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入梅以來降雨量為常年3.4倍 巢湖發生各類險情287處

2020-12-05 央視新聞

7月29日下午,合肥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巢湖目前的防汛工作形勢予以通報:

一、當前巢湖防汛形勢異常嚴峻

1、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

今年入梅以來,巢湖流域連續遭遇9輪降雨,截至28日18時,平均降雨847毫米,為常年3.4倍,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單日降水量破歷史紀錄,18日政務區降雨量達252毫米創市區紀錄,合肥站降雨量達77年一遇。

2、巢湖水位和蓄水量突破歷史極值。

巢湖水位百年一遇,22日達最高水位13.43米,為歷史極值,目前連續11天超歷史水位。7月29日7時,巢湖忠廟水位13.10米,超保證水位 0.60米,超1991年歷史最高洪水位0.30米。巢湖現有蓄水量約57億方,相當於常年蓄水量近3倍,為歷史極值。

3、巢湖流域大量河流超歷史最高水位。

7月16日,沿巢河湖全線超警。截至7月29日7時,裕溪河、南淝河、杭埠河仍超歷史最高水位;西河、兆河、柘皋河超保證水位。

二、險情方面

截至7月29日7時,共發生各類險情287處(堤防284處,水庫3處)。其中268處得到有效處置,剩餘19處險情正在處理(險情類型主要是滲漏、塌方、滑坡等,均無重大險情)。

三、防汛工作的開展方面

要千方百計降低巢湖水位,把最大限度減少入湖水量、降低巢湖水位,作為關鍵之舉。調度巢湖閘、兆河閘、鳳凰頸站搶抓一切時間窗口,最大限度向長江搶排。入梅以來,裕溪閘、鳳凰頸站累計搶排洪水23億立方。主動破圩蓄洪,為巢湖緩解壓力。截至28日18時,全市286個圩口,已主動啟用和漫破186個圩口(其中萬畝以上圩口9個,主動啟用:肥東十八聯圩、肥西濱湖聯圩和蔣口河聯圩、巢湖沿河聯圩、廬江裴崗聯圩,漫破:肥西沙灘聯圩、廬江同心圩、石大圩、牛廣圩),預計總庫容18.42億方,已蓄水17億方,相當於1個常年的巢湖水量、 5個蒙窪蓄水量、105個西湖水量,淹沒面積330平方公裡。目前,下剩1.24億方庫容正在進洪。截至29日6時,巢湖忠廟站水位緩退到13.10米。

據了解,截至 29日6時,巢湖忠廟站水位從最高時13.43米下降到13.10米,且高位波動緩降趨勢明顯。

四、當前面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

目前巢湖仍在超歷史洪水位以上,呈高位波動緩降趨勢,預計將在8月10日前後回落至到保證水位。

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我市集中降雨天氣趨於結束,7月29日—8月4日轉為晴熱少雨天氣;但未來一周全市以偏東或東南風為主,風力3—4級,湖面陣風4—5級,同時8月初可能有颱風生成需要密切關注。受此影響,近期巢湖防汛工作面臨著三大突出問題:一是巢湖近期仍將維持高水位。在破圩蓄洪、搶抓外排機會的情況下,巢湖水位仍居高難下,自7月19日以來,巢湖已連續11天超歷史水位,巢湖大堤及其支岔河堤防,長時間高水位浸泡,極易出現管湧、滲漏等退水破堤現象,極易發生各類險情。目前,巢湖出湖僅有1200個流量,入湖仍有800個流量。啟用和漫破圩口已蓄洪的17億方水,可能將有50%水量隨巢湖水位下降回流,即使加大外排力度,巢湖水位也難以快速下降。二是巢湖大堤預防風浪形勢嚴峻。8月我市受颱風影響概率加大,高水位下的巢湖大堤防風擋浪更為嚴峻,防風防浪是下階段防汛工作的又一個重點。(總臺央視記者 李屹)

(編輯 陳越綺)

