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總署:像足球場大小的平流層氣球將搭載最先進的望遠鏡

2020-07-29 奇獵世界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 「關注」謝謝!您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啦。每天都有分享。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您精心編輯的文章請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喜歡請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太空總署:像足球場大小的平流層氣球將搭載最先進的望遠鏡

此圖顯示了一個高空氣球升入高層大氣。完全充氣後,這些氣球的寬度為400英尺(150米),大約相當於足球場的大小,可以到達130,000英尺(24.6英裡或40公裡)的高度。

ASTHROS將由足球場大小的氣球攜帶,將使用尖端的望遠鏡觀察地面看不見的光波長。

一項雄心勃勃的新任務的工作已經開始,將通過氣球將高8.4英尺(2.5米)的尖端望遠鏡高空帶入平流層。暫定計劃於2023年12月從南極洲發射的ASTHROS(用於在亞毫米波長下進行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的天體平流層望遠鏡的縮寫)將花費約三周的時間漂移到冰冷的南部大陸上方的氣流上。

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的ASTHROS可以觀察到遠紅外光或者波長,遠長於人眼可見的光。要做到這一點,「空中飛人」將需要達到大約130,000英尺(24.6英裡,即40公裡)的高度-大約是商業客機飛行高度的四倍。儘管它仍遠低於太空邊界(在地球表面上方約62英裡或100公裡),但它的高度足以觀察到被地球大氣層阻擋的光波長。

任務團隊最近對天文臺有效載荷的設計進行了最後修正,其中包括天文望遠鏡(捕獲光),科學儀器以及諸如冷卻和電子系統之類的子系統。8月初,JPL的工程師將開始對這些子系統進行集成和測試,以驗證它們是否按預期運行。

儘管氣球看起來像是過時的技術,但與地面或太空任務相比,氣球為NASA提供了獨特的優勢。NASA的科學氣球計劃已在維吉尼亞州的Wallops飛行設施運營了30年。每年從全球各地發起10到15次任務,以支持NASA所有科學學科的實驗以及技術開發和教育目的。與太空飛行相比,熱氣球飛行不僅成本更低,而且在早期計劃和部署之間的時間也更短,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接受與使用尚未使用的新技術或最新技術。

JPL工程師,ASTHROS項目經理Jose Siles說:「像ASTHROS這樣的氣球飛行任務比太空任務具有更高的風險,但是卻能以適中的成本獲得很大回報。」 「藉助ASTHROS,我們的目標是進行從未嘗試過的天體物理學觀測。該任務將通過測試新技術並為下一代工程師和科學家提供培訓,為未來的太空任務鋪平道路。」

JPL是位於帕薩迪納(Pasadena)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部門,負責管理NASA科學任務部天體物理部門的ASTHROS任務。JPL也正在構建任務有效載荷。馬裡蘭州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正在開發吊船和指向系統。這個2.5米長的天線單元是由義大利萊科市的Media Lario Srl製造的。負載低溫冷卻器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先進低溫冷卻器技術開發計劃開發的。NASA的科學氣球計劃及其哥倫比亞科學氣球設施將提供氣球和發射服務。ASTHROS計劃從南極的麥克默多站發射,該站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通過美國南極計劃管理。其他主要合作夥伴包括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和邁阿密大學。

