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重磅:熬夜致死,問題不在大腦或心臟,而是腸道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熬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現狀,由於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 熬夜成為人們的新常態

但是,我們都知道,經常熬夜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例如熬夜會引起免疫功能失調、皮膚粗糙、人體生物鐘紊亂,也會引發神經衰弱、頭痛失眠等,更嚴重的是, 長期熬夜還會引發猝死

熬夜為什麼會引發死亡?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來彌補睡眠不足的危害呢?

6 月 4 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 Dragana Rogulja 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全球頂級期刊 Cell 雜誌上發表重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發現 長期熬夜之所以會引發過早死亡,是源於氧化物在腸道內的堆積 ,而且研究人員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 通過主動清除動物腸道內的氧化物,即使長期熬夜,其壽命也和保持正常作息的動物沒有差異。

Dragana Rogulja 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首次揭示了睡眠不足導致動物過早死亡的原因,這為我們了解睡眠不足的全部後果開闢了新的研究途徑,並且在未來也為抵消睡眠不足對人體的損害提供了思路。」

一個關於睡眠的核心問題

睡眠是我們人類以及動物的生命活動的基礎,科學家長期以來都在研究睡眠,試圖深入了解睡眠的奧秘,但是仍有許多秘密無法解開。

對於幾乎目前已知的所有動物來說,睡眠都是必須的,如果沒有足夠的睡眠,就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後果。在人類中,睡眠缺失的影響體現為慢性睡眠障礙、心臟病、2 型糖尿病、癌症、肥胖、抑鬱等多種疾病。

此外,早在 1983 年時,就有來自芝加哥學者通過對大鼠進行研究發現, 長期的睡眠剝奪會不可避免地造成動物死亡。

隨後,科學家們便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探索,但 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仍未解決,就是為什麼動物不睡覺就會死亡。

大腦不是關鍵,腸道才是

以往的研究雖然證明了長時間睡眠抑制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動物過早死亡,但是為了找到睡眠剝奪致死的背後機制, 大部分研究者都把精力放在了大腦上 。畢竟大腦是控制我們睡眠的主要器官,然而,基於對大腦的研究,並沒有一個研究人員發現有用的線索。

來自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教授 Dragana Rogulja 長期致力於睡眠剝奪的研究,為了找到動物不睡覺就會死亡的原因,他們選擇了果蠅作為實驗對象。因為果蠅的基因和人類非常相似,許多睡眠調節基因都是和人類共享的;同時,果蠅的生命周期較短,也適合研究人員進行觀察。

由於果蠅即使在翅膀振動的過程中也可以入睡,因此研究人員便通過基因調控果蠅特定的神經,使其表達一種熱敏蛋白,當果蠅被放置在29攝氏度的環境下,這種蛋白就可以一直保持神經元的活躍,從而抑制果蠅的睡眠。

隨後,研究人員發現,經過 10 天左右的睡眠剝奪,果蠅的死亡率達到了峰值,而 20 天后所有睡眠剝奪的果蠅全部死亡,但保持正常作息的對照組果蠅可以存活 40 天。也就是說,睡眠剝奪的確會造成果蠅過早死亡。

那麼,為什麼睡眠剝奪的果蠅會引發死亡呢?由於果蠅的死亡率從第 10 天左右到達峰值,於是研究人員便在那一天以及之前的幾天尋找睡眠剝奪的果蠅和正常對照果蠅的區別。

然而,和之前的研究一樣,無論是睡眠剝奪的果蠅還是正常果蠅,他們的大腦和身體其他大部分組織都沒有出現明顯變化。也就是說,大腦並不是引發果蠅死亡的器官。

睡眠剝奪的果蠅第1、7、10天腸道ROS水平逐漸增加(上方);恢復睡眠的果蠅第5、10、15天腸道ROS水平逐漸降低(下方)

最終,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還是發現了二者之間的一個明顯區別,那就是睡眠剝奪的果蠅腸道中堆積了大量的氧化物,這些氧化物是高反應活性氧分子,它們會大量破壞 DNA 以及細胞內的其他成分。

同時,研究人員還證實,氧化物的堆積和果蠅死亡率成正比,同樣在第 10 天左右到達峰值,而且停止睡眠剝奪後,果蠅腸道內的活性氧化物水平也會降低。

隨後,研究人員還在小鼠體內重複這一實驗,進一步證明了只有持續睡眠剝奪的動物腸道內才會積累活性氧化物,進而誘導動物死亡。

中和氧化物,可以抵消睡眠不足的危害

既然持續睡眠剝奪的動物腸道內會積累活性氧化物,進而誘導動物過早死亡,那麼人為清除或中和這些氧化物,是否可以延長動物的生命呢?

