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群慧:彌補製造業短板的有效途徑是什麼?

2020-11-29 中國輕工業信息網

 

 

所謂服務型製造,是製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的新產業形態,是製造業企業將製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型製造模式。服務型製造包括工業設計服務、定製化服務、供應鏈管理、共享或協同製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服務、信息增值或智能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節能環保服務等新業務模式和新產業形態,而且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進步和應用拓展,傳統的服務業和製造業之間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服務型製造的新模式新業態正在不斷創新發展。

 

2016年7月《發展服務型製造專項行動指南》發布以來,服務型製造的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基於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三新」經濟增加值分別為129578億元、145369億元和161927億元,分別相當於GDP的比重為15.7%、16.1%和16.3%,其中第二產業的「三新」經濟增加值分別為54253億元、62453億元和70443億元,增速都遠遠高於當年第二產業增速和整個經濟增速。由於第二產業的新業態新模式大多可以體現為服務型製造,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服務型製造近3年的快速發展態勢。

 

今年7月,工信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服務型製造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進一步推進服務型製造發展的新要求和新舉措。時隔4年,面對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衝擊,中央提出了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這樣的背景下,進一步促進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更具有重要意義,應該更加重視、積極推動。

 

服務型製造的新模式新業態,本質上是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深入應用數位化智能化技術賦能製造業企業,通過打造數位化智能化服務平臺實現製造全要素全過程服務增值的過程。無論是工業設計服務,還是個性化定製生產,無論是共享或協同製造,還是信息增值或智能服務,都需要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尤其是產業網際網路,將生產製造全生命周期中的具體環節和要素映射到網絡虛擬空間並實現互聯互通,從而實現製造服務化延伸和價值增值,這些服務型製造模式會降低對人工依賴的程度,提高製造業企業的效率。

 

 

 

近年來,基於消費網際網路引發的商業模式變革,已經大大顛覆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支撐企業不斷地創新服務型製造模式,使得企業在減少人工接觸式服務的前提下,改善製造企業要素資源的利用效率,擴大服務交易範圍和內容,增加滿足客戶需要的針對性和系統性,提高製造服務全過程的協同性。

 

比如,所謂共享或協同製造,就是基於產業網際網路實施協同製造的製造企業,通過開放設計製造數據、技術研發組件、機器設備、專業人才、倉儲物流、後端服務等生產製造各環節的各類要素及服務資源,以要素資源輸出、行業共性技術共享、閒置資源出租、技術資源交易和專業知識軟體化等要素共享服務方式,彈性、動態、準確地配給其他需求企業,形成協同製造網絡。協同製造對於中小企業發展而言尤其具有重要意義,中小企業通過融入大企業平臺的資源網絡之中,能夠極大改善自身創新環境,有效激發自身創新活力。而且,協同製造的服務過程並不過多依賴人工接觸,這意味著服務型製造滿足了疫情防控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雙方面需要。

 

實際上,在疫情期間,我國製造企業通過服務型製造有力支持了抗擊疫情活動,比如,一些企業上線醫療物資信息共享、資源匯聚服務平臺,動態監控防疫物資生產、物流數據,提高醫療資源調配效率,充分彰顯了積極推進服務型製造的巨大價值。受疫情衝擊,全球產業鏈面臨著巨大的中斷風險,我們通過加強供應鏈管理,推動供應鏈智能化、協同化以及支持領軍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對保證供應鏈安全和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服務型製造的理念得到了更加普遍的認可,積極推進服務型製造成為統籌疫情防控和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快速推進工業化進程,已成為世界第一工業和貿易大國,在全球產業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總體而言,我國工業化進程中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產業大而不強,尤其是產業基礎能力較弱,與全球工業強國差距較大,在全球價值鏈中地位相對較低,對全球價值鏈控制力較弱等。

 

這突出表現在「工業四基」——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自主化程度低,關鍵共性技術缺失,產品質量和可靠性難以滿足需要,包括試驗驗證、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信息服務等在內的基礎服務體系不完善,信息社會背景下的基礎軟體、作業系統、計算機算法等現代產業的核心基礎更是主要依賴國外。疊加中美經貿摩擦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又進一步凸顯了這一問題。產業基礎薄弱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高對我國產業安全會構成較大威脅,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更為必要和急迫。

 

積極推進服務業和製造業深度融合、推進位造業從生產型製造轉型為服務型製造,是提高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的有效途徑。發展服務型製造絕不是將發展重點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的「脫實向虛」,而是促進位造業與服務業深度融合從而推進位造業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也就是說,服務型製造的核心是製造業通過與服務業融合,實現自身效率提升和高質量發展。

 

 

 

一般意義上,服務型製造可以從兩個層面推進位造業與服務業融合。

 

一方面是加大在製造過程的服務要素中間投入,這主要是加大技術要素、信息要素、資金要素等生產性服務的投入,這個加大投入的過程就是促進高端要素密集進入生產製造的過程,這將有利於提高製造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進而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

 