相關焦點

  • NASA的下一個太空任務將涉及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氣球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計劃向地球平流層釋放一個巨大的氣球,作為其研究地球周圍空間任務的一部分。據介紹,這個氣球大約有一個足球場大小,官方稱其足夠大,可以攜帶一個8.4英尺的望遠鏡到接近太空的邊緣。NASA計劃使用這個名為ASTHROS的望遠鏡來研究某些光波長。
  • 美國宇航局:將用氣球把一個2.5米的望遠鏡送入地球平流層
    美國宇航局一項雄心勃勃的新任務已經開始,該任務將用氣球將一個8.4英尺(2.5米)高的尖端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暫定於2023年12月從南極洲發射的ASTHROS(亞毫米波長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的天體物理平流層望遠鏡簡稱)將花費大約三周時間在結冰的南部大陸上空的氣流中漂流,並在此過程中實現幾個第一。由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的ASTHROS觀測遠紅外光。
  • NASA又玩花活,放大氣球上太空觀測眾太陽(恆星)
    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球迷們本賽季可能無法進入足球場,但這並不能阻止NASA派出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氣球來研究星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它將在「足球場大小的氣球」上向平流層發送一個8.4英尺的望遠鏡,稱為ASTHROS(用於在亞毫米波長下進行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的天體平流層望遠鏡的縮寫),以觀察光波長人眼看不見的東西JPL工程師,ASTHROS項目經理Jose Siles在一份聲明中說:「像ASTHROS這樣的氣球飛行任務比太空任務有更高的風險,但是卻以適度的成本獲得了高額回報。」
  • 天空中的紅外眼,NASA又有新動作——將在平流層插入氣球望遠鏡
    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計劃向地球平流層釋放一個巨大的氣球,作為其研究地球周圍空間任務的一部分。據介紹,這個「氣球」約有足球場大小,官方稱其足夠大,可以攜帶8.4英尺的望遠鏡到接近太空的邊緣。NASA預計在2023年12月讓ASTHROS望遠鏡從南極洲升空,飄升至離地40公裡的高度,執行四項科學目標。
  • 美國宇航局宣布計劃用高空氣球研究宇宙
    美國宇航局計劃用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氣球將一個8.4英尺的望遠鏡送入平流層上部,幫助研究宇宙。ASTHROS(astrophysics stratospheric telescope for high spectral resolution observerations at submillimeter-wavelengths,用於亞毫米波段高光譜解析度觀測的天體物理平流層望遠鏡)將通過觀測新形成的巨型恆星發出的遠紅外光來研究它們周圍的氣體,目標是更清楚地了解恆星形成和超新星爆炸是如何影響周圍物質的
  • 空間透視重啟乘客乘氣球飛上平流層的設想,太空旅行不是夢
    太空透視號的氣球載人艙被稱為 &34;,將提供佛羅裡達州海岸線的廣角視野。(Space Perspective插圖)早在2013年就計劃將乘客送入平流層,以太空人的視角觀察地球下方的太空。聯合執行長Taber MacCallum和Jane Poynter今天公布了他們對名為 &34;(Spaceship Neptune)的氣球太空艙的概念,並表示將於明年年初開始進行無人駕駛試飛。
  • 高空氣球追蹤平流層的汙染物
    亞洲對流層頂氣溶膠層氣球測量運動(BATAL)利用氣球頂測量儀器,收集數據,以更好地了解這一季節性大氣現象及其對水資源、臭氧、天氣和氣候的潛在影響。 最近在印度塞昆德拉巴德塔塔基礎研究學院的氣球設施夏季部署期間,而這個學院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可以將大型科學有效載荷發射到平流層的地方之一, BATAL團隊進行了10次氣球飛行,科學有效載荷可以測量從地面到平流層的溫度、壓力、臭氧、氮氧化物、水蒸氣和氣溶膠。為了避免航空交通,研究小組每天凌晨1點開始研究,並通宵收集數據。
  • 08.03 上海丨飛向平流層的攝影:解析如何用氣象氣球拍攝平流層
    2016年6月26日在百人網友長待一年多的期盼中,重籌的氣球在內蒙上空緩緩飛起,飛向平流層,代我們到平流層看一眼這個世界。2015年9月的一個晚上,創客小夥伴的一條《用氦氣球釋放並回收一個飛上「太空」的攝像機》的新聞,引爆整個上海創客圈,當晚,小夥伴們便開始眾籌,勵志要飛向平流層!
  • 廉價氣球望遠鏡欲「挑戰」太空望遠鏡
    圖片來源:SUPERBIT COLLABORATION沒有什麼儀器比美國宇航局(NASA)耗資50億美元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更能揭示太空的奧秘了,但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只要花費200萬美元,用氣球將望遠鏡吊到太空邊緣,它就能實現哈勃望遠鏡的某些功能。
