550多萬澳大利亞人,包括超過40%的50歲以上的成年人,經歷了肝臟中的脂肪累積(即脂肪肝,也稱脂肪性肝病)。脂肪肝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影響這種疾病的發病年齡和嚴重程度。
  • 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或可準確評估前列腺癌患者風險_DNA甲基化生物...
    DNA甲基化生物標誌物或可準確評估前列腺癌患者風險
  • 科學家鑑定出影響妊娠成功率的精子生物標誌物
    近日,麻薩諸塞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在精子線粒體DNA中鑑定了一種單指標生物標誌物,該標誌物可預測男性生殖健康和妊娠成功率。這項研究需要在實驗室中對生物標誌物進行測量並結合統計模型。解決這樣的科學問題需要廣泛的專業知識。」
  • 日本:標誌物可預測膝骨關節炎透明質酸素治療成功
    日本研究者報告,兩種生物標誌物可幫助預測某些膝骨關節炎(OA)患者高分子量透明質酸素(hyaluronan)關節內注射的成功。      在12月的《風溼病學雜誌》(J  Rheumatol  2006;33:2527-2531.)上,東京Fujita健康大學的Haruo  Sugimoto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注射透明質酸素時,在滑膜液中發現的生物標誌物用於預測其後來功效的可能性。
  • 膠質母細胞瘤的生物標誌物研究進展
    目前治療模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外科、外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和生物治療等。儘管目前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患者的預後仍很差。GBM的療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腫瘤的分子特徵,了解患者的基因背景有助於制訂診療決策。深入了解GBM的生物標誌物將有助於GBM的診斷、預後和預測,本文對其研究現狀及進展綜述如下。
  • 數問生物項目獲得2018第七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
    廣州2018年11月16日電 /美通社/ -- 11月14日,科技部主辦的2018第七屆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全國總決賽在廣州隆重舉行。 數問生物技術(宣城)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多位來自國際知名分子診斷企業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創業團隊與浙江數問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組建的初創公司,系安徽宣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全力引進的年度重點項目,專注於獨家創新母嬰醫學體外診斷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
  • 生物技術與新型生物標誌物助力多種疾病的診斷
    2017年9月2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新型生物標誌物或生物技術應用於疾病診斷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希望讀者朋友們能夠喜歡。1. 新型檢測技術可「兩分鐘」診斷肝癌發生風險
  • 「Nature子刊」基因生物標記物可快速準確預測肝毒性和潛在的肝癌
    :無需花費數月或數年的時間,就可以對幾隻小鼠進行24小時的治療,通過肝臟鑑定生物標誌物,就可以預測該動物是否會發展為肝癌。該研究確定了一種生物標誌物基因特徵,該特徵暴露後24小時具有潛在的肝毒性。文章發表截圖 來源:《Scientific Reports》伊利諾伊大學基因生物標誌物識別技術,可將毒性測試縮短至幾天,同時保持較高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