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價氣球望遠鏡欲「挑戰」太空望遠鏡

2020-11-29 中國日報網

2019年,在加拿大上空18小時的氣球飛行中,SuperBIT保持穩定並拍攝了清晰的照片。圖片來源:SUPERBIT COLLABORATION

沒有什麼儀器比美國宇航局(NASA)耗資50億美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更能揭示太空的奧秘了,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只要花費200萬美元,用氣球將望遠鏡吊到太空邊緣,它就能實現哈勃望遠鏡的某些功能。近日,相關研究團隊報導,在2019年9月的一次飛行中,超高壓氣球承載成像望遠鏡(SuperBIT)展現了保持穩定的能力,以及接近哈勃望遠鏡解析度的為遙遠恆星精細成像的能力。

「這實際上是可行的。」SuperBIT成員、多倫多大學天文學家Barth Netterfield說。「這是非常令人驚嘆的。」未參與該項目的倫敦大學學院天文學家Richard Ellis說,低成本、快速旋轉的氣球望遠鏡帶來了新機遇,「如果有人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氣球馬上就能實現。」

哈勃望遠鏡在地球大氣層上空運行,觀測清晰度僅受其2.4米大小鏡面的限制。氣球攜帶的望遠鏡漂浮在幾十公裡高的高空、99%的大氣層之上,如果科學家能在氣球飄浮和旋轉時穩定其指向,也會有類似的優勢。SuperBIT研究者在發表於《科學儀器評論》的一篇論文中表示,他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

SuperBIT採用了最先進的軸承和無刷電機使運動平穩,而確定方向涉及陀螺儀、天空圖像和導航星。在2019年9月於加拿大北部進行的18個小時的飛行中,SuperBIT飛行得非常穩定,其解析度達到了約260毫弧秒,達到了其0.5米鏡面的理論極限。

為與太空望遠鏡競爭,氣球承載的望遠鏡必須在空中停留許多夜晚,而這就是新型超壓氣球的用武之地。為避免破裂,一個普通的氣球必須在白天最熱時放出氦氣,因為它在晚上下沉之前會膨脹和上升。幾天之後,這種上下浮動的氣球會因氦氣太少而無法停留在高空。然而,更堅固的超壓氣球保持了穩定的體積,不釋放氦氣,能在恆定的高度巡航數周。NASA氣球項目科學家 Thomas Hams說,2009年,NASA的一個超壓氣球飛行了54天。「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類飛行更加頻繁地出現。」他說。

NASA 計劃每年發射一個超壓氣球,SuperBIT的研究人員希望能在2021年發射一個。「這次飛行將追蹤宇宙中神秘暗物質的分布。」英國杜倫大學宇宙學家、SuperBIT項目的共同領導人Richard Massey說。

Massey用哈勃做過類似的工作,但SuperBIT有寬視野照相機,可以比哈勃覆蓋更多的天空。它可以在有類似目標的太空望遠鏡——比如計劃在2022年發射的歐空局歐幾裡德望遠鏡升空之前飛行。

以氣球為載體的望遠鏡面臨著自身的挑戰。在南極洲,NASA只在夏季發射氣球,那時天氣比較溫和,但是持續的日光排除了光學天文學的可能性。因此,Super-BIT的科學氣球將不得不從中緯度地區發射,或許從紐西蘭的一個NASA設施發射,在那裡出發,它的大部分時間將在海洋上空度過。這使得將數據下載變得非常困難,因此SuperBIT團隊測試了一種當有效載荷在陸地上時丟棄硬碟的系統。此外,氣球上的望遠鏡在著陸時也會受到撞擊。「在剛進行的飛行中,它被拖過一片森林,砍掉了50棵樹。」 Netterfield透露。