相關焦點

  • 平均降雨量745mm 合肥梅雨量已是常年3倍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19日早晨,合肥市氣象臺發布數據,18日合肥多地出現暴雨。數據表明,除了合肥市,合肥市政務區、肥西、廬江等多地單日降雨量也都突破極值。今年入梅以來,合肥市平均降雨量745mm,梅雨量已是常年的3倍!
  • 合肥今年梅雨期降雨量將超歷史氣象記錄
    251處險情213處已經得到有效處置 截至7月25日13時,合肥市共發生各類險情251處(堤防248處,水庫3處)。其中213處得到有效處置,剩餘38處險情正在處理(險情類型主要是滲漏、塌方、滑坡等,均無重大險情)。 當日新增險情14處,其中7處險情得到有效處置,7處正在處理中,主要為滲漏、滑坡險情(無重大險情)。
  • 安徽合肥降雨量破紀錄!見證歷史!
    6、銀保監會:網貸不得用於購房及還房貸●合肥新聞●一、合肥今天降雨量破紀錄,歷史第一合肥氣象臺發布消息,18日降雨量位列歷史第一,突破歷史極值!2020年7月17日20時至18日14時,合肥市區累計降雨量最大地點位於政務區,降雨量239.5毫米,位列市區有氣象記錄以來日降雨量排名第一位!(超過曾經歷史排名第一位:1984年6月13日238毫米)。
  • 整整60天 安徽史上最長梅雨終於結束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日,安徽省氣象臺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我省已於8月1日出梅,今年曆經了整整60天的梅雨季終於結束,超越之前56天的記錄,為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最長,同時還創下了降水總量,梅雨範圍和降水強度這三個歷史「第一」。
  • 水利部:6月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438毫米較常年偏多18%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會上表示,今年我國發生了1998年以來最嚴重的汛情,6月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438毫米,較常年偏多18%,為1961年以來最多。葉建春介紹,今年我國降雨量偏多,時空集中。長江中下遊6月中旬至7月面雨量576毫米,長江上遊8月中下旬面雨量238毫米,均較常年偏多近1倍;淮河7月中下旬面雨量251毫米,較常年偏多近1倍;太湖梅雨量584毫米,較常年偏多1.4倍;松花江8月下旬至9月上旬面雨量202毫米,較常年偏多近3倍。葉建春表示,今年汛情的特點還包括大江大河洪水多發、量級大。
  • 入梅以來淳安降雨量杭州第一,千島湖景區今起暫停接待遊客
    入梅以來淳安降水異常偏多,降雨量位杭州第一,全省第二。連日的暴雨導致淳安多地發生洪澇、塌方等自然災害。全縣各鄉鎮、部門第一時間組織力量進行巡查、抗洪搶險、排查隱患。綜合以上情況,淳安當地發出通知,因受天氣影響,千島湖景區7月7日9:30起暫停旅遊接待遊客,恢復時間視天氣狀況另行通知。
  • 濟南市鋼城區降雨量達到暴雨級別,暫無災情險情上報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7月22日,濟南市防汛辦發布雨情信息,8時至18時,鋼城區的艾山、汶源的降雨量超過50毫米,達到暴雨級別。目前,水庫河道等水工程運行正常,無災情險情上報。7月22日8時至18時,全市平均降雨量8.3毫米,其中市區2.3毫米、平陰5.1毫米、長清4.7毫米、歷城2.4毫米、章丘2.6毫米、濟陽0.6毫米、萊蕪19毫米、鋼城41.5毫米、商河0毫米、南山區6.3毫米。超過50毫米的降雨點2處,分別為鋼城區的艾山53毫米、汶源50.5毫米。經調度萊蕪、鋼城兩區,目前水庫河道等水工程運行正常,無災情險情上報。
  • 抗洪戰士洗衣幹不了,安徽小老闆撤離前捐出所有烘乾機……
    入汛以來,雨水持續襲擊,地處江淮之間的安徽合肥,面臨著頂住巨大的防汛壓力。7月26日晚11點,合肥大雨滂沱。自6月10日入梅以來,合肥平均降水量已達829毫米,為常年降雨量的3.36倍,巢湖水位在確保水位之上,抗洪搶險一線仍然"硝煙瀰漫"。
  • 安徽巢湖藍藻爆發 水面如潑綠漆
    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安徽合肥巢湖藍藻快速生長、腐臭味重。藍藻大規模爆發會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會耗盡水中氧氣導致魚類死亡。目前,合肥市已加大攔截、打撈、分離、治汙力度,最大限度減輕藍藻腐臭味對市民生活的影響。受高溫天氣等因素影響,安徽合肥巢湖藍藻快速生長、腐臭味重。
