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種常見化學品上「毒」榜

2021-01-08 中國質量新聞網

    美國研究機構發布致癌物名單 鉛和氯仿在日常生活中致癌機率大

    19種常見化學品上「毒」榜

   「霸王洗髮水含致癌物質二惡烷!」這一新聞的迅速躥紅,不僅讓霸王公司陷入危機,更讓「二惡烷」這類生僻的化學名詞進入了民眾的視線。當這些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化學品與癌症聯繫起來時,立即在社會上產生爆炸效應。

   那麼,還有哪些能夠致癌的化學物質「潛伏」在你的生活中呢?美國癌症學會和三家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日前發布了一份致癌物的名單,包括鉛、甲醛等在內的19種常見化學品上了黑榜。日常用品

    鉛毒「兇猛」藏於生活防不勝防

   鉛毒「兇猛」,但我們日常生活中卻處處有鉛,防不勝防。專家指出,除了大家熟知的鉛筆、廢舊電池、皮蛋等含鉛外,我們的家庭居室、生活用品、化妝品中都可能含鉛。美國消費者權益機構此前進行的一項試驗顯示,一半以上的口紅中含有鉛。

   鉛這隻伸入人們生活的毒手,會對人體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產生終身傷害。隨著鉛毒加深可能引發癌症。

    鉛能致癌,你可能早有耳聞。但另外四個潛藏著的「殺手」大家就沒那麼熟悉了。

   四氯乙烯是一種乾洗製劑;二氧化鈦和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廣泛存在於化妝品中;二氯甲烷,用於去油汙、油漆以及氣溶膠類產品的常見溶劑。這四種化學品同樣可能誘發癌症。

    生活汙染

    速戰速決 洗澡時間太長會致癌

    洗澡可別洗太久,可能因此增加接觸氯仿的機會,每百萬人有12人因此致癌!

   生活中的各種汙染物不僅在蠶食著人們的健康,也有致命的危險。甲醛、柴油機排出的廢氣等七種生活中的很難逃避的汙染物,成了整個19種可能致癌物的大頭。

   抽菸和熬夜過多會致癌,這聽起來或許有些普通,但你可能想不到,連洗澡時間過長都有可能得上癌症!

   日前,臺灣高雄大學邀請美、加等國學者探討新形態汙染及除汙技術,學者點名自來水產生的氯仿是新形態生態殺手,更危害人體。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梅爾指出,自來水中加入氯氣,是很好的殺菌消毒劑,伴隨產生的氯仿卻是致癌物。

   他提醒,在密閉空間中洗澡愈久,經由呼吸和皮膚吸入的氯仿量愈多,每百萬人會有12人因此致癌!

   此外,可以算得上生活汙染的化學物質中,還包括一些人們比較熟悉的,比如甲醛,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如塑料工業、醫藥業等。35%至40%的甲醛水溶液稱為福馬林,具有防腐、消毒和漂白作用。而研究表明,殯儀業從業者可能更容易患白血病等癌症。

   家居生活中,裝修材料及新的組合家具也是造成甲醛汙染的主要來源。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中含有甲醛。水產品和洗髮水及沐浴露中也都可能含有甲醛。

   去年,美國安全化妝品運動組織CSC 發布報告稱,強生公司的多款嬰兒沐浴產品含有甲醛和「二惡烷」。而今年6月,四川有19個批次的兒童服裝被檢出含甲醛成分。

    工業生產

    工作「毒蟲」可能引起職業性腫瘤

   「焊接產生的煙和氣體,可能包括錳和鐵,而研究表明,焊接工患癌機率較高」,除上述潛伏在生活中的致癌物外,報告還描述了工業生產中的7大「害蟲」,這些化學品可能引發職業性腫瘤。

   曾有報導選擇了這樣一個故事,27歲的小王前年大學畢業,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這家企業的主要產品是有機玻璃,而小王的工作則是對產品進行質量檢驗。

   雖然早就知道這些有機玻璃裡含有少量放射性物質,但小王並沒有在意,他每天夜以繼日地工作。

   但當小王經常感到腹痛腹脹後,醫生的診斷結果讓小王和家人大吃一驚,小王患的是腹膜惡性間皮瘤,與他長期密切接觸放射性物質有關,屬職業性腫瘤。若能及早預防,這個病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職業性腫瘤是由接觸職業性致癌因素而引起的腫瘤,雖然僅佔人類常見腫瘤的很小一部分,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職業性腫瘤的發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目前發現的可以引起職業性腫瘤的物質越來越多,如放射性物質、電離輻射、紫外線、矽塵等。

   報告就指出這樣一種物質——黑煙末,即炭黑,用作墨水、顏料、炭筆以及上光劑等的原料。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如吸入微小顆粒,將有致癌的危險。

