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雜糧上大飛機 土特產變航空餐 永壽脫貧致富開啟「機場通道」

2021-01-12 陝西法制網

近年來,永壽縣在脫貧攻堅中,與對口幫扶單位西部機場集團合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小米粥、綠豆沙拉、高粱餅等土特產、雜糧乘上飛機成為航空餐。永壽縣地處渭北旱塬,年降雨量600mm,雜糧品種有豆類、蕎麥、高粱等10餘種,是貧困戶增收脫貧的重要產業,但農業產業鏈不完整是影響農民致富的矛盾之一。2017年,西部機場集團鹹陽機場公司對口幫扶永壽後,當地幹部群眾積極出謀劃策,2019年6月正式建成投運中央廚房項目為核心,佔地18.5畝,總投資5432萬元,總建築面積5088.82平方米,涵蓋營養餐加工、主食加工、烘焙加工、淨菜加工、農產品初加工等7個生產單元。西部機場集團根據自身優勢和永壽實際情況,與物流集團、東莊公司共同出資4500萬元,成立永壽綠色產業有限公司,確定在永壽建設「中國西北地區農產品物流與採購示範基地項目」。永壽縣通過「小雜糧上大飛機」「土特產變航空餐」等方式,形成優勢互補產業集群,帶動當地群眾農產品提檔升級,為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為永壽雜糧銷售開啟扶貧的「機場通道」。永壽綠色產業有限公司每日生產20000份營養早餐,3000份午餐,2000公斤米飯,4000個蛋糕,10000個麵包。「我們的產品主要用於飛機配餐,還與唐久便利等合作,產品銷路比較好!」該公司市場部經理包麗青說。永壽綠色產業有限公司已累計採購永壽雜糧、蜂蜜等土特產70多萬元,今後將繼續以當地農產品採購為主,確保農戶收益,積極為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帶出一條幸福路。從2017年10月至今,永壽小雜糧航空物流已向全國各地輸送雜糧300多噸。為鼓勵永壽小雜糧走向全國,西部機場航空物流公司設立了永壽特色農產品航空物流綠色通道,累計減免航空物流費用20萬元,為永壽雜糧開拓市場創造了便利條件。

