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種蘑菇千萬不能吃!盤點青島常見的15種毒蘑菇

2020-11-23 大眾網

  褐鱗小傘:極毒,含毒肽和毒傘肽。發病初期為胃腸炎症狀,然後肝、腎受害、煩躁、抽搐、昏迷,死亡率高。

  白毒傘:含有劇毒,毒素對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極為嚴重,致使人體內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達95%以上。

  近日,家住山東青島城陽的姜女士與兒媳因食用雨後採的野蘑菇而中毒,被緊急送入齊魯醫院搶救。9月由於天氣潮溼悶熱,很適合有毒野蘑菇生長,青島新聞網盤點青島較為常見的15種毒蘑菇。

  記者查閱資料獲悉,我國毒蘑菇約有100種,常見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10種,如褐鱗小傘、肉褐鱗小傘、白毒傘、褐柄白毒傘、毒傘、殘託斑毒傘、毒粉褶蕈等。在青島,較常見的有毒野蘑菇大概有10餘種,分別是褐鱗小傘、白毒傘菌、白毒鵝膏菌、紅鬼筆菌、臭黃菇、墨汁鬼傘菌、毒鵝膏菌以及狗尿苔。

  由於許多毒菌和食用菌的外觀特徵沒有明顯區別,至今沒有可以快速可靠的鑑別方法。遠離毒蘑菇最好就是不要隨意採摘、買賣和食用不熟悉的菌類。一旦出現蘑菇中毒,應立即大量飲用溫開水或稀鹽水,咽部催吐,同時儘快就醫,進行催吐、洗胃、導瀉,儘快排出毒素。一些中毒者經過治療後症狀緩解,其實進入了「假愈期」,需要繼續觀察治療,否則很容易導致肝臟受損甚至死亡。

  那麼,這些毒蘑菇都長什麼樣呢?青島新聞網記者帶您看仔細,如果在野外遇到它們,可千萬不要食用。(謝小真)

  紅鬼筆菌:顏色豔麗,但有毒性,其菌蓋表面黏液有腥臭味,作為外用藥物有散毒、消腫、生肌作用,但不可食用,一旦誤食後引起身體發熱、噁心嘔吐、頭暈目眩等中毒症。

  臭黃菇:潛伏期短,發病快。一般於食後半小時左右即發病,主要為胃腸道症狀,如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有的還出現精神錯亂,頭暈眼花,亂說亂唱,嚴重者則有面部抽搐,牙關緊閉,視力減弱,昏睡等。

  墨汁鬼傘:與酒一起食用時是有毒的。徵狀包括面紅、反胃、嘔吐及心跳紊亂,於食用後20分鐘至2小時會出現。雖然有不適的徵狀,但卻從未有致命的情況出現。這些徵狀在吃了墨汁鬼傘3天後喝酒亦有可能會出現。

  毒鵝膏菌:中毒後潛伏期長達24小時左右。發病初期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病人的病情很快惡化,出現肝、腎細胞損害、黃疸、中毒性肝炎、肝腫大、肝萎縮,最後昏迷。死亡率高達75%以上,甚至100%。

  毛頭鬼傘(狗尿苔):中毒後一般無胃腸道反應。發病較快,主要表現為精神異常、跳舞唱歌、狂笑,產生幻視,有的昏睡或講話困難。由於中毒後引起跳舞、大笑,故群眾稱做舞菌或笑菌。部分生長在糞上又名糞菌。

  有毒牛肝菌:進食後10分鐘—2小時出現無力、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食後可導致血壓降低,心律減慢,引起嘔吐、腹瀉和痙攣,還可致瞳孔縮小等症狀,個別還會產生幻覺。

  毒蠅傘:典型的毒菇,有一個大的白色菌褶、白色斑點,通常是深紅色的菇類,是最廣為認識的蕈類。是一種含有神經性毒害的擔子菌門真菌,毒蠅傘的毒性發作通常發生在吃下它的兒童或是成年人,並會導致幻覺。

  毒粉褶菌:夏秋季在混交林地往往大量成群或成叢生長,有時單個生長。中毒後,潛伏期約半小時,長達6小時。發病後出現強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心跳減慢、呼吸困難、尿中帶血,中毒症狀往往嚴重。

  馬鞍菌:夏秋季生於林中地上,往往成群生長。孢子有毒。

  有毒珊瑚菌:珊瑚菌部分品種是有毒的,食用後會造成死亡,一般白色的不宜食用,食用後可能引起腹瀉、中毒。紅色、黃色、淡紫色的珊瑚菌可食用。

  黑包腳傘:夏秋季生闊葉林緣地上或草地、公園中,單生或散生。中毒後一般發病慢,潛伏期6小時以上,最長可達42小時,主要表現噁心、嘔吐、 腹瀉及便血。有的出現發燒、瞳孔散大等。嚴重者出現急性肝炎、黃疸甚至死亡。