另一方面是拓展製造過程的價值鏈環節,從單純的製造環節拓展到全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向價值鏈的高端環節延伸,從而提升製造業在全球價值鏈體系中的分工地位,進而有利於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具體而言,諸如工業設計服務、檢驗檢測認證服務、共享製造等都直接有利於產業基礎能力的提升,而供應鏈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定製化服務、生產性金融服務等則直接有利於拓展價值鏈和提高產業鏈水平。因此,對於我國製造業而言,補齊大而不強、產業基礎能力薄弱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不高這個關鍵短板,大力推進服務型製造無疑是十分有效的途徑。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加入WTO以後,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價值鏈分工,以要素低成本、出口導向型戰略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但是,這種通過「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帶動國內經濟高速增長的循環方式越來越難以為繼。

現在,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已超過1萬美元,具有超過4億的龐大中等收入群體,而且,城鎮化率超過60%,服務業佔GDP的比重超過50%,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比較優勢發生了較大改變。總的來看,靠原有發展模式難以實現新的目標,必須更好地挖掘內需潛力、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潛力和參與引領國際循環的潛力,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經濟自主可控發展能力,提升國內循環的質量和效率,提升我國在國際循環中的位勢,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積極推動服務型製造的發展,對於擴大內需、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是服務型製造可以更加直接、更高質量、更加全面、更加動態、更加便利地滿足消費者需求,從而能在整體上極大地促進消費需求。比如,通過工業設計服務,可以不斷創新設計理念,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提高消費質量,促進消費升級;定製化服務通過個性化設計、用戶參與設計、互動設計等,可以動態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總集成總承包的服務型製造模式則提供了一攬子的消費服務,無疑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加全面和便利的消費體驗,大大增加了用戶黏性;生產性金融服務的提供,則有效支持了消費者的未來消費,有利於深度挖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二是服務型製造的發展,極大地深化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深度,拓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場景,從而可以有效激發對諸如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投資需求。要看到,當前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已經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措施之一,沒有諸如服務型製造之類的新模式新業態的需求牽引,「新基建」投資就無法成為支撐國內需求增長的有效投資。三是服務型製造不僅總體上能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而且還有利於促進生產性服務業的大發展,從而更好激發內需活力。

一直以來,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受到體制機制約束,發展並不充分,是制約國內經濟大循環暢通的重要因素。伴隨服務型製造的發展,一些束縛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被日益重視,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研發設計、系統集成、檢測認證、專業外包、市場開拓等服務業態會迎來快速發展的契機,面向服務型製造的專業服務平臺、綜合服務平臺和共性技術平臺也會不斷成長,相關職業教育、服務規範等迅速發展,最終形成生產性服務業良性大發展的態勢,進一步加速促進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作者 | 黃群慧(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相關焦點

