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正式發布成都市8個行業小微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以下簡稱VOCs)治理系列手冊,這是今年國家《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標準》等三項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實施後,城市首次以小微工業企業為對象,專門編制用於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的系列手冊,涉及家具、包裝印刷、醫藥、人造板、製鞋、工業塗裝、油墨塗料、塑料橡膠8個行業。說到這套手冊的獨到之處,可以用「通俗、易懂、實用」幾個字來概括。那麼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編制這套手冊的呢,對於小微企業VOCs治理又有什麼重要意義呢?這要從今年夏季成都市創新開展的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義診」幫扶活動說起。
「摸清家底」
——精準鎖定小微工業企業
近年來,全國臭氧汙染問題凸顯,已經成為影響夏季優良天數比率的重要因素,對於大氣環境容量先天不足的成都來講,臭氧汙染問題也不能避免。今年夏季,成都市認真落實國家關於VOCs治理相關要求,把VOCs治理作為現階段控制臭氧汙染的有效途徑,一場瞄準VOCs治理的攻堅行動在成都全面展開。
「根據大氣汙染源排放清單顯示,成都市VOCs排放總量中,工業源排放佔57%。」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大氣處處長劉智介紹,「2018年以來,我們按照《四川省固定汙染源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標準》,制定出臺成都市揮發性有機物分行業治理技術指南,瞄準整車製造、石油化工等重點行業大中型企業,通過規範企業管理、配備高效治理設施等措施開展VOCs達標整治,VOCs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通過二汙普數據和VOCs走航觀測,我們發現全市涉氣小微工業企業數量多、分布廣,由於管理水平相對較低,無組織排放問題較為突出。」
「經過梳理,全市有4600餘家涉氣小微工業企業,儘管是一家一家的小企業,但如果全部按規範治理,VOCs日減排量不容小覷,這對夏季臭氧汙染防控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減排比例。」劉智介紹,「因此,我們在持續推進大中型企業「一廠一方案」深度改造的同時,將小微企業作為VOCs減排的重要對象。」
「尋覓良醫」
——公開招募專業環保志願者
在今年特殊的背景下,全面復工復產後,多數小微工業企業也面臨治理資金缺乏、技術能力不足的現實狀況。如何在落實「六穩」「六保」大局下,統籌推進經濟發展與大氣環境保護?成都給出了妙招。
「有了問題,就要尋覓良醫;找到良醫,方能對症下藥。那麼誰來做「良醫」呢,小微工業企業涉及的行業類型眾多,行政管理人員專業有限、精力不足,很難對企業進行精細化的指導;如果聘請第三方,會增加各級財政和企業的經濟負擔,」劉智介紹,「我們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資源,那就是成都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在廣大熱心市民的積極參與下,聯合會自2019年3月1日成立至今已累計註冊近13萬名志願者,經過和一些志願者代表的思想碰撞交流,我們有了公開招募專業環保志願者的想法,通過整合行政、企業和社會資源,創新開展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義診幫扶活動,幫助企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VOCs減排。」
據了解,成都市在今年6月啟動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義診幫扶活動後,在全市環保志願者中引起了強烈反響,也吸引了不少省外志願者,許多熱心環保事業、樂於奉獻的志願者踴躍報名,短短時間就招募了260餘人,志願者年齡最小的22歲,最大的63歲,來自省內外環境檢測、廢氣治理等眾多領域,並且都具有豐富的相關從業經驗和過硬的專業技術。
「把脈問診」
——深入開展企業現場義診幫扶
按照全市小微工業企業行業和區域分布,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將招募的環保志願者與小微企業進行匹配,平均每位志願者約分配10-20家企業。志願者攜帶現場「義診」幫扶體檢單和可攜式儀器設備,開展上門「義診」幫扶,重點圍繞VOCs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去除率進行詳細問診,並出具電子版現場「義診」幫扶體檢單,供企業開展VOCs綜合治理參考。
「我們公司的VOCs廢氣治理設施都是正常運行的啊,為什麼還是有排放不達標的情況呢?」「我的廢氣是按要求收集的,和門窗關閉還有關係嗎?」「治理設施為什麼會出現活性炭過濾設備堵塞、燈管汙染的問題呢?」在「義診」現場,環保志願者收到類似的反饋特別多,原來,並不是企業使用了治理設施就能實現達標排放,設備的定期維護、操作運行都對廢氣治理效率產生直接影響。針對企業的相關疑惑,志願者們在現場義診時一一給企業進行了解答,並給出了針對性的治理和整改建議。
「對症開方」
——編制問題整改提升技術指南
現場「義診」反饋問題顯示,不少企業存在涉VOCs物料儲存、傳輸、生產等環節的VOCs廢氣收集、處理方面的典型問題,主要表現在VOCs物料儲存場地不規範、生產車間未密閉、廢氣收集治理效率低下、設施不正常運行、採樣口設置不規範等方面。
「其實很多企業都想做好環保,也做了一定的投入,由於對政策和專業知識不熟悉,導致出現了很多無效投入。」劉智介紹,「為此,我們針對義診反饋的問題,分類施策對企業進行整改提升,對治理水平好的企業,我們指導其開展深度治理,對穩定超低排放、運行管理規範、績效水平高的企業,納入正面清單;對治理水平一般的企業,我們指導其制定整改提升方案,確保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對治理水平低下的企業,我們督促其限期整改,並落實專人進行持續幫扶指導。」
為了精準、科學地向企業提供改進生產工藝、提升環保水平的對策措施,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充分依託院士(專家)工作站,邀請相關行業專家,對「義診」發現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集中研判會診、對症下藥,研究編制了家具、包裝印刷、醫藥、人造板、製鞋、工業塗裝、油墨塗料、塑料橡膠等8個行業小微工業企業VOCs治理系列手冊,幫助企業通過治理提高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汙染物去除率,為「十四五」臭氧汙染防治工作奠定基礎。
「這套手冊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實用性、操作性強。」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我們把專業語言的轉化為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文字,把義診發現的問題和正確的治理方式用實圖呈現,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告訴企業哪些操作是正確的、哪些操作是錯誤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讓企業每個人都可以看懂,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所在並對照手冊解決問題,讓人人都能當企業環境治理的監督者、參與者,這也是我們本次義診的最終目的。」
這樣一套實用的治理手冊,相信廣大企業已經迫不及待想要收入囊中了。據了解,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已使用再生紙編印4700餘冊,正在陸續贈送到廣大小微工業企業,對於企業的整改企業和手冊運用情況,後續我們也將予以持續關注。(蔡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