為此,研究人員找到了數十種抗氧化物,這些化合物不僅都能中和活性氧化物,而且也可以作為食品補充劑適用,例如褪黑素、NAD 等。

通過給果蠅補充這些抗氧化物,研究人員發現,睡眠剝奪的果蠅在使用了抗氧化物補充劑後具有正常或接近正常果蠅的壽命,同時,正常果蠅補充了這些物質後,壽命沒有任何變化。也就是說,這些抗氧化物能夠延長睡眠剝奪果蠅的壽命,且不會帶來其它影響。

同時,研究人員還通過基因調控,促進果蠅腸道或大腦中抗氧化酶的表達,結果發現,

腸道抗氧化酶過表達可以有效延長果蠅的壽命,而大腦抗氧化酶過表達則沒有明顯影響。

這也進一步證明了,腸道中活性氧化物堆積在睡眠剝奪導致的死亡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不過研究人員還是沒能弄清楚,

為什麼睡眠不足會導致腸道內的活性氧化物的蓄積,以及為什麼如此致命。

Dragana Rogulja 教授表示,「我們很多人長期睡眠不足,即使我們知道熬夜是有害的。我們目前已經解決了一個核心問題,即睡眠不足損害人體壽命的生物學機制,而且

這一發現至少對於果蠅來說,可以實現不睡覺也可以不死。

資料來源: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4.049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6/hms-sda060120.php

