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供應魚翅、茅臺酒的飛機餐,為什麼現在沒了?

2020-08-27 CBNData消費站

誰能想到飛機餐也有被集體懷念的一天。

因疫情暫停的航班熱食,8月以來逐漸恢復。網友在新聞底下熱烈留言,仿佛忘記了當初嫌棄雞肉飯和牛肉麵的自己。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是許多人對國內飛機餐的看法。看似雞肋又頑強存在了一個多世紀的飛機餐,還會一直難吃下去嗎?

恢復供應的飛機餐,都長什麼樣?

以經濟艙為例,東航捧出「媽媽的味道」,有鹹菜肉絲素雞面、油豆腐燒肉飯、腊味雙拼飯等「家常味道」供選擇;國航在不同航線上,主推肥牛飯、醬油雞飯、蜜汁叉燒飯、辣汁白滷水雞飯、番茄土豆燒牛肉飯、鮑汁海鮮飯……

圖片來源:中國國際航空

至於頭等艙和公務艙的旅客,東航推出了自己的拿手面—— 「東航那碗面」,還能品味龍井蝦仁、排骨年糕、蟹粉獅子頭等各地特色菜品。

海航公務艙餐食改版升級後,將專心做熱湯熱飯,以「三菜一湯」的模式代替冷葷、涼菜或高糖高脂的甜點。

看上去,因疫情曾暫停供應的機上熱食,好像真的升級了。「重出江湖」後品種更豐富,口味更多樣,(看上去)也更好吃了。

這些都和「飛機餐」在人們心裡的印象有點差距。

多數人的印象中,飛機餐只有兩種菜色:牛肉麵和雞肉飯。自從去年8月份大批航空公司餐食縮水之後,經濟艙乘客連這兩樣也吃不上了,取而代之的小份的點心和花生米。有報導稱,航空公司之所以敢拿飛機餐開刀,是因為民航局打算廢除飛機餐作為強制服務項目,轉而交給航空公司自行決定是否提供。

在此之前,飛機餐對航空公司而言,是一項必須提供的服務,是一筆成本開支。整個航空業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東航、國航和海航們反而將飛機餐越做越豐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成本,還是利益?

飛機餐縮水,由來已久。

在票價高昂、油價低廉的上世紀,航空公司靠著賣機票的收入,應付飛機餐的支出綽綽有餘。在航線統一定價的前提下,花裡胡哨的飛機餐成了航空公司擴大客源的賣點。

泛美航空的 &34; 菜單一共7道菜,整個用餐過程持續整整3小時

國內民航起步較晚,情況也差不多。上世紀80年代,海航的飛機上甚至供應龍蝦、魚翅和茅臺酒。

著名的歷史圖片——空姐正在為旅客倒茅臺

隨著燃油價格不斷攀升,飛機變成大眾交通工具,高價機票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廉航成為流行概念。航空公司面臨來自高鐵等新興運輸方式等的競爭,物價、人工等成本的上升,又壓縮了航空公司在食材選擇上的價格空間。壓縮餐食,甚至取消餐食成了一些中小型航空公司和廉價航空公司的優先選擇。

天津航空從2018年10月28日起,除尊享經濟艙外,其他經濟艙旅客都不再享受免費餐食。此外,祥鵬航空、春秋航空、西部航空、中國聯合航空等多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早已取消了普通機票的免費餐食,以壓縮成本。

反之,大型全服務航空公司近幾年並未明顯減少在採購食材上的成本投入,甚至有將其發揚光大的趨勢。

以海航旗下的配餐公司凱撒旅遊為例,2019年在配餐上的支出同比不降反升 來源:公司財報

兩者的區別,在於將飛機餐這一服務作為成本,還是利益來源。前者會想盡辦法壓縮其規模,後者會思考如何將其升級。

對於大型航空公司來說,航空配餐的成本佔營收成本的3%左右,遠低於起降費、油料消耗甚至薪酬的開支。比起縮水餐食而節省的成本,失去消費者的口碑是它們更不想看到的。

以高水平飛機餐著稱的阿聯航空為例,它在採購食材上的投入可謂不計成本。因此吸引但乘客願意為精緻的餐點付費——無論是以高價機票的形式,還是付費菜單的形式。

阿聯航空在食材採購上的成本投入,也直接反映到旅客餐食的質量上 來源:好奇心日報

這樣看來,民航局對飛機餐的「鬆綁」,也是對市場規律的尊重。

誰在決定我們的飛機餐?