作者/來源:中國永壽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飛機上的航空餐吃起來怪怪的?感覺味道不好吃呢?
    當我們在享用航空餐的時候,一般都是飛機已經進入到了平穩飛行的階段。飛機主要是在萬米左右的平流層飛行,這個高度由於艙內氣壓驟降,導致人們的味覺和嗅覺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但海拔升高、壓強加大不但會降低味蕾的敏感度,而且還會導致黏膜腫脹,堵住這條通道,所以我們對氣味的感知就會失靈。
  • 為什麼航空餐吃起來怪怪的?這部紀錄片給你答案
    但凡坐過飛機的朋友基本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航空餐不好吃。以至於許多乘客寧願選擇餓到下飛機。機票那麼貴,為什麼飯菜卻難獲好評呢?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首先就要知道究竟是哪些原因會影響航空餐的質量。首先,嗅覺與味覺失靈。當我們在享用航空餐的時候,一般都是飛機已經進入到了平穩飛行的階段。
  • 長沙機場旅客服務全新升級 東安雞「飛」上飛機餐
    東安雞「飛」上飛機餐長沙機場旅客服務全新升級三湘都市報9月23日訊 旅客在飛機上也能吃到東安雞等9月22日,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推出全新「樂星程」服務品牌,為旅客提供航空餐食、志願服務、行李託運等升級服務。 由於航空餐食的安全標準遠高於普通食品,因此飛機餐需全冷鏈製作,品種也相對單一。
  • 深度|關於飛機餐,那些不得不說的秘密
    然而,除了因不好吃導致的浪費外,還有大量飛機餐還沒被享用就直接變成了垃圾。此前媒體報導,在國內某機場清理出的航空垃圾中,五成以上都是飛機上剩下的餐食。據測算,該機場從飛機上卸下的殘羹剩飯,每天要超過12.5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空中光碟」呢?
  • 世界上最危險的3大機場,其中一處就在中國,看你敢上飛機嗎
    飛機對於現代人來說早已經是一種再熟悉不過的交通工具了,上老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太太,下到一兩歲的小孩子小娃娃,都可以乘坐飛機旅行遊玩。因為飛機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出行效率,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節約了很多時間,可以說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 小蝸牛仿真蛇不能隨身帶上飛機
    大洋網訊 小蝸牛、仿真蛇……這些都是近期機場安檢中發現的違禁品,均需託運不能隨身帶上飛機。2月26日,白雲機場安檢公布7個案例,提醒市民要熟悉了解安檢規定,並自覺配合安全檢查。案例2 小朋友帶蝸牛乘機被拒日前,白雲機場T1航站樓B區5號安檢通道,外出遊玩歸家的張先生一家四口,過安檢時遇到了一點小插曲。當日早上6點多,安檢員小譚發現張先生帶了幾隻裝了小蝸牛的盒子。經了解,張先生一家外出旅行,在動物園遊玩時小朋友撿到了小蝸牛,準備帶回家養,卻沒想到無法過安檢。最終,兩名小朋友只好將小蝸牛交給安檢員。
  • 四川阿壩:犛牛奶製品花樣翻新 拓寬脫貧致富之路
    中新網阿壩6月19日電 題:四川阿壩:犛牛奶製品花樣翻新 拓寬脫貧致富之路  作者 單鵬 安源  每每走過廠裡的犛牛奶加工線,紅原犛牛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紅原乳業)黨支部書記彭措扎西都忍不住看一看那套高40多米、通體鋥亮的設備。「這套設備來自瑞典,是利樂公司為我們量身打造的巴氏奶生產設備,設備調試完畢後會第一時間投產。」
  • 關於飛機的小知識:上單翼飛機和下單翼飛機的區別
    很多朋友們都坐過飛機,有的時候可能會聽到上單翼飛機、下單翼飛機的叫法,那麼他們有什麼區別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飛機的機翼安裝有上下之分,機翼安裝在機身上部的飛機稱之為上單翼飛機,機翼安裝在機身下部的飛機稱之為下單翼飛機。
  • 飛機上為何不能有豆製品?業內人士:怕放屁
    飛機輪胎也有「碟剎」當天上午9點,公眾代表一步入位於鄭州機場內的南航河南公司飛機維修機庫,就被眼前一架嶄新的波音737-800型飛機所吸引。「天上的飛機那麼小,到跟前還真大。」4歲多的小朋友黃皓昱邊說邊繞著飛機跑來跑去。在飛機輪胎旁,工程師介紹,飛機的輪胎也是有「碟剎」的,跟普通輪胎相比,裡面只能充氮氣。
  • 各大國內外航司寬體飛機高清美圖欣賞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皇家航空)的波音77W型客機,此款飛機和第一張圖片中的77F唯一不同的是它是客運飛機。新加坡酷航(Scoot Airways)的波音787-9型客機,當日這架飛機在執飛新加坡樟宜機場往返南京的航線,用於運輸抗疫物資;酷航是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的長途航線廉價航空公司。
  • 南京將迎來大、大、大機場時代
    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5萬噸、飛機起降55萬架次,遠期2050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230萬噸、飛機起降87萬架次的需求進行規劃。出站後依次折向西南、途經丹陽西站、句容站、外包寧宣鐵路進入祿口機場站。出站後至馬鞍山南站、與規劃巢湖至馬鞍山鐵路相銜接。同時也形成上海至合肥的重要輔助通道。
  • 田也雜糧連續8年助力西貝「好吃」戰略,收穫是專注!
    在我們身邊和成功者有關的故事很多,田也雜糧董事長李全喜就是堅持走過荊棘的這樣一些人。只是,當你細細體味他的人生經歷,或許能感受到超越個體的弦外之意。  不安分的小木匠  李全喜出生在內蒙古涼城縣一個典型的農民家庭,為了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他勤學木工手藝,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木匠
  • 再也不用在機場擺渡車上等好久了 浦東機場飛行區下穿通道竣工
    再也不用在機場擺渡車上等好久了  你坐飛機時是不是也討厭遠機位?擺渡車開半天,有時還要停下來讓飛機或其他車輛。浦東機場飛行區下穿通道工程日前通過竣工驗收,這條通道開闢了一條「捷徑」,遠機位航班的擺渡時間將顯著減少!等今年下半年浦東機場衛星廳啟用,這條下穿通道還將高效實現航站樓和衛星廳之間的行李運輸及旅客擺渡。
  • 「小櫻桃」做出脫貧致富「大文章」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林5月6日,鄭州櫻桃內第十三屆櫻桃節大幕拉開,看著遊人如織,村民紅霞樂得合不攏嘴,她說:「櫻桃節越辦越大,我們村民脫貧致富日子越過越好。」1999年開始,櫻桃溝開始在櫻桃上做文章,改良櫻桃品種、擴大櫻桃種植、開辦「鄭州櫻桃節」,打造鄭州人休閒娛樂的後花園。
  • 擬定幼兒園開展「小雜糧」創意主題活動
    通過移動多元化本質安全技術就是要利用多媒體、物聯網、大數據、雲技術、人工智慧、5G、4K、互聯互通技術、資料庫(智庫)、混合現實技術(MR)連接,能隨時隨地了解幼兒園擬定開展「小雜糧」創意主題活動的方法,得到一定評估為下一步規劃提供數據依據。
  • 太原機場最新規劃!未來要大變
    9月7日,山西航空產業集團發布的消息,《太原武宿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20年版)》獲得民航局正式批覆。太原武宿國際機場定位為區域樞紐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備降機場。規划進一步明確了機場近遠期發展目標、建設步驟和建設內容。
  • 曾經供應魚翅、茅臺酒的飛機餐,為什麼現在沒了?
    這些都和「飛機餐」在人們心裡的印象有點差距。多數人的印象中,飛機餐只有兩種菜色:牛肉麵和雞肉飯。自從去年8月份大批航空公司餐食縮水之後,經濟艙乘客連這兩樣也吃不上了,取而代之的小份的點心和花生米。上世紀80年代,海航的飛機上甚至供應龍蝦、魚翅和茅臺酒。
  • 機場特種車輛小科普
    今天的內容就帶大家認識一下這些機場上的「變形金剛」~擺渡車機場內擺渡車與道路上行駛的公共汽車沒有太大的區別,但由於其承擔的是機場內部乘客的轉運工作,所以,機場擺渡車的設計又有別於傳統大巴。擺渡車在設計上會儘量做大做寬,普遍寬度可以達到3米,長度近14米。
  • 為什麼總要坐在飛機上等除冰?
    為何還要專門給飛機除冰?還有,除冰就除冰唄為何要旅客先登機再進行飛機除冰呢?為何總要人在飛機上傻傻等?我國民航史上曾發生過一起空難,2004 年 11 月 21日,由包頭飛往上海的航班在起飛後不久就發生墜落,機 上 47 名乘客、6 名機組人員、和 2 名地面人員不幸遇難。後經事故調查證實,飛機在包頭機場過夜處於結霜天氣條件,在起飛前未進行除霜冰。
  • 機場跑道變公園!
    它曾是中國設施最好的機場之一它承載了幾代南京人的記憶一架架飛機呼嘯而過「教場」之名,在正史中最早見於《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後大教場和大校場混用,再後來定名為大校場。修建於1929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也是當時設施最好的飛機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