相關焦點

  • 長期熬夜、睡眠不足,為何會引發「猝死」?
    ,問題不在大腦或心臟,而是在腸道。長期熬夜之所以會引發過早死亡,是源於氧化物在腸道內的堆積,而且研究人員通過實驗進一步證實,通過主動清除動物腸道內的氧化物,即使長期熬夜,其壽命也和保持正常作息的動物沒有差異。 這份研究報告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高度關注。那麼,氧化物堆積在腸道為何能引發人「猝死」?該研究與以往熬夜致死原因的認知有何不同?
  • 科學家對腸道-大腦對話分子機制有新認識
    小鼠腸道感覺細胞通過血清素直接與腸道神經元進行對話,讓大腦知道某些化合物是否存在。這些腸道細胞將腸道的內含物告訴大腦。但是對這種腸道-大腦對話的分子機制的認識因技術限制受到阻礙。
  • 不是大腦和心臟,而是……
    腸道問題會引發多種病症!據法新社近日報導,科學家們最近的研究表明,人的壽命不取決於大腦和心臟。科學家們稱,人的壽命直接取決於腸道的狀況。腸道裡存在的微生物形成微生物群落,直接影響整個身體並決定身體的狀況。
  • Cell:重磅!首次發現大腦中存在少量輔助性T細胞,並揭示它們在大腦...
    圖片來自Cell, 2020, doi:10.1016/j.cell.2020.06.026。就像一個高度設防的總部,我們的大腦通過血腦屏障享有特殊的保護,不受身體其他部位循環的東西影響。這個高度選擇性的邊界確保了從血液到大腦的通道受到嚴格的控制。
  • 996、通宵加班、不睡覺為什麼會死掉?致命殺手在腸道
    一項對果蠅的研究表明,熬夜傷害的不止大腦,還有腸道。萬幸的是,在死亡之前,一切都可以補回來。作者|彭志平 陳天真最近,拼多多98年員工不幸猝死在深夜回家路上,再次引發人們對網際網路公司996工作模式的討論。無論是連軸轉的企業員工,還是學生黨,我們很多人都長期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
  • 腸道:你的第二個大腦
    你控制不住自己——在我們倍感壓力時,大腦會鼓勵我們尋找「慰藉食物」。這一點已經眾所周知。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真正的罪魁禍首或許並不是那個藏在你顱骨裡的大腦,而是你的「另一個大腦」。 無論是轉換心情、做出決策還是採取行動,你頭頂的那個大腦,都不是你身上唯一一個進行思考的部件。
  • 《Cell》前沿:熬夜減壽50%,不如嗑一粒抗氧化劑壓壓驚!
    雖然這種行為在動物界有著如此的普遍性,但是科學界對睡眠的理解,真的是少之又少,不要說動物為什麼要睡覺這種高深的問題,連一句每天掛在嘴邊的「不睡覺就會猝死」,都解釋不出個所以然。就在前幾天凌晨,哈佛大學的幾位學者終於找出了熬夜讓人「猝死」的原因,最可怕的是,他們還順騰摸瓜的找出了讓動物不需要睡覺也能正常活下去的辦法[1]。
  • 這些常見習慣讓人的「第二大腦」 腸道很受傷
    ……如果你不幸「中招」,那麼十有八九是腸道出了問題。— 世界腸道健康日 —今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腸道藏著哪些秘密,為什麼腸道不適會波及全身健康,有哪些習慣會讓腸道很受傷,來聽聽專家的解答。此外,腸道是我們身體中唯一一處不受大腦控制,仍能正常「工作」的臟器。它能獨立於大腦進行感知、接收信號,並作出反應,使人產生愉快或不適感覺,甚至還能像大腦一樣參加學習等智力活動。因此,腸道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這些習慣讓腸道很受傷腸道看似強大卻又很脆弱。
  • 熬夜猝死「真兇」,終於被哈佛科學家揪出|WEEKLY
    在本期「簡單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缺覺致死的「元兇」是腸道心理學家教你一個提高戀愛成功率的技巧聽莫扎特可以減少癲癇患者的發作次數晚上19:00的時候,世界上的人都在幹嘛?性取向,真的和人格特質有關嗎?
  • 2019年終盤點: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研究者表示,當這些突變果蠅以正常的代謝率發育時,發育問題就出現,當降低它們的代謝率時,發育問題就會消失,它們發育得更慢,生長得更慢,但是它們是正常的動物;這或許就推翻了研究人員所知道的關於發育的一切模式。研究人員發現,具有較低代謝率的果蠅能夠在不存在任何microRNA的情形下生存,這在以前被認為是不可能的,這也許是這項研究最令人吃驚的發現。
  • 你造熬夜有多傷?長期熬夜會堵住大腦排洩系統
    不久前浙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招募熬夜志願者,完成48小時不睡眠任務獲2000元,公告發出不到四個小時就招滿。可你知道長期熬夜對身體危害有多大嗎?科學研究發現,各種代謝物在大腦累積,如果不被清除,會使大腦和思維超負荷運轉。
  • 熬夜猝死「真兇」,終於被哈佛科學家揪出
    在本期「簡單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缺覺致死的「元兇」是腸道心理學家教你一個提高戀愛成功率的技巧聽莫扎特可以減少癲癇患者的發作次數晚上19:00的時候,世界上的人都在幹嘛?哈佛揪出「熬夜猝死」元兇:問題不在大腦在腸道為什麼缺覺會致死?
  • Cell深度解讀!睡眠不足竟會讓人短命!科學家發現睡眠剝奪會導致...
    睡眠不足會直接誘發腸道中內質網壓力的產生,從而引發組織出現氧化性應激反應,此前研究人員通過對動物模型進行研究發現,長期全面的睡眠限制/不足會導致個體過早死亡,為了嘗試回到水面卻是如何誘發機體死亡,大多數的相關研究都重點聚焦在大腦研究上,因為大腦是睡眠的來源,然而目前研究人員並未得出一些結論性的成果。
  • 2016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研究人員作出結論,相同的GATA4基因突變是這種心肌功能障礙的原因,但是他們不知道為何會這樣。為了解答這個問題,Srivastava團隊獲取來自這個家庭的皮膚細胞,利用幹細胞技術將它們重編程為跳動的心臟細胞。這種技術允許該團隊研究與這些病人具有相同遺傳組成的心臟細胞以便確定這種GATA4基因突變如何導致這兩種心臟病類型。
  • 年終盤點:2016年Cell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發現基因,環境因素以及腸道菌群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如何影響人們對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如何影響免疫系統對不同病原體的應答。在這項關於腸道菌群與免疫應答關係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500名健康參與者的血液和糞便樣本,希望找到對病原體免疫應答的個體差異,腸道菌群的差異以及這兩個因素之間如何產生相互影響。
  • 熬夜抽菸壓力大都是心梗誘因 冬季打好心臟「保衛戰」
    「心臟主要大血管堵了兩根,病情比較危急,通過搶救,開通血管,目前患者已經脫離了危險。」該院心內科主任醫師何勝虎介紹,該男子3年前曾做過冠狀動脈介入術,但他不僅沒有好好保養身體,經常忘記吃藥,而且沒有改善生活習慣,一直抽菸,導致此次心梗發作。記者從蘇北醫院心內科得知,僅11月份該院就收治了37例急性心梗,患者年齡在40-80歲。
  • 熬夜到什麼程度會猝死?心臟衰竭能活多久?熬夜傷身危害
    一開始還好,時間一久問題就來了,這樣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別說精力旺盛的年輕人了,就連老年人的生活作息也慢慢開始紊亂了。大晚上的睡不著覺,熬著夜刷著手機,直到夜深人靜才有了些許睡意。這麼下去不禁讓人有些擔憂:會不會引起心臟衰竭,心臟衰竭能活多久?熬夜到什麼程度會猝死?其實這種擔憂不無道理,雖然熬夜看似小事,一時半會兒不會釀成什麼大禍。
  • 焦慮或許也是腸道出了問題
    最好的方法就是脫下鞋子,把石頭倒出來,這才是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所以,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焦慮問題,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最初導致焦慮的原因是什麼。即使焦慮是由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引起的,那麼又是什麼導致了這些神經遞質失衡呢?它們不是無緣無故失去平衡的。
  • 年終盤點:2018年《細胞》雜誌重磅級突破性研究成果
    cell 雜誌重磅研究 文/T.Shen 文章中,研究者使用基於人工智慧的卷積神經網絡來檢查利用光學相干斷層成像術獲得的20萬多張眼部掃描圖,隨後他們採用了一種被稱作遷移學習的技術,在這種技術中,解決一個問題所獲得的知識被儲存在計算機中並應用於不同但相關的問題。
  • 你知道嗎腸道比大腦更聰明
    大腦大概會做出把它吃下去的判斷。但是,如果混合有食源性致病菌,腸道就會做出「不能攝入」的判斷而排斥它。腸道內如果進入了不安全的東西,就會引起嘔吐和腹瀉,試圖將其排出體外。也就是說,大腦無法判斷入口的東西是否安全,腸道卻可以做出判斷。②腸道即使不接受大腦的指令也會運動身體基本上都是在大腦的指令下做出動作,腸道卻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