美國市場調研機構 Global Industry Analysts 預測全球航空配餐市場到 2020 年將達到 176 億美元的規模。 其中亞太地區增長最快。

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是,亞太地區的航空配餐市場化程度還遠達不到歐美國家水平。

我國的航空食品業起步於1980年,經歷了飛速發展的幾十年之後,國內航空配餐市場還處在低價競爭的階段。

國內航空餐來源於以下三種配餐公司:航空公司旗下的配餐公司、機場旗下的配餐公司、不依託航空公司及機場獨立存在的配餐公司。

根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航空食品分會的統計,中國目前130家航空配餐企業,大部分由航空公司控股或機場建立,包括許多西部機場建立的小型配餐企業,獨立配餐公司僅佔市場份額約5%。

相較之下,發達國家航空配餐市場集中度高得多。獨立配餐公司佳美(Gategroup)更是佔據了全球航空配餐業的近1/3份額。

全球最大的獨立航空配餐公司佳美(Gategroup)與漢莎航空旗下的漢莎天廚(LSG Sky Chefs)一共佔去市場的大半江山。 來源:彭博社

多數航空公司的航空餐一般是去程自己公司配,為了保證餐食的新鮮和質量,回程訂購降落站或第三方公司提供的航空餐。假若對方的報價過高,航空公司也可以來去程都裝上自家的餐食。假若對方給的價格夠實惠,航空公司也可以將餐食服務完全外包。簡而言之,選擇哪一家配餐企業,全由航空公司決定。這一現象業內人士稱之為「對配」,對配模式造成航空公司的航食價格相互牽制,因此難以明顯漲價。

航空公司為了控制成本,報價常年不變。 配餐公司為了獲得訂單,也只能薄利多銷。國內航空配餐市場就像是航空公司大食堂,盈利無從談起。

航空公司對航食企業的制約不僅僅體現在價格。

在航空食品標準尚未出爐的2017年之前,甚至有航空公司與航食企業籤訂秘密協議,一旦出現航空食品質量安全事故,航空公司具有免責權,責任和賠償由航食企業承擔。

國內航空配餐市場想要繼續發展,除了鼓勵更多第三方配餐公司進入賽道之外,航空公司應該學會轉化思路,將飛機餐作為品牌化的最佳載體。

落地的飛機餐

疫情打擊了航空業,也加速了航空配餐市場的從空中到地面的轉型。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在陸地上待久了的人們開始通過搶購飛機餐來給自己找回外出旅行的感覺。他們從過剩食品網絡零售平臺Imperfect Foods上搶購了4萬包本來供應捷藍航空(Jet Blue)等公司的零食。人們分享這些機上零食,配上點雞尾酒,「假裝自己正在旅行」。

捷藍航空通過出售零食包減少成本損失 來源:華爾街日報

除了折價賣給電商、便利店之外,更多航食公司索性轉型做外賣,藉此消耗無法退貨的食材。

四川航空物流推出了火鍋外送服務,價格從200多元-400多元不等,鍋底、各色涮菜、油碟甚至桌布,成都全城配送到家。東航那碗面、廈航榨菜肉絲飯等都被端上地面餐桌。

7月,泰國航空(Thai Airwaus)推出了「泰航目的地菜單」,通過外賣應用Line Man和Grab Food分別推出了代表日本、中國、法國、印度和阿拉伯美食的5款套餐。廣受消費者歡迎,泰航宣布將延長此服務一個月。

