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的蘑菇和有毒的蘑菇,你能分辨出來嗎?有媒體報導誤食毒蘑菇致人死亡的悲劇,在慨嘆草木無情之餘,還往往會以「教你一招」的名義列舉了一些辨別毒蘑菇的方法。殊不知,這些民間流傳的辨別野生毒蘑菇的方法並沒有科學依據,輕信並實踐這些方法,反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要以為毒蘑菇離你很遠,其實無論南方北方,年年都有人因誤食毒蘑菇而喪生;不要以為毒蘑菇很容易區分,很多毒蘑菇與食用蘑菇是同科的近親,外觀幾乎沒有差別;不要以為毒蘑菇遇到銀器就一定變黑,民間流傳的種種鑑別方法,沒有一個靠譜……。其實,人人都知道毒蘑菇很危險,那麼為什麼每年各地都會不斷爆發毒蘑菇中毒事件呢?究其根本,還是「誤認」。
第一種誤認:不認識,覺得「不會有毒吧」。
第二種誤認:根據「民間鑑別高招」,確認不會有毒(但實際有毒)。
第三種誤認:覺得認識,「就是我吃過的某種蘑菇,沒毒」,但實際上認錯了。
第四種誤認:面對混雜在一起的多種蘑菇,只認出了無毒種,而忽略了其中夾雜的有毒種。實際上,上述的第一種誤認,即「膽子大」,相對還少一些。實際的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原因,往往是出於後三種誤認。
總之,種種「誤認」導致了層出不窮的毒蘑菇誤食事件。那麼,究竟有沒有比較靠譜的識別方法,或者說「毒蘑菇外觀識別金標準」呢?
其實,能夠「完全準確地將無毒蘑菇和毒蘑菇區分開」的「百分之百精準的外觀鑑別金標準」,其實是根本不存在的。
雖然如此,以下兩條建議並不能保證認出所有的毒蘑菇,但在較大的範圍內,是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第一條建議:「頭上戴帽、腰間系裙腳上穿鞋」的蘑菇,不要吃!
這條建議是說,凡是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即有菌蓋(頭上戴帽)、有菌環(腰間系裙)、有菌託(腳下穿鞋)的蘑菇,很有可能是毒蘑菇。為了安全起見,不要去吃!
第二條建議:只吃自己熟知的蘑菇!
這條建議很樸實,但卻很有道理。不少人毒蘑菇中毒,就是為了吃「新鮮、沒見過的野味」。但是,毒蘑菇種類太多、分布太廣,自己熟知的可食用蘑菇總歸要保險一些。當然,誤認是另一種情況。
總之,分辨毒蘑菇並不簡單,而在對待這種自然界的異樣精靈時,我們還是要多多小心才是。全世界約有510萬種大型真菌,形態和成分都具有很高的多樣性,辨別它們是否有毒需要專業知識,並非簡單方法和特定經驗所能勝任。因此對於不認識的野生菌,唯一安全的辦法是絕對不要採食。
( 延邊州農業科學院,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延吉綜合試驗站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