  簇生沿絲傘:劇毒。長得小,喜歡抱團生長在腐爛的木頭樁旁,全身黃色,頭頂常戴著鏽褐或紅褐色"帽子".誤食後會引起嘔吐、噁心、腹瀉等不適,嚴重者會有死亡危險。

  小毒蠅鵝膏菌:這種蘑菇個頭小,「帽子」不上凸反而下凹,顏色還分兩種,「帽簷」處多為淺黃或米黃色。有「蒼蠅殺手」之稱。中毒後,會發生噁心、嘔吐等症狀。

相關焦點

  • 盤點:青島銀看這裡 這15種蘑菇千萬不能吃
    青島新聞網9月17日訊 近日,家住城陽的姜女士與兒媳因食用雨後採的野蘑菇而中毒,被緊急送入齊魯醫院搶救。9月由於天氣潮溼悶熱,很適合有毒野蘑菇生長,青島新聞網盤點青島較為常見的15種毒蘑菇。    青島新聞網記者查閱資料獲悉,我國毒蘑菇約有100種,常見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10種,如褐鱗小傘、肉褐鱗小傘、白毒傘、褐柄白毒傘、毒傘、殘託斑毒傘、毒粉褶蕈等。
  • 青島一老人採食毒蘑菇中毒身亡!青島常見白毒傘菌等10餘種毒蘑菇...
    在青島,常見的毒蘑菇有10餘種,市民一定要注意不採不食不賣。上山採摘野蘑菇吃後中毒4月7日中午13時,海慈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名疑為蘑菇中毒患者。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來到醫院時神志還清晰,但是煩躁不安,不能自己控制。這位患者告訴醫生,他在食用野外採摘的野蘑菇之後,幾乎立即出現了喘憋、全身麻木、腹痛、噁心、嘔吐的症狀。
  • 青島一市民採食野生蘑菇中毒身亡 這十餘種毒蘑菇最常見
    青島新聞網4月10日訊(記者 張萍 通訊員 綦斐)青島新聞網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近日,我市一市民因食用野生蘑菇,引發多臟器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我市開始進入雨水豐沛季節,也進入野生蘑菇生長季節。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市民:珍愛生命,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 一家吃野生菌中毒 15種野生蘑菇不要吃!
    15種常見有毒野生蘑菇不要吃!  夏天潮溼的環境讓路邊樹下、公園草地上以及野外讓野生蘑菇開始瘋長,吸引了很多人去採摘。小編要提醒大家:每年因為吃菌子中毒的事件很多。以下這些常見的野生蘑菇有毒,千萬別吃。  1.毒蠅傘  毒蠅傘因可以毒殺蒼蠅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蠅鹼、毒蠅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傘素等。
  • 這4種毒蘑菇,千萬不要碰,誤食必進醫院
    這4種毒蘑菇,千萬不要碰,誤食必進醫院野生的蘑菇有很多種,在林子中、路邊上、山坡上以及草地上都隨處可見野生蘑菇的影子!但是你可別小看了這些野生的蘑菇,在它們當中可是存在了很多種有毒蘑菇的!一不小心誤食的話很有可能會對我們的生命造成威脅!
  • 這些蘑菇有毒 常見毒蘑菇圖鑑出爐
    (圖力古爾 王建瑞 魯鐵 劉宇 程顯好 著) 9月6日,一則「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被送重症監護室搶救 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牽動著廣大網友的心。廣大愛心人士立刻行動,紛紛從四面八方前往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截至9月7日15時,近千人共捐獻AB型血液168400毫升。 經過專家鑑定,7歲男童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
  • 蘑菇中毒高發季,認識3種常見毒蘑菇。美食雖然好,避免中毒!
    本期導讀:每年6月梅雨季節,是大量野生蘑菇上市的季節,更是毒蘑菇致命的高發季,很多野生蘑菇含有劇毒。本文將介紹3種常見毒蘑菇,讓您在追求味道鮮美同時,也能增加防範漲知識!每年6月,在我們湖南,就正式進入梅雨季節了。持續的陰雨,綿綿不絕,不但影響了人們的出行、農工生產,而且家裡很容易起潮發黴,讓人很不省心。
  • 農村常見的五種蘑菇 五種顏色 大家千萬不要採食
    第一種:致命白毒傘。致命白毒傘在農村極為常見,為白色,菌體幼時卵形,後菌蓋展開成傘狀。它與一些傳統的食用蘑菇較為相似,極易引起誤食。致命白毒傘,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含有劇毒。誤食大約一天後,會出現嘔吐、腹瀉等類似急性胃腸炎的症狀。一個約50g(一兩)的白毒傘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而且死亡率高達95% 以上。第二種:毒蠅傘。
  • 貴州最常見的30種毒蘑菇曝光