  • 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超98年同期 未來3天仍有強降雨
    6月份以來,強降雨都集中在長江、太湖等流域,累計降雨量比常年平均要多5成到1.6倍。尤其在江西婺源,降雨量達1966毫米。「北京年平均降雨量是630毫米,婺源這一個點6月以來已經下了北京三年的雨量。」洪水集中。今年6月以來,珠江的西江、北江以及黃河上遊、長江和太湖都發生了1號洪水,全國有433條河流超警,佔了今年以來的96%。
  • 合肥巢湖僅排第五!
    一時傳為美談,對,說的就是合肥巢湖,合肥將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變成了合肥專屬城市內湖,成就了大湖名城的美名。巢湖面積達到780平方公裡,是著名城市內湖杭州西湖的122倍,這是何等壯闊的景象。這裡講的一城專屬一湖就是指一個湖泊全部在一座城市的市域範圍之內,如巢湖之上的四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均是多個城市環繞,並未為一個城市專屬。
  • 杭州昨迎入梅以來最強暴雨 今起雨水減少悶熱來襲
    杭州市氣象臺說,25日凌晨開始的這場雨,是今年入梅以來最強暴雨。統計5月29日入梅以來的降雨量,已經比歷史同期偏多50%。6月26日,我省降雨明顯減弱,尤其27日,氣溫將衝上高溫線。6月26日-27日也是杭州的中考日,雖然天氣有些悶熱,但祝各位考生心願達成。
  • 2020年安徽氣候年景為「差」,官方詳解數據來了!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年安徽在氣候上同樣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雨雪量和日數雙雙破紀錄,7月份氣溫、降水、日照均破歷史記錄,超長梅雨季安徽省長江、淮河水位全線超警,巢湖流域超歷史最高等極端氣候事件和水災洪澇影響等讓人印象深刻。
  • 安徽巢湖湖區2016年藻類密度下降明顯 水華情況好轉
    安徽省環保廳廳長汪瑩純介紹,與2015年相比,巢湖湖區藻類密度下降64.6%,水華程度有所減輕;水華面積佔全湖面積比例大於10%的大面積藍藻水華發生頻次減少27.3%,單次最大水華面積下降26.2%,水華規模有所好轉。2016年巢湖水質總體穩定,全湖平均水質為Ⅳ類、輕度汙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
  • 安徽2020年平均降水量1639毫米 為歷史第二多
    陳晨 攝中新網合肥1月6日電 (吳蘭王兵)記者6日從安徽省氣象局召開的2020年該省主要氣候事件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綜合全年氣候要素、極端氣候事件及其災害影響,2020年安徽屬於「差」的氣候年景(氣候年景分為5個等級:好、較好、正常、較差、差)。安徽省氣候中心總工程師田紅介紹,2020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偏高0.8℃,為1961年以來第三高。
  • ...強度較常年偏弱 未來一周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可能有一個颱風生成
    8月下旬主要降雨區仍然為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東北地區及華南、四川盆地和雲南等地,江淮、江南等地仍然維持高溫少雨天氣。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有2-3個颱風生成。預計9月份華北南部、西北地區中東部降雨可能較常年同期偏多2到5成,華西秋雨雨量可能略偏多;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將有5-6個颱風生成。
  • 合肥以戰時狀態 全面防控巢湖藍藻
    在高溫天氣和洪水等多重因素影響,巢湖藍藻快速生長,部分區段發生藍藻近岸堆積死亡發臭情況。8月6日上午,記者從合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當前,合肥以戰時狀態,全面打響巢湖藍藻防控攻堅戰,努力確保藍藻日產日清,防止近岸堆積,最大限度減輕對周邊市民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