  •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路徑是什麼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權威解讀】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路徑是什麼——訪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光明日報記者 溫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那麼,什麼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應該具體把握哪些關鍵問題?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記者:什麼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它的主要內涵是什麼?
  • 打破木桶效應:我們習慣補短板,卻一不小心丟了長板
    不只是創業,人生不也正是一個在自己長板與短板間的選擇和較量過程麼?孟婆和這位創業者都是拿自己的短板跟別人的長板硬扛,踩了大坑。事實上,創業者更容易犯的是另一種短板錯誤:習慣花大量精力彌補自身短板,反倒忽略了長板的發揮。
  • 木桶定律新讀:短板相對論
    要理解木桶定律,我們需要帶著兩個問題去看:誰是短板?有了短板會怎麼樣?在職場中,木桶定律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的優勢與專長,而忽略短板所在。一個企業家能否成功,取決於他的經營和管理能力;一個團隊Leader能否成功,取決於他是否擁有高超的領導能力。
  • 黃群慧:疫情和貿易摩擦均不會改變企業追求效率導向的根本邏輯
    黃群慧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以下觀點整理自黃群慧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宏觀經濟熱點問題研討會(第5期)上的發言從成本和風險兩個視角進行分析是比較合理的。考慮成本和收益的分析是效率導向的,而風險導向在國家角度而言就是安全導向。
  • 十三部門印發製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三年計劃
    CECOL  2019-10-30 00:00:00   世界經理人 爭取用4年左右的時間,推動製造業短板領域設計問題有效改善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商務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統計局、中國工程院、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十三部門聯合印發製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
  • 「原創」教育的長板與短板效應
    短板效應要求每個人儘可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儘可能做到全面學習和發展,它的代表理論模式是一個水桶,它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最長的那塊木板決定,而是水桶裡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當整個社會在努力追求更好,更高,更卓越,自己的短板就會被別人彌補,優秀的建築工程師只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做到做好最棒,他需要的生活物品:飲用水,牛奶,汽車……,自有他人在這些行業裡做到最好最卓越,每一項社會公共服務在追求卓越後……整個社會建立起的是被信任的安全幸福共享。
  • 構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 推動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製造業...
    建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加快形成符合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政策體系、標準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價、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對於引導製造業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具有十分關鍵的導向性作用。因此,必須突破以增加值總量和增速為主的運行監測方式,構建體現「五大發展理念」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運行監測模式。
  • 「短板原理」與「避雷針原理」
    依我管見,人生在世,要想事業成功,少走彎路,有兩條原理尤為重要,不可不記,一是「短板原理」,二是「避雷針原理」。  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不是由那些長板決定的,而是由那塊最短的板決定的,這就是經濟學上的「短板原理」。用到一個人身上,短板就是指致命的缺點或弱點。
  • 短板效應告訴你:再優質的男人,有了這三個「短板」也不能嫁
    什麼是短板效應?短板效應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也被稱為木桶效應。短板效應被運用在各個地方,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一個模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根木板。 無論是對於在公司而言,還是對於一個人來說,決定他水平的永遠都不是最高的那個木板而是短板。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缺點,而那就是我們的劣勢,也就是我們的短板。在兩性關係中,假如再優質的男人,他有了這三個短板,女人也是不能夠輕易去嫁給他的。
  • 從「短板效應」來看:劣勢決定集體水平,教你在學習中如何補短板
    果然,一個學期過去之後,上一次中考成績相差不多的他們,經過不同的努力,兩個人的成績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配合的那個學生,語文和英語成績都得到了提高,然後另一個學生卻沒有什麼改變,雖然他的理科依然是滿分。第二個學期過去了,這個不配合的學生,這個不知道短板效應的學生依然沒有做出任何的改變。所以結果很顯然,那個積極配合的學生把自己的文科短板補上了,考上了重點的高中。然而,那個不配合不補短板的學生就連普通的高中都上不了,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去一所中專的學校去上學。中考時候成績差不多,復讀時因為兩人對短板的不同態度,在學習方面做出不同努力的他們,走向了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
  • 銳智車聯分享,短板效應和長板效應
    一個水桶,有些板長,有些板短,最終能裝的水的高度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這就是短板效應。這就猶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板和短板,於是大多數人為了能裝更多水於是不斷學習去彌補自己的短板。而有些人則使用長板效應,也就是我把水桶向長板的那面側過來,這樣不就可以裝更多的水了嗎。
  • 美國仍然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強國,第二也不是中國!
    按理說,今天要講製造業,有人跟我說不太理解,說你還講製造業,題目和內容都有點LOW。我說講什麼不LOW呢?講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不LOW,但是我說你理解錯了,我們這個社會目前最大的誤導就是製造業不行了,製造業落後了,要講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量子計算之類,才跟得上形勢,才與時俱進。這是當前社會最大的問題。
  • 小學數學重點攻克,金牌老師整理,幫你彌補幾何短板(三角形)
    小學數學難點攻克,金牌老師整理,幫你彌補幾何短板(線與角)目錄思維導圖三角形知識點總結小學三角形我們應該掌握什麼?練習及答案拓展(初中)思維導圖三角形知識點總結1.三角形定義(1)定義: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封閉)圖形(每相鄰兩條線段的端點相連或重合),叫做三角形。
  • 科學網—找到水稻硒轉運有效途徑
    本報訊(記者丁佳)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成才課題組和河南科技大學教授張聯合在一項研究中找到了提高水稻根中硒向莖葉轉運的有效途徑
  • 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談短板也是新的增長點
    三是項目帶動抓投資,實施基礎能力和民生補短板行動。四是擴大開放提水平,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五是注重龍頭牽引優布局,持續優化中原城市群空間布局。「河南鄉村面大,是發展的短板,也是新的增長點」記者:作為中原糧倉,河南將如何繼續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特別是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解決我國存在的種源「卡脖子」問題?
  • 先進位造業是什麼?工業4.0又是什麼?
    先進位造業,是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也是「中國製造2025」在未來十年中國製造業從大到強的一個重要的路徑。    5月26日,河南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對省政府關於推進先進位造業大省建設情況的專項工作報告進行了審議。
  • 從2018德國最大IPO中讀懂先進位造業的千億市值之路
    除了我們老生常談的「工匠精神」外,德國製造業的崛起背後還有著怎樣的推動力?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本文嘗試通過分析2018年德國最大的IPO公司——克諾爾的成長經歷,對此問題的答案進行解答。筆者以為,通過對這家德國製造業同行的深入解析,對我們理解我國製造業的長期發展,可見微知著、啟發良多。
  • 深圳再添11個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
    記者獲悉,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印發《第五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及通過覆核的第二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名單的通知》,深圳市新添3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8項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為歷次入選企業(產品)數最多,佔廣東省61%。
  • 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梁泳梅:多措並舉促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多措並舉促傳統製造業優化升級「十三五」時期,我國傳統製造業在優化升級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綠色生產步伐加快,生產更加節能與環保;持續淘汰落後產能,產品不斷向「高端化」推進;研發投入增長較快,新產品不斷湧現;「智能生產」也初現雛形。
  •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梁泳梅提出:多措並舉促傳統製造業...
    「十三五」時期,我國傳統製造業在優化升級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綠色生產步伐加快,生產更加節能與環保;持續淘汰落後產能,產品不斷向「高端化」推進;研發投入增長較快,新產品不斷湧現;「智能生產」也初現雛形。但與此同時,傳統製造業的創新能力仍然較弱,創新環境尚需改善,低成本優勢也在逐漸減弱。