    貴州最常見的30種毒蘑菇曝光 2020-07-31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
    7歲男孩誤食後不幸離世,這60種常見的毒蘑菇要認清楚!這就是圓圓誤食的毒蘑菇據介紹,圓圓誤食的肉褐鱗環柄菇是我國北方最為常見的劇毒蘑菇之一,分布時間為4月下旬至9月中旬。因此預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要採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劃重點擦亮眼睛仔細認清60種常見的毒蘑菇↓↓↓
  • 常見毒蘑菇,你知道幾種?
    原標題:常見毒蘑菇1.急性肝損害型:多在餐後數小時至30小時發病,早期出現消化道症狀。多數患者逐漸好轉,出現1~2天的「假愈期」,之後出現急性肝損害,表現為黃疸、肝區疼痛,血生化見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升高等,少數患者伴有心律失常、腎損害等,嚴重者因急性肝衰竭死亡。該型是造成我國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類型。
  • 十大毒蘑菇,在野外遇到這些毒蘑菇可千萬不能摘!
    接下來將要介紹10種毒性超強的蘑菇,切記一定對它們敬而遠之。 這並不能阻止一些人品嘗其白色的肉。但是,這種蘑菇在幼年看上去像雞蛋,識別起來更加困難,因為人們常常會把它同另外兩種食用蘑菇混淆。
  • 致命毒蘑菇又來了!碰到這些蘑菇可千萬不要採摘食用
    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鑑別毒蘑菇並不容易,廣大群眾不要輕易採摘不認識的蘑菇。不購買。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不食用。為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
  • 中國的100多種毒蘑菇圖鑑,千萬別吃
    之前狂丸介紹過雲南人是如何吃蘑菇的——蘑菇雖然美味,但不是所有的都能吃,特別是在野外發現的陌生蘑菇,很有可能造成中毒。毒蘑菇的危險性大家基本都清楚,但具體到哪些蘑菇會引起中毒,總是能聽到「顏色鮮豔」「大蒜、白醋鑑毒」「毒菌無蟲」之類的誤區。
  • 這八種毒蘑菇你會認麼?(圖)
    外出遊玩時,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野生蘑菇,有人就會採一些自認為沒毒的蘑菇拿回家品嘗。  以後,可千萬別再採一些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了,因為有些蘑菇真有毒,而且還會出人命。  最近,我省大連、丹東、撫順、遼陽四地就發生了12起群眾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已致42人中毒,其中5人死亡。
  • 5種常見的毒蘑菇,你見過幾種?第1種很多人見過,但叫不出名字
    為了自身的健康,請大家儘量不要採食野蘑菇,以免誤食毒蘑菇。可是,難免會有一些人為了追求野蘑菇的鮮味而不惜冒著這個險。所以呢,小編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毒蘑菇,看見它們一定要遠離。以下這5種常見的毒蘑菇,你見過幾種?第1種很多人都見過,但不知道名字。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下吧。
  • 美味背後的危險:路邊的蘑菇你不要採 青島已有市民因採食野生蘑菇...
    分布 >>>膠東半島毒蘑菇超30種,嶗山超過10種毒蘑菇又稱毒菌或毒蕈,是大型子囊菌或擔子菌中那些食用後能使人中毒甚至喪命的一類真菌。毒蘑菇與野生可食菌的宏觀特徵有時極其相似,因此在野外混生情況下容易混淆而造成採食者誤食中毒。
  • 【食品安全】警惕野生毒蘑菇中毒
    毒蘑菇又稱毒蕈,屬於真菌,我國蘑菇種類可達幾千種,其中,有毒蘑菇達幾百種。毒蘑菇危害嚴重,病人病死率高,蘑菇中毒常發生在夏秋季多雨季節,常由於缺乏專業知識,誤採、誤食而引起中毒,多為散發,並呈現家庭聚集性。
  • 不容忽視的毒蘑菇
    不要以為毒蘑菇離你很遠,其實無論南方北方,年年都有人因誤食毒蘑菇而喪生;不要以為毒蘑菇很容易區分,很多毒蘑菇與食用蘑菇是同科的近親,外觀幾乎沒有差別;不要以為毒蘑菇遇到銀器就一定變黑,民間流傳的種種鑑別方法,沒有一個靠譜……。其實,人人都知道毒蘑菇很危險,那麼為什麼每年各地都會不斷爆發毒蘑菇中毒事件呢?究其根本,還是「誤認」。
  • 野生蘑菇別亂吃,有的毒蘑菇致死率高達80%!
    無毒蘑菇多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溼的骯髒地帶蘑菇生長環境的「清潔」與否以及是否生長在松樹、櫟樹上,不能作為蘑菇有無毒性的判斷依據。食用菌雞腿菇常常野生在糞便上,栽培時也常用牛馬糞便作為培養基;而包括白毒傘在內的很多毒蘑菇卻生長在相對清潔的林中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