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更適合生活在全是水的星球?沒有陸地的行星才是星際移民目標

2020-12-05 奇點使者

筆者:三體-小遙

眾所周知,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有四顆巖石狀行星,地球就是其中之一。由於有大面積的陸地存在,人類才能夠出現和演化,土地和山川共同哺育著人類文明。

曾經有一部電影,名為《未來水世界》,講述了未來地球隨著冰川融化而被海洋覆蓋的背景下發生的故事,有一部分人類甚至已經進化出了魚才有的鰓……於是人們不禁思考,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陸地的星球,又該如何生存呢?

有科學家發現,太空中存在很多含有大量水資源的行星,並且這些星球上的環境並沒有人類想像的那麼恐怖,甚至水世界可能更加宜居。

該觀點其實與人們的普遍認知有一定的偏差,我們往往認為,地球是一顆含水量較高的行星,因為地球擁有「三分陸地、七分海洋」。而相關研究表明,地球充其量算一顆溼潤的行星,根據水資源在地球體積中所佔的比例,我們可以發現它並沒有想像的水量豐富。

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也深入研究了形成原行星的大致過程,而超新星爆炸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同樣是影響原因之一,其產生的熱量會導致大量揮發物質消失,這也是巖石行星中缺乏水源的重要原因。

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地球目前已經擺脫了放射性同位素的影響,但是不少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含有大量水資源的行星,或許會更適合人類生存。

一方面,擁有液態水的行星與恆星的距離相對適中,即便永遠只有一面朝向恆星,不同溫度的水域之間也會不斷發生反應,從而營造溫暖的環境。

另一方面,擁有大量液態水的行星雖然沒有大氣的保護,但是能夠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甚至有望形成固態的二氧化碳,從而扮演陸地的角色,人類可以在此建立封閉的太空基地。

也就是說,如果未來技術成熟,並且我們發現了合適的「水世界」,人類可能會移居到一個更加優越的環境中。目前相關研究尚在進行中,人類還需要獲得更多準確的數據,至於《未來水世界》中的情節是否能夠成為現實,我們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相關焦點