    文/記者王進雨林晨音實習生尹曉琳製圖/劉江

    部分致癌物毒性排行

    鉛和含鉛化合物 ★★★★

    常吃偏方、使用不合格化妝品的人是主要接觸人群

    氯仿 ★★★★

    常見於用氯消過毒的飲用水及空氣中,刺激肝臟、皮膚黏膜

    二氯甲烷 ★★★★

    用於去油汙、油漆以及氣溶膠類產品的常見溶劑,刺激性較大

    三氯乙烯 ★★★★

    飲用水中最常見的工業汙染物,原料、中間產物較多

    四氯乙烯 ★★★

    乾洗製劑,目前接觸機率較少

    甲醛 ★★★

    用途非常廣泛,如塑料工業、醫藥業等,過敏性較大、可致癌

    柴油機排出的廢氣 ★★

    可能產生一氧化碳、硫化物

    乙醛 ★

    廣泛使用的溶劑

   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科主任郝鳳桐今晨接受記者採訪時,按照這些致癌物的毒性給它們打了分,星越多表明致癌機率越大。

    文/記者範維

   

相關焦點

  • 央視再曝光,19種「毒水保溫杯」,家長卻不知道,白花冤枉錢
    央視再曝光,19種「毒水保溫杯」,家長卻不知道,白花冤枉錢!孩子上小學後,在校園瘋跑的時間越來越多,到了冬天空氣乾燥,更需要及時補充熱水。之前央視再曝光了19種「毒水保溫杯」,熱水進毒水出,家長如果還不知道,就不僅僅是白花冤枉錢那麼簡單了,很有可能孩子喝著喝著就哭了。
  • 貴州最常見的30種毒蘑菇曝光
    貴州最常見的30種毒蘑菇曝光 2020-07-3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見毒蘑菇,你知道幾種?
    原標題:常見毒蘑菇1.急性肝損害型:多在餐後數小時至30小時發病,早期出現消化道症狀。多數患者逐漸好轉,出現1~2天的「假愈期」,之後出現急性肝損害,表現為黃疸、肝區疼痛,血生化見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升高等,少數患者伴有心律失常、腎損害等,嚴重者因急性肝衰竭死亡。該型是造成我國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類型。
  • 5種常見的毒蘑菇,你見過幾種?第1種很多人見過,但叫不出名字
    8月正是野生蘑菇生長的好時節,在林子裡、路邊、山坡上、草地裡到處都能看見蓬勃生長的野蘑菇。在這些野蘑菇當中,隱藏著一些毒性非常大的毒蘑菇。如果大家誤食這些毒蘑菇,往往會出現嘔吐、噁心、腹痛、頭暈、胡言亂語等不適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 這15種蘑菇千萬不能吃!盤點青島常見的15種毒蘑菇
    9月由於天氣潮溼悶熱,很適合有毒野蘑菇生長,青島新聞網盤點青島較為常見的15種毒蘑菇。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我國毒蘑菇約有100種,常見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10種,如褐鱗小傘、肉褐鱗小傘、白毒傘、褐柄白毒傘、毒傘、殘託斑毒傘、毒粉褶蕈等。在青島,較常見的有毒野蘑菇大概有10餘種,分別是褐鱗小傘、白毒傘菌、白毒鵝膏菌、紅鬼筆菌、臭黃菇、墨汁鬼傘菌、毒鵝膏菌以及狗尿苔。
  •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因此預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要採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劃重點擦亮眼睛仔細認清60種常見的毒蘑菇↓↓↓可以吃的雞腿菇經常在牛屎等動物糞便上「綻放」;而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長在乾淨的林中地上。03不生蛆、蟲子不吃的才有毒?實際上,著名毒菌——豹斑毒傘常常被蛞蝓吃,不少有毒種類也可以生蛆。04銀器、大蒜一起煮會變黑的才有毒?
  • 化學品海運需要注意哪些?化學品海運常見問題及注意事項
    有機化學製品的種類主要有乙烯、二氯化乙烯、氯乙烯單體、苯乙烯單體、乙二醇、乙氰、苯、甲基特丁基醚等,佔化學品海運量的46%左右;無機化學製品的種類主要有磷酸、硫酸、氫氧化鈉等,佔化學品海運量15%左右;植物油和動物脂肪則佔化學品海運量的25%左右。
  • 常見的危險化學品有哪些?不懂的可要小心了!
    根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和《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內容條例,危險化學品一般分為九大類。第一類是爆炸品,受熱、撞擊等會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發生爆炸。常見的有氯酸鉀(煙花成分)、硝酸銨(貝魯特港爆炸事件就是由大量硝酸銨爆炸引起的)等。
  • 區分常見毒蘑菇的不靠譜方法
    本文約800字 閱讀時間3分鐘最近一段時間,毒蘑菇中毒的事件層出不窮。再梳理一下,常見的不靠譜的識別毒蘑菇的方法。1.謠言:「顏色漂亮的有毒,白色的沒有毒。」3.謠言:「長在特定木頭上的蘑菇無毒」事實:這種說法並非全無道理,因為很多蘑菇有著專一的生長條件,比如雞樅就長在白蟻窩裡面。但是在很多區域相近的環境中,也有有毒的種類分布,那就很麻煩了。蘑菇辨認是一件異常複雜的事情,即便是能夠食用的蘑菇家族,也經常混雜著有毒的種類。