Ellis說,氣球上的望遠鏡可能僅限於小的應用,但SuperBIT團隊有更大的野心。他們正在研製1.5米長的氣球望遠鏡「後繼者」。SuperBIT成員、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學家William Jones說,只要花費約9000萬美元,它就可以部分替代哈勃望遠鏡。「很多人都想擁有哈勃望遠鏡所擁有的能力,」他說,「一旦證明了這是可行的,就應該抓住每一個機會讓它飛起來。」(文樂樂)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356.6344.1227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太空總署:像足球場大小的平流層氣球將搭載最先進的望遠鏡
    完全充氣後,這些氣球的寬度為400英尺(150米),大約相當於足球場的大小,可以到達130,000英尺(24.6英裡或40公裡)的高度。ASTHROS將由足球場大小的氣球攜帶,將使用尖端的望遠鏡觀察地面看不見的光波長。一項雄心勃勃的新任務的工作已經開始,將通過氣球將高8.4英尺(2.5米)的尖端望遠鏡高空帶入平流層。
  • 美國宇航局:將用氣球把一個2.5米的望遠鏡送入地球平流層
    美國宇航局一項雄心勃勃的新任務已經開始,該任務將用氣球將一個8.4英尺(2.5米)高的尖端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暫定於2023年12月從南極洲發射的ASTHROS(亞毫米波長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的天體物理平流層望遠鏡簡稱)將花費大約三周時間在結冰的南部大陸上空的氣流中漂流,並在此過程中實現幾個第一。由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的ASTHROS觀測遠紅外光。
  • 天空中的紅外眼,NASA又有新動作——將在平流層插入氣球望遠鏡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計劃向地球平流層釋放一個巨大的氣球,作為其研究地球周圍空間任務的一部分。據介紹,這個「氣球」約有足球場大小,官方稱其足夠大,可以攜帶8.4英尺的望遠鏡到接近太空的邊緣。NASA預計在2023年12月讓ASTHROS望遠鏡從南極洲升空,飄升至離地40公裡的高度,執行四項科學目標。
  • 除了韋伯望遠鏡,未來4大巨型太空望遠鏡
    還有「起源太空望遠鏡」(OST),這是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正在追求的另一個概念。就像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和赫歇爾太空望遠鏡一樣,這個遠紅外天文臺的靈敏度是之前任何遠紅外望遠鏡的1萬倍。它的目標包括觀察宇宙的最遠端,通過恆星和行星的形成追蹤水的路徑,並在太陽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尋找生命跡象。
  • 科學家用氦氣球送望遠鏡至13萬英尺高空 觀測Vela X-1中子星
    想要觀測遙遠太空中的星體,科學家通常會藉助哈勃望遠鏡這樣的已經發射到太空的設備,不過事實上只要能夠將觀測設備放置在合適位置,不需要送入太空也能觀測太空。近日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成功在南極洲上空發射了一個氦氣球,它將攜帶名為X-Calibur的望遠鏡慢慢移動到13萬英尺的高空中,從而幫助人類更好的觀測太空。13萬英尺高空遠遠高於目前商用飛機的飛行高度,且可以繞過99%的地球大氣層,因而能夠獲得清晰的視野。這使得望遠鏡能夠比基於地面的類似望遠鏡技術更有效地研究遠距離恆星。
  • ...射電望遠鏡|宇宙|nasa|望遠鏡|天文學|哈勃太空望遠鏡
    今天,哈勃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剛剛過完自己在軌30周年的生日。對於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和惡劣環境帶來的損傷,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哈勃已不再年輕。多年來,哈勃望遠鏡可以說是勞模中的勞模,自其進入太空以來就24小時地觀測浩瀚的星空,為人類帶來了100多萬張的圖像和信息。
  • 為什麼說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是史上最強的太空望遠鏡?
    人們曾經說人類史上最強的望遠鏡是哈勃太空望遠鏡,它於1990年4月24日被發射上天,至今已過去了30年,實際上哈勃望遠鏡的退役計劃一直在籌劃當中,早在哈勃望遠鏡的設計之初,它的服役年限其實僅僅只有5年,但是在經過幾次維修之後,哈勃望遠鏡堅挺了二十幾年。
  •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再度被推遲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停工等原因,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發射時間再次推遲7個月,從2021年3月改為2021年10月31日。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已摺疊完畢,準備好進行最後一系列測試;一旦進入軌道,它將展開其精緻的足有一個網球場大小的5層遮陽板。
  • 繼哈勃太空望遠鏡之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究竟有多牛?
    天文學的未來: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每增加一英寸的光圈,每增加一秒鐘的觀察時間,每減少一個望遠鏡的視野中的大氣幹擾原子,你就能更好、更深入、更清晰地看到宇宙。當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0年開始運行時,它開啟了天文學的一個新時代:太空天文學的時代。
  • 發現隱藏宇宙瑰寶,哈勃望遠鏡的新年「太空日曆」