品牌化程度更高的航餐品牌,早就做好了地面布局。

2019年12月底,亞洲航空(Air Asia)在馬拉西亞人氣最火的購物商城開了一家快餐店,這是亞航飛機餐品牌Santan的首個線下店。亞航表示,Santan快餐店要開到全球,再開100家。

Santan餐廳頗受馬來人民歡迎

中國臺灣地區的高雄空廚,曾因為臺灣高速鐵路發展造成的航線減少,轉型做實體餐飲。其品牌餐廳已經在臺灣開出11家分店,招牌菜是德國豬腳和蛋包飯。

有「空中米其林餐廳」之稱的阿聯航空,其航食由集團子公司Dnata(德納達)提供。德納達除了負責包括英航、荷航在內的多家航空公司之外,還在全球運營40家餐廳;旗下的冷凍食品也賣給各行各業。 2019 年德納達的國際業務表現佔了超過集團總營收的 72%。全年德納達的營收為 20 億美元,其中空廚服務營收為 4.79 億美元,可說是集團重要獲利來源之一。

德納達的空廚中心,也生產地面零售渠道的香腸、冰淇淋和麵條等食品 來源:數位時代

航空公司若是想要把飛機餐從成本轉為利潤來源,最終實現品牌化,就必須做到從數量向質量轉變,由機上向機下轉變。

反應敏銳的航空公司已經開始行動了。

4月8日,東航集團旗下東航食品所屬的上海東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獲得了長寧區市場監管局頒發的食品生產許可證。上海航食成為上海首家「空餐+地餐」航食企業。