  • 2020年 溴甲烷等高毒農藥淘汰期限
    近日召開的第八屆農藥高層論壇透露,到2020年,農業部將分步淘汰溴甲烷、硫丹、涕滅威、克百威等8種高毒農藥,2020年後再陸續淘汰其他高毒農藥,同時還將建立老舊農藥退出機制。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陳友權在此次論壇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本期導讀:每年6月梅雨季節,是大量野生蘑菇上市的季節,更是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很多野生蘑菇含有劇毒。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毒蘑菇,讓您在追求味道鮮美同時,也能增加防範漲知識!每年6月,在我們湖南,就正式進入梅雨季節了。持續的陰雨,綿綿不絕,不但影響了人們的出行、農工生產,而且家裡很容易起潮發黴,讓人很不省心。
  • 「熱水變毒水",19種保溫杯已被央視曝光有害,家裡有的就扔了吧
    新聞曝光,北京消費消費協會購買了大概50種保溫杯,對這些保溫杯進行檢測,而檢測結果讓人大吃一驚,居然有19種保溫杯因為重金屬含量超標而被選為不合格產品。保溫杯為什麼會給孩子帶來危害呢?那是因為有些保溫杯是不合格產品,用它裝盛的熱水,倒出來可能變成"毒水"。
  • 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專家提醒,毒蘑菇中毒是國內食源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因素,佔死亡總人數的60%以上。在青島,常見的毒蘑菇有10餘種,市民一定要注意不採不食不賣。上山採摘野蘑菇吃後中毒4月7日中午13時,海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疑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來到醫院時神志還清晰,但是煩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
  • 世界上最毒的蛇到底有多毒
    什麼蛇最毒你知道嗎?
  • 「熱水變毒水",19種保溫杯被央視曝光有害,家裡有的就扔了吧
    ,居然有19種保溫杯因為重金屬含量超標而被選為不合格產品。那是因為有些保溫杯是不合格產品,用它裝盛的熱水,倒出來可能變成"毒水"。 這些錳含量嚴重超標的保溫杯,保溫出來的熱水對孩子們的傷害非常大,會讓孩子免疫力下降食欲不振,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發育,最為嚴重的可能會讓孩子有患癌和帕金森綜合症的風險。
  • 專家解析:毒花椒造假者為何選中羅丹明B(圖)
    重慶一次查獲上萬斤含羅丹明B的毒花椒,深圳也在火鍋底料中檢出羅丹明B。   化學因素是致癌重要病因 當前化學品種類繁多,預計每日會有20餘種新的化學品進入到我們生活的空間,不法商販鑽政府監管漏洞的餘地很大。媒體每曝光一個問題,有關部門就要設法修補「籬笆」。   羅丹明B不能用於食品添加,其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它屬於人工合成染料,重要的是在大、小鼠的長期餵養實驗中,發現多個器官系統腫瘤發病率增加。
  • 青島一市民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這十餘種毒蘑菇最常見
    毒蘑菇中毒是我國食源性疾病死亡的最高死因據了解,近日,我市一市民在小區附近山頭散步時,採集了一把野生蘑菇回家燉食。食用後短時間內出現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家人將其送往醫院就診。病人隨之出現呼吸短促、胸悶、譫妄、精神失常等症狀,且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經搶救無效而死亡。一把蘑菇引發了悲劇。
  • 這4種毒蘑菇,千萬不要碰,誤食必進醫院
    這4種毒蘑菇,千萬不要碰,誤食必進醫院野生的蘑菇有很多種,在林子中、路邊上、山坡上以及草地上都隨處可見野生蘑菇的影子!但是你可別小看了這些野生的蘑菇,在它們當中可是存在了很多種有毒蘑菇的!一不小心誤食的話很有可能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
  • 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燃燒性是自燃物品的主要特性自燃物品在化學結構上無規律性,因此自燃物質就有各自不同的自燃特性:(1)黃磷性質活潑,極易氧化,燃點又特別低,一經暴露在空氣中很快引起自燃。但黃磷不和水發生化學反應,所以通常放置在水中保存。另外黃磷本身極毒,其燃燒的產物五氧化二磷也為有毒物質,遇水還能生成劇毒的偏磷酸。所以遇有磷燃燒時,在撲救的過程中應注意防止中毒。
  • 珍愛生命,遠離毒蘑菇!權威專家教你識別常見毒蘑菇
    今年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已發生6起,發病19人, 市民盲目自信帶來風險 專家介紹,劇毒野生蘑菇之所以吃倒那麼多患者,一方面毒蘑菇僅憑肉眼難以辨別,而很多人又盲目自信,認為毒蘑菇祖祖輩輩都吃,以前從未中毒,所以憑「經驗」繼續採摘食用,但實際上蘑菇的傳播是靠孢子、靠風,今年這一塊地沒有毒蘑菇,但來年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