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18日 09:43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長江在巢湖境內共有168公裡,而目前過江通道僅有蕪湖長江大橋一條,在建的也只有兩條。隨著巢湖沿江經濟的快速發展,過江通道過少已經成為跨江發展的瓶頸。記者日前從市發改委了解到,根據《安徽省長江幹流橋梁(隧道)布局規劃方案》,至2050年,800裡皖江將建設35條過江通道,其中巢湖境內將建設19條過江通道。
五條過江通道列入「十二五」規劃
目前,巢湖境內只有蕪湖長江公鐵大橋這一座建成的過江大橋,為蕪合高速和淮南鐵路的過江通道。還有兩座正在建設的過江通道——銅陵長江公鐵大橋和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分別為京福高鐵、廬銅鐵路、銅陵至巢湖高速公路和巢馬高速的過江通道。
根據《安徽省長江幹流橋梁(隧道)布局規劃方案》,未來巢湖境內包括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將多達19條過江通道。其中,5條過江通道已被列入「十二五」開工建設項目,分別為銅陵老洲長江大橋、蕪湖長江二橋、蕪湖弋磯山長江公鐵大橋、蕪湖泰山路長江大橋和馬鞍山慈湖長江大橋。
通道建設將打破交通瓶頸
據市發改委工作人員介紹,5條列入「十二五」規劃的過江通道,建成後不僅對沿江的和縣和無為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對整個全省跨江交通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介紹,作為我省第一條高速公路,蕪合高速的功能地位極其突出,而其利用的蕪湖長江大橋由於是二級公路橋梁,橋面窄、通行能力低,混合交通現象嚴重,一直以來是蕪合高速公路的瓶頸。而規劃中的泰山路過江通道作為高速公路過江通道,公路部分採用設計車速100km/h,雙向八車道斷面,建成後將成為蕪合高速的過江通道,將徹底解決蕪湖長江大橋技術標準和蕪合高速公路功能不相匹配的問題,對於形成皖中通往滬浙的暢通交通,加強合肥、蕪湖兩核心城市的對接和對周邊城市的輻射意義重大。規劃中的馬鞍山慈湖大橋是省道S105過江通道,位於馬和渡口附近,目前S105正在進行一級公路改造,而與之相銜接的馬和渡口遠不能滿足交通發展的需求。馬鞍山慈湖大橋的建設,將形成馬鞍山至和縣、滁州和南京浦口、六合地區新的開放式過江通道。
過江通道將促進跨江聯動發展
市發改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包括巢湖在內的皖江城市帶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泛長三角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沿江的和縣、無為和馬鞍山、蕪湖等市的跨江發展需求進一步加大,勢必會刺激大量交通出行的產生,目前的過江通道已不能滿足發展的要求。
工作人員還介紹到,2004年我省規劃的過江通道方案,均以高速公路和鐵路的區域性路網功能為主,缺少以連接兩岸產業園區功能為主的過江通道。其中,巢湖境內跨長江高速主要有蕪合高速、巢黃高速等。同時,作為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幹線公路的過江通道明顯不足,如S105還需要通過渡口跨越長江。隨著鐵路通道實行客貨分線運輸,以及快速客運鐵路覆蓋率不斷提高,迫切需要規劃更多的跨江通道。
隨著《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的批覆,巢湖沿江各縣為適應產業大規模、集聚式轉移趨勢,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必須推進與蕪湖、馬鞍山等市組團園區相互聯動,成片發展,這些園區之間的聯繫,離不開交通的支撐。而現有及之前規劃的過江通道,蕪馬巢城市綜合體內部城市間橫向聯繫更加緊密,無為、和縣要實現跨江聯動發展,建設沿江城市間的城市過江通道已勢在必行。(巢湖晨刊-邱昱 周夢清 竇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