  • 星際穿越那顆全是水的星球,一小時是地球上的七年
    《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在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蟲洞這時科學家們在太陽系中的土星附近發現了一個蟲洞,通過它可以打破人類的能力限制,到更遙遠外太空尋找延續生命希望的機會。一個探險小組通過這個蟲洞穿越到太陽系之外,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
  • 銀河系內或遍布宜居行星,人類能否實現星際移民?沒這麼容易!
    會加快消耗地球上的資源,這樣一來會讓地球上的資源面臨枯竭的情況,一旦地球的資源枯竭後,會威脅地球上人類文明,這時候霍金想到了,銀河系內很有可能存在像地球一樣的星球,所以星際移民成為了人類主要目標。    科學家們朝著一個方向共同努力,目的就是為了找到適宜人類生存新家園,可是人類目前還沒有掌握星際移民本領,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只是為了星際移民鋪墊,不過在星際移民之前還有一個問題等待著人類
  • 太陽系中最適合人類的星球,比火星更適合移民,海洋中或早有生命
    一直以來,人們都將火星看作人類未來飛出地球進行星際移民後的第一個「新家園」,可是因為火星的環境非常糟糕,並且需要改造成宜居環境的時間和成本都太大,因此,很多人對於火星還是心存疑慮的,一些科學家認為,與其花費幾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來改造火星,倒不如加大力度發展科技,讓人類的飛行速度大大提升
  • 假如地球「毀滅」以後,人類進行星際移民,可以移民到哪裡?
    如果真的到了地球「毀滅」的時候,人類可以移民到哪個星球呢?如果想要進行星際移民,太陽系可以說是首選。但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除了地球以外,其他行星根本不具備生存的條件。金星被厚重的大氣層包裹著,表面溫度有465度,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水星距離太陽5790萬公裡,而且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所以水星白天的溫度很高,達到了427℃,晚上的時候會下降到-173℃,這種溫度環境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 太陽系這顆星球比火星更優秀,可能更適合人類未來移民居住
    科學家們尋找人類未來可移民的外星球,除了因為地球資源枯竭的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地球的生態環境也在不斷惡化,慢慢將不適宜人類的生存,為了文明的延續,也將不得不離開地球,移民到其它的星球上。當然,宇宙浩瀚廣闊,一個銀河系內的恆星數量就達數千億個,和地球相似的類地行星在銀河系更是多到無法估計。
  • 如果金星和火星一定要選一個,哪個更適合人類移民?
    人類一直都希望探索宇宙,尤其是在其它星球建立基地,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中,有兩個行星和地球非常的類似,與地球一樣處於宜居帶中,它們就是金星和火星,而且金星的相似度會更高一些,金星也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雖然現在的科學家目前都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移民的首要目標,但是在上世紀的首選行星,可是金星
  • 星際移民有希望了!「第二地球」氣候條件符合人類
    因此,人類正在尋找適合這種情況的其他行星。近年來,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火星,並希望將火星培育成另一個宜居的星球。但畢竟火星仍然相對貧瘠。即使將來有足夠的技術支持,顯然也遠不能用於在火星上生活,而且生態環境確實很糟糕。但是最近,一些科學家說他們已經發現了「第二地球」,而且氣候條件與人類相符,只要技術不斷發展,就有可能實現星際遷移!
  • 這個星球比地球大三倍,在宜居帶,人類的下一個「目標」是它嗎?
    這個星球比地球大三倍,在宜居帶,人類的下一個「目標」是它嗎?你是否暢想過一個問題,有朝一日我們能「移民」?當然,筆者這裡的移民加了雙引號,指的可不是我們在地球所說的國家之間的移民,而是星際移民,簡單來說,你想去其他星球生活嗎?
  • 當地球死亡後,人類可以移民到哪個星球,太陽系內能找得到適宜的居住環境嗎?
    想要進行星際移民,我們首先要選擇的就是太陽系內的天體。金星被厚重的大氣層包圍,高溫高壓並不適合人類生存;水星距離太陽太近且沒有大氣層,白天溫度太高,夜晚溫度太低,並不適宜居住;月球雖然距離地球最近,然而月球沒有大氣層,更沒有水的存在;而最有可能讓人類移民的是火星,火星有兩顆體積較小的衛星,分別是火衛一和火衛二,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層,溫度也更為接近地球。
  • 人類星際移民的目標,十大最宜居星球。
    於是乎,各國心有靈犀的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造火箭運動,中國的長徵九號,俄羅斯的安加拉火箭,nasa的sls火箭,spacex的bfr重型火箭,這些火箭的推力足以把人類送往火星乃至於更遙遠的深空。很多人覺得光年不可跨越,太陽系移民2030年代就將上演,但是太陽系外是出不去的,我不這麼認為。
  • 星際移民的可能性有多大?醒醒吧人類
    自工業時代的到來,人類的科技在與日俱增,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可在這時代的背後,卻是無休止的開採,排放,把我們的家園地球弄得滿目瘡痍。人們在破壞地球的同時,也在尋找著地球的替代品。希望有朝一日地球在被他們搞壞之後還有生存的地方,於是乎各種星際移民的問題便被提上了行程。
  • 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富氧星球,人類未來星際移民有望了?
    《天體物理學雜誌》最新的報導指出,天文學家們又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這顆行星非常的特別,也許會適合人類也說不定9000光年,所以目前還沒有這顆星球的具體數據,一方面是因為人類的科技水平有限,另一方面這顆星球剛剛發現,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的探測和研究。
  • 太陽系邊緣竟發現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科學家表示:放棄移民
    自從我國在航空航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進展後,人們就開始關注到了除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系,科學家也在不斷地探索除地球以外的其他可以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因為地球受到了一些汙染,所以人們想要尋找另一個家園,哪天地球住不下去了,就移民到別的地方,當然,許多人是不支持這種做法的,他們認為與其花這麼多的經費去研究其他星球,還不如致力於保護我們的地球,畢竟我們現在的生活地只有地球,而且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
  • 宇宙中不僅出現類地行星,還出現「第二太陽系」,星際移民有望嗎
    回顧人類的航天史,我們會發現雖然人類在這方面的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卻是十分迅速,尤其是在上個世紀中後期。首先,是前蘇聯在五十年代實現了人類首次進入太空;然後是美國在六十年代末實現了首次載人登月;之後,科學家們又將目光鎖定了火星。從那時開始,關於「星際移民」的說法就不絕如耳。
  • 太陽系中有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科學家:大氣濃厚河流密布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系中有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科學家:大氣濃厚河流密布人類需要找到第二顆可以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這是地球未來進化趨勢的一種必然,人類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就不能夠局限於對地球資源的開採,而更大程度是上尋求到宇宙的外部星球。如果可以在太陽系中找到適合人類移民的最佳星球,那麼未來的人類,可能會得到更高、更強、更快的發展。科學家在太陽系中找到適合人類居住的最佳星球,大氣濃厚,河流密布,簡直就是翻版的第二地球。這顆星球可能大家也非常的熟悉,但它卻不是行星。
  • 「地獄星球」金星,才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科學家:只缺一個條件
    近日,有消息稱,科學家們發現,金星上可能有過海洋、氧氣大氣層和生命,微生物可能仍然生活在那裡。它是一顆與地球大小和質量非常相似的行星。金星和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而且基本上都位於宜居帶中,從金星和火星兩顆星球目前的自然條件來看,它們都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看火星的照片就知道,到處都是荒涼無比,然而金星上更嚴酷,被科學家們稱為「地獄星球」。
  • 移民外星將成現實?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加上環境的嚴重破壞,如今科學家們已經在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這些年也傳出了不少這方面的消息,但依舊沒有實質性的進展。然而,一項數據卻打破了這樣的猜測。根據人民日報消息,美國和德國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移民外星或將在不久後成為現實。
  • 24顆更宜居星球被發現,如果星際移民實現,你會選擇離開嗎?
    近日,有研究團隊在《天體生物學》雜誌發表文章,稱發現了24顆距離地球超過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甚至比地球更古老、更溼潤。生命體因而可能更容易在這些星球生長。那麼怎麼才算是「超宜居」呢?科學家也給出了評判標準,包括行星的質量、體積、表面溫度、年齡、是否含水、與恆星距離等,在一系列嚴格的標準篩選下,24顆「超宜居」星球脫穎而出。那麼是否意味著人類真的要完成「星際移民」的夢想了?
  • 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星際移民將成為現實
    當有24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的行星時,誰還需要逃往月球呢?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這些行星上存在生命,經過不久的研究,一定會有更大的突破,這要感謝先進望遠鏡,包括美國宇航局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其中,這幾個行星存在於主星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以及恆星的宜居軌道,溫度合適,液態水可以存在。
  • 移民火星,人類能活下來嗎?
    該機構也在2015年10月份發布了在火星上建立永久聚居地的計劃書,列出了建立「外太空居住設施」的詳細計劃,以此作為向火星移民的跳板。計劃提出,到2030年人類將在完全獨立於地球的火星聚居地工作和生活。隨後的2016年,不甘寂寞的埃隆·馬斯克國際宇航大會(IAC)上做了題目為「把人類變成星際公民」的演講,首次全面詳細地介紹了SpaceX飛往火星的火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