    2011年,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圖像呈現了NGC 634星系的詳細特徵,以及「異常完美」的螺旋結構。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開始籌劃建造一架太空望遠鏡,其可以避免地球大氣球的觀測模糊效應,拍攝到更加清晰的太空圖像。
  • 強強聯合,中俄提出新的太空望遠鏡計劃,或將是哈勃望遠鏡的五倍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俄羅斯科學院天文研究所的專家提出了大型軌道望遠鏡的概念,在這次項目中,兩國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建造一個帶有10米鏡片的望遠鏡,該望遠鏡是由36個部分組成,然而哈勃望遠鏡也只配備了直徑2.4米的鏡片,也就是說中國和俄羅斯提出的大型軌道望遠鏡將會是哈勃空間望遠鏡的5倍。
  • 我國是否有太空望遠鏡?何時能夠發射哈勃一樣的太空望遠鏡
    於是,科學家們紛紛用望遠鏡去觀察宇宙,也開始不斷打磨鏡片,製造更先進的望遠鏡。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人類開啟了航空時代。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學家們造出來了太空望遠鏡,將望遠鏡送出大氣層,擺脫大氣層對觀測的幹擾。目前,地球的上空有許多先進的太空望遠鏡,如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歐洲航天局的XMM-牛頓太空望遠鏡等等。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退休」,太空探索功臣,保重!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3月6日發射,結合了測量恆星亮度的尖端技術與當時用於外太空觀測的最大的數位相機。克卜勒望遠鏡最初的工作是在天鵝座一片恆星扎堆的區域內對大約15萬顆恆星進行連續觀測,這是它首次對銀河系的行星進行調查,並成為NASA首個探測其他恆星適居帶中類地行星的任務。
  • 克卜勒和他的太空望遠鏡
    他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恰好是哥白尼發表《天球運行論》後的第二十八年,那時候日心說還沒有被廣泛接受,人類還不知道兩塊鏡片可以看到遠處的事物,更別說能夠觀測系外行星的太空望遠鏡,距離第一座太空望遠鏡升空還需要419年。然而,即使在沒有望遠鏡的時候,那浩渺的星空帶給人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也並沒有少太多。那每天用肉眼能夠看到的成千上萬顆星星周圍,有沒有和我們一樣會思考的生命?外星人會不會開著UFO駕臨地球?
  • 天文學的未來前景: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每增加一英寸的孔徑,每增加一秒鐘的觀測時間,每從望遠鏡的視場中移除一個大氣幹擾中的原子,在你的眼中能呈現一個更加深邃、清晰的宇宙。在1990年,當哈勃太空望遠鏡開始探測工作時,它在天文領域開闢了一個新的時代:天基天文學。我們不再需要與大氣層作鬥爭,也不需要關心雲層和大氣湍流。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望遠鏡對準目標,固定它,然後收集光子。
  • 天文學的未來前景: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這意味著在更低的溫度下,使用比哈勃還要大的望遠鏡從太空中獲取更長的波長。這是看到更遠宇宙的方法,也是為什麼我們正在建造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 =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韋伯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正是為了克服這些限制而研究設計出的:直徑6.5
  • 哈勃太空望遠鏡的前世今生
    到了1946年,普林斯頓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萊曼·斯皮策(Lyman Spitzer)在論文《在地球之外的天文觀測優勢》中提出太空望遠鏡相比於地面望遠鏡的兩大優勢——其一,太空望遠鏡不受大氣影響,能夠極大提升角解析度;其二,太空望遠鏡可以觀測到被大氣層吸收殆盡的紫外線和紅外線。此後,斯皮策以建造太空望遠鏡為己任,大力推動太空望遠鏡的發展。
  • 太空望遠鏡的新天地
    作為一種光學天文設備,它既不能與20億美元級的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高空間解析度」性能相比,也不能與每臺1億美元的「8米級」望遠鏡的精測能力相比。「但是拉莫斯特的大範本數據提供,也不是哈勃空間望遠鏡和『8米級』望遠鏡所能做到的。」趙永恆告訴本刊記者。實際上,並非天文學界人人都是拉莫斯特的「粉絲」。
  • NASA的下一個太空任務將涉及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氣球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計劃向地球平流層釋放一個巨大的氣球,作為其研究地球周圍空間任務的一部分。據介紹,這個氣球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官方稱其足夠大,可以攜帶一個8.4英尺的望遠鏡到接近太空的邊緣。NASA計劃使用這個名為ASTHROS的望遠鏡來研究某些光波長。
  • NASA對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關鍵組件進行測試
    據外媒報導,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成為美國宇航局(NASA)窺視宇宙深處、追蹤遙遠恆星和生命潛在位置的最新方式, 現在其距離發射又近了一步——通過了其最重要部件之一的最新測試。 該太空望遠鏡預計將在明年發射,需要在部署之前確保萬無一失,因為與哈勃不同,太空人無法在事後對其進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