這意味著東航要開始做社會配餐服務,其精心打造的飛機餐品牌「東航那碗面」也許不久就能叫上外賣了。


編輯:鍾睿

作者:賀哲馨

相關焦點

  • 「難吃」的飛機餐恢復供應了,這是一門多大的生意?
    這是許多人對國內飛機餐的看法。看似雞肋又頑強存在了一個多世紀的飛機餐,還會一直難吃下去嗎?恢復供應的飛機餐,都長什麼樣?自從去年8月份大批航空公司餐食縮水之後,經濟艙乘客連這兩樣也吃不上了,取而代之的小份的點心和花生米。有報導稱,航空公司之所以敢拿飛機餐開刀,是因為民航局打算廢除飛機餐作為強制服務項目,轉而交給航空公司自行決定是否提供。
  • 東航優化「飛機餐」供應,踐行「光碟行動」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東航8月16日起全面恢復除新疆、大連地區之外的國內航線航班熱餐供應。機上熱餐的「回歸」之後,東航同步從精細化機上配餐、優化餐食、倡導旅客節約用餐等三方面著手,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大數據分析管控,精細化配餐精細化配餐是節約機上餐食浪費的重要手段。
  • 東航用大數據優化「飛機餐」供應 踐行「光碟行動」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東航8月16日起全面恢復除新疆、大連地區之外的國內航線航班熱餐供應。機上熱餐的「回歸」之後,東航同步從精細化機上配餐、優化餐食、倡導旅客節約用餐等三方面著手,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大數據分析管控做到精細化配餐精細化配餐是節約機上餐食浪費的重要手段。
  • 從生產到用餐,東航優化「飛機餐」供應,踐行「光碟行動」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東航8月16日起全面恢復除新疆、大連地區之外的國內航線航班熱餐供應。機上熱餐的「回歸」之後,東航同步從精細化機上配餐、優化餐食、倡導旅客節約用餐等三方面著手,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 如何避免飛機餐浪費,春秋航空的做法值得推廣
    近期,多家航空公司開始恢復飛機餐的供應,讓飛機餐又成了一個熱門的話題。而普遍的飛機餐的浪費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一家廉航公司,他就是春秋航空。因為春秋航空的飛機餐是按需購買,不僅讓我思考,這個對飛機餐供應的方法,也許是未來的一種普遍選擇。
  • 深度|關於飛機餐,那些不得不說的秘密
    ,這導致很多飛機餐沒吃完就被扔掉。然而,除了因不好吃導致的浪費外,還有大量飛機餐還沒被享用就直接變成了垃圾。此前媒體報導,在國內某機場清理出的航空垃圾中,五成以上都是飛機上剩下的餐食。據測算,該機場從飛機上卸下的殘羹剩飯,每天要超過12.5噸。那麼,怎樣才能做到「空中光碟」呢?
  • 為什麼免費提供的飛機餐,卻沒有人去點第二份?空姐道出實情
    而現在旅遊業的發展,也變相帶動了交通行業的發展,人們可選擇的交通工具有很多,像飛機、高鐵、火車都是非常熱門的出行工具。 而飛機肯定是大部分人的首選,畢竟它能夠飛往外國,並且速度還非常快,一些較近的國家睡一覺就可以到達了。而且乘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機艙內部是十分舒適的,並且還有空姐為大家服務,除了容易晚點以外,飛機基本上挑不出什麼毛病。
  • 南航飛機餐,廈航飛機餐,川航飛機餐,網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估計是廣東人吃的太清淡了,這白白的一片真得是清一色的寡淡……別說吃了,看一眼就沒胃口了。南方航空航空。估計是廣東人吃的太清淡了,這白白的一片真得是清一色的寡淡……別說吃了,看一眼就沒胃口了。這是廈航的飛機餐,有蔬菜、瘦肉(肉比蔬菜多很難得呀)還有麵包、飯後水果,我居然還看到了魷魚。難怪網友說:「Mark我吃過最好的國內航線經濟艙飛機餐」看上去種類很全面的。
  • 圖說財經丨多家航空恢復供應,飛機餐為啥這麼難吃?
    因為明明30年前的飛機餐比現在好吃太多了。飛機餐成本的具體數字是行業機密,但是據業內人士稱,飛機餐的成本平均值是所有類型機票的2%至3%,其中包括了折價票和積分裡程兌換的機票。經濟艙的餐食總量在400至500g,主食重量在220g左右,其餘的還有餐包,軟飲,沙拉,水果等。這份標準化的餐單在30年前的成本價在20至25元之間。按照當時的物價,這個成本可以品嘗到龍蝦,魚翅,魚子醬等名貴食材。
  • 匪夷所思,現在居然還有吃魚翅的環保高官!
    臺灣「環保署長」李應元日前被爆出席魚翅宴,引發島內環保團體憤怒,有評論稱,「身為環保署長,應該以身作則,怎麼會吃魚翅?」對此,李應元10日出席活動時認錯,並表示「以後不會再吃,也要親友別點」。據臺媒10日報導,島內媒體人蔡漢勳9日在臉譜上發文稱,「與李應元等政商界人士餐敘,許久已沒吃到魚翅」,並貼出魚翅照片。這點燃了島內環保團體的怒火,有環保人士紛紛轉發痛批「環保署長做這樣的事情,真的交代不過去」。隨後蔡漢勳緊急將文章刪除。