  • 50萬人民幣體驗氣球平流層旅行,享受壯觀地球絕景,你覺得值嗎?
    美國一家新創公司提出藉由巨型氣球將客人送到太空的邊界。這家新創公司名為太空觀點(Space Perspective),是由一對夫妻團隊泰伯·麥卡倫(Taber MacCallum)及珍·伯恩特(Jane Poynter)所經營。他們在最近揭曉了這個遠大的計劃。這對夫妻早在 2013 年就試著要進行相似的創業投資,但在 2015 年轉向了較小型的科學氣球研發。
  • SCOPEx:平流層控制擾動實驗
    臭氧破壞的危險是有據可查的,但平流層溫度升高是一個難以預測的風險,因為我們還不明白它如何改變平流層(平流層的運動)的運動規律。因此,可以減少這些一階風險的材料將減少對平流層擾動,進而減少由於地球系統的複雜耦合而導致對流層和地球表面的任何進一步風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一系列替代材料例如鑽石,並發現碳酸鈣可能是有希望的。
  • 日本葬禮新形式:太空平流層
    日本人興起了葬禮新內容,把骨灰撒在大氣平流層,號稱」宇宙葬禮「。宇宙葬是將骨灰裝入直徑2-2.5米的大型球體中,放到離地40-50公裡的平流層,需時3小時,屆時氣球會漲成三到四倍大,氣壓卻只有地面的1%,於是氣球爆裂,骨灰飛散,回歸大自然。
  • 3萬米高空熱氣球之旅 帶你到太空的邊緣
    在地球的平流層停留了一個半小時後,熱氣球消氣,緩緩地降到5萬英尺(約1.52萬米),然後滑翔翼傘成功打開,戴著所有裝備,在中午12點15分,準確地降落到預定位置。」這也打破了滑翔翼傘在最高處成功打開的世界紀錄,」她掩飾不住興奮地說。這次航程測試了幾個在民航飛行中極其重要的構成要素,同時也捕捉到了首批到太空旅行的民航乘客將會看到的奇妙景象。
  • 日本葬禮新形式:太空平流層
    合作:Xiaofu_Lu 日本人興起了葬禮新內容,把骨灰撒在大氣平流層,號稱」宇宙葬禮「。 宇宙葬是將骨灰裝入直徑2-2.5米的大型球體中,放到離地40-50公裡的平流層,需時3小時,屆時氣球會漲成三到四倍大
  •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天聞頻道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個新的項目,計劃利用氣球將一個2.5米高的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構建一個空中天文臺。另外,地球大氣的湍流也會讓天體的像出現閃爍現象,導致圖像失真。為了從根本上克服地球大氣層對天文觀測的影響,把望遠鏡放到大氣層之外是非常有必要的。空間探測主要運載工具包括高空氣球、飛機和火箭等,其中氣球是一種古老的飛行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宇宙射線的發現就是191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維克託·赫斯乘坐氣球進行實驗的結果。
  • 40千米高空,科學家要放個氣球當天文臺
    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個新的項目,計劃利用氣球將一個2.5米高的望遠鏡送入平流層,構建一個空中天文臺。任務小組最近完成了該天文臺有效載荷的設計,包括望遠鏡、科學儀器以及冷卻和電子系統等。項目工程師將開始對這些子系統進行集成和測試,以驗證它們的性能是否符合預期。
  • 3萬米高空看日出,熱氣球帶你飛上平流層
    3萬米高空看日出,熱氣球帶你飛上平流層 iwangshang / 貢曉麗 / 2020-07-12 摘要:去不了太空,在平流層俯瞰地球也不錯。
  • 全人工智慧控制氣球實現自主導航能在平流層一連數周待在原地
    原標題:全人工智慧控制氣球實現自主導航能在平流層一連數周待在原地根據英國《自然》雜誌3日發表的一項計算機科學最新突破,加拿大科學家團隊報告:完全由人工智慧控制的氣球,成功實現自主導航,在平流層一連數周待在原地。這一成果標誌著深度強化學習向現實應用邁出了重要且非常難得的一步,同時提高了人類全自動環境監測的可能性。
  • 到平流層「打卡」——長沙平漂式探空氣球放飛試驗現場見聞
    乳白色的霧,一團一團溢出,散成片片薄紗,將長沙氣象觀測站攬入懷中。 景很別致,但大氣探測觀測員許海軍和宋偉卻無暇欣賞。取出探空氣球、計算配重、監測探測儀器……兩人正準備把探空氣球「送」去平流層「打卡」。 探空氣球是採集氣象信息的重要載體。日前,長沙市氣象局成功試驗平漂式探空氣球,在我省率先實現平流層(距離地面1萬米至5萬米)連續觀測。
  • 除了韋伯望遠鏡,未來4大巨型太空望遠鏡
    這不僅包括目前計劃於2020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還包括將於本世紀30年代部署的其他先進太空飛行器。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提供更多關於先前探測到系外行星的信息,2020年以後更多下一代太空望遠鏡將在其發現的基礎上建造,圖片NASA這是2020年天體物理學的十年之際研究主題,其中包括目前正在研究的四個旗艦任務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