  • 魚翅的「戰爭」:北京魚翅消費一天一個億(圖)
    有一次在一家熟悉的飯店請某個基層部門的負責人吃飯,飯店經理事前告訴他,新進的一批魚翅質量不是太好,於是就沒點魚翅。酒桌上,頻頻舉杯的張總還專門和大家解釋了一下沒點魚翅的原因,說「大家都是自己人,咱們就不搞這個虛的了」。誰知道,飯局過後,張總的工廠就被停業整頓了一個星期,直接損失幾百萬元。某基層部門的負責人通過中間人給張總帶了句話:誰和你是自己人!   魚翅,從來就不簡單。
  • 餐食換積分、大數據精準配餐,「光碟行動」上飛機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婷婷)近期,多家航空公司恢復飛機餐供應,旅客最熟悉的機上餐食——牛肉麵和雞肉飯「重出江湖」。但隨著「光碟行動」逐漸走進機艙,各個航空公司開始通過多種方式杜絕飛機餐浪費,如東航利用大數據精準預估每日所需菜品數量;國航、廈航等豐富餐食種類,避免旅客因餐食口味不合口而造成浪費。
  • 都說飛機餐都那麼難吃呢?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四小時吃兩頓飯,除了有四川特色的小吃,還有拌飯醬、烤土豆、饅頭等點心,但更多的旅客還是會問:「為什麼飛機餐,都那麼難吃啊?」我們在享用飛機餐的時候,這時候飛機的飛行高度一般會在8000到10000米。在這個高度,我們的嗅覺和味覺會收到嚴重的影響。
  • 你喝的茅臺酒是正宗的茅臺酒嗎,不要再被誤導了!
    怎麼辨別是不是正宗的茅臺酒。下面告訴大家只有五大公司生產的酒是正宗的茅臺酒,茅臺鎮和茅臺公司生產的酒是有很大不同的。茅臺酒廠(集團)下設五個子公司:一、茅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生產的酒,具有代表性的比如:飛天茅臺、12生肖系列酒、 王子酒等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酒類。
  • 多家航司恢復了機上熱食供應,飛機上的熱乎飯回來了
    早前為了降低疫情病毒在飛機上傳播的風險,各家航司都先後停止了飛機上的熱食供應,僅僅只提供一瓶水及麵包之類的小食。令人們驚喜的是,因疫情暫停的航班熱食供應,如今也已逐步恢復。據悉,包括東航、國航、南航、吉祥航空、海航等在內的多家航司,目前已經恢復了機上熱食供應,我們喜愛的飛機餐終於又回來了。
  • 疫情期間,飛機上應該送熱餐嗎?
    不管飛機客艙的空氣過濾系統多麼強大,空氣更新的多麼頻繁,你總架不住旁邊的人突然打個噴嚏或咳嗽幾聲。若他是病毒攜帶者,那這一飛機的人都或將面臨感染風險。這麼想是沒錯,但略微有些過猶不及。說實在的,現在的你,最近出門的時候還願不願意在這麼大熱天裡主動戴口罩?超市購物排隊的時候還有沒有跟別人保持一米的距離?還介不介意到飯店扎堆吃飯或和朋友聚會?有沒有重新走進電影院KTV?
  • 為什麼有些人只吃魚翅,不吃鯊魚肉?網友:魚翅就是個騙局
    再說鯊魚肉,這塊雖然不能作假,但說實話,之前在日本花500點的鯊魚肉,還不如回家30塊錢買條鱸魚吃,那個肉的口感,怎麼說呢,有點粗糙,還有點臭,即便各種調料撒上去,還是沒法掩蓋那味,我實在想不明白,口感如此差的鯊魚肉,為什麼還能如此堂而皇之的擺上餐桌,而且價格還這麼高!
  • 為什麼空姐寧願餓著肚子,也不吃飛機餐?實際情況讓人心酸
    好像在搭乘飛機的過程中,這些要身材有身材,要顏值有顏值的空姐們,很少吃飛機上的餐點呢?這是為什麼呢?當我們乘客都在對著飛機餐大快朵頤的時候,這些空姐們往往都在忙碌的服務著。可是等過了吃飯時間,好像也沒有看他們吃飛機餐。難道這些人真的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還是她們有額外的配餐,比乘客的更高檔豪華?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把割了魚翅的鯊魚「放生」,不吃鯊魚肉?
    這些魚鰭就是做魚翅的原料,鯊魚本身一大坨肉不可惜嗎?為什麼要將其丟棄?鯊魚為什麼不遊動就會死?鯊魚身體兩側有5~7對裂鰓,這種鰓效率很高,它可以將水中的溶解氧利用率提高到80%,人類在空氣中的呼吸效率其實是很差的,只有25%都不到,你可以想像一下鯊魚的效率!
  • 航班取消酒水供應,源於人們安全意識的提升
    今天上午,一條消息明顯的出現在9師妹面前:一些航空公司取消飛機航班酒精飲料供應服務。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各地航空公司都實施了新的飛行協議,其中包括餐飲服務以及酒精飲料的供應規定,許多航空公司在某些航班上已完全取消含酒精飲品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